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张欣的《终极底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读张欣的《终极底牌》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反映两代人之间在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上的冲突与拮抗,历来是都市小说中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在看腻了官场职场上的钩心斗角和婆媳关系中的鸡零狗碎后,这类大多带有轻喜剧色彩的小说常常会给读者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但久而久之,作者、读者双方也因此形成了思维定式。如何超越创作、阅读上的惯性和惰性,使这类题材的作品不至于沦为《家有儿女》式的情景喜剧脚本,能够在可读性与思想性、“轻”与“重”之间保持微妙的平衡,并在当下大众耳熟能详的情境中展示出更高层次的伦理、人性思索,成为摆在都市小说作家面前的一道难题。面对这道难题,在发表于2013 年底的长篇小说《终极底牌》中,女作家张欣给出了属于自己的答案。

写“代沟”这种当下读者再熟悉不过的老生常谈,本身就是一种颇具挑战性的文学探险。以往作品的惯用写法,是极力渲染两代人之“异”,在表现父母与子女之间冲突上倾注大量笔墨,甚至不惜变亲人为仇人,化亲情为仇恨,使得这类作品中弥漫一片戾气,“满满

的都是负能量”。这样的家庭关系或许在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却又让读者在极端情境面前不免生出些许悲哀,慨叹传统和谐的家庭关系在时代洪流冲击下的日渐式微。张欣则另辟蹊径,不以“火药味”为卖点,而是转向其反面。小说以两个来自单亲家庭的女高中生的情感波折为线索,既写她们心中对老师和学长涌动的情愫,也串起了父母一辈虽不轰轰烈烈、但却刻骨铭心发人深省的爱情悲喜剧。尽管在《终极底牌》中,我们也能看到些许母女、母子冲突的痕迹,例如崖嫣对母亲不告知自己兰老师家访实情的愤怒、豆崩对母亲在父亲治病问题上所表现出的冷漠态度的无法容忍、程思敏承担不起母亲“望子成龙”的重压而愤然出家,但留给读者更深刻印象的,却是崖嫣为母亲煎中药时的细心、野晴小姐和豆崩之间看似冷淡的母女关系背后蕴藏的温情。那些生活中的小小波折,很快便像沙滩上的脚印一样被时间的潮涌冲刷得干干净净。而江渭澜、江渡之间“多年父子成兄弟”的关系,更像儿子省吃俭用买来送给父亲的香烟,馥郁而悠长。

尽管生活的本质是平淡如水,但倘若仅仅止步于记录市井生活中的家庭琐事、渲染平凡之家两代人之间的温情,小说终究只能是一碗温吞吞的糖水、一部写得精致些的长篇流水账。张欣试图在《终极底牌》

中展示出的是更为闪亮的人性——用她的话来说,便是“终极底牌”。为此,她在让笔下的主人公们“存小异”的同时,力争写出两代人在精神上的“大同”。于是,在故事进展到三分之一的时候,作者突然中断叙述,跳出来告诉读者“如果你认为这是一部爱情小说,那你就错了。所有的言情,无非都是在掩饰我们心灵的跋山涉水”。这两句话看似突兀,却道出了作者的良苦用心;而作者心目中的人性之光,便在这“心灵的跋山涉水”间闪现出来。在我看来,说作者是在言“情”不假,但相较于浮现在文字表面上的“温情”,作者更倾心展示给读者的却是两代人心中的“苦情”,以及“苦情”背后对诺言的担当与执着。这份苦情正是支撑着主人公们用一生去进行心灵跋涉的原因,也是他们感情生活的真实写照。它在江渭澜身上体现得最为深刻。当年颇具文艺气质的工程兵江渭澜,为了报答战友王觉舍身救命之恩、弥补心灵上对王觉刘小贞夫妻的愧疚,毅然决然地用一句诺言决定了自己的一生。这句诺言一出,陪伴他的将不再是“成为又一个帕格尼尼”的音乐家之梦,而是用血汗维持一家人生计的沉重现实;曾经视拉小提琴的双手重于生命、施工时必戴劳保手套的他,从此任凭手指头变得像胡萝卜一样粗;而更残酷的是,他为此不得不舍弃青梅竹马的女友林紫佳。

江渭澜所做的一切,都只是为了证明一个道理:人在关键的时刻是可以不转身离开的。刘小贞在接受了王觉永远离自己远去的事实同时,也接受了那个对她做出承诺的男人,从此开始了与江渭澜同甘共苦的一生;而“相濡以沫”的诺言,促使她在家庭面临经济危机的时刻毅然决然地站出来,以“为丈夫做最后一件事”的决绝,用一个女人柔弱的肩膀撑起力挽狂澜的重任。正如江渭澜在王觉墓前对亡友在天之灵的诉说,他和刘小贞在几十年相濡以沫的过程中,终于寻找到了踏实和宁静;他们的心灵跋涉,也因此抵达了幸福的终点。林紫佳对江渭澜一辈子的等候,则是“苦情”的另一种表现。这份等候中蕴含着恨,但更多的则是爱,为此,即使得不到女儿的理解,甚至被讥讽为“生活在另一个时代”,她仍然听任女人最珍视的青春在自己身边悄悄流逝,自始至终保持着同江渭澜初恋时的装束,也保持着那份少女时代的痴情。而十几年后仍然牢记着前夫的生日并将其设为银行账户的密码,也让读者领会到,即使是尹野晴和张箭这对因价值观相异而分道扬镳、几乎老死不相往来的冤家,彼此之间也还残存着对昔日婚姻生活的些许留恋。

或许在年轻的江姜看来,“不离不弃”是个传说,父母一辈人“喜欢唱高调,其实自己根本做不到”,但

这只是她在不了解父母感情生活真相的情况下的意气之言。正如她一面抱怨说自己不能照顾可能一辈子都醒不过来的哥哥,一面又将“随身听”的一只耳机塞到昏迷中的哥哥的耳朵眼里,与他一起分享喜爱的歌曲。“他们是一批有过崇高理想和情操的人”,网上的这句话曾经让江渭澜热泪盈眶;在他看来,这是对他们这批20 世纪六十年代出生的人的最高评价。曾几何时,人们在认同这句话的同时,也表达出对“80 后”“90 后”们的深深忧虑;这批在欲望海洋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人身上,曾经被贴上“自私”“拜金”“没有担当”“缺乏责任心”的标签。然而,江渡、崖嫣、豆崩们以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这些都是偏见。他们虽然少不更事,却富有主见、热心公益、敢作敢当;与父辈相对单纯的少年时代相比,他们过早地卷入了情感生活的波澜,过早地面对了复杂的人生牌局。但即使是出身于单亲家庭,他们也能坚强地面对有缺失的人生,拒绝旁人带有施舍意味的怜悯;更让人欣慰的是,他们继承了父辈对感情和诺言的那份执着,虽然在感情生活上涉世未深,却并不将其视为儿戏,不是抱着“拿青春赌明天”的游戏心态,而是以一种真诚的态度去全身心地投入。岁月有着不动声色的力量,随着时光的推移,十几年后,他们终将成长为又一个江渭澜,又一个刘小贞,又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