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杜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阅读“长安十年” 部分 填写表1
时间
社会状况
杜甫经历
代表作品
诗歌特点
人格追求
长安十 年( 746— 756)
时间
社会状况
杜甫经历
代表作品
三篇《大 礼赋》
诗歌特点
人格追求
长安十 年( 746— 756)
1.参加欺骗性考 这时政治正 试 2.作宾客,卖 显露出日趋 药 3.屡次献赋, 投诗求取官职 4. 腐化的征象。 长安被阴谋和 病痛饥寒,身体衰 恐怖的空气笼 弱 5.贫穷而无法 罩着。几年前 养家,幼子饿死6. 饮中八仙的那 十年谋得一低微 种浪漫的气氛 职务 几乎扫荡无余 但随着与现实的 了. 接触渐多,豪放 的情绪逐渐收 敛, 他一方面被
“万方多难”中成就 的“诗圣”
解 题
万方:1、指姿态多种多样。如“仪态万方”。 2、指全国各地或世界各地。 万方多难:多指国家处于山河破碎、朝廷正处 于风雨飘摇的危难关头。
“诗圣”杜甫
杜甫,(公元712--770)
字子美,唐朝最伟大的现实 主义诗人。他的诗反映唐
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现实, 故有“诗史”之称。 他的诗表达悲天悯人情 怀,济世安民思想,以及 其高尚人格和完美技巧, 故又有“诗圣”之称。 他与李白并称为“李杜”, 他更被宋代江西派奉为鼻 祖,著有《杜工部集》。
走向人民诗路宽
——诗圣本色
总 结
“长安十年”的困顿,孕育了杜甫思想 变化的种子;“安史之乱中的流亡生活”则 使得杜甫有机会接触下层社会,丰富了自己 的爱国思想和同情人民的感情。 杜诗中反复呈现的两种感情旋律: 一、无论“慨世”还是“慨身”,杜甫个人 的喜怒哀乐总是与人民的命运息息相通; 二、杜甫无论遭遇多少挫折与艰难,始终不 放弃对生活的承担与执著的意志。
总结
长安十年的生活磨砺,杜甫 已变成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 他不但在思想上已经成熟, 而且在艺术上也已形成了沉郁顿 挫的诗歌风格。
阅读“流亡” ,填写表格2
时间
社会状况
杜甫经历
代表作 品
诗歌特点
人格追求
他在诗中发 扬了他爱祖 国、爱人民 的精神;充 满忧国忧民 的情思,反 映了当时的 政治形势和 社会现实, 表达了人民 的情绪和愿 望。
贫穷压迫,一方面 被事业心驱使,为 了求得一个官职已 经到了不择手段的 地步。
①一种矛盾 的心情充分反 映在他长安前 《兵车行》 期的诗里:一 《前出塞》 方面羡慕自由 九首 《丽 的"江海人士" ;一方面又想 人行》 在长安谋个官 《自京赴 职。诗歌常有 奉先县咏 这样的对句: 上句说要脱离 怀五百字》 使人拘束的帝 京,下句紧接 着说不能不留 在这里。②在 现实主义的诗 歌创作道路上 迈开了坚实的 第一步。
比如:
①‚他在长安一带流浪,一天比一天穷困,为 了维持生活,他不能不低声下气,充作贵族府 邸的‘宾客’。‛ ②‚他40 岁以前存留下来的并不多,一共 不过50来首,其中固然有不少富有创造性的 诗句,但歌咏的对象不外乎个人的遭遇和自然 界的美丽和雄壮。‛ ③最后一节结尾指出杜甫对统治阶级的某些 幻想,以及对‚变乱‛性质的模糊看法,这也 是杜甫历史局限性的表现之一。
忧国忧民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漂泊无依、 老病孤愁
《江南逢李龟年 》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亲情和友情
《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忧国忧民, 关心民生 疾苦,形 成沉郁顿 挫的诗歌 风格。
几多诗篇,几多辛酸
1.用诗歌来求取官职;
2.用诗歌表现自己的悲惨遭遇;
3.用诗歌表现人民痛苦,反对侵略战争;
4.用诗歌揭露统治阶级腐败;
5.用诗歌咏怀,反映社会实况。
长安十年:孕育了杜甫思想变化的种子
阅读讨论:杜甫在长安的十年生活,遇到了哪些困顿? 1.政风腐败,入仕困顿: 破胆遭前政,阴谋独秉钧(指李林甫专权) 微生沾忌刻,万事益辛酸. ——《奉赠鲜于京兆二十韵》 2.寄人篱下,生活困顿: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奉赠鲜于京兆二十韵》 3.病痛饥寒,身体困顿: 疟疾三秋孰可忍? 寒热百日相交战。 头白眼暗坐有胝,肉黄皮皱命如线。 ——《病后过王倚饮赠歌》
安史之 白水(756.6, 《春望》 乱开始,唐 潼关失守,开始 代的政治经 《月夜》 流亡) 济发生了剧 羌村(756.6, 《北征》 烈变化:政 历经艰辛,安家 治上,丧失 于羌村) 中央集权的 长安(756.8, 流亡( 统治力量, 投奔灵武,被捉 755— 对外抵御不 ,身陷长安) 757) 了外族的入 凤翔(757.4, 侵;经济上, 回到凤翔,官左 生产力下降, 拾遗) 社会贫困日 羌村(757.8, 渐加深。 放还,回到羌村 )
问题探讨
一、杜甫的诗歌被称为‚诗史‛, 它深刻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二十多 年的社会风貌,生动记载了杜甫一生的 生活历程。 试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为什么杜 甫的诗歌会被称为“诗史”?
他在诗歌中真实记录了唐代安史 之乱前后20年间的社会历史状况,这 其中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 他的诗歌把目光投向广大的人民, 即使在个人身世的感叹中,我们也能 看到时代的影子。
答案: 8、边境发生战争,时局艰危,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岁 末暮年,漂泊异乡,政治上被冷落,孤独寂寞;诗人崇 高的责任感、强烈的爱国感情与其艰难的处境,报国愿 望难以实现形成巨大反差。
9、借代,如“烟尘”代边境战争;与后文“鼓角”相 应,从视角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 局的艰危。 用典,如,“请缨”,典出《汉书•终军传》;在诗句 中暗示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对国事的深深 忧虑。
杜甫诗歌的风格:沉郁顿挫
沉郁,指情感的深厚﹑浓郁﹑忧愤﹑蕴藉.指
其诗以精练的字句表现广阔的意境,进而反映 深刻的社会现实和深沉苍凉的感情;“若隐若 现,欲露不露,反复缠绵,终不许一语道破” 顿挫,从字面上看,就是指语意的停顿挫折( 间歇﹑转折);也就是指其诗语言、 韵律曲 折有力,平仄、叠词等方法的独特运用使其诗 音节铿锵,愤激难抑。
冯至
作者简介
冯至(1905—1993),出生于河北 涿州,曾就读于北京大学德文系和德国海 德堡大学。回国后先后在同济大学、西南 联大、北京大学等校任教。作为“中国最 为杰出的抒情诗人”(鲁迅语),其诗歌 创作主要有诗集《昨日之歌》《北游及其 他》等;作为学者,他的杜甫研究和歌德 研究都十分优秀。此外,他的散文作品 《山水》和小说《伍子胥》也是中国现代 文学史上的名篇。
(2)颔联:“一片影”与“万重云”形成对比突出了在高 远浩茫的天空中,这小小的孤雁的渺小单薄(或“形单影 只”)。 尾联用对比(反衬)手法,以野鸦的平庸鸣噪突出了孤雁 的高远追求。表现了杜甫对亲朋知己的思念,对一些俗客 庸夫的厌恶。(或:使用了陪衬的写法。孤雁念群之情那 么迫切,它那么痛苦劳累;而野鸦们却全然不懂不顾,它 们纷纷然鸣噪不停、自得其乐。表现了杜甫对亲朋知己的 思念,对一些俗客庸夫的厌恶。)
2、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 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 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亦可另抒己见。(4分)
岁 暮① [唐]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 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 州(今四川阆中)。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 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 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8.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 要分析。(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 (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1)(2)两小题。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1)全诗通过孤雁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 想感情? (2)颔联和尾联分别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1)诗人以孤雁比喻自己(写孤雁不饮不啄,只是一个劲 地飞叫,追赶着同伴),表达了对漂泊生涯的苍凉感慨; 对故乡亲人朋友的思念(经历动乱后渴望骨肉团聚、朋友 重逢);有不坠青云之志的高远追求。
传记的真实性
处处以作品为依据
从杜甫的诗歌中还原出杜甫所处的 时代、他的际遇、他的交游乃至他的家 庭生活。文中不少充满细节的、文学性 很强的文字,都不是纯粹凭借想象、虚 构,而是从杜诗中寻绎出来。
从艺术的真实中还原出生活的真实
以杜解杜
阅读指导(可分不同角度)
①从时代背景入手,分析杜甫生活的时 代有什么样的特点? ②从杜诗入手,分析诗人、感情、社会 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③从杜甫其人入手,分析杜甫为什么被 称为“诗圣”?
简析杜甫代表诗作,体会情感
忧民
忧国
浑 欲 不 胜 簪
白 头 搔 更 短
家烽 书火 抵连 万三 金月
恨 别 鸟 惊 心
感 时 花 溅 泪
城 春 草 木 深
国 破 山 河 在
【注释】安史之乱,长安沦陷,诗人被叛军所 俘,押至长安,亲眼看见国破家亡的惨景。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 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 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 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 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倾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 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 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 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 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 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杜甫诗歌的典型情感 :
(一)忧国忧民渴望兼济天下; (二)仰慕英雄、壮志难酬;
(三)漂泊无依、老病孤愁 ;
(四)眷恋亲情、友情。
爱国主义
1、阅读下边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冲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扰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1、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 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 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3分)
时代的 变化反 映在杜 甫的诗 中,此 后唐代 的诗歌 有一部 分走向 现实主 义的朴 质的道 路。
流亡诗歌:一颗wk.baidu.com国忧民心
1.身陷囹圄,心盼王师;(《悲陈陶》)
2.兵荒马乱倍思亲;(《月夜》) 3.忧乱伤时;(《春望》)
4.国破家散,诗心写实。(《北征》)
阅读“侍奉皇帝与走向人民 ” ,
侍奉皇帝天地窄
二、‚还杜甫 的本来面目,他的伟 大之处和历史局限都 要写够,写出分寸。‛ 请从原文中找出一两 处具体 ,说说冯至 是如何实践他的这种 写作要求的?
杜甫是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 人,他关注现实,关心民生疾苦, 这些在他的诗歌中都有很具体的放 映。但是,杜甫并不是一个高大全 的人物,他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历史 人物,由于时代的原因,他也有自 己的局限性。
相关知识 传记: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主要记述人物的生 平事迹,根据各种书面的、口述的回忆、调查等 相关材料,加以选择性的编排、描写与说明而成。 传记和历史关系密切,某些写作年代久远的传记 常被人们当史料看待。一般由他人记述,亦有自 述生平者,称“自传”。传记大体分两大类:一 类是以记述翔实史事为主的史传或一般纪传文字; 另一类属文学范围,传记作者在记述传主事迹过 程中,可能会渗透自己的某些情感、想象或者推 断,但和小说不同,传记一般不虚构,纪实性是 传记的基本要求。
饥卧动即向一旬,敝衣何啻联百结. 君不见空墙日色晚,此老无声泪垂血. __《投简咸华两县诸子》 4.暴力开边,民生困顿: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___《兵车行》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