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广场的人性化设计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广场的人性化设计研究

一、相关概念

1.广场与人性化设计

培根在《城市设计》中说过:“每一代人都必须为上代传下来的老信条重新下定义,也必须从当代的角度重新系统地阐述旧的观念”。“广场”为外来词,中国历史上没有广场概念,最早的“广场”一词是公元前 8 世纪古希腊的“Agora”,译为“集中”,既表示人群的集中,也表示人群集中的地方,后被用来表示“广场”。古罗马后,出现了“Plaza”和“Square”两词,字典解释为:“Plaza”指公共的或公用的“Square”或者市场,也指市场中商业建筑群;“Square”指在城镇中心宽广的开放地段,形制多为矩形,也可由建筑围合起来。广场是城市的重要形式,它的发展与城市的历史一样源远流长。为适应当今社会各种生活需要,新兴的现代广场应运而生,中外学者尝试着从不同角度来定义它。

1.1 广场的概念

从汉字字义上看,“广”者,宽阔、宏大之意也,“场”,指平坦的空地。“广场”,即广阔的场地,是指由两条或几条街道汇合处形成的空地(《语言大典》,三环出版社,1990),今特指城市中广阔的场地,如天安门广场(《古今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0) 凯文•林奇认为“广场位于一些高度城市化区域的核心部位,被有意识的作为活动焦点。通常情况下,广场经过铺装,被高密度的构筑物围合,有街道环绕或与其联通。它应具有吸引人群和便于聚会的

J. B杰克逊认为“广场是将人群吸引到一起进行静态休闲活动的城市空间形式”。

美国克莱尔•库柏•马库斯,卡罗琳•佛朗西斯编著的《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原则》一书中指出“广场是一个主要为硬质铺装的汽车不得进入的户外公共空间。其主要功能是漫步、闲坐、用餐或观察周围世界。与人行道不同的是,它是一处具有自我领域的空间,而不是一个用于路过的空间。当然可能会有树木、花草和地被植物的存在,但占主导地位的是硬质地面;如果草地和绿化区域超过硬质地面的数量,我们将这样的空间称为公园,而不是广场”。[10]这里强调的是广场的铺装形式。

卢原义信《街道的美学》广场是强调城市中的各类建筑围成的城市空间。真正的广场应具备四个条件:(1)边界线清楚,能成为“图形”,边界最好是建筑外墙,而非挡视的围墙。(2)有封闭空间的阴角,容易构成图形。(3)铺装直到广场边界,领域明确。(4)周围建筑协调,宽高比(D/H)良好。这种观点是从空间构成出发.[1][13] 《中国大百科全书》对城市广场的定义为:“城市广场(City square )城市中由建筑物、道路和绿化带围绕而成的开敞空间,是城市公众社会生活的中心。广场又是集中反映城市历史文化和艺术面貌的建筑空间。”这一概念简洁明了的概括了城市广场的形态、功能和精神内涵。[11]

《城市规划原理》一书中认为:“广场是由于城市功能上的要求而设置的,是供人们活动的空间。城市广场通常是城市居民社会活动的中心,广场上可组织集会、供交通集散、组织居民游览休息、组织商业贸易的交流等。”[12]其强调的是广场的功能作用。

1.2 人性化设计的含义

国际建筑师联合会第十四次会议宣言指出:“经济规划、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共同目标应当是探索并满足人的各种需求。”从中世纪对神的侍奉,到文艺复兴时期对人性的解放,是一个大的进步,从工业革命之后对技术的盲目依从和崇拜,到今天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倡以人为本的人文设计观,是对人类自身的再次觉醒,是又一次极大的飞跃。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求,不仅是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最终目标。今天,对人文主义思想的追求已成为新的社会发展趋势,充分认识到了人在城市空间环境中的主体地位。具体到规划设计方面,则是强调把关心人的宗旨落实到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中去,注重对人的生理与心理研究,以创造不同性质、不同规模、不同功能的城市公共空间,适应不同年龄、不同阶层、不同职业的市民的不同需要。城市广场是人们进行交往、观赏、娱乐、休憩等活动的重要场所,其设计的目的与意义也是为了使人们更方便、舒适地进行多样性的活动。所以,人性化设计就是具体城市空间设计中体现处处以人为本,不但要满足各层次、各年龄段人在广场中的生理需求,还要关心他们的心理需求、行为需要、情感需要。

2.环境、心理、行为

2.1 环境

环境就是环绕在某一主体的周围事物,它是针对某一考察对象为中心,将围绕着它的事物或背景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1]。环境可以说就是围绕着某种物体,并对这物体的“行为”产生某些影响的外界事物[2]。不同的学科对于环境有不同的定义。我们一般以人为考察对象,将人类以外的一切自然和社会的事物都看作环境因素。环境至少应包括关于空间和时间的四维要素。[1]

2.2 心理(学)

心理或心理学(Psychology)源于希腊语“ Psyche”(灵魂的)和拉丁文“ Psykhe”(心灵的)及“Logos”(理论),心理学也可用(Phychics)一词。人的心理或意识是指人们心中的情理和思想感情,包括感知、记忆、思维、情感、意志、能力、性格等心理现象的总和,可分为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3 方面。简单的说,它就是人在心里是怎么想的,包括人的情绪和感觉。人的心理活动极其隐蔽与复杂,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人们的心理活动规律,这就是心理学的任务。缺乏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已成为合格的现代人的一种缺陷,人们已将心理健康作为人类健康不可或缺的因素。而要进行创造性思维,更有必要研究有关的思维规律,以便在建筑设计、园林设计和环境规划中发挥自己应有的、潜在的能力,做出卓越的贡献。[1]

2.3 行为

人的行为,简单地说就是指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活动;或者指足以表明人们思想、品质、心理等内容的外在的人们的各种活动。

行为是人们的社会结构意识等支配的能动性的活动,行为必然发生在一定的环境脉络之中,并且在许多方面与外在的环境,包括自然的、人工的、文化的、心理的、物理的环境有着很好的对应关系而形成一定的行为模式。[1]

行为是人的心理的反应,行动的目的和动机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行为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规律的综合性学科,重点研究和探讨在社会环境中人类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及行为规律,以行为作为研究的内涵。”[3]

行为(Behavior)一般指带有目的性的行动的连续集合及过程,它可以是根据个体、团体或社会的需求,而产生的整个行动过程或集合,如搬家、品茶、体操、避难、参观等。

行动(Activity)是对较小行为的描述,它一般是指人体的整个运动状态,可以根据全身动作的集合进行评价和描述,如散步、跑步、上楼等。动作(Action)一般是指人体的具体部位的运动,可以根据身体部分的位置变化和状态进行评价和描述,例如,举手投足、点头摇头等。可以说,动作是具体的,偏重于身体的生理活动;行动是整体的,偏重于人们心理的和精神的活动;行为是集合的,偏重于个体、团体、社会的活动过程和集合。[1]

3.环境心理学和环境行为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