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医疗卫生问题研究综述解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医疗卫生问题研究综述
【摘要】近年来,农村医疗卫生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理论界对于农民医疗问题的讨论也较多, 文献量大, 内容涉及范围广。本文从研究主题、、服务需求、保障方式和发展的途径方法4个维度对农民医疗问题加以综述。
【关键词】农村医疗卫生;主题;需求;保障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农村居民占到全国人口的最大比重,中国居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取决于广大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的改善程度,因此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水平首先体现在农村居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水平上。离开农村医疗卫生这一主要内容来讨论中国医疗卫生保障状况的改善问题是没有意义的。中国农村医疗卫生的严峻局面引起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
近年来,有关农村医疗卫生保障的研究文献日渐增多。事实上,这个问题所牵涉的广度和深度远远超出医疗卫生政策所能包容的限度,学者们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对此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研究。本文从以下方面进行阐述。
1农村医疗卫生问题的研究主题
1.1农村医疗问题现状的讨论
李卫东、崔建周(2005)认为当前农村医疗卫生的现状主要体现在 3 个方面: 一是农村缺少基本的医疗保障;二是农民缺少基本的医疗费用。随着医院市场化改革的深入, 与农民收入长期增长缓慢的情况相伴随的是医药费用的飞速上涨, 医疗服务费用增长速度超过了人均收入的增长速度;三是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严重。疾病与贫困之间出现了恶性循环。田蜜(2012)认为我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即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有不足之处。取得的成绩是:政府投入大幅增加,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卫生事业得到长足发展,机构建设日趋完善;促进了经济发展,带动了社会消费。不足之处是:用药费用没有明显降低;医疗卫生系统的绩效考核的手段和能力跟不上,政府包干的薪金模式导致医务人员出现了积极性下降、工作懈怠、推诿现象;公立医院改革举步维艰。徐敏(2013)认为我国农村医疗卫生的现状是:农村公共卫生投入严重不足,医疗设备陈旧;农村卫生人员素质低,人才匮乏;卫生资源分布不合理,药品价格居高不下;农民对自己的资金投入缺乏安全感。吕春,陈德芬
(2014)从农村医疗资源整合及优化的角度分析农村医疗卫生现状。指出目前,我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总体呈倒三角形态,政府对农村基层卫生投入严重不足,造成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欠缺。占全国总人口近70%的农村拥有全国医疗资源的30%,这30%的农村医疗资源很难满足庞大农村群体的医疗需求,要建立国家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继续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倾斜力度、完善农村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等对策。
1.2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主线展开的研究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 简称新农合) 的重要性。该类文献较多,不论是全国还是地区性的研究, 都对新农合的重要性给予了肯定。
关于新农合的制度设计和实施的问题。赵劲(2006)认为由于农民对政府推出的新农合政策, 在基层的管理体系和管理者执行下的可持续性、公正性和自己能否受益做出了“不可信”的预期, 才造成了农民对参加新农合观望、被动、积极性不高和向农民筹资难、筹资成本高的博弈结果。朱霖,袁兆康(2011)指出,新农合总体来说运行顺利, 取得了明显成效,已成为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民心工程。新农合从试点到现在,政府职责基本到位, 制度框架基本形成。为吸引农民参合并使资金得到有效利用, 各地不断探索补偿模式, 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制定和调整实施方案, 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积累了经验。农民对基本医疗服务的利用得到改善, 认识水平和受益面逐步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村卫生的发展, 强化医疗服务的规范管理
关于新农合实行中的具体细则,主要围绕新农合的资金筹集、费用的支付、管理监督、举办形式等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田庆丰、雷卫河(2005)关于新农合试点县农民医疗费用分析和补偿比例测算的研究,通过对农民进行卫生服务和医疗费用入户调查, 测算医疗消费水平, 分析医疗费用分布, 探讨制定新农合补偿比例的方法, 最终认为按住院费的分布制订新农合的补偿比例是一种可行的方法。李珍,刘小青(2014)指出新农合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筹资机制、给付机制和自动调整机制,这与新医改“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原则是一致的。只有建立基本制度层面的机制,才能解决关键问题,与政策措施相得益彰。
关于影响新农合实行的因素。对影响新农合实行的因素分析较为全面和透彻
的是梁小华,周立(2005)在《农民参与新型合作医疗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的分析。他们认为, 第一, 新农合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影响农民参合;第二, 政府部门工作落实状况影响农民参合;第三, 农民自身状况对参合的影响;第四, 乡镇卫生院存在的问题影响农民参合。于倩倩,尹文强(2011)分析了新农合制度下农民就医的影响因素。提高参合农民的就医积极性是保证新农合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参合农民的经济状况,新农合政策的受益情况和参合农民对制度的评价等是参合农民就医积极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1.3以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为主线展开的研究
关于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发展的必要性。黄淑琼(2006)从国家政策导向和现实需要的角度分析开展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必要性。指出近年来党和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推动农村卫生工作发展的政策文件,在这种形式下普及和深化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已成必然,国家的政策导向为开展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提供了机遇。传统的农村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网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不能满足农民群众基本医疗保健需求,而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加强传统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的整体功能,形成面向农村、面向农民提供健康服务的合力。刘玮玮,贾洪波(2012)从发展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重要性的角度分析其必要性。指出发展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有利于减轻县级医院的负担,有利于控制医疗费用,有利于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有利于推进农村公共卫生计划的实现。
关于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模式。陈家应(2010)年指出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运营模式可以划分为:全科团队服务、家庭责任医生服务、片区服务、特色服务、契约服务、上门服务及坐堂服务等。朱绥,肖小武(2011)从管理的角度探索建设“政府主导、集体举办、财政补贴、中心管理”的镇村卫生一体化管理模式,要做到“十个统一”,即统一人员准入和调配、统一人员培训、统一规章制度、统一财务管理、统一购买保险、统一药品采供、统一业务管理、统一考核标准、统一公共卫生项目管理、统一管理台帐。刘钰曦,袁兆康(2012)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模式进行探索。指出通过建立一种通过服务理念、服务模式的改变和激励政策的开发促进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的工作模式—通过领导开发为实施此项工作提供政策保障;通过培训提高农村卫生工作者的服务能力,转变服务理念;通过标准的建立和制度的建设规范化管理乡村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