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学科(0815)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利工程学科(0815)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方针,培养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正确的政治立场,严谨的治学态度,求实的创新精神,较高的专业素质,可在高等院校、研究机构、政府机关、企业和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生产、推广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
1.政治思想要进一步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学风严谨,学术正派,团结协作,品行端正,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努力奋斗的理想。
2.业务水平应具有坚实宽厚的水利工程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科学的思维、交流、写作及推理能力,能独立地从事科学研究并不断创新和探索;在独立思考基础上能与人合作并能熟练运用软件程序和先进的仪器设备解决实际问题;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应用外语开展本学科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的基本能力。
3.学术素养及能力掌握本学科某一领域试验设计方法、试验技术及数据处理手段;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诚实工作的能力;具备较强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洞察力和获取知识能力;具有较强的技术开发、技术实验等实践能力;具有较强计算机应用能力;善于与他人沟通与合作,遵守学术规范。
4.身心素质具有能够承担本学科范围内各项专业工作的良好体魄。
二、学术方向
1.水文学及水资源 : 设置两个方向为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利信息化与数字水利。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向主要研究流域(区域)水土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模式,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管理,水资源评价与规划方法,地下水开发利用理论与技术,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环境影响评价,水文预报与防洪调度,水利工程调度管理中的优化技术,水库生态调度及水质模型与应用。水利信息化与数字水利工程方向研究水利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模拟及真实水利现象的数字化重现,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虚拟现实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数字灌区、河流、流域工程建设及水土工程安全监测分析等。
2.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设置两个方向为水力学与河流治理、河湖生态修复。水力学与河流治理方向主要以北方季节性河流及人工湖为对象,研究河道汇流分流、闸坝成湖等水流流场及消能,以及河道冲刷及防护对策;包括河流及湖泊水流流场模拟,闸坝下游水流消能和水噪声,北方河流尤其是多沙河流冲淤机理及防治措施研究。
河湖生态修复方向主要以北方季节性河流及湖泊为对象,研究其退化机理及生态修复技术;包括污染物在河湖生态系统中的迁移、合成、净化途径及机理;河流及湖泊生态健康评价及污染防治技术,以及柔性建筑物和植物等河道生态修复技术。
3.水利水电工程:设置两个方向为寒区水工建筑物、水旱灾害及其防治。寒区水工建筑物方向主要研究我国北方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管理中的理论和技术方法;包括水工建筑物新型结构材料特性、力学机理、设计理论及其健康诊断,先进工程施工技术与造价分析等。水旱灾害及其防治方向以东北地区旱灾、洪涝灾害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农业水旱灾害发生原因及对策,水工建筑物病变失效导致溃坝、决堤等水灾害事件的灾变机理及洪涝灾害防治技术。
三、基准学制、学习年限与总学分
学术型硕士生基准学制为3年,按要求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教学环节且成绩优异者可提前1年毕业(按学校提前毕业的规定执行);因故不能在规定学制内毕业的可延长至5年。总学分要求不低于37
学分,其中课程学习不低于32学分(学位课不低于22分,选修课不低于10学分);培养环节5学分。
课程学习一般为1年(以课程学习、实践为主,兼顾论文的前期工作),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一般不少于1.5年。
四、培养方式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硕士研究生指导小组由本学术研究方向讲师以上职称教师组成,研究生导师任组长。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以基础理论学习和科学研究并重,重点培养学生具有优良的学风和科研创新能力。在培养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学风教育和实践教育,要求学生必须参加所在学术方向的学术交流活动。
1.实行导师负责制导师负责制,即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导师和指导小组全面负责研究生的思想教育、学风教育、培养计划的制定、学位论文的指导等。入学 3 个月内,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个人培养计划并提交到研究生院。
2.课程学习硕士研究生必须认真学习各门课程,打好理论基础,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必要的研究方法。学习方式采取听课、讨论和自学相结合,既要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又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综合分析的能力。
3.学术活动三年内,每位学生须按学科方向或学术方向做4次学术报告,即:一年级下学期做综述报告,二年级上、下学期均做读书报告,三年级上学期做研究成果报告。读书报告作为研究生班讨论课列入成绩考核。(2学分)
4.实践教学实践教育是全面提高硕士研究生质量的重要环节,它包括教学实践、社会实践和生产实践。教学实践内容可以是本科教学的辅导答疑、批改作业、指导实验、辅导或协助指导本科生课程设计和毕业论文。研究生必须参加社会实践,同时应参加公益劳动。在完成实践教育环节后,填写《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实践教学表》。实践环节总工作量不少于 10 标准学时。(1学分)
五、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和教学进度按3年基准学制安排。
跨专业或同等学力录取的硕士研究生必须补修水利工程本科生骨干课3门(水工建筑物,水力学,工程水文学),考试成绩必须及格,但不计算学分。
说明:外语类提高课程:英语二外、日语二外、俄语二外、法语二外、实用高阶英语、雅思听力、高级英语口语、翻译与写作、英语公共演讲、雅思英语阅读、中西文化对比
六、考核
1.成绩考核硕士研究生课程的考试可采用不同的形式,但一般以笔试为主,专业课可采用笔试和课程论文或专题学术报告相结合的方式,重在考核研究生对专业知识的把握能力及其应用基础理论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所有课程的成绩均采用百分制,60 分为及格。
2.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应该实时跟踪本学科或学科方向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查阅不少于60 篇相关学术论文(外文占30%以上),撰写出不少于 1 篇的文献综述报告,并要在第三学期初完成开题报告工作。开题报告一般要求公开举行报告会,由本学科专业人员组成的评审小组对学生所做的开题报告进行评审。在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对研究内容、计划及其实施方案进行评价,提出具体的修改建议或意见。开题报告不通过者可限期重做,重做仍不通过者终止培养。(1学分)3.中期考核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应在第三学期末完成中期考核工作。中期考核由二级学科组织。中期考核内容包括政治思想、课程学习、开题报告情况、学位论文选题和身体状况等,具体办法按《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实施细则》的规定执行。(1学分)
4.外语水平考核通过学校研究生外语水平考试或通过国家外语六级考试。
七、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学位论文是培养和检查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和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要求研究生对研究课题的前沿科学有所了解,论文中对研究的课题有新的见解,在理论分析或研究方法上有改进,能表现出研究生具有综合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要求如下:1.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实施硕士研究生入学后,在导师指导下确定研究方向,进行调查研究,查阅文献和收集资料。在第二学期内确定论文选题。学位论文要有创新性和先进性,选题力求与导师主持或参加的科学研究项目、科技开发项目进行接轨,同时也鼓励研究生进行跨学科或交叉学科的选题工作。
2.学位论文标准硕士研究生用于开展学位论文工作的时间,一般不少于1.5年。(即开题报告到论文答辩的时间不少于1.5年)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内容应在该领域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先进性,如新理论、新概念、新方法、新技术等,同时也应重点表现出硕士生对科学研究过程的把握和表达能力。硕士学位论文必须严格按研究学术论文要求撰写,否则,不接受答辩。撰写格式按照《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格式要求》进行。学位论文的主要工作,必须由学生独立完成。
3.规范性要求硕士学位论文必须严格遵照国家和沈阳农业大学规定的格式和内容撰写(见《沈阳农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格式要求》),规范性包括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在形式上,包括文字、图表、引文标注等,都要符合相应的撰写规定和规范;在内容上,应符合下列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