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探讨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城乡规划管理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城乡规划管理一、标题: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的权力下放与监督体系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当代中国改革开放中的重要内容,其目的是完善政府的职能和组织形式,优化政府服务,提高政府治理能力。
权力下放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也是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
在权力下放的同时,追求监督体系的不断完善,能够更加有效遏制腐败现象的发生,保证政策执行的公平性和透明性。
本文首部分将聚焦于权力下放的意义、途径和影响;第二部分将重点介绍当前监督体系面临的问题和改进方案;第三部分则提出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权力下放和监督体系相互作用的进一步探讨。
二、标题:城市扩张与城市空间规划城市扩张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城市扩张的过程中,城市规划难以跟随城市发展的节奏。
为了打破这种不协调的状态,我们需要加强城市规划工作。
城市规划是指将市场、居住、交通、环境、公共设施、社会服务等各方面组成一个合理的整体以提供优质的城市生活环境。
本论文主要分三部分来介绍城市规划的现状和未来发展,以及城市扩张对城市规划的冲击和应对策略。
首先,分析城市规划的历史和现状;其次,针对城市扩张对城市规划形成的负面影响进行分析;最后,拓展城市规划的新思路和应对策略,为未来城市发展提供参考。
三、标题:城乡融合型社会的发展趋势和规划要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乡二元结构的差距逐渐缩小,城乡融合型社会逐渐形成。
城市和乡村作为两种不同的社会形态,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重新寻找到自己的定位,并做好相应的规划和调整。
本文首部分将介绍城乡融合型社会的发展趋势,包括城乡一体化的意义、形成机制和发展目标;第二部分将重点介绍城乡规划和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包括城乡规划落地的问题、产业发展和劳动力流动的问题、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等;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城乡规划需要满足的要求,包括有计划地发展、兼顾城乡妇女的利益和保护环境等。
四、标题:城市规划中的社会参与和公共性要求随着社会进步和民众素质的提高,城市规划和管理也需要更多地考虑市民的需求和参与。
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主要成效及趋势述析
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主要成效及趋势述析作者:蒋瑾来源:《文教资料》2015年第09期摘 ; ;要: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改革事业逐步展开。
通过政治体制改革,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政治建设基本纲领和战略框架,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
二十一世纪,全面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将面临新机遇与挑战。
当前政治体制改革既要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道路前进,又要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立足现实、借鉴历史,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关键词:政治体制改革 ; ;成效 ; ;趋势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势。
当前,为了更好地完成全面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各项任务,一方面要积极借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功经验,另一方面要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构建与时代同步的改革战略。
因此,梳理新时期政治体制改革主要成效和强化既定改革方向具有重大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从新中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国政治体制脱胎于革命战争年代,初创于新中国诞生之际,形成于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是一个在战争需要、历史惯性、社会呼应、人为强化多种因素相互作用下形成的权力过于集中、人治色彩较浓的政治体制。
虽然这种体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曾产生过巨大的积极作用,但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深入发展,其其弊端逐渐暴露出来,十年内乱中达到极点。
因此,对原有政治体制进行改革就成为历史必然。
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前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就指出:“机构臃肿,层次重叠,手续繁杂,效率极低。
政治的空谈往往淹没一切。
这并不是哪一些同志的责任,责任在于我们过去没有及时提出改革。
但是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1]P150在邓小平的领导下,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开始了政治体制改革的伟大实践。
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直接指导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
关于我国行政改革困境的探析
关于我国行政改革困境的探析作者:李苏育来源:《管理观察》2012年第08期摘要:要想全面开创我国行政改革的新局面,必须科学认识行政的基本内涵,认真分析我国行政改革的现实困境。
为此,应当通过重新定位政府角色、适当下放一些权力给地方政府、健全政府绩效评估机制、提升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等对策,让行政体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出新的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行政改革困境政府角色行政改革是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当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与发展政治文明,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有鉴于此,一定要认真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实施行政改革的经验,并且明确行政改革的基本方向,进而形成适应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推动民主政治不断发展的新型行政体制。
1.行政改革的基本内涵所谓行政改革,是指政府依据当前环境的发展与变化,对现有各项不适用的行政组织以及行政职能实施变革,并且形成适应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型行政方式以及行政制度,从而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2.我国行政改革的现实困境分析2.1行政管制名目过多自从2004年我国颁布《行政许可法》之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获得了较大进展。
然而,政府行政管制尚未从根本上加以放松。
虽然表面上已经取消了许多审批事项。
然而,实际上,出于自身利益之考虑,所取消的事项一般均为细微的而且不大重要的审批事项,而对于核心与关键的事项则未取消。
少数政府官员通过审批来寻租,并由此而产生了腐败。
2.2权力下放和宏观调控无法同步实施我国早就开始实施权力下放类改革,其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动员社会各阶层人士与力量能够参与到行政改革当中。
然而,不合理的权力下放将对我国宏观调控造成不良影响。
随着国务院对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大,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到了地方的发展,而政府却没有相应行动。
有鉴于此,权力下放与宏观调控难以同步开展。
2.3公务员观念滞后当前,我国一部分公务员还留存在着官本位思想,未能跟上当前改革发展的步伐。
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创新与发展研究
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创新与发展研究1.引言1.1 概述概述: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创新与发展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随着社会变革和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在不断适应、迎接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对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的创新和治理能力的发展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和发展。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面临着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压力。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中国政府积极推动国家治理体系的创新和改革。
通过强调科学决策、依法治国、民主参与和有效管理等原则,中国的国家治理体系在不断完善和提高。
与此同时,中国的治理能力也在快速提升。
中国政府通过加强人才培养、提高行政效能、建立现代化的政府机构等方面,不断提升治理能力。
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社会变革背景下,中国需要具备更加开放、灵活、高效的治理能力,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
本文将对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的创新和治理能力的发展进行系统研究和深入分析。
通过梳理相关理论、探讨成功案例和总结经验教训,旨在为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在下文中,我们将首先介绍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的创新,包括政治体制改革、决策机制的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等方面。
接着,我们将重点探讨当代中国国家治理能力的发展,包括政府职能转变、信息化建设、社会参与和国际合作等方面。
最后,我们将对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创新与发展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讨论,我们希望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创新与发展,为中国未来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这一研究,能够推动国际社会对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更加全面和客观的认识。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围绕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创新与发展展开研究,文章结构如下: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行政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思路探究
行政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思路探究【摘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已经成为近年来党和人民的共识。
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与行政管理形态的演进路径有关,也关系到我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
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梳理,总结了我国当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任务及其其特点,分析了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基本任务、机制体系改革思路、评价制度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创新我国行政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行政管理体制,创新思路,服务型政府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脚步加快,党的十八大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建设服务型政府,已经成为党和国家的共识。
当前,学者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共识之一就是要积极进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创新。
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已经成为近年来党和人民的共识。
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与行政管理形态的演进路径有关,也关系到我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
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梳理,分析我国当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任务,总结其特点,探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基本任务、机制体系改革思路、评价制度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提出创新我国行政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基本思路。
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与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耦合性。
党的十八大对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提出了更高要求。
我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努力建成法治政府、责任政府、服务和廉洁政府。
就其性质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充满活力且具有科学的行政管理组织结构,涵盖了较为完善的运行机制和人员资源。
改革开放开始以来,我国致力于建立新的比较完善的行政管理体制。
社会对政府改革的诉求涵盖了服务、责任、法治等不同层面和不同角度,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则是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服务型政府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要求。
浅析政治与行政二分法理论及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思考
浅析政治与行政二分法理论及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思考【摘要】本文从政治与行政二分法理论出发,分析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现状和问题,并探讨了政治与行政二分法理论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启示。
在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思考中,结合政治与行政二分法理论的理论指导作用,提出了综合考虑政治与行政的分工与合作关系的观点。
文章指出,政治与行政二分法理论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提供了新思路,同时也强调了在政治体制改革过程中需要兼顾政治与行政的合作与分工关系。
通过对政治与行政二分法理论的深入探讨,可以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有助于推动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迈向更加科学、有效和可持续的方向。
【关键词】政治与行政二分法理论、政治体制改革、我国、理论背景、研究意义、政治与行政二分法理论概述、政治体制现状分析、启示、思考、理论指导作用、新思路、分工与合作关系。
1. 引言1.1 理论背景政治与行政二分法理论是20世纪初提出的一种理论,它认为政治和行政是两个相互独立但又密切联系的领域。
政治是决策和规划的领域,是权力运行的领域,而行政则是执行和管理的领域,是事务处理和服务提供的领域。
政治与行政二分法理论的提出,对于规范政府组织和管理关系,优化政府职能和提高政府效能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理论背景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随着现代社会的复杂化和社会分工的深化,政府职能日益多元化,政治和行政的区分愈发清晰;西方国家在行政管理制度方面的不断实践和总结,使得政治与行政二分法理论得到深入研究和阐释;现代公共管理的发展要求政府高效、透明、负责,政治与行政二分法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管理路径。
在当代中国,政治与行政二分法理论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有助于优化政府管理体制,提高政府效能,加强政府责任,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实现政府管理的现代化。
对政治与行政二分法理论的深入研究和应用,对我国政治体制的改革和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研究政治与行政二分法理论有助于我们理解政治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区别和关系。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前后30年之比较分析制度变迁的视角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前后30年之比较分析制度变迁的视角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过去三十年间,中国政治体制在持续变革与发展中的主要特征、驱动因素以及影响。
通过比较分析1978年至2008年和2008年至2018年这两个三十年阶段的政治发展,本文旨在揭示中国政治制度变迁的逻辑与路径。
研究将重点关注政治体制改革、政策决策过程、公民参与、以及国际关系等方面,力求全面、系统地展现中国政治发展的多维面貌。
本研究首先回顾改革开放初期至21世纪初的中国政治发展历程,分析这一时期政治体制的主要特点、面临的挑战以及取得的成就。
接着,本文将转向2008年以后的政治发展,探讨在全球化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中国政治体制如何适应新的内外部环境,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出现的新趋势和新特点。
本文的核心观点是,中国政治发展是一个动态、复杂的过程,受到国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
制度变迁在其中扮演了关键角色,不仅推动了政治体制的现代化,也塑造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
通过比较分析两个三十年的政治发展,本文旨在为理解当代中国政治变革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并为进一步的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二、制度变迁理论基础制度变迁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解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前后30年变化的重要视角。
制度变迁通常指的是社会制度在面对内部和外部环境变化时,为了更好地适应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的自我调整、优化甚至重构的过程。
这一过程往往伴随着权力关系的调整、资源配置的优化以及社会结构的变革。
在中国,前后30年的政治发展进程中,制度变迁的表现尤为明显。
前30年,中国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制度探索和创新,包括土地改革、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巩固等,这些都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为了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事业而进行的制度变迁。
这些变迁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中国的政治面貌,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而后30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中国又经历了一次深刻的制度变革。
我国现阶段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任务与策略探讨
2深化我 国行 政管 理体 制改 革的 基本 策略
在深 化我 国行政管 理体制 改革 的过程 中, 要有 正确 的策略, 探讨 改革 的新
的方式方 法。 2 1 确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清晰的 改革总 体 目标 和对策
国务 院机构 改革, 推进 地方政 府机 构改革 , 简和规 范各类 议事协 调机构 及其 精 办事机 构 。十七 大报 告指 出要 “ 加大机 构整 合力 度, 探索 实行职 能有 机统 一
经 济 与 社 会
I ■
我 国现 阶段 行 政 管理 体 制 改 革 的 任 务 与 策略 探讨
陈 吉芝
( 湖南省 长沙市黎 托 乡长潭 管理处 ) [ 摘 要 ] 深化我 国行 政管理 体制 改革 的主要任 务 是全 面 正确履 行政 府职能 , 化政 府机构 改革 , 深 改进行 政管理 方式 , 顺与行 政体制 有关 的各方 面关系 , 理 深 化 行政 区划 体制 改革 , 少行 政层 级, 减 建立 健全 决策 、执行 、监 督相互 制约 协调 的运 行机 制, 深化 公务 员制度 改革, 分类推 进事业 单位 改 革 。深 化我 国行政 管 理 体制 改革, 要有 正确 的策 略 。确 立清 晰的 改革 总体 目标 和 对策, 体配 套 、协调推 进, 整 健全 改 革的法 律保 障机 制, 索新 的行政 管理体 制 改革方 式, 探 重视 理论 的研 究和 指 导 作 用 。 [ 关键 词] 行政管 理体 制 改革 任务 策略 中图 分类号 :6 0 D 3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童编 号 :0 99 4 (00 l 2 20 10 — 1X 2 1) 1 3 1 0
当代我国行政体制
当代我国行政体制行政体制是一个国家政府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政府机构的设置、权责划分、运行机制等方面。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我国行政体制也在逐步完善和改革中。
本文将从行政体制改革的背景、目标和主要内容等方面进行探讨,解读当代我国行政体制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一、行政体制改革的背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起源于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的行政机构体系相对僵化,垂直管理体制制约了行政效能的提升和社会管理的现代化。
改革开放后,我国迎来了市场经济的发展浪潮,对行政体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济全球化以及社会转型等因素也促使我国开始探索行政体制的改革。
二、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主要包括:1. 提高行政效能:通过简政放权、创新行政管理方式,优化政府职能和服务,提高行政效能,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
2. 加强权力监督和制约:建立健全的权力监督机制,强化行政机关的内部监管和外部监督,防止腐败和滥用职权现象的发生。
3. 实现依法行政:加强法治化建设,推动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建立健全的公共决策程序和法律责任追究机制。
4. 提升政府服务水平:推进政务公开,实现政府信息透明化,并加强政府与社会的互动与沟通,为民营企业和市场主体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三、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1. 政府职能转变:推行简政放权,减少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干预,优化政府职能。
如取消和下放一些不必要的行政审批权力,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提高行政审批效率。
2. 政府机构改革:通过精简机构、整合职能等措施,优化行政机构设置,减少政府机构之间的重叠和冗余。
如组建国务院机构,整合相关职能,提升政府运行效率。
3. 分权与责任明确:推行权责分明,强化行政机关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
通过明确权力责任边界,加强权力运行监督,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浅析当代中国的社会体制改革
浅析当代中国的社会体制改革摘要:自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进入了飞速增长的阶段,各行各业经济增长旺盛,科技发达,智能化体系逐渐走入人们的生产生活之中。
在这样全新的时代,为了让社会体系不会影响到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增长与建设,进行科学有效的社会体制改革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经之路。
也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本文针对我国目前的社会体制改革进行了相关的分析与讨论。
关键词: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社会体制改革;创新建设一、认识并认同社会体制改革(一)社会体制改革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本质要求在当下的社会发展阶段,首先要求了人民生活水平的平均质量,要求了社会生产力的水平。
在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物质需求的同时,还要完善社会分配体系。
在实现全民族的温饱问题的前提下,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为了更好的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就要从生产力发展入手累计社会财富。
进而为人民的物质需求提供保障,全面提高国民的生活水准。
同时以共同富裕为目的,创新社会发展观,促进社会健全发展。
共产党在进行发展战略部署时,都会将人民的切身利益作为战略制定的基础。
所有的发展战略都是以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为核心。
让人民可以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元生活中拥有足够的权利。
我国共产党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这点而展开的。
在社会发展时,必须要重视民生问题,突出民生问题与社会建设之间的关系。
以此来展现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发展特征,同时人民的核心利益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本质要求。
社会体制改革可以刺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合理分配,让社会经济在壮大增长的同时也更加稳定。
符合当合国家政府对待民生战略部署的本质与原则。
(二)社会体制改革坚持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将中国自建国以来的中央领导,对于党和国家建设的观念进行统一整合提炼之后发展出来的。
同时,科学发展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支柱。
在经济发展方面,科学发展观是维护经济稳定,刺激经济健康增长的重要思想。
所谓科学发展观,发展才是其重点。
当代我国行政体制
(4)同年底,政务院通过了《大行政区人民政府委员 会组织通则》,确定大行政区人民政府委员会或军政委 员会为一级地方政权,同时又作为政务院的代表机关. 当时全国共设立华北、西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 六个大行政区.
Page 4
(5)1950年,政务院先后公布了省、市、县、大城市 的区、乡(行政村)人民政府组织通则。 (6)1952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了《民族 区域自治实施纲要》。 由此,从中央到地方的国家行政制度已经初步形成。 (7)1954年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即中央 人民政府和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为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和 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 同时,宪法和组织法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职权、组成 以及主要活动程序都作了明确规定。 这标志着中国国家行政 1954年至1982年国务院实行集体负责制。 1982年宪法规定,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制, 总理领导国务院的工作,副总理、国务委员 协助总理工作。 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实行部长、主任负责 制。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领导本部门的 工作,召集和主持部务会议或委员会会议、 委务会议。 三、地方人民政府首长负责制 按照现行宪法和《地方组织法》规定,地方 各级人民政府分别实行省长、自治区主席、 市长、州长、县长、区长、乡长、镇长负责 制。
4.恢复与发展(1977年至1991年) 文革结束后,原来比较好的行政制度逐步得到恢 复。 (1)1979年《地方组织法》的修订,尤其是 1982年薪宪法和新的国务院组织法的颁布,对 国家行政组织、行政职权、行政领导体制等重新 作了规定。以此为基础,中国国家行政制度进入 了全面的改革和发展阶段。 (2)1987年中共十三大规定了政治体制与行政 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步骤,提出行政体制改革的关 键是转变政府职能。 此后中国国家行政制度改革主要是沿着转变政府 职能和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方向前进。
当代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难点与对策
当代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难点与对策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对行政体制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然而,行政体制涉及的利益关系错综复杂,存在着诸多的难点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当代中国行政体制的难点,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首先,行政体制涉及的利益关系复杂。
当前,我国行政体制需要超越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间的地方利益与中央利益的矛盾,更要考虑到各种行业利益的博弈。
这使得变得困难重重。
因此,对于而言,要坚持以人民利益为中心,迈出的第一步是要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创造更多的利益共同体。
其次,行政体制需要面对的是机构体系庞杂、职能交叉重叠的问题。
行政机构体系庞杂,职能交叉重叠导致了决策效率低下、行政权力滥用等问题的存在。
因此,中需要进行机构职能整合,优化行政管理结构,减少决策节点的重叠,并建立健全责任明晰、权责一致的行政体制。
第三,行政体制需要破解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
过度集中的行政权力容易导致腐败现象的滋生,影响行政效能。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加强行政监察,建立健全反腐败机制,提高行政管理的透明度和责任制度,更好地实现政府权力的监督和制约。
第四,行政体制还需要解决干部选拔任用与激励机制不合理的问题。
当前,行政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存在着程序不透明、权力过于集中等问题,导致人才流失和干部队伍素质不高。
因此,应该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增加选拔的民主化程度,建立激励机制,吸引和保留高素质的干部。
第五,行政体制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是党和政府机构之间的关系问题。
党和政府机构的权责界定问题一直是中国行政体制的难点。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下的行政体制,明确权力的衔接和分工,构建党和政府机构的合理关系,实现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工负责的制度。
综上所述,当代中国行政体制面临诸多难点和挑战。
为了推进行政体制,应以人民利益为中心,积极破解各种利益关系的困扰;进行机构职能整合,优化行政管理结构;加强行政监察,提高行政管理的透明度和责任制度;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建立激励机制;明确党和政府机构的权责关系。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电大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电大行政管理毕业论文电大行政管理毕业论文电大【1】一、当代中国行政管理体制的概况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进行了四次机构的改革,不仅有利地促进了政府机关本身的精简,并且实现了政府职能的转变,特别是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转变,更加符合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由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背景、内在动因都有所不同,使其呈现出了及其鲜明的个性,表现在:(1)变革具有深刻性。
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的一场自我革命性变革,简化了政府的职能,调整了政府的组织结构,改革了政府的行为方式,树立政府工作人员的观念,这些改革都是史无前例且具有非凡意义的;(2)改革与发展高度相互依存;(3)内部与外部制约因素相互交织。
从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一直深入持久的进行着,并取得了巨大成效。
二、当代中国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的必要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适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科学文化、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重塑政府形象,增强政府公信力,切实履行行政职责,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目前,在我国行政管理体制中還存在着诸多不完善的地方。
(一)传统的行政管理体制已经适应不了飞速发展的国民经济了,甚至成为经济发展的阻力和障碍,因此,建立一个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行政管理体制已经成了当务之急。
(二)中国的行政管理机构庞大,表现出人员臃肿,政企不分,官僚主义严重等问题,这些都会影响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也会影响党和群众之间的关系。
(三)政府部门职能交叉、权责脱节、机构重叠、办事效率低、考核体系不健全。
(四)国民收入分配不合理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滞后。
加快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能够消除经济社会中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是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关键环节。
内因是事务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社会经济和谐的发展与中国行政管理体制的矛盾使得中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同时加上外因的作用,即世界经济的发展进步、世界环境的变化也是促进改革必须进行的原因。
浅谈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
浅谈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 Last updated on the afternoon of January 3, 2021学校名称内蒙古电大鄂尔多斯分校姓名张峻赫学号专业行政管理教育层次本科入学时间 2014年秋指导教师白芷瑜论文提纲一当代中国行政管理体制的概况(一)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历程(二)深化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2、构建社会注意和谐社会的需要3、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4、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事业的迫切要求(三)改革的原则二中国行政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一)政府机构依法行政观念薄弱(二)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三)内外部制约因素相互交织(四)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国家财政压力大(五)国民收入分配不合理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滞后三、针对行政管理体制的问题提出几点改革建议和看法(一)加强行政部门依法行政和制度建设(二)加快行政管理职能转变(三)借鉴国际行政管理体制的经验(四)努力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五)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行政管理职能转变浅谈中国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摘要】20年来,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成就巨大,已经基本摆脱了旧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束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新行政管理体制正在形成。
主要成就表现在四个方面:行政管理的民主化迈出重大步伐,行政管理的科学化取得很大进步,行政管理的法制化法律体系已经初步形成,行政管理的现代化正在逐步推行。
【关键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成就行政管理体制是指中国行政机构设置、行政职权划分及为保证行政管理顺利进行而建立的一切规章制度的总称。
从本质上说,行政管理体制就是中国的政体及其管理制度的集中反映;从运行状态上说,它就是一种行政管理机构、管理权限、管理制度、管理工作、管理人员等有机构成的一个管理系统。
一当代中国行政管理体制的概况现如今,中国已经进行了多次政府机构的改革,不仅有力地促进了政府机关本身的精简,还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了政府职能,特别是转变了政府经济管理职能。
当代中国的行政体制改革
2017年2月22日星期三
14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各工作部门受人民 政府的统一领导,并依照法律或者行政法规 的规定受上级人民政府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 或者领导。因此,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既要执 行整个国家的统一意志和统一政令,服从国 务院和上级政府的统一领导,又要执行本级 人大对本行政区域内重大事项的决定,从而 把国家的整体利益和本地区的地方利益结合 起来。
2017年2月22日星期三
2
2、行政体制的构成要素:
行政体制是由若干相互关联的行政要素构成 的一个系统。 ①行政职能构成行政体制的基础。因为它, 一是确定管理国家公共事务和社会经济事务的范 围;二是形成行政系统内部科学化、合理化的职 能结构,明确中央和地方行政部门的职能范围, 为行政权力的执行提供条件。 ②行政权力的划分与设置构成了行政体制的 核心。国家行政机关在完成政府职能的过程中, 必须有强大而有力的行政权力作为后盾并加以执 行。因此,在行政体制的设计、建立和完善过程 中,优先考虑的是如何对行政权力进行划分和设 置,包括行政权力的运作。 3 2017 年2月22日星期三
2017年2月22日星期三 5
⑵政府首脑体制,是指国家最高行政权力的
代表者与实际承担者之间的权力关系的一种 制度,也就是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的最高行 政权力的分配关系。政府首脑体制的类型有: ①一元制;②二元制;③多元制。 ⑶中央政府体制,是指国家最高行政权力划 分、运行方式等制度的总和。在各国推行行 政管理现代化过程中,随着行政权力相对立 法权的不断扩大,政府在社会发展的作用日 益突出,中央政府体制已在行政体制中处于 核心地位。中央政府体制的类型有:①内阁 制;②总统制;③委员会制;④国务院体制; ⑤政务院体制。我国实行国务院体制。
新时期我国行政体制改革探析
新时期我国行政体制改革探析作者:郭星星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3年第21期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大规模的政府机构改革,初步建立起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行政管理体制。
但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仍然带有明显的过渡性特点,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当前行政管理体制存在问题主要有:行政职能转变不彻底、行政权限界定不清楚、行政监督机制不健全、行政人事制度不灵活等方面的问题,因此转变行政职能、理清行政权限、完善行政监督机制、创新行政人事管理方式的工作势在必行。
关键词行政体制改革行政职能行政权限行政监督机制人事管理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改革开放以来,在塑造政府施政理念、科学设置政府机构、完善政府运行机制、规范行政行为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并且提高了政府执行力,基本适应了政府经济社会工作的要求。
但现行行政管理体制仍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行政体制改革长期存在的这些问题,对以“新时期我国行政体制改革探析”为题的探讨就势在必行。
1现阶段我国行政改革的现状1.1行政职能不健全,行政权限界定不清楚行政权限边界不清,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有:凡有利可图的领域,政府都会以发展经济为由进入;凡无利可图或要政府承担很大公共责任的领域,政府则会以市场经济的话语加以退出,从而使得政府的经济功能畸形强大,而公共职能很弱。
导致政府执法功能弱化,依据权力大小,也会导致无穷无尽、大大小小的行政垄断。
1.2政府机构设置不合理,行政效率的低下中国地方政府还存在着部门内设机构膨胀,内部层级过多,以及大量设置非常设机构等问题。
在机构设置上只通过增加层级的方式,不从根本上依据职能设置职位,就无法扭转这种局面。
1.3中央与地方行政权限界定模糊,行政政策低效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行政区划层次过多,基层政权软化膨胀,造成了当前中央与地方关系失调,诱发基层政权软化膨胀。
现在中国的政治体系内,横向分割严重,纵向分割也严重,中国的政治整合能力一直是落在其它国家后面。
当代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难点与对策
湘潭大学自学考试毕业论文题目:当代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难点与对策专业:行政管理学考籍号:考生姓名:指导老师:通信地址:目录摘要 (1)关键字 (1)一、当代中国行政改革的发展现状 (2)1、中国行政改革的基本特征 (2)2、当代中国行政改革取得的显著成就 (3)3、当代中国行政改革存在的不足 (4)4、当代中国行政改革的基本经验 (5)二、当代中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难点 (5)1、政府即为改革主体又为改革客体 (5)2、复杂的利益关系难以协调 (5)3、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涉及到政治体制改革具有较大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6)4、政府职能转阻力重重 (6)三、当代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对策建议 (7)1、探求解决当代中国行政改革的处理对策 (7)2、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切入点 (8)3、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9)4、加快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优化政府组织结构 (9)5、健全行政运行机制及政府职责体系 (10)6、提高政府效能完善政府绩效管理体系 (11)7、深化当代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建议 (11)【参考文献】 (13)当代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难点与对策【摘要】为分析当代中国行政改革的现状,研究行政改革的难点,找出促进我国行政改革发展的对策,撰写本论文。
本论文运用马克思基本原理,领导科学、行政管理学、政治学概论、中国行政史、公共政策、行政组织理论、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等知识。
纵观当代中国行政发展历程,可以发现,行政改革的任务往往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提出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是行政改革的出发点和主要动力。
横向比较当代中国行政改革的各项措施,从现状、难点和对策三方面进行分析。
随着中国市场化改革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扮演了重要角色,发挥了很大作用,目前的政府管理,无论从组织架构、管理方式、运行机制等,与计划体制下相比,都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在充分肯定政府作用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如果政府依然强势不改,继续扮演经济建设型政府的角色,忽视或者淡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甚至继续把大量的公共财政资金投资于竞争性领域,继续强化政府的行政审批色彩,其结果,不仅会导致市场作用和行政权之间的扭曲,引发政府行为的紊乱,助长权力行使的非理性,而且还有可能引发民众对政府的不信任,使政府的公信力大大下降。
探讨如何建构现代乡镇行政管理体制
探讨如何建构现代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摘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农村乡(镇)村管理体制进行了大的调整。
由过去的”政社合一”的公社、生产大队、生产小队高度集中的垂直管理体制改变为“政社分设”的乡、村、组的相对独立和集中的管理体制。
改变了过去政企不分的状况.自治权力在基层政权体系中的比重日益增加,农村基层政权建设也得到了加强。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
农村经济一体化要求日益突出。
但目前我国实行的条块分割、相互封闭的乡(镇)村管理体制,客观上制约了农村大市场的统一管理和规划,人国地阻碍了区域之间、乡镇之间、村与村之间的横向联系和紧密协作,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协调、健康、迅速发展。
因此,探讨我国目前乡(镇)村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改革和完善乡(镇)村管理体制,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国家政权建设乡镇体制改革乡镇自治基层政府建设村民自治一、我国乡镇行政管理体制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1.乡镇一级“条条”与“块块”互相分割,政府利益与部门利益的冲突日益加剧。
条块分割的乡镇管理体制与乡镇政府行政效率的要求不相适应。
乡镇政府.作为国家在农村最基层的一级政权,承担着管理本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各项事务等繁重任务。
繁重的任务客观上要求行政的高效率运转。
但由于现行条块分割的乡镇管理体制。
乡镇政权的职能受到了严重的削弱。
行政管理很难实现高效运作。
2.乡镇一级政府的“事权”与“财权”严重失衡。
人民公社解体后。
乡村两级组织仍然承担着旧体制遗留下来的公共服务职能。
如兴办农村教育、修建乡村公路、优待军烈属、供养五保老人、兴办农林水基础设施等等。
此外,还有落实计划生育国策、征收农业税费和“三提五统”。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展乡镇企业和小城镇、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社会治安、调节民事纠纷、组织防洪救灾、实施移风易俗、举办民间文化娱乐活动等项工作。
乡镇一级“小政府”与“大服务”“强政府”与“弱财政”长期并存的格局。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现状及趋势探讨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现状及趋势探讨摘要: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改革,改革传统体制中的弊端,继续继承其中优秀的部分。
当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我国的政治体制能够很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助于社会的良好、持续发展。
本文就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现状以及趋势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政治体制改革;现状;趋势政治体制对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地意义,政治体制的改革能够使我国的政治体制更加完善,建立民主制度,能够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与振兴。
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党政体制、法制建设等方面得到了发展与完善,但是政治体制改革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应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现状在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下,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得到了完善,人民代表大会的最高权力机关的地位得到了加强和巩固,还建立了完善的法律制度,宪法、经济法、行政法、诉讼法等。
[1]在学习和借鉴国外的经验,实现了公开的听证会、征集机制,实现民主立法渠道的拓宽,改善了地方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方式。
同时,我国的多党合作以及政治协商机制逐步完善,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多党合作机制,有助于全国人民的团结,形成统一的战线。
在政治体制改革的推动下,我国的政协作用得到了提升,能够发挥各民主党派的积极作用,对党的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此外,我国的行政管理制度也得到了完善,行政管理机制更加规范,在听取广大人民群众意见的基础上进行决策,人大审议重大事件。
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在取得了显著地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由于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没有可以借鉴之处,因此在改革过程中只能自己摸索,这就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问题。
首先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依然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对政治体制改革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政治体制改革是一件敏感性比较强的工作,因此会落后于经济发展的脚步,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中,还存在着政府的职能转变不合理,政府的权力不集中,各部门之间的责任划分不明确等问题,制约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脚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探讨-
一、当代中国行政管理体制的概况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进行了四次政府机构的改革,不仅有力地促进了政府机关本身的精简,还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了政府职能,特别是转变了政府经济管理职能。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背景、内在动因都有所不同,使其呈现出了极其鲜明的个性,表现在:⑴变革的深刻性。
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进行的革命性变革,对政府职能的简化、政府组织结构的调整、政府行为方式的改革乃至政府工作人员观念的冲击都是史无前例的;⑵改革与发展相互依存度高;⑶内外部制约因素的相互交织。
二、当代中国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的必要性
行政管理体制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科学文化、和谐社会发展的要求,并且其改革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基点,以重塑政府形象和增强政府公信力为推动力,全面履行行政职责,提高政府的行政意识和能力。
中国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1、传统的行政管理体制己经适应不了飞速发展的国民经济了,甚至成为其阻力和障碍。
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所以建立一个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行政管理体制成为了当务之急。
2、中国的行政管理机构庞大,人员臃肿,政企不分,官僚主义严重,影响力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也影响党和群众的关系,这个问题亟待解决。
3、政府部门职能交叉、权责脱节、机构重叠、办事效率低、考核体系不健全。
4、国民收入分配不合理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滞后,影响了党的群众基础。
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能够消除经济社会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是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关键环节。
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社会经济和谐的发展与中国行政管理体制的矛盾使得中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势在必行啦。
同时加上外因的作用,即世界经济的发展进步、世界环境的变化和WTO的基本原则也是促进其改革的原因。
三、针对行政管理体制的问题提出几点改革建议和看法
当前,我国的经济社会正处于深刻变革和全面转型的关键时期,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面临错综复杂的矛盾,改革进程应稳中求进。
必须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总体部署,深刻分析行政管理体制自身所面临的各种矛盾,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任务对行政管理体制提出的客观要求,在此基础上制定正确的行政管理改革战略。
深化改革的重点主要做到:进一步调整政府机构设置;是合理规范党政机构设置;理顺上下级政府机构设置;减少行政层级。
大力培养选拔德才兼备的后备干部,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
加大调整不称职干部力度;建立健全干部监督机制;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逐步完善激励机制。
通过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使政府职能更明确,政府机构设置更科学,政府权力划分更细化,政府行为准则更规范,政府运行成本更合理,政府行政能力提高,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职能明晰的、管理科学的、廉洁高效的、依法运行的公共服务型政府。
1、遵循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我国所处经济和社会转型的特殊发展阶段,并且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特定的要求,根据这一实际来决定“放松政府管制”和引入市场机制的幅度、力度和方式,力求稳中求进,同时加强对市场经济秩序的监管。
2、建立和健全政府行政机制和民主科学决策机制
对于关系到全局的重大决策要进行科学的规划;对于涉及群众利益的决策,要进行专家论证、咨询以及社会公示,由社会组织、公民自主决策;要推行政务公开,建立透明的
政务服务体系;要进一步推进行政立法进程,完善行政法律机制;要着力完善群众诉求和利益维护保障机制。
3、调整和精简行政组织,完善行政组织管理体系,明确各部门的职能
按职能设置综合管理机构,建立公共行政体制。
在改革中要坚持两个原则:一是转变政府职能,二是优化政府结构,将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合理、科学、明确地配置到政府部门。
4、加强行政部门依法行政和制度建设、健全、完善公共服务机制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确保行政权在依法的轨道内运行,解决好政府应当如何执法守法的问题。
要保证法律真正得到普遍遵守和严格执行,政府必须首先受制于法,行政权必须受到全方位、全过程的严格监督和制约。
因此,我们一定要真正把依法行政作为政府工作的基本准则,充分认识到它对行政行为的合法、公正和高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全局性的影响。
把建设服务型政府作为战略目标和任务,把以人为本作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出发点和归宿,健全、完善公共服务机制。
服务型政府意味着政治模式的根本转变,即从以统治人民为核心的政治模式转向以服务人民为核心的政治模式。
推动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能够促进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因此,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应当落到实处。
5、落实基层工作,注重并切实加强社会管理
强化基层基础工作,关注基层民众,注重社会综合治理,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特别是要加快建立健全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提高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6、加快行政管理职能转变、提升政府管理经济的能力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关键是政企分开,规范政府权利。
凡是应该由企业自主行使的生产经营和投资决策权,都要由企业自行决定,政府不得包办企业投资决策,干预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坚决禁止各级政府代替企业招商引资,层层分解并考核招商引资指标。
政府要将抓经济的主要精力放在为各类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
真正做到实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以及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
要提升政府管理经济的能力,由原来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的方式向用经济、法律手段调控经济的方式转变。
规范市场准入和退出、强化市场监管、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创造良好的市场发展环境,为国家行政管理体系的改革奠定坚实的基础。
7、借鉴国际行政管理体制的经验
世界上很多国家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为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普遍开展了公共行政改革运动。
我们应积极吸取一些先进国家的有益经验,为我所用。
我们要在立足中国国情基础上,在我国成功经验和创造精神的前提下,有分析、有鉴别的学习借鉴一些发达国家公共行政的理论、制度和方法,以有益于完善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体制。
但同时也要注意防止照抄照搬的倾向。
四、总结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仅是一项系统工程,而且还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在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的总体目标。
我们坚信:行政体制的改革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发展进步将会和谐共生、共同进步,为未来的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描绘一幅光辉绚烂的蓝图。
参考文献:
[1]谢明.新世纪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初探[J],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3)
[2]中国行政管理学会深化行政改革课题组.学术界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建议观点综述[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2(06)
[3]王琨.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J],行政论坛,2003(04)
[4]谢建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1997(02)
[5]赵双林、刘志民、贾玉林.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思考[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4)中国论文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