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聋生心理健康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培养聋生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培养不同特质学生的健康心理,是现代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也是人的自身发展的要求。
本文通过对聋哑学生这一特殊个体的心理健康的研究,认为健康心理的形成对聋哑学生身心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
健康的心理有利于聋哑学生的认知活动,能调节聋哑学生的情绪和动机,并加强他们的能力,提出要建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用爱教育,用心引导。
【关键词】健康心理发展和谐发展聋生
聋生由于耳聋的局限,语言的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由于缺乏有效的交流手段,他们思维的发展受到很大影响,因此聋生的认知能力、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受到一定程度的扭曲,比如情绪往往容易波动,表现为焦躁、易怒等特征,再比如年龄小的学生不以为偷东西是一件不道德的行为。
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就会遇到许多具体的问题难以解决,而他们的困惑和矛盾,更需要在别人的帮助下才能解决,特别是对聋哑学生要做到不抛弃、不放弃。
注重心理辅导,在日常课堂课后教育中,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维护和增进聋哑学生的心理健康并预防他们的心理疾病的发生,是特殊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注重心理辅导,提高聋生的认知水平,培养聋生的道德感
聋生因为残疾,语言发展缓慢,对事物缺乏全面深刻的认识,对于抽象的道德知之甚少,甚至有不正确的理解,明辨是非的能力非常低。
与正常儿童比较显得更幼稚和不成熟,心理更脆弱、变异。
心理学证明:只有不断提高聋生的认识水平,形成自己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后,心理素质才能得以提高。
因此,要充分发挥教育教学功能,加强语言训练,提高课堂效益,优化聋生知识结构,丰富聋生的课余生活,强化养成教育,推进素质教育,使聋生的认识水平迅速提高,让他们能认识自己的心理,扬长避短,走上健康心理之路。
如:本班杨志鹏同学是一名先天性失聪的孩子,六岁时才在班上配上助听器,终于听到了声音,学会了简单的发音,但由于六岁以前听不到声音,没有养成认真听人讲话的习惯。
所以上学以后,注意力难以集中认真听课,造成学习成绩较差。
有些同学就讽刺他,由于他的父母都是下岗职工,对于失聪孩子的治疗费用难以承受,于是将更多的爱倾注在他身上,这样的溺爱反而养成杨志鹏同学沉默寡言、自我封闭的坏习惯。
我通过家访,端正其父母的教育观,向其推荐有关残疾儿童家庭教育的书籍、书刊等。
提高其对培养教育儿童健康心理的认识水平,恳请家长与学校配合,同时为杨志鹏同学准备一本“学校家庭联系册”,要求每天我与家长均在小册上写下杨志鹏同学在校及家里的表现,更主要的是记录下他的点滴进步,并及时表扬,在家长的积极的配合下,杨志鹏同学试着和老师、同学进行简单的交流。
但是受杨志鹏同学自身失聪的限制,他说话语句不通,这使得杨志鹏同学更加不自信,更加放纵自己不听课、不说话。
我深知,不自信与自我放纵,没有老
师的指导、同学的帮助,杨志鹏同学很难走出这一困惑,我要让杨志鹏同学重新认识自己,让他感到在老师眼里,他不是个没用的孩子,而是个具有许多优点的好孩子。
为他重新建立自信、自尊,使他接纳自己、欣赏自己。
我利用语文课,让杨志鹏同学朗读课文,并让同学们用热烈的掌声告诉杨志鹏同学他很优秀,利用班会课,让杨志鹏同学做小主持人,让他觉得好玩的同时更加自信,还鼓励同学们在上课时多加提醒杨志鹏同学认真听课,树立榜样。
下课后,多找他交流、玩游戏,让他更自然地在集体理解帮助氛围中成长。
在一开始,同学不理解并嫌弃杨志鹏同学,而杨志鹏同学也由于刚上到小学,心里不适应,导致了他产生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
于是,营造和谐、友爱、奋发向上的情绪环境是一个关键的环节,我要让杨志鹏同学在这个集体里感受到同学们都是理解他的支持他的,并不断在帮助他。
只有让杨志鹏同学在这个集体中感到温暖、安全,为这个集体感到骄傲、自豪,产生为之争光的愿望,才能引导他爱同学、爱老师、爱班级、爱学校,我通过个别谈话、班会课教育、讲课过程中提点等方式,让同学们学会彼此关心、体谅、理解别人,在与杨志鹏同学的交流中,我耐心、友好、温柔地相处方式得到了他的充分信任,我的鼓励下,他主动和班上同学拉起小手。
二、关注聋生与社会的共同发展有助心理健康
以上有关杨志鹏的个案是我多年来做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的一个缩影。
我深知道这项工作任重而道远,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聋生适应社会,回归主流。
所以聋校不能固步自封,应打开校门,大胆地让聋生走出校门,走上社会,扩大聋生的生活圈子,增加他们的交往机会,学会交往,了解社会,熟悉社会,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消除由封闭隔阂而产生的心理误区。
聋校可以开展多种社会公益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开辟校园杜会广角,增加外界信息的交流,拓展生活的空间,与普小开展“一助一”活动,与其他聋校结对子,让聋生走出孤独,走出自卑,走出阴影,增强生活的信心,体验人间的真情,改善自我,提高心理素质。
聋生走上社会,面对的是市场经济的大潮,经济的高速发展、文明的提屑、社会意识和思想观念的变化,对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压力加大,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难以适应现代生活。
作为教育部门,必须顺应时代的要求,对聋生进行心理教育,锻炼他们的意志力,培养坚强的耐挫力,培养强烈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使他们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具备较强的心理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克服种种困难,有自己的生存之地。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一个越来越关注的问题。
健康心理的形成与发展是与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状况和发展水平有着直接关系的,只有在整个社会处于全面协调发展,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条件下,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形成健康心理,实现聋生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编:《聋童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苗军英、杨永欣:《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3.杨素华:《残疾学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现代特殊教育,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