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谱:蓝花花的故事
浅析歌曲《蓝花花》的钢琴伴奏创作
上述 谱例 中左手 的伴奏 以震音为主 ,而右手 的和弦则采用 了两个纯四度 音程 ( A—D、I一A)以及大二度音程 ( ) _ G—A、 C —D)所构成 的非三度关系叠置和弦 ,很好地表现 了陕北 民歌那种空旷、高亢的 民族风格 。不 协和 的二度关 系音程用在表 现 “ 蓝花花 ”这个人物形象在花轿 上孤 立无援 、内心纠结 的心态上 ,使其不协和之感 荡然无存 。
2 1年第十期 《 02 音乐创作》
浅析歌 曲 《 蓝花花》 的钢琴伴奏创作
张
摘
驰
要 : 蓝花花 )是著名作曲 家王志信先生根据 同名陕北名歌 改编 的一首 民族声 乐作品 ,该作 品的钢琴伴奏在创作上 )
有其独特之处 , 为歌 曲的演唱情绪起 到 了一个很好 的渲染、 衬托 的作用 。 本文将从和声运 用、织体创作 形式以及前奏 、间奏 的创作等方面进行分析阐述 ,给演唱者 、弹奏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启发。
和 声 效 果 的 时代 性 。
二 、织 体创 作形 式的多样性 伴奏织体是对作 品的内容 、主题 思想 、故 事情 节以及风格特 征等最为直观的体现,也是钢琴伴奏创作中最核心、最关键 的步骤 。在歌 曲 《 蓝花 花》的钢琴伴奏部分 的创作上 ,王 志信 先生将织 体写作方法的多样性、对歌 曲主旋律的处理以及借 鉴 模仿性综合起来 ,整个伴奏 的布 局合 理,与歌 曲主旋律遥相呼应,很好地起到 了烘托歌 曲气氛 、增强歌 曲表现力的作用。
2 、多 层 次 和 声 性 织 体 的运 用
这是第三段 到第四段之 间的一段 间奏 ,作 曲家为 了让这个间奏更具有紧迫感、推动力 以及戏剧性 ,在第 1 —4小节以及
9 l 一 2小节 ,采用 了多层 次和 声性 织体 的运 用。右手 的高声部八度和弦用踏板加 以保 留,然后迅速 移到中声部弹 奏快速 的具 有推动性 的十六分音符上行 ,而左手 为了平衡音 响效果,则在低声部采用 了八度低音的级进下行 ,双手的反 向进 行,更好地 渲染 了情绪 的高涨 。 3 、模仿、呼应式织体的运用
教学笔记钢琴曲《蓝花花》
教学笔记钢琴曲《蓝花花》《蓝花花》是作者汪立先生在学生时期(1952年)创作的一首钢琴曲,曲作者以一首陕北民歌的曲调作为基础,运用变奏的手法以三段体结构的原则来构思全曲,将这首作品创作成为一首抒情性和悲剧性的叙事曲。
①主题(Lento慢板)由四个小乐句构成,左手钢琴伴奏织体配以简单的和声,生动地描绘了蓝花花那美丽、善良的形象及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弹奏要求:在弹奏主题时需要大臂、手腕、手指互相配合,大臂力自然地送向指尖,手腕要柔韧而有弹性,发音时用指尖后部弹奏,下键要深,慢慢地把琴键压到底部,手指随着音符的变化,将重心逐步转移,这样才能弹奏出柔和、细腻、圆润的音色。
在弹奏旋律时注意细心体会琢磨,头脑里首先要有所追求的音质的概念。
第2小节最高声部出现了两个休止符及一个二分音符,可想象为前面旋律的呼应,好像是在模仿人声的唱法:第6小节左手的琶音节奏要紧凑,琶音可提前一点奏出,最后一个音与右手的双音对齐。
第7小节最后一个十六分音符(弱拍上的不协和音)标记的保持音,准确地表现了歌唱的语气。
变奏I(Andantino小行板)速度比主题稍快一些。
旋律在前四小节未做改动,后四小节音区提高了八度,音色显得更加清亮,同时旋律变为和弦织体,加强了旋律的厚度,以达到宽广而丰满的效果。
第13小节第一拍最后一个十六分音符,左右手构成了一个小二度音程,给旋律增添了一丝奇异的色彩。
左手的伴奏声部由双音变为切分节奏,如:增加了旋律的弹性和动力,使蓝花花的形象更加活泼,充满朝气。
在中声部还增加了一条副旋律,后四小节的伴奏改为弱起、波浪式的分解和弦式的音型,更增添了音乐的流动性。
弹奏要求:注意柱式和弦的旋律音要明确深刻饱满,和弦与和弦之间要连贯,运用腕部的动作把每一个和弦连接起来,低声部的切分音要准确,音量弱且要有弹性,中声部的副旋律要连贯,使人感受到一条旋律线。
分解和弦式音型的伴奏声部使音乐更富有流动性,弹奏时注意弱起节奏的特点,重音应放在第一个音符上,大指应有控制,声音不要太突出。
论汪立三改编的钢琴作品《蓝花花》-2019年文档资料
论汪立三改编的钢琴作品《蓝花花》文献标识码:A、创作之路1953年,根据陕北民歌《蓝花花》改编的钢琴曲回荡在上海音乐学院的上空,一个年仅20 岁的年轻人从此被人们所熟知,他就是汪立三。
《蓝花花》使汪立三一曲成名。
汪立三,男,祖籍四川键为县,1933 年诞生于湖北武汉市一书香门第,祖父是前清进士,父亲汪正孚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系和东吴大学法学院,后以办学为生,母亲苏必蕙是大家闺秀。
在少年时期,汪立三就显露出他在钢琴作曲上的天赋。
1944 年,他进入了一所重视西洋音乐的教会学校一一高琦中学,不论是音乐素养还是艺术修养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1948 年秋,汪立三投考了四川省立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科( 现在的四川音乐学院前身) 。
这两年的学习给他打下了学作曲的基础。
1951 年,汪立三考取了上海音乐学院,同时报考了钢琴、作曲两系,结果两系均以第一名欲将他录取。
最后,由著名作曲家桑桐拍板将他留在作曲系,由此决定了汪立三一生当作曲家的命运。
上海音乐学院是一所有着深厚学术传统的著名学院,曾经培养了无数著名的音乐家,许多全国甚至国际知名的音乐家都在此执教。
名师的指点为汪立三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时创作的新颖、成熟与深刻得令人吃惊的钢琴曲处女作《蓝花花》被匈牙利著名音乐家萨波奇称为“天才的作品”。
二、《蓝花花》的创作特点20 世纪40 年代初,民歌《蓝花花》流传于解放前封建时期的陕北农村。
曲调悠扬柔美,节奏比较自由,深刻表达了旧时代陕北农村青年女子不甘忍受封建制度的压迫和封建礼教的束缚,勇敢追求爱情幸福、婚姻自由的主题,表达了旧时期人们对待爱情坚贞不渝的态度和崇尚完美的思想境界。
在陕北民歌中,其旋律的优美、形象的准备、内涵的深刻是无以伦比的。
汪立三先生的作品既把传统音乐与现代技法进行结合,又把中国优秀的音乐与西洋音乐有益的部分加以沟通。
改革开放后,汪立三先生在中国钢琴音乐创作中,进行了新的实践,他运用声乐曲、民间戏曲的体裁创作钢琴曲;运用民族音调、色彩性调式和声编写钢琴曲;并运用现代作曲技法创作钢琴音乐,使他的作品成为既有民族特征又具时代特征的中国新音乐。
浅析如何弹好钢琴曲《蓝花花》
发 挥 了器 乐 在 心 理 刻 画 方 面 的 特 长 , 造 了 较 为 鲜 明 的 音 乐 形 象 。 本 塑
美 学 与 艺 术
浅析如何弹好钢琴曲《 蓝花花》
浅析 如何 弹 好 钢 琴 曲《 花 花》 蓝
贺 艳 艳 ( 宝鸡 职 业技 术 学 院 陕 西 西 安 7 1 1 ) 2 0 3
【 摘
要】 本 文 通过 对钢 琴 曲《 花 花 》 创 作 背 景 、 式结 构 及 演 奏 的 详 细 分 析 , 出 演奏 时一 定 要 按 照 作 者 在 每 段 曲 首 标 出的 速 度 要 蓝 的 曲 提
动 , 加 突 出主 题 形 象 , 彩 照 人 。在 此 之 前 的 左 手 切 分 音 型 的 使 用 , 更 光
钢 琴 曲《 蓝花 花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创 作 是 按 照 民 歌 分 节 歌 的 形 式 , 三 段 体 结 构 的 以
的 原则 构 思 全 曲 , 全 曲 创 作 成 为 一 首 抒 情 性和 悲剧 性 的 叙 事 曲 。 将 第 一 部分 : 1 4 第 至 3小 节 , 主 题 ( — 8小 节 ) 两 次 变 奏 ( — 1 由 1 和 9 6
主 题 用 的 是 四 分音 符 , 一 变 奏 用 的 是 八 分 音 符 , 二 变 奏 用 的 是十 六 第 第 分 音 符 , 乐 一 段 比一 段 律 动 增 强 , 至 推 向 高 潮 。 在 这 里 , 段 音 乐 音 直 这
形 象 是 对 蓝 花 花 遭 劫 前愉 快 生 活 的 概 括 性 描 写 。 第 3— 4 小 节 , 2 3 当第 二 变 奏 走 向 高 潮 时 , 乐 色 彩 发 生 了 戏 剧 性 音
《蓝花花的故事》钢琴作品分析
浅析如何弹好钢琴曲《蓝花花》
浅析如何弹好钢琴曲《蓝花花》作者:贺艳艳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10年第09期【摘要】本文通过对钢琴曲《蓝花花》的创作背景、曲式结构及演奏的详细分析,提出演奏时一定要按照作者在每段曲首标出的速度要求,及在乐曲进行中的表情术语弹奏,这样,演奏者在对此作品进行音乐艺术的再创作时,就能更加完美的展现作品的深刻内涵和情感。
【关键词】钢琴作品;《蓝花花》;创作背景;弹奏要求陕北民歌叙事歌曲《蓝花花》,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思想的愚昧及妇女们渴望婚姻自由而不惜拼出性命的反抗精神。
后来,汪立三先生根据这首民歌将其改编成钢琴独奏曲,他用另一种音响色彩效果再次向人们描述了这个故事。
既使其不失原有民歌的思想感情,同时也发挥了器乐在心理刻画方面的特长,塑造了较为鲜明的音乐形象。
本文着重分析如何弹好钢琴曲《蓝花花》。
一、钢琴曲《蓝花花》的创作题材民歌《蓝花花》是陕北信天游中流传最广,深受人们喜爱的一首传统叙事性歌曲,曲调高亢优美、开阔有力,采用叙事手法,语言简练、质朴。
它以优美舒展的音调,纯朴感人的语言,塑造了一个热爱生活,向往纯真爱情,敢于反抗封建婚姻制度的农家女蓝花花的形象。
鞭挞了封建买办婚姻对妇女的摧残和迫害,同时也高度赞扬了蓝花花勇于冲破封建传统礼教,大胆追求婚姻自主的反抗精神。
钢琴曲《蓝花花》正是在这一基础上创作而成的。
二、钢琴曲《蓝花花》的创作结构1、基本曲式结构钢琴曲《蓝花花》的创作是按照民歌分节歌的形式,以三段体结构的原则构思全曲,将全曲创作成为一首抒情性和悲剧性的叙事曲。
第一部分:第1至43小节,由主题(1—8小节)和两次变奏(9—16小节变奏1)(17—43小节变奏2)组成;第二部分:第44至61小节,是一个展开性的段落,是全曲高潮部分,出现第3次变奏;第三部分:第62至88小节,由62—74小节变奏4和结束段构成。
2、和声《蓝花花》在和声上采用了以民族特色的音调同西方大小调的和声相结合的办法,即在五声性的旋律上配置大小调和声,大胆运用七度和九度的不稳定和声,赋予民歌艺术化的品位。
钢琴曲《蓝花花的故事》与《陕北民歌主题变奏曲》艺术特色之比较
钢琴曲《蓝花花的故事》与《陕北民歌主题变奏曲》艺术特色之比较钢琴曲《蓝花花的故事》是由叶露生根据陕北民歌《蓝花花》改编创作而成的。
《陕北民歌主题变奏曲》是由我国著名钢琴家周广仁根据陕北民歌《三十里铺》改编而成,两曲在和声、曲式结构等创作手法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妙。
本文主要从主题素材、和声、曲式方面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并进行对比,从而总结出运用陕北民歌创作钢琴作品的一些创作手法。
一、《蓝花花的故事》的音乐分析(一)该曲音乐主题旋律的分析该曲音乐主题一共八小节,为d羽调式。
结构为对比双句体的乐段,与原民歌基本保持一致,但与原民歌有一点明显的变化,即原民歌第一、二小节的第一拍为“羽—商”的四度大跳,并且整首旋律均为五个正音级,但该曲的主题旋律把原民歌第一、二小节的第一拍的“羽—商”四度大跳改成了“羽—变宫”二度级进,使该曲音乐主题成为d羽六声调式(加变宫)。
但是陕北信天游旋律最大的特点就是“四度跳进”,正是频繁的四度跳进才使我们通过信天游音乐仿佛真的身临沟沟壑壑的黄土高原,仿佛感受到了陕北人艰苦悲凉的心声。
作者把“四度跳进”改为“二度级进”无疑削弱了这种感觉。
(二)和声特点1.和弦结构该曲“说媒”一段音乐中除了运用西方传统大小调体系的三度叠置的和弦以外,还运用了很多具有五声性特点的和弦。
该段音乐左手演奏的部分分别用了“四五度式”三音和弦、“四度三音列式”三音和弦、“小三度”式三音和弦三种五声纵合性结构和弦。
前两种和弦构成的大二度音程的不协和音响加上八分音符的连续进行,生动地表现出了焦急不安的音乐情绪。
2.平行和弦的大量运用该曲秃坟、反抗两段音乐运用了大量的平行和弦,在这里和弦的功能性不再是主要地位,而是和弦的色彩性得到增强,这是调式和声的一个特点。
音乐“秃坟”中平行和弦的大量运用,渲染了音乐气氛,增强了对蓝花花悲惨命运的表现作用。
音乐“反抗”中平行和弦的大量运用充分地表现出蓝花花对封建礼教的反抗精神。
3.变音及变和弦的运用音乐“迫婚”一段中右手运用了一些变音,这些变音生动地描绘出蓝花花的沉痛心情。
叶露生钢琴独奏曲《蓝花花的故事》创作分析
叶露生钢琴独奏曲《蓝花花的故事》创作分析摘要:中国钢琴作品《蓝花花的故事》是由作曲家叶露生以陕北民间音乐为素材而进行改编的一首钢琴独奏曲。
源自“信天游”的主题旋律,充分彰显了陕北豪迈、淳朴和热情的音乐特色。
本文从音乐创作的角度出发,浅析钢琴独奏曲《蓝花花的故事》,从而对其进行思考。
关键词:蓝花花的故事、叶露生、音乐创作一、前言钢琴作品的创作在我国迄今为止已将近有一个世纪之久,百年时光日月如梭,中国钢琴作品从逐步登上世界的舞台,逐渐发展为在世界音乐之中占据了不可磨灭的重要地位。
我国一代又一代的优秀作曲家,通过自己的学习经验与生活经历,将西方作曲技法与中国民间音乐元素相结合,逐步创作出众多具有中国风情的优秀钢琴作品。
本文从音乐创作的角度出发,浅析叶露生钢琴独奏曲《蓝花花的故事》,从而对其进行思考。
1.叶露生《蓝花花的故事》创作钢琴独奏曲《蓝花花的故事》,是作曲家叶露生先生由陕北民间音乐《蓝花花》为素材所改编的主题变奏曲。
这首乐曲一经问世就受到了高度重视,在中国钢琴作品的音乐创作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
(一)《蓝花花的故事》创作背景陕北民歌《蓝花花》是一首叙事性陕北信天游,讲述了一位名叫蓝花花的女子反抗封建压迫婚姻的故事:故事的女主角是固临县临真一位名叫蓝花花的姑娘,她的长相十分美丽,因此被一位姓周的地主(周老猴子)强娶回家。
可周老猴子并非蓝花花的心上之人,善良却坚强的蓝花花不愿就此向命运低头,她努力反抗、与封建压迫的婚姻作顽强斗争,最终获得了自由。
叶露生先生的钢琴独奏曲《蓝花花的故事》,就是以这首陕北民歌《蓝花花》为主题从而进行改编创作的。
1.《蓝花花的故事》曲式结构叶露生先生在创作这首乐曲时,选择继承了民歌《蓝花花》原本的叙事性,用变奏的作曲技法,将蓝花花跌宕起伏的命运用钢琴展现的淋漓精致。
1、主题:蓝花花叶露生先生在乐曲开头运用了陕北民歌《蓝花花》的旋律,使之成为了整首乐曲的主题。
优美地慢板伴随着较为自由的节奏,充分的向听众展示了一位朴实、美丽且自由自在的陕北少女。
《蓝花花叙事曲》笛子简谱曲谱
《蓝花花叙事曲》笛子简谱曲谱
《蓝花花叙事曲》也叫《兰花花叙事曲》,是于1981年根据陕北民歌《蓝花花》的主部音调及故事情节创编而成的一首叙事曲。
乐曲由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和尾声组成。
它通过对兰花花这样一个美丽、善良、天真而纯朴的农村姑娘典型形象的塑造,以及她在爱情上的不幸遭遇,展现了兰花花勇于向封建势力抗争的坚强性格。
作品借鉴了西洋奏鸣曲的曲式结构,融合了中国戏曲音乐中的一些表现特点,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兰花花叙事曲》给人们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这首作品本身的技术难度并不很大,在演奏时主要是要把握好乐曲的整体结构布局,和演奏者在曲中投入角色的问题。
在乐曲的整体布局方面,我们要运用好结构造型感,以由大及小的结构造型勾画法来为作品进行整体的布局。
在演奏者投入角色方面,我们要思考演奏者是作为一个故事的讲述者来讲别人的故事呢?还是作为故事中的主人公正在经历此时此刻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件呢?或是作为故事中的其他角色(如乡亲们、追逐的恶奴们等)在表述当时的情景呢?我认为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来探讨:第一个问题是,音乐演奏与戏剧表演不同,一个演员在一个剧中大多担任一个角色(尤其是主要角色),因此他只需体验这个角色的思想感情,以及这个角色与其他角色的关系等等。
而音乐演奏却要担任这首乐曲中的所有角色,要体验所有角色的思想感情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声之韵——论陕北民歌钢琴改编曲《蓝花花》的开题报告
声之韵——论陕北民歌钢琴改编曲《蓝花花》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陕北地区是一个民族文化多元的地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形态之一就是陕北民歌。
陕北民歌是由广大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创作、传唱的一种民间歌曲形式,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反映了陕北地区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
作为一种民族文化瑰宝,陕北民歌在国内外享有广泛的声誉,在音乐创作与文化交流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如今,随着电子音乐舞曲的兴起,传统的音乐形态和表现方式日渐式微,陕北民歌也面临着传承和发展的挑战。
同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文化环境的变迁,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接受度也在逐渐降低。
为了保护和传承地方民歌文化,推广陕北地区的民间文化遗产,同时也为了将传统文化与现代音乐相结合,进行多元化的音乐创作,本人拟以陕北民歌为研究对象,选取《蓝花花》进行钢琴改编创作,旨在将传统与现代、民俗与时尚相融合,呈现出更具时代感与视听效果的作品。
二、研究内容本研究选取陕北民歌《蓝花花》为研究对象,通过钢琴演奏改编,将其从传统的民间歌曲转变为一种现代化、多元化的作品,从而更好地推广和传承陕北民俗文化。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 《蓝花花》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对其旋律、歌词、意境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解读。
2. 钢琴演奏改编的基本原理及做法,探究钢琴改编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技巧要领。
3. 钢琴改编技术在陕北民歌改编上的应用,通过对《蓝花花》进行钢琴改编,探讨如何在保留其传统特色的基础上,增强作品的现代感和多元化表现。
4. 《蓝花花》钢琴改编的艺术呈现和后续推广方案,通过演奏和录音等形式,将作品分享给更多人,推动陕北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三、研究意义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陕北民歌的钢琴演奏改编,将传统文化与现代音乐相融合,将传统与时尚相结合,从而更好地推广和传承陕北民俗文化。
具体意义包括:1. 丰富陕北地区的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地方民歌文化。
2. 推广陕北地区的民间文化遗产,提高民间文化的认知度,增强人们对民俗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钢琴作品《蓝花花的故事》演奏技巧分析
钢琴作品《蓝花花的故事》演奏技巧分析摘要:当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音乐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钢琴教育在我国音乐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用中国民歌改编的钢琴曲数量越来越多,本文以我国著名民歌改编钢琴曲《蓝花花的故事》为例,从作品的创作背景、演奏技巧及对学习音乐的启示三个方面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论述,希望可以让读者更深刻的了解此曲的艺术特点,从而给读者一些学习中国民歌改编钢琴曲演奏方面的启示,达到提高其演奏水平的目的。
关键词:蓝花花的故事;钢琴演奏技巧;音乐启示《中国民歌主题变奏曲》是丁善德先生在1948年的时候完成的。
主要是将民族歌曲的主题加已修饰和变化。
在此以后,对我们国家陕北的民歌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变,将以陕北民歌为主要题材的歌曲进行钢琴乐曲改编后,让我们国家的民族歌曲更加的有感染力和影响力。
作曲家叶露生的“蓝花花”故事歌曲主题的变奏,主要来源于陕北的民歌“信天游”。
[1]民歌“信天游”正是由着广阔荒凉的黄土高地孕育出来的。
黄沙和黄土状是陕北独特的自然特征。
特别独特的地理条件磨练出了陕北民歌的独特风格特征。
悲惨而悲惨的人生,匆匆的人们让陕北民歌有一个独特的和粗糙和荒凉。
这首歌在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的独特风格,具有重要的地位。
[2]本文分析和介绍了这项工作的性能。
目的通过这种分析,最好掌握同类作品的表现和认知。
笔者分析如下。
一、钢琴曲《蓝花花的故事》创作背景1919年的延安一个叫临镇的地方出生了一个女婴,她的名字叫做姬延玲,也就是我们后来所称的蓝花花,她非常的美丽迷人,在长到十五十六岁的时候,容貌更加的娇艳,就好像雨过天晴后的马兰花一样艳丽,惹人怜爱,正是因为如此,就有了“花一样的旧社会下层女子”这样的说法。
在现实生活中,被阻挡的感情生活,对于旧事物的终结问题上,这就有关于蓝花花的死亡,同时也是对新鲜事物的产生的一个预告。
在历史中,关于礼教婚姻的问题上,蓝花花就是一幕悲剧的代表,钢琴曲《蓝花花》的存在的价值就在这里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