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新课改,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让课堂充满了激情和活力;新课改,让语文教学更精彩。《语文课程标准》把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教学改革的重心,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应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应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然而,令许多教师困惑的是:学生参与的机会多了,课堂热闹了,可教学效果仍然不尽人意,学生的能力仍未得到有效的培养和提高。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创立的教学最优化理论,无疑对我们有重要的启迪作用。巴班斯基指出:“教学最优化可以说是从解决教学任务的有效性和师生时间消费的合理性着眼,有科学根据地选择和实施该条件下最好的教学方案。”根据这一理论,上好语文课既要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诸方面获得全面发展;又要减轻负担,用合理的时间取得最大的成效。为此,就必须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选择最优化的教学方法。反思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我发现,在轰轰烈烈的新课改中,还存在着一些貌合神离的现象,貌似实施了新课标,其实没有多少实效性。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为此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既要师生互动起来,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提高课堂的实效,就是在课堂40分钟获得最大的效益,达成教学目标即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也有不同的收益,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那么在课堂中老师应该怎样才能更好的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呢?

一、加强学习,提高语文教师的自身素质。

教育是对人的提升,也是对生命的提升。学校教育是否有效,将对在校的每一个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起着深远的影响。学校教育活动是多层面、多方位的,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层面,就是每一个教师的教育活动是否对学生有帮助、有影响。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参与的实效性,教师的综合素质至关重要。教师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对学生情感的激励者。课上教师要不断地适时地对学生的参与情况和学习态度进行评价,激发“学”的情感,发挥评价的正导向作用。教师要充分利用激励手段设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展示才能,获得成功。学生在获得成功喜悦的同时,又会转化为进一步学习的强大动力。这不仅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坚持学习教育教学理念,改进教法,更要具有敬业爱岗、无私奉献精神和负责、踏实的工作态度,切实把教学常规每一个环节落到实处,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孩子良好的学习方法。就拿合作学习来说吧,参与合作是合作学习的前提,而合作的实效性才是合作学习的目的。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呢?除了人员的搭配要合理、活动的操作要规范、合作的时机要把好以外,合作学习是否更具实效,教师的因素不可忽视。事实上,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除了在活动之前充当鼓励者外,在介绍新材料或提出供小组讨论或调查的问题或任务时,教师充当的是组织者和引导者。在小组开展合作与交流的时候,教师的角色又变为一个促进者和合作者。在指导全班学生共同完成对新知识的总结、提炼与应用时,教师的角色更多的是一个指导者。要取得合作学习的成功,教师不仅要求学生熟悉课文内容,甚至可以将课堂要合作的问题提前告诉学生,让学生充分做好交流的准备,将个别学习在家中提前完成,课上很快进入合作学习的状态,既节约了课堂时间,又提高了合作效率。

二、优化课堂教学。

课堂是师生互动的舞台,我们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我们通过情境创设,阅读指导,课堂讨论,课堂表演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让他们敢于说,乐于说,让课堂充满笑声,充满活力。达到自主、合作、探究三者相辅相成,有机结合。

三、变换课堂传授方式,适时采用变序教学。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在完全适应当今课程改革的需要,在组织教学时,我们把一些教材进行了变序传授,发现对提高质量很有实效。

1、逆序式:把末段前置,移尾为首地阅读方法。《我的战友邱少云》是以时间结尾的,强调了邱少云牺牲的日期,实际上它是文章开头交代的内容,捕捉主题后,我问: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间?学生很快就能从文章的末尾找到答案,这样,各段的时间就一目了然,学生很快顺利地按时间的顺序把课文分成四段。在教《师恩难忘》一文时,解题后,我问:“这篇课文写的是作者回忆40年前的一件事。这件事都过去40年了,可作者对田老师仍然记忆犹新。这沉淀了他多少深沉的思念,多少厚重的情谊!这40年来,我最想对田老师说的是什么话?”学生在阅读课文后也能很快地在末段找到答案:“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老师的教诲之恩,我终身难忘!”这样既直奔中心,又突出师恩,由于符合认知规律,学生讨论热烈,教与学的效果非常好。

2、切入式:通过突破重点,继而瞻前顾后地阅读。学习《金蝉脱壳》这篇课文时,我直接让学生默读第3—6自然段,想想: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脱壳前—脱壳中—脱壳后)在整个金蝉脱壳的过程中,你认为哪种情景最神奇动人?先将有关语句圈画出来读

一读,再与同学们交流一下阅读感受。教学《嫦娥奔月》神话故事时,我考虑到人物是这篇故事的要素,体会人物形象是故事意蕴的关键所在,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重要抓手,我从故事人物的性格特点切入:嫦娥、逢蒙分别是怎样的人?学习《飞夺卢定桥》,我指导学生直接研讨“抢时间”、“攻天险”两个重点段。

3、跳跃式:调整顺序,跳跃式地阅读。讲《詹天佑》一文,我是按“一段——四段——二段——三段”这样的阅读顺序指导学生学习的,所以这样安排,一是因为我要求学生按这样的思路考虑问题:詹天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是伟大功绩是什么?为什么京张铁路的竣工是詹天佑爱国思想体现?这些问题解决了,詹天佑的形象就树立起来了,同时,一、四、二段的教学任务也就完成了;二是将三段置于最后学习,这一部分是全文的重点段,利用充分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训练,例如:理解内容、分析层次、画图示意、朗读、背诵、复述等。在教学《瀑布》一文时,我采取直接跳跃式:文中哪儿描写了瀑布的形态很宽(第3、4自然段),刚才我们用眼睛欣赏了黄果树形态,现在我们再来用耳朵欣赏黄果树瀑布的声音,谁愿意读一读描写黄果树瀑布的声音的语句?(第2自然段)这样,使学生加深对瀑布的形态、声音的理解。

当然,变序地教学方法远远不止以上三种,就一篇课文而言,为了尽快地揭示文章的中心,给学生开辟认识生活的捷径,同时,也出于思维训练的需要,可以根据教材特点调整课文教与学的顺序,有利于活跃气氛,提高课堂实效性。

四、充分利用电教媒体,采用各种直观教学。

电化教学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传授知识的实效性,进行语文基本功的训练,发展学生智力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