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第一讲中华文化的起源与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中华文化的起源及其特点

一、“文化”与“中华文化”

1、什么是文化

“文化”的概念,是从西方传入的。它与“文明”相近,但又有所不同。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弁言》说:“大体文明、文化,皆指人类群体生活而言。文明偏在外,属物质方面。文化偏在内,属精神方面。故文明可以向外传播与接受,文化则必由其群体内部精神积累而产生。”不过文化也往往依赖物质而存在,或者说物质是文化的主要载体,如中国传统的酒文化、茶文化等等。文化是积累的,非一朝一夕所能产生。文化的定义有多种表述方式,我比较赞成文化是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总和这一说法,也就是“大文化”,即广义的文化。还有一种“文化”的概念更狭小,指音乐体美(如文化局所管之“文化”),这是“小文化”,即狭义的文化。我们一般所说的文化,更偏向于精神方面,叫做“观念文化”,它介于广义与狭义之间。我们这里所讲的“文化”,基本上都属观念文化。

2、什么是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即中华民族在五千年以上的漫长发展历史中所创造的有鲜明特色的文化。中华文化是不断发展、积累和充实的。随着民族的不断融合,国土的不断开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能力的不断增强,与世界其他民族、国家在交往中的相互借鉴和学习,中华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在不断变化和发展,新文化在不断的创造之中。

中华民族有着灿烂辉煌的古代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我们又创造了或正在创造着同样灿烂辉煌的近现代文化。文化虚无主义或文化自卑是完全错误的。

3、为什么要学习中华文化

(1)文化的发展方向决定了国家、民族的命运。文化发展的方向,也就是民族、国家前进的方向。比如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最终导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取得胜利。又如起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文化转型(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在导致国家的全面现代化。等等。

(2)文化是国家的“软实力”。一个强大的民族和国家,必须具备强大的文化。强势文化对内是巨大的凝聚力,对外则是无可替代的影响力,在某些时候、某些方面,其影响甚至超过政治、经济、军事。

(3)、文化能塑造一个完美的自我。一个人品德高尚与否,气质高雅与否,见识是否正确,都与文化修养有密切的关系。文化似乎是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它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命运,就日常而论,它也或隐或显地表现在每个人的言谈举止中。

二、中华文化的类型与特点

1、世界文化的三大类型

人类的文化,从源头上看,钱穆谓可分为三型,即游牧文化、农耕文化、商业文化。它们的产生,分别依托于高寒草原、河流平原、濒海近海地带。文化类型形成的原因,较为流

行的是“自然气候决定论”,有什么样的自然气候,就可能产生什么类型的文化。三种自然环境,决定了三种生活方式;三种生活方式,又决定了三种文化类型。牧、商因内不足,故是外向型的,而农则是自给自足的,内向型的。外向型的有对立感,扩张观,财富观;农耕内向型的则依赖气候、雨泽、土壤,讲天人相应,物我一体,安分守己,特性是和平的。我们各专题所讲,就是基于这种农耕文化。当然,文化类型还有其他分法,比如以宗教、哲学分类,季羡林先生就将世界文化分为基督教文化、伊斯兰文化、儒家文化、印度教文化四种类型。

2、中国的地理背景决定了它是农耕文化

(1)、中国国土的特点

西部是高原,北部是沙漠或大草原,东、南部是大海,在古代交通落后的条件下,较之埃及、巴比伦、印度等地,不易受到外敌入侵,客观上比较“孤立”,其文化容易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2)、中国文化的发生地

是所谓“汭”,也就是两水相交的三角地带,如古书上的“渭汭”、“洛汭”等等。

唐虞文化发生在今山西,河曲东岸及北岸,汾水两岸。夏文化发生在今河南西部之河曲地带,伊、洛两岸。今山东西部有菏泽、雷夏、大野等,是商部落的文化发源地。河南安阳一带,有漳水、洹水流入黄河,是殷族所在地。周文化发生在今陕西黄河及伊、洛流域。南方就不用说了,其文化的发生发展,无不与水系有关。以上地理背景,加之国土处于温带,决定了中国文化是以农耕为主的文化类型。

3、中国农耕文化的特点

第一、文化发生地域广大而复杂,与古埃及、巴比伦等单一的河流、单一的平原迥然不同。

第二、容易组成强大的力量,结成统一的大国,其文化不易被外敌所消灭。

第三、由于文化发生地域广大而复杂,地区间的文化差异也一直存在。

由于以上的地理原因,决定了中国人是在农业文化中生长,重自我安定,内向而不外求,与西方外向性商业文化、重自由和扩张不同。

三、中国人种和中华文化的起源

1、中国人种的起源问题

“人”是如何起源的?这是个世界难题,目前远没有得到解决。中国人的起源也一样。柳诒徵说中国人种的起源“盖不可考”,理由是:(1)、无文字之证;(2)、无器物之证。周、秦古书只约举其理,如《易·序卦》:“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三五历记》谓“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又有天皇(十二头)、地皇(十头)、人皇(九头)之说(《春秋命历序》),大抵出于臆造,不可信。

近代曾流行“西来说”。1894年法国人拉克伯里著《支那太古文明西元论》,引证西亚古史之东迁事(谓巴克族东来,为黄帝),而刘光汉《华夏篇》、《思故国篇》,黄节《立国篇》,章太炎《种姓篇》等,皆信其说。德国人夏德《支那太古史》则力斥其傅会。(参丁谦《中国人种从来考》)

人类的起源问题,仍是一世界之谜。近代占统治地位的是由猿变人的进化论。近年又有外星人说,或外星人与地球猿杂交说,亦无证据。当代根据人的基因研究,出现了非洲起源说。要真正解开这个“谜”,尚待现代科学的发展。

2、中国文化的起源

(1)中国文化外来说。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既然人种外来,自然文化也是外来。又分西来说:巴比伦、埃及;南来说:印度;北来说:俄罗斯;东来说:日本。这些“学说”都没有科学依据,大多荒谬。

(2)中国文化自生说。

A、中国文化一元论。向来认为黄河流域是中国文化的摇篮,有五千年的初级文明,如龙山文化(山东济南附近龙山镇,黑陶文化)、仰韶文化(河南渑池县仰韶村,彩陶文化)、半坡文化(西安)等等。1977年发现的河南新郑裴李冈文化,迄今8000—7000年。因此,黄河流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其他地区的文化,都是它的辐射和发展。

B、中国文化多元论。然而现代考古证明,与黄河文化同时的,还有长江文化,如四川盆地的广汉三星堆文化,迄今4000年。成都金沙文化(出土金、玉、陶等一千二百多件),大溪文化(重庆巫山县),至今都已四至6000年—5000年。上世纪九十年代发掘的湖南澧县的城头山城址,距今已五千年—至四千八百年,除大量石器、骨器、陶器、玉器外,还有炭化的稻粒,说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的水稻种值国。等等。这说明,长江流域文化并不比黄河流域文化晚。近年考古还证明,辽河流域、燕北地区,也存在着这种早期文明。又据2004年中央电视台等媒体报道,深圳咸头沟出土的文物,距今已六、七千年,表明珠江三角洲文化,也不晚于黄河、长江流域文化。所有这些,不仅说明中国文化的多元化,而且证明中国文化与西亚、北非文化是同步发生的,有力地否定了所谓“外来说”。

不过,多元论并不否定黄河流域在中国文化发展中的核心地位。

四、中华文化的连续性特征

世界文化可分为两级,即“原生道路文化”(第一代)和“次生道路文化”(第二代)。中国文化是唯一由第一代文化延续下来的原生道路文化。

1、原生道路文化在世界多数古文明发源地的消失

(1)两河流域文明——希腊人称两河(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流域为“美索不达米亚”。其新石器时代距今约一万年。公元前四至三千年,已由史前文化转向历史文化。公元前三千年,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为歌颂公元前2600苏美尔时代的国王吉尔迦美什,产生了史诗《吉尔迦美什》,长达3500多行,用楔形文字写在十二块泥板上。《乌尔纳木法典》,是世界是第一部成文法典。苏美尔天文学家制定了以月亮为参照系的“阴历”,妥一年为十二个月。巴比伦人发明了十二进制(一天为两个十二小时)和六十进制(每小时为六十分)。

前539年,波斯人灭新巴比伦王国,成为两河流域文明的转折点,标志着两河流域文明的结束。其后希腊人取代波斯人(与中国西周至春秋、战国时代平行),罗马人取代希腊人,曾创造出人类最早的灿烂文明的诸民族,在外族统治下逐渐销声匿迹(犹太族除外),一个伟大的文明无可挽回地被历史所埋葬。

(2)古埃及文明——古埃及人的文明大致与两河流域文明同步,约在公元前3500年,就有了图画似的象形文字。公元前3100年即进入文明阶段。国家形态出现后,约有2500年始终保持着国家的大统一,共建立了31个王朝,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自然科学上以天文学和几何学成就最高。木乃伊制作,金字塔修建,都表明了古埃及在医学、建筑学方面的成就。但到公元四世纪时,在希腊人和罗马人的统治下,埃及已丧失固有文化,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基督教国家,希腊文取代了象形文字,古埃及历史宣告结束。公元639年,随着阿伯人的征服,埃及成为伊斯兰文化圈成员,古埃及文化被彻底埋葬,成为人类历史上又一个失落的文明。

(3)古印度文明——印度曾有灿烂的古代文明。很早就有了文字(梵文)。公元前15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