视觉文化时代已经到来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来如此。这时再重新审视这组广告,“卫生巾”这 一形象由于突破了原先“妇女卫生用品”这一现实的束 缚而重新获得了强大的视觉冲击力。但同
时受到冲击的还有受众的理解力。很多受众因此觉得无 所适从。因此实际情况是,由于该广告创意对形象的任 意驱遣违背了形象的自身逻辑,广告效果就
受到了相当大的限制。有多少人会去细细读解说明文字 呢? 在我们这个“读图”的时代、“解像”的时代,受 众已经习惯于从形象本身取得意义。在
着越来越先进的媒介技术手段不断地作出位之思、不断 地违背形象自身的逻辑,终于导致“传统的形象及其相 关规则的失效”,最终结果是受众“想象力
和理解力的混乱”。 麦肯?光明广告有限公司的自我形 象系列平面广告《创意没有不方便的日子》可以给上述 讨论提供很好的例证。这组广告共五
幅。画面背景色分别是鲜明的红、蓝、黄、绿、紫。画 面正中一律是一个白色的妇女个人用品卫生巾,上面分 别用竖排的细小红字写着:“就怕你不来”
国历史上本来就不象西方那样确立过高扬理性的“语言 的中心地位”,所以即使没有经历西方那样完备发展的 “扫荡文化遗产的传统价值”的“机械复制
时代”,中国同样可以沐浴着全球化浪潮中的欧风美雨, 欣然接受这个当代文化向视觉文化转变的事实。 广告无 疑是一种站在时代的风头浪尖上的文
化现象。它当然不可能逃脱当代文化整体走向的制约。 而作为一种推销手段,它又必须制造“艳俗”形象以满 足视觉快感,从而迎合受众急剧膨胀的“消
、“再多也不怕”、“不怕你乱来”、“来了漏不掉”、 “早晚等你来”。 卫生巾应该是一种相当敏感、非常隐 私的个人卫生用品。但是电视广告中
向来几乎是无一例外地向观众展示这一商品的外观,并 用各种方式演示其功能。这一形象最初无疑是具有视觉 冲击力的。同时由于画面上通常交替出现该
商品和心情舒畅、眉开眼笑的女模特,观众无需画外音 也能够在“卫生巾”这一商品和“方便舒适”这一含义 之间建立起固定的关联。于是在广告的虚拟
现实中,卫生巾之关于女性生理的、社会文化禁忌的成 分被抽离。卫生巾这一形象在受众视野中逐渐取得“无 拘无束”的意义,并成为这种意义本身。再
进一步,这种意义已成为广告中卫生巾形象存在的合理 性。而卫生巾这一形象在女性卫生用品这一商品品类上 已经失去了视觉冲击力。 于是有了麦肯
?光明的《创意没有不方便的日子》。接触到这组广告的 人粗粗浏览,都以为是卫生巾广告,仔细再看图片下方 的小字文案:“创意没有不方便的日子”
完!
品牌策划 www.haohead.com
强烈视觉冲击力的形象本身。因此为了更有效地推销商 品、服务或是观念,广告就不能停留在平均水平的审美 趣味上,而是必须提供超常的视觉刺激。在
这种超常刺激之下,受众对视觉快感的期待又会相应地 进一步提高。于是再加大刺激…… 这样一个互动过程的建 立对广告来说不能算是个好消息。一
方面受到娇纵的受众会越来越偏向于感性和欲望,无餍 足地要求视觉形象的强度和冲击力而忽略形象所承载的 意义;另一方面,为了加大刺激,创意依恃
也积极向社会提供着用形象说话的“象征商品”,亦即 广告作品。从总体上看,广告作品中的形象最初是符合 受众使用形象的文化逻辑的。但如前所述,
形象的霸权性格使它最终建立起自己的发展逻辑。而且 是一个相当强硬、不可违背的逻辑。 于是对于广告人来 说,这种制造形象的工作就绝非轻松
愉快了。在这个视觉文化时代,大众对视觉快感的期待 已经被大大提高了,而且还在继续提高。广告人试图使 形象负载较多的含义,受众需要的却是拥有
费主义意识形态”。如此这般,广告大师如奥格威们曾 经反复强调的文案的重要性就不可避免地遭到了削弱。 就大多数电视广告而言,假如你按下遥控器
的静音钮,你一样可以看明白它们想要贩卖的是什么。 就平面广告来说,语言也一样受到了形象的巨大的挑战。 视觉文化时代的特点不仅体现在形象的
“霸权”,更重要的是形象的大批量复制和无孔不入的 渗透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正在导致现实与形象之间的区别的消失。在这个 意义上,形象的生产实际上也是在塑造着现
广告这样一个诉诸受众感知和接受的行当,广告创意是 否能够指望邀请受众同它一起进行智力冲浪呢? 这只是 一个个案。从整体上看,视觉文化时代
的形象已经形成了它自身的文化逻辑。广告创意是否能 够随意打破这种逻辑?以打破这种逻辑为代价去获取视 觉冲击效果对广告来说是否可行?这恐怕是
一个必须深入思考和慎重对待的问题。
的信息80%以上来自形象。而现代都市正在纵容他的这种 视觉依赖性。他仿佛回到了混沌未开的时代,越来越靠 一双眼睛获取信息。只要给他形象,作
为一个生活在当代文化中的人他就会如鱼得水。用语言 思考的环节正在被忽略。 这恰好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 言、象关系的经典论述相吻合:“言者所
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这也许能够说明,作为一个 “发展中国家”,当代中国何以能够亦步亦趋地追随 “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的潮流:中
视觉文化的时代已经来临。丹尼尔?贝尔认为:“目前居 统治地位的是视觉观念。声音和景象,尤其是后者组织 了美学、统率了观众。在一个大众社会
里,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生活在都市中的人们被光
怪陆离的形象的海洋淹没了。在家里他看电视,看到的 是形象;出门去他坐车,公交车车体广
告是形象;他逛商店,橱窗设计也是形象;他舒展一下 视力向远处望,触目所及全是形象。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他用语言思考,他用语言交流,但他得到
实。这就导致了现实在“虚拟性和可模型化的意义上的” 审美化倾向。现实的审美化造就了德国哲学家威尔什所 谓的“审美人”。英国社会学家费尔斯通
通过对“审美人”的社会学分析发现,这些人的职业活 动“与公共领域和公共形象有关”。 广告人正是从事 “象征符号生产”职业的一类审美人。
广告人一方面具有审美化现实所塑造的审美人的普遍角 色特征,“他们是敏感的、快乐的、有教养的、尤其是 趣味精致的”;另一方面由于职业关系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