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中国古代中央行政管理体制沿革

略论中国古代中央行政管理体制沿革
略论中国古代中央行政管理体制沿革

提纲

各个朝代的建立不可能完全摆脱上一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影响,而重新建立一个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朝代,必定要在前朝的基础上,结合本朝的实际情况和社会环境来建立一套适合本朝统治者管理的政权体系,以便于更好地维护其统治管理。

一·通过对秦朝至清朝的中央行政管理体制的产生、发展及其演变过程给以规律性认识,对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进行比较,并作一定的探讨。

二·中国古代中央行政管理体制发展规律。

三·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逐步转变。以前传统的国家统一调配的人才管理体制也逐渐向人才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型管理体制转变。

略论中国古代中央行政管理体制沿革

【摘要】: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下,中央行政管理体制的变化与调整呈现出以下几条规律:围绕皇权的行使而形成的双轨辅政机制;不同的行政管理体制之间具有明显的因袭、继承性;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是促使行政管理体制发生变化的内在原因;体制外的因素介入行政运作等。通过对中国古代中央行政管理体制的研究与探讨,得出以下几点启示:权利互相制约是保证国家政治活动有序进行的基本前提;加强监察权的独立性与权威性是防止私权公权化的重要手段;机构设置应适应于社会经济变化发展的需要;参谋职权的界定应明确规范。

【关键词】:中央权力机构;辅政制;皇权;相权

中国素来以历史悠久着称于世,产生了许多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各类优秀的管理人才,出现了汉、唐、宋、明、清等走在世界历史前列的强大王朝。历代统治者在国家治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由于当时的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又有一些落后的制度。而对中国行政制度史的研究,不仅是学术上的重要课题,而且还在于以史为鉴。鉴往知来,掌握历史发展规律,明了时代的趋势。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秦朝至清朝的中央行政管理体制的产生、发展及其演变过程给以规律性认识,对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进行比较,并作一定的探讨。

一、中国古代中央行政管理体制沿革

(一) 秦汉时期的三公九卿制。公元前221 年,秦朝统一六国,秦王嬴政建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秦王朝,首创在中国封建社会延续2000 多年的皇帝制度。为了巩固封建统一,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如“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等,建立了第一套比较完备的、系统的国家管理机构——金字塔式的中枢行政系统。皇帝处于这一系统的顶端,拥有最高的行政、司法、军事、财政、人事等各方面的权力“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且这些权力是不受任何限制的。其次是“三公”,为秦代国家的中央中枢决策机构,协调皇帝处理国家大事。“三公”即指丞相府、太尉府和御史大夫府。丞相府是秦代中央最高的中枢决策机构,其职能是“掌丞天子,助理万机”。太尉府为秦代中央最高军事机构,御史大夫为秦代中央最高监察机构。“九卿”作为秦代中央的行政执行管理机构,则位于第三层次,分别为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治粟内史、宗正、少府等,分别掌管皇室、警卫、礼仪、农业、司法、民族和外交事务等。九卿也各有其属吏,上与三公府对口,下与郡县连接,将皇帝及中枢机构的决策,传达到具体的执行部门,并负责指导监督执行。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较秦代而言,西汉机构组织更为健全,职能更加完善,分工亦更细致。东汉时期的国家机构,仍大体承制西汉原则,但也作了一些调整。总体而言,三公九卿制的行政体制,对于国家行政管理的需要,还不十分适应。这主要体现在管理国家政务与管理皇家事务的机构没有明确分开,而且行政执行机构中管理皇家事务的机构所占比例大;一些重要的职能还没有专门机构负责执行;此外,九卿的官署还未固定,职无常守现象也较普遍。表明在君主专制政治生态形成之始,行政体制及其运作,还处于初创和探索阶段。

(二) 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是隋唐时期的中央行政管理体制。隋唐时期,尤其是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国家政权机构建设也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隋朝建国之初,统治者杂采南北朝时期其它各朝机构设置的体例,正式置设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的机构设置格局。即中书省:拟制章奏,出纳诏

令;门下省:主掌审核、驳诏及谏议,大凡中书省所拟之诏令章策,均要经门下省,发现失误处即行驳回,以减小过失;尚书省:中央最高行政事务管理机构,主掌“六部”。尚书省所辖“六部”,即吏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民部。唐朝建立后,唐初的国家机构大体上沿袭了隋代国家行政体制,中央机构以“三省”、“六部”为核心。到了唐代前中期,为强化君权“三省”分权,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互相制衡,彼此牵制,带来了一系列的弊端。互相牵制变成了互相掣肘,造成了办事拖拉,互相扯皮,政令难行的恶果。鉴此,唐高宗便在太宗时合中书、门下于“政事堂”议事的基础上,又另置“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行使宰相的权力。学士们大都是皇帝的心腹,对皇帝是言听计从,所以,皇帝对他们比较放心,也容易控制和驾驭。从唐宪宗至昭宗末期,是唐朝宦官专权的鼎盛期,这股依附于皇权的恶势力,对它所依附的皇权构成严重的威胁。宦官专权,皇权逐渐被架空,唐朝的统治急速滑向衰败。总之,“唐代统治者将国家行政管理机构与宫廷事务机构截然分开,职能分工更趋细致、明确,逐渐形成了系统”,反映出唐代统治阶级在治国经验方面的积累和政治上的成熟。但本质上仍是集权,皇权仍然得不到有效的制约。

(三) 明清时期的内阁六部制。内阁六部制是明清两代的中央集权体制。明朝统治者鉴于“权臣乱政”和中书省丞相权力过大而危机皇权的教训,改革旧制,废除丞相制度,以内阁制代替沿用了1500 多年的宰相制度,由皇帝直接统帅六部。

通过提高六部的地位,皇帝可以更有效地指挥各部的工作,同时,又便于把全部权力高度集中于君主之手,进一步加强皇权。总之,内阁只是明朝中央最高的辅政机构,其职能是顾问、参谋、决策等,而六部才是明朝中央最高行政机构,直接对皇帝负责,分任朝政最高一级行政机关,其职能是执行、管理、协调各项政务。

清朝前期中央政权的行政机构在形式上承袭了明朝的机构体制,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仍是主要的行政管理机构。清王朝于雍正年间新设置了一个中枢机构——军机处,逐步取代满贵族议政的制度,削弱了内阁承旨出政的权力,使之成为一个徒有虚衔,却又不得干预机务的经办例行公事的机关。随着许多机密大事、军国要务都由

军机处办理,内阁宰辅已是名存实亡。军机处则成为清朝皇帝维护君主专制体制的得力工具,行使“军国大计,罔不总揽”的职能,这些改变有利于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的进一步加强和皇权强化的需要。同时,“在这种体制下,中央政府的行政、军事、财政、司法诸权均集中于皇帝一身,国政治理是优是劣也完全视皇帝个人的素质与能力了”,其弊端也显而易见。

二、中国古代中央行政管理体制发展规律

通过对中国历代中央行政管理体制演变的大致梳理,我们可以总结出中国古代中央行政管理体制发展体现出以下几条规律:

(一) 围绕皇权的行使而形成的双轨辅政机制。皇权在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体制下是不受任何限制的,皇帝拥有最高的行政、司法、军事、财政、人事等各方面的权力,掌管天下事务。但是,一个人的能力与精力毕竟是有限的,皇帝对国家事务的管理不可能事事躬亲,权力与能力之间的不对称性必然使得皇帝要分出一部分权力与事务给其臣子,以协助皇帝来处理国家事务。于是,有了最初的三公辅政,到后来的内朝与外朝双轨辅政以及权臣辅政制。皇帝为了保证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不至于使辅政权力过大而威胁到皇权的统治地位,所以也愿意采用三公辅政或双轨辅政制来帮助其治理国家。另一方面,统治集团对辅政体制调整的基点在于集中权力和提高统治效能,以适应日益发展变化的社会和日益复杂的政治局势。统治集团对辅政制度的调整,目的在于试图建立一种既对君权没有威胁损害,使辅政保持忠诚驯服,但又能保持高度保密而又具有较高工作效率的辅政体制。总之,双轨辅政制是围绕皇权的行使形成的,也是皇权与相权相互博弈的结果。

(二) 皇权与相权博弈促使行政管理体制发生变化。以汉代为例,自西汉以来,任“三公”各府长官者,均为朝廷重臣与皇亲国戚。这些人大权在握,严重威胁到皇权的行使。以至东汉立国之初,光武帝刘秀便对“三公”、“九卿”诸机构进行调整——削弱、转职、缩编,其目的是为了加强皇权,削弱相权。还有前文所述的明朝废除丞相制,以内阁制代替沿用了1500 多年的宰相制度,由皇帝直接统帅六部,建立内阁六部制,进一步夺取相权,加强皇权;以及清朝军机处的设

立也是为了集中事权,巩固皇权等等,无不是皇权与相权相互斗争而促使行政管理体制发生变化的例证。总之,促使行政管理体制发生变化的内在原因,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但实质上是君主专制集权与行政管理要求事权集中、提高效率的矛盾,最终二者要达成某种妥协。另一方面,社会的发展和各种政治势力的兴衰,也是行政管理体制发展变化的重要原因。如西汉初期,大批功臣宿将结成的政治势力,保证了丞相、御史二府辅政体制的相对稳定;一些新起的官僚和受宠信的外戚,凭借自已的才能和裙带关系,在政治上取得了优势,辅政权也就逐渐转移到这种政治势力手中;九品中正制实行,使士族门阀政治势力得以内领朝政,外督刺史,占据政治上的优势,以及科举制度的确立,使大批来自民间的士子进入仕途,其中一些人跻身于高位等等。在这种种因素的影响之下,也使得传统行政管理体制中始终没有形成合理的行政领导制度。

(四) 体制外的因素介入行政运作体制。外因素介入行政运作,一直是传统社会,特别是高度专制集权社会行政管理方面不可避免的弊病。随着封建制度的日臻完善,皇帝为了便于统治,建立了庞大而完备的官僚机构自上而下地管理着整个国家。为了使国家机器运转协调,使每个行政机构有效发挥其职能,就必须赋予各个行政机构相应的法定权力、配备人员编制、设立制度规范等,这些都是国家职能机构活动程序化、规范化所必需的。从各个朝代编撰的“会典”、“会要”及典章制度中,我们也可以清楚地看到历朝历代对各级行政机构的权力、编制等所做的明确而详尽的规定。但由于皇帝在全国范围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和绝对的权力,皇权在国家权力结构中占有主导和支配地位,不受任何约束,就不可避免地滥用权力,独断专行,任意干预和处理政治事务,从而导致了政治上的混乱与失控。还如,专职君主为了防止大权旁落,常常引用身边的宦官或侍从近臣参与国家大政,这些人身居宫内,侍从皇帝左右,逐渐演变为与宫外政府官员相对应的所谓的中朝官或内朝官。这些官员“往往以皇权代表的身份出现,手握王爵,口衔天宪,经常干预和操纵国家中枢机构的活动,成为凌驾于政府百官之上的特殊权势集团”,干预行政运作。

三、现实启示研究古代中央行政管理体制是为了更好地完善今天的行

政管理制度

借鉴其中有益的部分,同时也是为了也避免犯相同的错误。通过对中国古代中央行政管理体制的研究与探讨,当今行政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行政机关的监督体制的不完善;行政主体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的私权公权化;政府机构的规范化、法制化程度不高,变化的随意性很大,人治色彩浓厚,以及行政副手职能定位不明确等问题。结合当今行政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得出以下四点启示:

(一) 权力互相制约是保证国家政治活动有序进行的基本前提。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君主专制体制下,皇权至高无上。虽然存在着自下而上的制约皇权无限扩张的政治因素,如具有相对独立行政权力的政治实体或执政大臣,各种典章制度或不成文的约束,以及官僚士大夫集团的政治压力等相对的制约机制,但始终不存在与皇权平行或对等的制约机制。中枢机构经常遭受皇权的干预和冲击,以至于无法长期、稳定、有效地行使职权,导致其权力的大小与效能缺乏恒定性,影响国家政治活动的有序进行。结合我国现实来看,以政府系统内部的监督为例,上、下级行政机关之间是一种相互监督的制约关系,即上级领导机关可以监督下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下级行政机关也可以反过来监督上级领导机关和有关领导人。但从目前我国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来看,自上而下的监督比较容易实现,也较为有力,而自下而上的监督则相对比较薄弱。通常表现为:对下基本上做到了“无所不纠”,对上则普遍存在着“弱监”、“虚监”、“失监”甚至“禁监”的现象,致使一些该纠正的问题得不到及时纠正。因此,应逐步将自上而下的单向监督模式,转变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双向监督模式,才能有效地避免或减少决策失误和权力滥用,保证国家政治活动有序进行。

(二) 加强监察权的独立性与权威性是防止私权公权化的重要手段。权力不受监督必然导致权力的滥用和腐败。监督的主要目的在于防范行政官吏滥用职权。“大行政”是中国古代政治的基本特征,专制主义集权政治的本质决定了历朝历代的横向权力监督根本不存在,以至于演变为中央各机关权力越来越分散,作为“外官”的职能部门权力越来越衰微,而皇权越来越强化。作为皇帝近侍的“内官”原本

地位低下,但自汉朝起逐渐参与军政,先后出现在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枢密院、内阁、军机处等要害部门,私权公权化。由此可以联想到现在有些行政官员,将人民赋予的权力变成为自身谋利的资本与手段,而对官员手中权力的监管不足,以及监察权的独立性与权威性不够是导致政府官员私权公权化的重要原因之一。例如,原山东泰安市委书记胡建学有句“名言”:“官儿当到局级,就没人能监督了”。由此可感受到一个做到“地市级”的腐败官员对外在监督的真实感觉。还有,陈希同、王宝森在东窗事发之前,种种腐败行为已持续多年,而且愈来愈明目张胆,以及近年来的被揭露的震惊全国的贪污腐败官员等等真实的案件,不能不说明我国在加强监察权的独立性与权威性方面,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三) 机构设置应适应于社会经济变化发展的需要。中国古代机构设置在管理国家事务、维护社会正常运转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机构的设置更多的是皇帝为了巩固其统治地位的需要而设立的,而非是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而设立。结合现实情况,从行政的角度看,中国政府机构的规范化、法制化程度不高,变化的随意性很大,人治色彩浓厚。如我国现在公务员队伍中,存在着极少数手中握权力的人,随意增设或取缔机构,将其作为自己升迁的台阶或取得的政绩;或将自己的亲信、熟人等安插进政府机关,扩大关系网,造成政府机构恶意的膨胀和行政管理成本的增加;同时也降低了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总之,机构设置不是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是为了迎合个人利益。

(四) 参谋职权的界定应明确规范。就中国古代中枢辅政机构的演变而言,不难看出君主与辅政官之间相互利用也相互排斥。统治集团对辅政制度调整的基点在于集中权力和提高统治效能,以适应日益发展变化的社会和日益复杂的政治局势。统治集团对辅政制度调整的目的在于试图建立一种对君权没有威胁,同时又能帮助君主处理政务的制度。君权与辅政权之间界限不清,相互矛盾,也导致权力之争。联系现在行政管理体系中对参谋权的界定,也存在着职权界定不明确与不规范的问题。如行政领导与秘书之间形成的过于亲密的私人关系;秘书冒着领导的名义滥用职权,收受贿赂等。原揭阳市政府副秘

书长赖振才收受价值300万元的别墅,违规动用住房基金导致1758万元无法追回,给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又如,行政领导与副手之间过于猜忌,而将时间与精力耗费与权力斗争之中,忽视了本职工作等等现象依然出现在政府机构之中。

参考文献

1 司马迁.史记[M]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

2 班固. 汉书[M] . 北京:中华书局,2000.

3 蔡放波. 中国行政制度史[M] . 北京: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3.

4 李琪. 中国古代行政中枢的沿革与中央集权制的关系研究[J ] . 史学理论研究,1997

1、应有目录,提纲、内容摘要关键字、正文、参考文献,并且全部单独成页。

2、打印要求:A4纸,正文字体字体宋体,大小为四号,标题字体为楷体,三号并加粗。

3、论文字数在5000字,

4、目录、正文、参考文献的标题必须居中,并设置为三号楷体。

5、论文必须有封页

6、论文题目自拟,但是要与专业有关

这是学校给的要求,明天就要交呢,我找了点资料你帮我修改一下好吗,改好了明天给我我去交

浅析行政生态学对中国行政管理的启发

浅析行政生态学对中国行政管理的启发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里格斯运用生态学的观点研究政府的行政管理与行政环境的互动关系,从而创立了以生态学研究行政管理理论的新体系,里格斯认为行政生态学是研究“自然与人类文化环境与公共政策运行之间的相互影响情形”的学科。本文运用他的思想来研究中国公共行政的价值选择。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进入全面改革开放的发展新阶段。我国的现代化历程,是在世界上有很多发达国家成功的发展模式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发展的,所以行政生态学中关于发展中国际行政的异质性、形式主义和重叠性的现象在我国表现很突出。 一、中国行政生态的异质性 里格斯认为异质性的存在是过渡性社会的重要特征。所谓“异质性”是指一个社会在同一时间里,同时

呈现了不同的制度、不同的行为观点。从历史纵向来看,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时间较短,在基础起点很低的情况下,迅速掌握市场经济运行规律不可能,短期内迅速提高国民素质不可能、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都迅速达到发达国家那种状态更是不可能。从整体而言,我国处于典型的过渡性社会,既有传统因素的存在,又有现代的因素凸现。从区域发展状态来看,我国农村相对于城市而言,中西部相对于东部和南部而言,传统的农业社会的特征更显著,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同时,现代工业文明又势不可挡的强力推进。东部沿海地区如上海广东深圳等地已经发展的相当充足,某些领域已步入后现代社会。 二、中国行政管理的形式主义 中国行政管理的形式主义行政生态理论认为所谓的“形式主义”,是指“理论与实际的严重脱节,应该的与事实的之间有一大段距离,政府有一套漂亮的宪法,但做的完全是另一套。”在过渡社会形态中,国家虽然有着完整的法律制度,但实际上起不到约束和规范的作用,仅仅是形同虚设。传统的东西在实际上仍有巨大的影响力。如许多国家宪法规定了议会制和内阁制,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 中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制度 一、知识梳理 1、先秦:周朝分封制。西周把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建立诸侯国,并将封地和对周王的义务密切联系,从而维系和巩固了西周的统治。 2、秦朝:郡县制。前221年秦始皇完成统一,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度,分天下为36郡,后增加到46个郡,每郡设若干县。行政区划制度正式确立。 3、两汉:汉承秦制,略有所改,实行的是郡国并行制。东汉时期,作为监察区域的州逐渐成为郡以上一级地方行政区域,州刺史的权力大大加重。 4、辽朝:蕃汉分治制度。 5、金朝:猛安谋克制。

6、元朝:行省制度。元朝为有效地管辖辽阔的国土,加强封建统治,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成为地方最高一级行政机构,可以 __统一政令的基础上独立处理省内事务,对后世影响深远。元朝时,我国开始对西藏、云南、台湾等地实施行政管辖,应特别予以注意。 7、明朝:僧官制度。 8、后金和清:八旗制度。 9、明清:土司制度和“改土归流”。 10、清朝:清朝沿用和发展了元代的行省制度,将全国经济发达地区分为18个省。在边疆地区设立理藩院管理蒙、藏、、青海等地区的少数民族事务,另派将军、大臣驻该地监管。外蒙古设乌里雅苏台将军,设伊犁将军,青海设西宁办事大臣,西藏派驻藏大臣同 __、班禅共同管辖。东北地区则由满族将军治理,盛京、吉林、黑龙江各设将军一人,分驻各地,统管军民之政。 二、升华认识 1、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是由古代经济基础所决定的,核心是国家政权的结构关系及其运作方式,是统治阶级和被统治 __的产物。其确

立和变更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为维护统治阶级经济利益服务的,是与国家的社会性质和发展相适应的。 2、在郡县制的发展过程中,中央一直强化对地方的领导、监督和制约,而地方则要求有充分的独立自主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一直存在。历代 __总是采取调整地方结构和限制地方权力的措施以加强中央的统治,这种情况到封建社会后期更加明显。地方行政受到多方面限制,不能充分发挥积极性。这种情况在宋、明两朝尤为突出。 3、我国的地方行政制度,自秦朝实施郡县制以来,逐渐发展和完善。这一制度组织系统庞大,结构严密,在征发徭役、兵役,征收田赋与租税,以及管理地方治安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封建统治,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1.我国古代主要赋税制度的类型: ①以人丁为主要征收标准的赋税制度(编户制度、租调制、租庸调制等) ②以土地和财产为主要征收标准的赋税制度(初税亩、两税法、方田均税法、一条鞭法、地丁银等)

中国行政管理困境及体制创新

中国行政管理困境及体制创新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并在各国政府治理一轮又一 轮的改革浪潮中,各国对行政管理治理有取得长足的进步,但是在进步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行政管理治理的困境,这便是当今行政管理治理发展存在矛盾的地方, 中国,作为一个从成立到发展只有不到七十年的国家来说,其行政管理治理体制 的不足之处远远高于世界其他国家,但也有其自身的优势。 关键词:行政管理治理;体制困境;体制创新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虽然进行了多次行政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其行政体制创新目标和方向、行政权力配置结构、行政机关设置、行政管理运 行机制、政府管理方式等方面仍存在明显不足,特别是运用法治思维深化改革、 推动发展、促进创新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因此,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中提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 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 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 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由此所决定,创新行政管理体制也必然成为全面 深化改革的核心,而遵循法治维度积极推进行政体制创新是构建中国特色行政管 理体制基本路径。 1.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困境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民主政治 建设不断推进,社会管理体制逐步理顺。但一些深层次矛盾和体制性障碍还严重 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的改革已经进入攻坚阶段。现阶段改革的复杂性、 艰巨性和风险性比上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大大增加,也面临着诸多的阻力和 困难。一方面改革创新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直接借鉴,必须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最终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另一方面改革创新必须确 保正确发展道路方向,确保要在法治框架下,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改革 发展创新。因此,行政管理体制创新既具有必然性和必要性,也具有矛盾性和挑 战性。目前我国行政管理体制困境主要包括三方面: (1)、行政管理体制法制保障不足。行政管理体制创新过程中法治思维约束力难以形成。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的法治发展始终是在政府的强力推动下 进行,其特殊的法治发展模式既具有国家权力资源和制度工具的强力优势,也存 在着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 (2)、行政管理体制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边界难以厘定。行政行为和行政体制创新的形式合法化出现逻辑悖论,由于政府行政机关身兼立法与执法双重职能,也使得部门利益和地方利益法制化趋势明显强化。因此,行政行为和行政体制创 新的实质合法化也出现逻辑悖论。在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的实践中行政合法化的逻 辑悖论非但没有消除却进一步加剧。 (3)、行政管理体制的必要社会法治环境缺失。行政体制创新的合法性欠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的理想目标,建成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 府和廉洁政府,而行政体制创新的所有目标的基本前提和保障是法治,而行政体 制创新的合理性认同度较低。行政体制创新的社会法治环境缺失。目前我国行政 体制创新难以取得实质进展的根本原因是社会主体法治信仰的普遍缺失,服务型 政府和法治政府建设缺乏基本的社会法治环境。 2.行政管理体制创新

历代政区沿革

第六章历代政区沿革 主要分为几个历史时期:春秋中期——秦汉,为郡县制的萌芽与确立时期,魏晋南北朝为州郡时代,(包含了东汉末年),隋唐五代两宋为道路时代,元明清时期为行省时代。 了解历史时期的政区沿革,需要知道今天的行政区划的情况。省(自治区)——州(地级市、盟)——县(县级市、旗)。这些区划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怎么出现的…… 行政区划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当国家疆域越来越广大时,对地区的直接控制就越来越难,甚至 道、路是什么,道是唐代的行政区划,路是宋代的行政区划,道路是如何产生的呢? 道,在唐代,全国的行政区划已经设置有300多个府州,1600多个县,面对如此庞大的数字的府州,中央很难进行直接控制。对比今天,我们的省一级行政区划也就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而当时中央下辖300多个一级行政区划(相当于省),如何进行有效控制?解决的方法就是在府州一级再增设一级行政机构,但是中央却又害怕增设的行政区划数目少,地域大从而地方权势会与中央进行抗衡,不利于巩固统治,因此想出了另一种办法,设计了一种又中央直接控制的监司机构,每一种机构只负责一项事务,直属于中央,互相之间可以进行牵制,于是产生了道路制度。唐代所设的即是道。 唐初所划分的道主要是依据自然的山川形势进行划分为十道:关内(潼关以西,秦岭以北,包括了河套)、河南(黄河以南,淮河以北)、河北(黄河以北,太行山以东)、河东(黄河以东,太行山以西)、陇右(陇山以西)、山南(秦岭以南,长江以北)、淮南(江淮之间)、江南(长江以南)、岭南(五岭以南)、剑南(剑阁以南)十个区域。从名称上也可以看出其与地形的关系。河:黄河,陇:陇山,江:长江,淮:淮河,剑:剑阁,岭:五岭。 唐开元年间(开元二十一年733),分为15道,增设黔中道(贵州一带),又在原有的基础上分析出京畿道(长安附近)、都畿道(洛阳附近)、山南东道、山南西道、江南东道、剑南西道。每道设置了采访处置使,有固定治所,专事监察,很想汉朝的刺史制度也就是增设了15个监察区。根据《新唐书·地理志》的记载,唐贞观末年,全国有10道,360个府州,1557个县,开元二十年共有15道,328府州,1753县。总的来说,行政区划变化不大,比较稳定,体现当时的社会状况,政局也是比较稳定的。 唐朝在公元8世纪以后(中唐以后)开始在边区设置方镇,并设节度使进行管理,最初这些区域只是具有军事区的性质,后来道与节度使管理的地区部分重合,道成为虚设,形成了方镇、府州、县这样的地方行政格局。 由于唐朝节度使在玄宗开元之后权势逐渐加重,天宝年间更是囊括了边州所有的军政财监大权,最终形成尾大不掉之势,爆发了安史之乱,造成了唐末的藩镇割据。所以宋初吸取了这个教训,革除了藩镇的实权,罢掉了节度使所辖的支郡,节度使成为了空衔,不理州事,各州直接由中央控制,并在当时将全国分为若干个路的区域,每路设置转运使负责征收和转输各地财物和赋税。以后转运使职权逐渐扩大,控制了地方行政事务,于是形成了分路而治的局面,宋真宗时(宋统治者心思很多,比较会玩弄权术),考虑到转运使职位太重,于是又设置了提点刑狱使(管司法、监察),安抚使(管军事),提举常平使(粮食储备、平抑物价),转运使这时只管一路的财政赋税和民政,因此,宋代一个路有4个长官,也即是转运使(漕司)提点刑狱使(宪司)安抚使(帅司)提

中国行政管理的特色

中国行政管理的特色 学生姓名 专业 教学点 申请学位 指导教师职称 答辩时间年月日 目录 摘要-------------------------------------------------------------------Ⅰ 1、中国行政管理总论------------------------- 2、当前我国行政管理特色------------------------------------------- 2.1显著的“物本行政”特色------------------------------------------------- 2.2传统的“经验行政”特色------------------------------------------------ 2.3典型的“人治行政”特色----------------------------------------------- 3、中国行政管理特点分析 4、加强中国特色行政管理学的建设 4.1中国行政管理学的研究与发展------------------------------------------ 4.2建设中国特色行政管理学的路径--------------------------------------- 4.3行政管理学建设的路径设计--------------------------------------------- 5、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行政管理策略--------------------------------------------- 6、总结--------------------------------------------- 6.1.铸就共同的认识和思考--------------------------------------------- 6.2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6.3不同研究组织或机构的关注和参与---------------------------- 6.4国际国内的学术交流和合作------------------------- 参考文献

唐王朝中央行政体制的构成及其效能分析

唐王朝中央行政体制的构成及其效能分析 蒋建新,周宝砚 [摘要]:在中央行政管理体制上,唐王朝注重中央行政权力的划分与制约,逐渐完善了三省 六部制,以行使最高行政决策权、审核权和执行权。同时,为了保证决策和执行系统正常而有序的运作,还设置了专门的行政监察系统。唐王朝中央行政管理体制的构成与中央行政权既相互分立又相互制约的体制运行特点及其效能,对当代中国的行政体制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唐王朝;中央行政体制;三省六部 在中国古代社会,行政管理体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进、变革过程。由魏晋至唐,逐渐形成并完善了以三省六部制为架构的中央行政管理体制。这种行政管理体制注重行政系统内部的权力划分与制约,不同行政部门分别行使决策权、审核权和执行权,同时,还设置了专门的行政监察系统行使监察权,形成了颇具特色的行政系统内决策、执行、监督三权既相分立又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行政管理体制。本文着重对唐王朝中央行政管理体制的构成及运作进行剖析,以期总结历史经验,对现实能有所裨益。 一、体制的组织架构及职权划分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以三省六部制为架构的中央行政管理体制形成于魏晋南北朝,定制于隋朝,在唐朝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强化。唐朝三省六部制,从完整的意义上说是三省、六部、九寺、五监制。三省六部制之三省是指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省长官为宰相之职。从中国古代中央行政体制的历史演变来看,中书省始置于曹魏。曹丕篡汉,废秘书令设中书省,置中书监、令,独立为署,典掌机密,撰拟诏敕,权力不断加强。隋初改称内史省,唐武德初为内史省,三年改为中书省,龙朔中改称西台,光宅初改为凤阁,开元初更名为紫微省,旋复称中书省。唐制,中书省为掌握机要,决定军国大事的最高出令机构。其官员构成及职权的行使分别是,长官为中书令, 2人,正二品,参与国家军政要务的决策,领导中书省处理尚书省及其他机关的奏章、公文,并根据皇帝的意志起草诏令及下行文书。其属吏有中书侍郎2人,正四品上,为中书令之副,参与朝廷大政。中书舍人6人,正五品上,掌侍进奏,参议表章。右散骑常侍2人,从三品,掌规讽过失,侍从顾问。右谏议大夫4人,正四品下,掌谏谕得失,侍从赞相。右补阙2人,从七品上,掌供奉讽谏,大事廷议,小则上封事。右拾遗2人,从八品上,职掌同右补阙。起居舍人2人,从六品上,掌修记言之史,录制诰德音,如记事之制,季终以授国史。通事舍人16人,从六品上,掌朝见引纳,殿廷通奏。以下尚有僚属及附属机构。门下省诸官,如侍中、黄门侍郎等,在秦汉时均为宫中在皇帝左右供职的小官。东汉始设侍中寺,即后来门下省的前身。南北朝时,为了限制中书省的权力,凡中书省所发重要诏令,皇帝都要征求侍中的意见。这一制度发展到隋唐,便成为中书、门下两省的分工、制约。唐制,门下省掌出纳审命,缉熙皇极,总典吏职,赞相礼仪,以和万邦,以弼庶政,所谓佐天子而统大政者也。其官员构成及职权的行使分别是,长官为侍中2人,正三品,有权参与机密,研究军国大事。侍中根据皇帝的旨意,负责审查各种上行文书,并提出供皇帝裁决的意见;对中书省草拟下行的诏令文书,可以封驳还奏。其属官有门下侍郎2人,正四品上,为侍中之副,凡政之弛张,事之与夺皆参议焉。给事中4人,正五品上,掌侍左右,分判省事。凡百司奏抄、侍中既审,则驳正违失。门下录事4人,从七品上,掌文簿、传制、诏敕装函保管。左散骑常侍2人,从三品,掌规讽过失,侍从顾问。左谏议大夫4人,正五品上,掌谏谕得失,侍从顾问。左补阙2人,从七品上,掌供奉讽谏,大事廷议,小事上封事。左拾遗2人,从八品上,职掌同左补阙。以下尚有僚属及附属机构。由上可见,唐代中书、门下两省机构设置严整,人员定编到位,职掌分工明确,是草拟诏令和审议、封驳的机构,亦即最高行政决策机构,行使最高行政决策权。尚书省,是唐代中央行政机关中行使执行权的部门。秦与西汉时

当代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探讨

当代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探讨- 一、当代中国行政管理体制的概况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进行了四次政府机构的改革,不仅有力地促进了政府机关本身的精简,还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了政府职能,特别是转变了政府经济管理职能。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背景、内在动因都有所不同,使其呈现出了极其鲜明的个性,表现在:⑴变革的深刻性。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进行的革命性变革,对政府职能的简化、政府组织结构的调整、政府行为方式的改革乃至政府工作人员观念的冲击都是史无前例的;⑵改革与发展相互依存度高;⑶内外部制约因素的相互交织。 二、当代中国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的必要性 行政管理体制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科学文化、和谐社会发展的要求,并且其改革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基点,以重塑政府形象和增强政府公信力为推动力,全面履行行政职责,提高政府的行政意识和能力。 中国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1、传统的行政管理体制己经适应不了飞速发展的国民经济了,甚至成为其阻力和障碍。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所以建立一个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行政管理体制成为了当务之急。 2、中国的行政管理机构庞大,人员臃肿,政企不分,官僚主义严重,影响力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也影响党和群众的关系,这个问题亟待解决。 3、政府部门职能交叉、权责脱节、机构重叠、办事效率低、考核体系不健全。 4、国民收入分配不合理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滞后,影响了党的群众基础。 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能够消除经济社会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是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关键环节。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社会经济和谐的发展与中国行政管理体制的矛盾使得中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势在必行啦。同时加上外因的作用,即世界经济的发展进步、世界环境的变化和WTO的基本原则也是促进其改革的原因。 三、针对行政管理体制的问题提出几点改革建议和看法 当前,我国的经济社会正处于深刻变革和全面转型的关键时期,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面临错综复杂的矛盾,改革进程应稳中求进。必须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总体部署,深刻分析行政管理体制自身所面临的各种矛盾,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任务对行政管理体制提出的客观要求,在此基础上制定正确的行政管理改革战略。深化改革的重点主要做到:进一步调整政府机构设置;是合理规范党政机构设置;理顺上下级政府机构设置;减少行政层级。大力培养选拔德才兼备的后备干部,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加大调整不称职干部力度;建立健全干部监督机制;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逐步完善激励机制。 通过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使政府职能更明确,政府机构设置更科学,政府权力划分更细化,政府行为准则更规范,政府运行成本更合理,政府行政能力提高,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职能明晰的、管理科学的、廉洁高效的、依法运行的公共服务型政府。 1、遵循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我国所处经济和社会转型的特殊发展阶段,并且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特定的要求,根据这一实际来决定“放松政府管制”和引入市场机制的幅度、力度和方式,力求稳中求进,同时加强对市场经济秩序的监管。 2、建立和健全政府行政机制和民主科学决策机制 对于关系到全局的重大决策要进行科学的规划;对于涉及群众利益的决策,要进行专家论证、咨询以及社会公示,由社会组织、公民自主决策;要推行政务公开,建立透明的 1

当代中国行政管理学的发展与展望

当代中国行政管理学的发展与展望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行政管理学(亦称行政学)作为政治学与管理学的交叉边缘性学科,作为与中国改革开放现实密切相关的应用性学科,在中华大地上异军突起,锋芒毕露;并且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中国行政管理学正在向新的广度与深度发展。因此,探讨当代中国行政管理学发展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寻求中国行政管理学发展的对策,展望中国行政管理学发展的前景,便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当代中国行政管理学发展的主要成就 当代中国行政管理学基本上是从“零”开始发展的。但是在改革现实的需求、领袖权威性的倡导、传统理论的影响、国际环境的促进以及学科本身的适用性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 中国行政管理学取得了飞速发展与长足的进步,为学术繁荣、人才培养及机构改革的推进作出了突出贡献。总的说来,中国行政管理学经过20多年的研究与探索,其取得的成就主要有: 1.使行政管理学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初步确立了行政管理学研究的基本范畴和框架体系,使行政管理学与其他学科的科际界限越来越清晰,并取得了自己应有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地位。 2.学术研究进一步细化和专门化,形成了若干个部门行政管理学和专业化比较强的研究领域。中国行政管理学在注重研究行政管理的一般理论原则的基础上,加大了对部门行政管理学,如工商行政管理、教育行政管理、文化行政管理、科技行政管理等的研究力度,促进了中国行政管理学研究的进一步细化和专门化。 3.行政管理学的学术团体与教学科研机构急剧增加,形成了相对独立的教学、科研体系。在学术团体方面,1988年建立了中国行政管理学会;1987年成立了全国行政管理教学研究会;1993年还成立了全国行政管理青年研究会;1995年以后全国各省市相继建立了行政管理学会。在研究机构方面,国务院有关部委、各省市人民政府人事编制部门、各省市社会科学院及部分高等院校都创办了大量的研究机构或研究中心,在行政管理学教学方面,全国除国家行政学院外,还成立了30余个地方行政学院。在高等院校,有20多家建立了行政管理学系或专业,在教学层次上:有博士、硕士、大学本科和大专等各个层次的学历教育,并且我国自90年代末期还开展了公共管理硕士 MPA、学位教育。 4.培养了大量的行政管理学专业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他们大多数目前已成为各级政府行政管理的中坚,同时向社会,特别是向青年学生和党政机关传播了行政学方面的知识,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政府管理有其客观规律,政府管理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中国古代官吏管理制度博大精深

中国古代官吏管理制度博大精深,有许多优秀、合理成份,我们可以进行科学总结,为当今干部管理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因为这些丰富的官吏管理制度, 不仅对中国古代社会起到过巨大的作用和对于今天我们国家行政部门的管理也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世界近现代文官制度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治国首先治吏,"吏者,民之本纲者也,故圣人治吏不治民",这是历史上诸多政治家的共识.封建集权专制的政治法律制度,决定了中国古代社会必然是一个"人治"的社会,即如孔子在《礼记?中庸》中所言:"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在古代政治机制中,实现"人治"的核心是"吏治".在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史中,中国的官吏管理制度源远流长,中国历代统治者在漫长的政治实践及对前朝兴亡的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中,逐渐认识到,要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及统治的稳定,必须建立一支高效廉洁的官吏队伍.于是,聪明的古人们想出了许多有效地管理人事的制度。 中国古代思想家从治理国家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举贤才”的主张。他们认为进行社会管理的本质就是管人。荀子更是强调国家的管理或其他包括经济管理在内的各种管理实质上是人的管理和对人管理,贤人和用人是管理的首要条件,离开了人的选用和培养,一切管理,尤其是统治好一个国家将是一句空话。因此,“举贤才”以及“人才”的培养成为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重要内容。要想帮助君主建立和巩固天下,就要为其推荐身边的贤能之士。 毫无疑问,贤才的标准,古今已有了很大区别,但“举贤才”的方法、举措及尚贤的思想,仍有现代价值,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出现了—些世界性的危机,而人才危机已成为全球的焦点,国际间的人才争夺战愈演愈烈。我国作为东方古老文明的国度,几经盛衰,如今民族要振兴,国家要富强,靠什么:当然是人才。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最重要的,最迫切的,是人才。因此,要创造一种环境,使拔尖人才能够脱颖而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前所未有的伟大事业,需要各种人才,只有各尽其用,才能使现代事业顺利开展,才能使中国成为国际竞争舞台上的强者。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职官管理制度的成功经验有: 一、推进官吏选拔制度。中国古代官吏选拔制度主要经历了世卿世禄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几个阶段,科举制是中国古代主要的选官制度。就举例科举制度来说,科举制虽有本身的缺陷,而且在后期它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摧残了人才,但它是我国历史上最主要的选官制度,延续了1300多年,其积极作用是深远的。它打破了原来世家大族操纵仕途的局面,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它使大批中下层地主通过考试参加到政权中来,扩大了统治基础,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它把读书、考试、做官紧密结合在一起,有利于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科举制的特点是“怀牒自进”,不需荐举,直接报名,它所体现的公开考试、公平竞争、层层挑选、择优录取的原则不正是我们今天所倡导和追求的吗?西方国家借鉴并发展了中国科举制的这些进步因素,建立了现代西方文官制度。中国是公认的现代西方文官制度的创始国,有些学者还把科举制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这不充分说明了科举选官具有先进性和广范影响吗? 二、健全官吏考核、回避制度。为了选贤用能,赏善罚恶,奖勤惩懒,防止官吏徇私枉法,从而改善吏治,稳固江山社稷,各朝代不断完善官吏考核制度、回避制度。中国古代对官吏的考核不断走向成熟化、制度化。 为了避免官员的徇私,自东汉后实行回避制度。东汉实行“三互法”,基本精神是本地人不得为本地长官,婚姻之家不得相互监临。汉代还规定兄弟子侄及有婚姻戚属关系的,不得在一个部门或地区为官,如果选在一个部门或地区为官,其中一人要申明回避。唐代不仅规定官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路和措施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路和措施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 年年会暨 “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观点综述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 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决策,需要政府管理体制的不断改革创新。为了认真总结各级政府部门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践的有益经验,及时探讨行政管理改革的理论进展,2006 年8 月19 ~20 日,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和广东省行政管理学会在广东佛山联合召开了“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 年年会。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会长郭济,广东省委副书记、省行政管理学会会长刘玉浦,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副会长夏书章、顾家琪,副会长兼秘书长高小平等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央国家机关有关方面领导同志,国内行政管理学界著名专家、学者,地方党政部门的实际工作者,科研院所从事行政管理研究的理论工作者共380 人参加了会议,研讨会共收到论文338 篇。 根据年会主题,本次研讨会集中探讨了四大专题: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治理创新,政府决策科学化和依法行政,政府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务公开、电子政务和绩效评估。与会人员经过深入讨论,分析了当前我国行政管理运行中的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探讨了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和路径,并对政府行政管理如何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现将会议的有关观点综述如下。 一、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会议首先强调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高效管理和科学发展存在辨证的关系,实现科学发展要靠高效管理,管理要以科学发展为方向。正确的发展观是高效管理的保证,现代公共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注意全面发展,强调协调发展,保证可持续发展。有学者回顾和分析了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历程,认为改革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和宝贵的经验,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影响了科学发展观的贯彻实施。一是始终没有制定一个行政体制改革的总体规划,理论研究尚不足,改革目标不清晰。二是由于改革总体目标不清晰,转变政府职能思路比较模糊,缺少科学发展的思想理念,只注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进行经济管理部门的改革,而忽略了社会管理部门和公共服务部门的改革,转变职能没有新突破,人民群众需要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不足。 高度重视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性。与会人员强调在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下,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性。行政体制改革的进步能推进其它方面的改革,而其滞后则会对各方面改革造成体制性障碍。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产生的很多问题,其

古代行政区划沿革

古代行政区划沿革 节选自《中国古代文化史》 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五个时期:萌芽时期(先秦)、郡县制时期(秦、汉)、州制时期(魏晋南北朝、隋)、道(路)制时期(唐、宋)、行省制时期(元、明、清)。 古代行政区划沿革萌芽时期 这个时期约从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即从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政权——夏朝开始,到秦始皇统一中国、确立郡县制为止。 国家的产生,是形成行政区划的先决条件。在原始社会,人们按氏族、部落进行生产和生活,根本不需要行政区划,也没有地域区划的概念,正如《礼记·礼运》篇所述,那时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逐步出现了私有制,产生了阶级,形成了国家。统治阶级为维护其统治地位,有效地控制被统治阶级,需要实行分区分级管理,于是产生了形成各种各样行政区划的可能性。但是,并不是产生国家的同时也必然出现行政区划。夏、商两代和西周,都还没有完善的地方行政制度,当时也不可能对整个国家进行全面的行政区划,无论是“方国”,还是“诸侯国”,都是一个个独立的国家,与夏、商、周王朝之间都只是松散的臣属关系。春秋以后,县、郡的出现才是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肇始。 古代行政区划沿革-------州服制说 在本世纪以前,人们普遍认为夏、商、西周王朝存在着“十二州”、“九州”、“五服”等行政区划。最典型的如《汉书·地理志序》所云:“昔在黄帝,……方制万里,画野分州。……尧遭洪水,怀山襄陵,天下分绝为十二州,使禹治之。水土既平,更制九州,列五服,任土作贡。”即说黄帝时已有州制,尧因洪水之灾,分中国为十二州,禹治水后更改为九州,以后又把中国分为五服。实际上,所谓夏、商、周代的“十二州”、“九州”、“五服”之说都仅是种种传说而已。 古代行政区划沿革------十二州说 它是传说中的尧舜氏族社会时代的行政区划制度,起于《尚书·尧典》的“肇十有二州”。西汉学者谷永(前?—前4年)最先把“肇十有二州”解释为“尧遭洪水,天下分绝十二州”。东汉史学家班固(32—92年)撰《汉书》即从其说。他们认为这“十二州”是尧舜时代的行政区划制度,而且在禹设置“九州”之前。可是,东汉马融(79—166年)认为“十二州”产生于禹治水之后,它是由当时氏族首领舜在禹置“九州”的基础上,增置幽、并、营三州而成。后世的释经家多从马融之说。自顾颉刚(1893—1980年)在20世纪30年代以确凿证据考证《尚书·尧典》乃汉人之作,“十二州”说是汉人影射汉武帝所置刺史部十三州而起,马氏所叙的十二州名只是调和了《禹贡》、《尔雅》、《职方》“九州”之名的矛盾而形成的混合物。(现代的秦汉史和先秦史学者都从顾氏之说,否定了“十二州”说是尧舜时代行政区划制度的观点。 古代行政区划沿革------九州说 它是传说中大禹时代的中原地区的行政区划制度,起于春秋、战国时代。在西汉以前,都认为“九州”系禹治水后划分的,但具体的说法各书所载互不相同,大致有四种说法:(1)《尚书·禹贡》记载九州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图1)(2)《吕氏春秋·有始览》有幽州,无梁州;(3)《周礼·职方》有幽州、并州,无梁州、徐州;(4)《尔雅·释地》有幽州、并州、营州,无梁州、青州、徐州(见表1)。各地所载各州的地域亦不尽相同,如泰山以北、以东地区在《禹贡》中属于青州,在《职方》中属于幽州;《职方》中的青州相当于《禹贡》中徐州的大部分和豫州的一部分。 这些“九州”说实际上是春秋、战国时期学者对当时所知周朝领土所做的地理区域的划分,并不是某个朝代的行政区划。然而,在历史上把它们长期地误认为是行政区划。在西汉以前,误认为《禹贡》是大禹治水后所划分的九州,代表夏朝的行政区划制度;《汉书·地理志》最先把《周礼·职方》中的九州误称为代表周朝的行政区划制度;三国时期魏人孙炎在注释《尔雅》时,又把《尔雅·释地》中的九州牵强附会地解释为代表商朝的行政区划制度;以后的经学家进一步推而广之,把“九州”误称为夏、商、周三代的行政区划制度。 古代行政区划沿革------畿服说 它最初见于《国语·周语》。《周语》曰:“夫先王之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夷蛮要服,戎狄荒服。”即说周王实行“甸服”、“侯服”、“宾服”、“要服”、“荒服”的五服制度。《尚书·禹贡》中也说了五服,只是用“绥服”替代了《周语》中的“宾服”;并认为每服皆有一定的范围,都为五百里。《周礼·夏官·职方氏》更将“五服”扩展为“九服”:“侯服”、“甸服”、“男服”、“采服”、“卫服”、“蛮服”、“夷服”、“镇服”、“藩服”。在《周礼·夏官·大司马》中,则把“服”改称为“畿”,认为有侯、甸、男、采、卫、蛮、夷、镇、藩九畿。以上叙述的“五服”、“九服”、“九畿”等记载,都是后人杜撰的先秦时代的行政区划,事实上它们只是战国时代或稍后人们地理视野不断开阔的反映。(9)(10) 古代行政区划沿革---县的出现 前面已述,商、周王朝实行的是分封制,即“封邦建国”,各个领主在自己的封国内独立为君主,整个商、周王朝无所谓任何行政区划。但是,到了春秋时期,周室衰微,一些诸侯国逐渐强大,开始发展中央集权制度。他们在新开拓的疆土上不再进行分封,而由君主直接统治,为了便于统治,开始萌生了县、郡等行政区划的单位。 县是中国最早出现的行政区划单位名称,始于春秋初期,最初设置在边地,带有国防作用。据现有文献记载,最早设县的是西方大国秦。《史记·秦本纪》曰:武公十年(前688年)“伐邽、冀戎,初县之”;武公十一年(前687年)“初县杜、郑”。就是说在春秋初,秦武公在

中国行政管理成本全球最昂贵

中国行政管理成本全球最昂贵 中国:全球第一的行政管理成本 关于这件事,让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全国人大代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税学院教授、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说,我国行政成本高居世界第一:1978年至2003年间,我国财政收入从1132亿元增长到3万亿元,增幅约20倍。而同期行政管理费则从50亿元升至7000亿元,增长87倍。公务员的职务消费增长140倍多。而且,近年来平均每年增长23%。 他说,调查报告得出一个结论:2005年到现在,大概每年行政经费的增加额度是以1000亿元的速度在递增,中国公务员的职务消费占全国财政总收入的近1/4。而在国外,行政管理一般只占财政收入的3%至6%。 2010年3月6日人民网报道说:2010年两会期间,由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从2005年到现在,我国行政经费仍然大约以每年一千亿元的速度在递增。 而据中央党校周天勇教授的研究表明:2007年,我们政府供养人员的支出比例是全部实际支出比例的44%左右。 然而,事实却是:1995年,我国行政支出占财政总支出中比重11%,到2006年,已接近30%;而同年的日本仅2.38%、英国4.19%、韩国5.06%,印度为6.3%,美国为9%。 著名经济学家张曙光曾大声疾呼,2007年我国财政支出中行政事业支出浪费晾人,单公车出行和公款招待就达6700亿。 仅说三二制的公务车(公事公用、领导私用、司机自用)就支出约60亿人民币。而且每年以25%的速度递增。 而公费旅游开支更是惊人,一个厅局给干部去一趟欧洲公费开支至少6万元,相当于中国西部建一所希望小学的费用。而一个单位的考察团一次国外考察,花费动辄上100万元。这样的情况目前在中国各省都存在。 一根烟二两油,一顿饭一头牛,屁股底下坐栋楼。这是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范柏乃写的一首打油诗,形象地揭示了当前政府行政性开支浪费现象。 中国政府官员数量总共约7000万,由此可计算出中国官员绝对数量与官员密度均居世界第一。 公务员贵族化了,还能称公仆吗 这几年来,中国公务员贵族化的进程非常之快,而且还在加速,这种情况让人忧心忡忡。我们很难想象,如果公务员贵族化了还是公仆吗,中国又会怎么样呢? 中国公务员贵族化的进程是可以量化的。这个量化最直观的标准便是逐年急剧提高的公务员报考人数和录取比例,它所体现的是全社会的职业估价。 2003年报考公务员,当时报名的人数不过8.7万人,七年后,2010年报考国家公务员的人数激增,突破了140万人,角逐1.6万个岗位。考生人数暴涨16倍,平均录取比例达到88:1。 国家能源局的一个主任科员的职位,计划仅招收一人,但是竟然有4961人报名,创下了历届考试中最热职位的记录。此外,竞争比例最高的前6个职位都达到了三千比一。 我们应当深思的是,为什么公务员的岗位有着如此强大的诱惑力?答案是公务员已成为中国蒸蒸日上的新贵族。 公务员的收入怎么样?

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30年(96分)

一、单选(共10小题,总分:40 1.国务院的四类机构从1982-2003, 分) 从数量来看减少了()。 A.0.47 B.0.48 C.0.49 D.0.5 2. ( 根据《国务院组织法》规定,各大部委的副职至少是( )个,最多不得超过 )个, 这是1982年国务院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成果。 A.2, B.2, C.3, D.3, 3. 1988年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主要是为了落实()报告的决定。 A.十三大 B.十四大 C.十五大 4. D.十六大 国务院全体会议一般每()召开一次,由国务院37位组成人员出席。 A. 一年 B.9个月 C.半年 D.3个月 5. 1993年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亮点是() A.减少了副职,促进了干部年轻化

B. 提出转变经济部门职能 T|c.提出转变政府职能 * D.以服务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导向 6.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 A.邓小平理论 B. 毛泽东思想 C. 胡锦涛在十七大上的讲话 D. 江泽民理论 7. 1978年~2008年,我国进行过()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r 河 A. 四 * B.五 "O c.六 D.七 8. 2003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亮点是()。 A. 市场经济制度改革 * B.注重市场监管与社会管理 C. 减少副职干部人数 D. 注重发展农村建设 9. 1982年,我国的国务院组成部门是()个;2008年,国务院组成部门()个。 A.51 ;27

B. 51 ;28 C. 61; 27 D. 61; 28 10. 这次国际金融危机是()年以来最大的一次金融危机. A. 1928 * B.1929 C. 1930 D. 1931 二、多选(共5小题,总分:20分) 11. 哪些部门不在大部门体制的六大猜想之列? "A.建立经济部 B. 建立大能源部 C. 建立国土建设部 “ D.建立科学发展部 12. 从2008年到2020年之间,深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需要按照哪几个建设政府的要求。 "A.建设服务政府 “ B.建设责任政府 “ C.建设法制政府 |7 D. 建设廉洁政府 13. 哪几项属于深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 |7 A.坚持以人为本 "B.坚持发挥中央与地方的积极性

中国行政管理

1、唐朝的考绩制度: (1)实现了校、监、判一体化。 ①校。从京官中选择两个威望较高的,一个考京官,一个考外官 ②监。监考史:门下给事考京官,中书舍人考外官。 ③判。常设:考功郎中负责考核京官,考功员外郎负责外官。 (2)考绩制度化、程序化。岁课和大课。具体的程序是五等四级制。 (3)考绩法律化: ①流内官实行《四善二十七最考课法》; ②流外官实行《四等第考课法》。 (4)唐朝考核的特色: ①组织体系完善;②严法而严行;③程序井然; ④考课法中实体内容多,虚浮的成分比较少;⑤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 2、宋代防止地方官员权力过重的措施: ①地方官员实行任期轮换和本籍回避制度。 ②府州设通判。 ③地方官由文人充任。 ④州县两级,主官不实授,而称为“知事”,知事之外,还设若干平级官员,以分主官之权。 ⑤州县在军事、财政和人事方面的权力越来越小,相应的权力都被集中到了中央。 3、宋代职官管理制度改革: (1)实行官、职、差遣分任制度。 ①以官(寄禄官)来笼络权贵; ②以职(学术头衔)来崇尚文治; ③以差遣(职事官)来招揽人才; (2)选官制度。 ①科举制的改革: A、科目的改革: 罢诸科,独存进士。增加武举、童子举等科,突出重点,仕途多元。 (进士考试强调以经义取仕。) B、考试程序上的改革: 皇帝亲自主持殿试,殿试考试后,将考生分为五等三甲,其中前三名最为荣耀,依次被人称为状元、榜眼、探花。 C、考试方法上的改革: a.废除公荐和公卷制度,禁止通过科举结成师门、门生关系。 b.实行糊名(封卷)和誊录制度。 c.加强监督。除设主考官外再设置副主考官、巡视官等。 d.主考官实行轮换制。临时差遣,年年轮换。 e.锁院。出题人、知贡举及权知贡举接到任命后必须马上住进贡院,不能与外界有联系。 f.别头式。主考官、副主考官的亲属考试要回避。 g.复试。针对官员子弟,防止官员拘私舞弊。 D、录取人数的变化:在录取人数上比唐朝大为增加,而且设置了“特奏名”考试。 ②恩荫制的泛滥: A、常荫:郊祀大礼荫补、官员致仕荫补、临终前作遗表荫补以及将领优恤荫补等。

古代行政管理机制沿革

古代行政管理机制沿革 中国素来以历史悠久著称于世,产生了许多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各类优秀的管理人才,出现了汉、唐、宋、明、清等走在世界历史前列的强大王朝。历代统治者在国家治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由于当时的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又有一些落后的制度。而对中国行政制度史的研究,不仅是学术上的重要课题,而且还在于以史为鉴。鉴往知来,掌握历史发展规律,明了时代的趋势。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秦朝至清朝的中央行政管理体制的产生、发展及其演变过程给以规律性认识,对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进行比较,并作一定的探讨。 一、中国古代中央行政管理体制沿革 (一)秦汉时期的三公九卿制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六国,秦王嬴政建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秦王朝,首创在中国封建社会延续2000多年的皇帝制度。为了巩固封建统一,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如“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1](P16)“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等[2](P16),建立了第一套比较完备的、系统的国家管理机构———金字塔式的中枢行政系统。皇帝处于这一系统的顶端,拥有最高的行政、司法、军事、财政、人事等各方面的权力,“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3](P16)且这些权力是不受任何限制的。其次是“三

公”,为秦代国家的中央中枢决策机构,协调皇帝处理国家大事。“三公”即指丞相府、太尉府和御史大夫府。丞相府是秦代中央最高的中枢决策机构,其职能是“掌丞天子,助理万机”。 [4](P273)太尉府为秦代中央最高军事机构,御史大夫为秦代中央最高监察机构。“九卿”作为秦代中央的行政执行管理机构,则位于第三层次,分别为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治粟内史、宗正、少府等,分别掌管皇室、警卫、礼仪、农业、司法、民族和外交事务等。九卿也各有其属吏,上与三公府对口,下与郡县连接,将皇帝及中枢机构的决策,传达到具体的执行部门,并负责指导监督执行。可见皇帝的私人事务机构与国家行政事务机构互相混杂、交织在一起,是封建社会早期国家机构设置的一种特色。西汉中央机构的设置基本上是承袭秦制而略有变化,仍以“三公”、“九卿”各府为主体。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较秦代而言,西汉机构组织更为健全,职能更加完善,分工亦更细致。东汉时期的国家机构,仍大体承制西汉原则,但也作了一些调整。如东汉初“三公”各府机构名称已演变为:司徒府、太尉府和司空府(即西汉时的丞相府、太尉府和御史大夫府)。其中,太尉府作为东汉中央最高军事机构,位于“三公”之首,不仅掌管武事,同时也分管诸多行政管理事务,是东汉“三公”机构职权发生变化的标志之一。东汉时期国家机构设置变化的另一标志是尚书台成为中枢决策机构,架空了“三公”府。光武帝刘秀信任并重用身边的侍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