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肝炎病毒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述
以肝脏为主要靶器官,对肝脏有亲嗜性,
引起病毒性肝炎的病毒。
类型: 1
甲型肝炎病毒
2
乙型肝炎病毒
3
丙型肝炎病毒
4
丁型肝炎病毒
5
戊型肝炎病毒
1
中国不仅是一个人口大国,而且也是病 毒性肝炎的高发区。目前已知的甲、乙、丙 、丁、戊、庚及TTV型肝炎,在我国均有发 生,其中尤以甲、乙、丙、戊4个型别的流 行情况严重。 仅乙肝病毒携带者以达1.2亿 之多。可以说,病毒性肝炎是对我国危害最 为严重的传染病。
16
17
18
一、生物学性状
(一)形态与结构
1.大球形颗粒:Dane 颗粒,具有感染性的 完 整 的 HBV 颗 粒 , 球 形 , 直 径 4 2 nm ,双层衣壳。
19
2.小球形颗粒: 直径22nm 3.管形颗粒: 22(100~700)nm
HBsAg聚合 体无感染性
20
电镜下的HBV
21
2
第一节 甲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 A virus, HAV)
❖ HAV是引起甲型肝炎的病原体。 ❖ 属于小RNA病毒科的嗜肝RNA病毒属(原为肠
道病毒72型)。 ❖ 甲型肝炎是世界性急性传染病,占病毒性肝炎的
50%,年发病数超过200万
3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HAV Infection
28
e抗原(HBeAg)
13
免疫预防
❖ 主动免疫:减毒活疫苗或灭活疫苗,免疫预 防对象是未感染者,主要为儿童和与肝炎病 人有密切接触者
❖ 被动免疫:丙种球蛋白
14
第二节 乙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 B virus, HBV)
❖ 属嗜肝DNA病毒科正嗜肝DNA病毒属 ❖ 全世界HBV携带者为3.5亿,我国HBV
携带率10% ❖ 临床表现多样性
HBV多途径传播,尤其新生儿和婴儿感染后,约 90%95%成为慢性HBV感染者,严重危害下一代人健 康。
15
HBV发现的历史
❖HBV的发现源于表面抗原的研究。 1963年 Blumberg首先在澳大利亚土著人血清中发现 一种新抗原,称为澳大利亚抗原(Australia antigen);直至1968年确定这种抗原与血清 型肝炎密切相关,称为肝炎相关抗原( hepatitis associated antigen,HAA) ;1970年D.S. Dane在肝炎患者血清中发现 具有传染性的颗粒,即Dane颗粒(Dane’s particle)。从而HBV被确认。
DNA多聚酶(兼有逆转录酶功能)
23
(二)基因组结构与功能
S区: S基因 PreS1. 2基因
HBsAg
PreS1. 2
C区:C基因 Pre-C基因
ORF
HBcAg Pre-C 蛋白经切割HBeAg
P区:编码DNA多聚酶(逆转录酶活性)
X区:编码x蛋白(HBxAg)—激活原癌基因, 与肝癌发生发展有关
❖ 抗PreS1、抗PreS2为中和抗体,可以阻止 HBV侵入肝细胞。
27
HBV核心抗原(HBcAg)
➢ 在肝细胞核中才能检出 ➢ 分子量22KD,由C基因编码,病毒内衣壳蛋白 ➢ 一般在血中检测不到
▪ 抗-HBc
➢ 无中和作用 ➢ 检出高效价抗HBc,特别是抗HBc IgM表示HBV
在肝 ❖ 核心抗原HBcAg ❖ e抗原HBeAg
25
抗原组成
▪ HBV表面抗原(HBsAg)
➢ 是机体受HBV感染的标志 ➢ 226AA,由S基因编码
▪ 抗HBs
➢ 能与HBV表面结合,使其失去感染性,具有保护 作用
26
Pre S1、Pre S2
❖ 具有吸附于肝细胞表面的决定簇,可以使HBV 吸附于肝细胞表面,有利于病毒侵入细胞。
HAV的致病性
口咽部或唾液 腺中早期增殖
肠道与局部淋巴 结中大量增殖
通过胆汁随粪便 排出体外
10
肝脏为最终靶器官(直接损 伤或免疫病理作用)
入血并形成 病毒血症
甲型肝炎的临床特征
肝脾肿大 黄疸 转氨酶升高 血胆红素升高 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发热 一般为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 不发展成慢性肝炎和慢性携带者。
11
三、微生物学检查
•
标本的采集
粪便 血清
• 病毒学检查—不作为常规方法;
早期诊断-检测抗HAV-IgM
• 血清学检查 流行病学调查-检测抗HAV-IgG
• PCR快速检测HAVRNA以诊断甲肝。
12
四、防治原则
❖控制传染源 隔离治疗急性期病人 所有废弃物及日常用水均需严格消毒
❖切断传播途径 加强食物、水源和粪便的管理 养成良好的卫生饮食习惯
❖ 抵抗力
比肠道病毒更耐热,60℃可存活4h,100℃ 5min可灭活 对乙醚、酸处理(pH3)均有抵抗力 氯消毒、甲醛处理均可破坏其传染性 在海水、毛蚶中存活数天和数月
7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传染源
❖ 甲肝患者:绝大多数为急性,尤以急性无黄疸 型肝炎患者最多(50-90%,儿童居多)
❖亚临床感染者:亚临床感染者与临床感染者的 比例高达12:1。发展中国家中,10岁以下儿 童抗-HAV阳性率高达90%
HBV的结构
双股DNA 核心
DNA多聚酶 有逆转录酶活性 有合成DNA功能
脂质双层
外
PreS1
衣
壳 外壳 PreS2
蛋白
HBsAg
HBcAg
内衣壳 HBeAg
乙肝病毒Dane颗粒结构模式图
22
HBV的结构
外衣壳 脂质双层 蛋白质(HBsAg、PreS1、PreS2)
内衣壳 HBcAg HBeAg 核 心 开口环状不完全 dsDNA
8
传播途径
❖主要传播途径:
粪-口途径(fecal-oral route)污染的水和食物 (Contaminated food and water ):与流行爆 发有关,特别是生食瓜、果、蔬菜、冷饮及海产品( 蚝、毛蚶):上海,1988年,4个月内有31万人发 病。
9
传 染 源:病人 粪-口途径传播
Anti-HAV Prevalence
High Intermediate Low Very Low
4
一、生物学性状
1973年 Feinstone 发现于急性 病人粪便
5
HAV的生物学性状
1.核心 单股(+)RNA。
2.衣壳 20面体立体对称。 3.无包膜。
6
HAV的其他生物学特性
❖ 培养特性
原代肝细胞、非洲猴肾细胞和肝癌细胞株对HAV敏感,生 长缓慢,不引起细胞病变
以肝脏为主要靶器官,对肝脏有亲嗜性,
引起病毒性肝炎的病毒。
类型: 1
甲型肝炎病毒
2
乙型肝炎病毒
3
丙型肝炎病毒
4
丁型肝炎病毒
5
戊型肝炎病毒
1
中国不仅是一个人口大国,而且也是病 毒性肝炎的高发区。目前已知的甲、乙、丙 、丁、戊、庚及TTV型肝炎,在我国均有发 生,其中尤以甲、乙、丙、戊4个型别的流 行情况严重。 仅乙肝病毒携带者以达1.2亿 之多。可以说,病毒性肝炎是对我国危害最 为严重的传染病。
16
17
18
一、生物学性状
(一)形态与结构
1.大球形颗粒:Dane 颗粒,具有感染性的 完 整 的 HBV 颗 粒 , 球 形 , 直 径 4 2 nm ,双层衣壳。
19
2.小球形颗粒: 直径22nm 3.管形颗粒: 22(100~700)nm
HBsAg聚合 体无感染性
20
电镜下的HBV
21
2
第一节 甲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 A virus, HAV)
❖ HAV是引起甲型肝炎的病原体。 ❖ 属于小RNA病毒科的嗜肝RNA病毒属(原为肠
道病毒72型)。 ❖ 甲型肝炎是世界性急性传染病,占病毒性肝炎的
50%,年发病数超过200万
3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HAV Infection
28
e抗原(HBeAg)
13
免疫预防
❖ 主动免疫:减毒活疫苗或灭活疫苗,免疫预 防对象是未感染者,主要为儿童和与肝炎病 人有密切接触者
❖ 被动免疫:丙种球蛋白
14
第二节 乙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 B virus, HBV)
❖ 属嗜肝DNA病毒科正嗜肝DNA病毒属 ❖ 全世界HBV携带者为3.5亿,我国HBV
携带率10% ❖ 临床表现多样性
HBV多途径传播,尤其新生儿和婴儿感染后,约 90%95%成为慢性HBV感染者,严重危害下一代人健 康。
15
HBV发现的历史
❖HBV的发现源于表面抗原的研究。 1963年 Blumberg首先在澳大利亚土著人血清中发现 一种新抗原,称为澳大利亚抗原(Australia antigen);直至1968年确定这种抗原与血清 型肝炎密切相关,称为肝炎相关抗原( hepatitis associated antigen,HAA) ;1970年D.S. Dane在肝炎患者血清中发现 具有传染性的颗粒,即Dane颗粒(Dane’s particle)。从而HBV被确认。
DNA多聚酶(兼有逆转录酶功能)
23
(二)基因组结构与功能
S区: S基因 PreS1. 2基因
HBsAg
PreS1. 2
C区:C基因 Pre-C基因
ORF
HBcAg Pre-C 蛋白经切割HBeAg
P区:编码DNA多聚酶(逆转录酶活性)
X区:编码x蛋白(HBxAg)—激活原癌基因, 与肝癌发生发展有关
❖ 抗PreS1、抗PreS2为中和抗体,可以阻止 HBV侵入肝细胞。
27
HBV核心抗原(HBcAg)
➢ 在肝细胞核中才能检出 ➢ 分子量22KD,由C基因编码,病毒内衣壳蛋白 ➢ 一般在血中检测不到
▪ 抗-HBc
➢ 无中和作用 ➢ 检出高效价抗HBc,特别是抗HBc IgM表示HBV
在肝 ❖ 核心抗原HBcAg ❖ e抗原HBeAg
25
抗原组成
▪ HBV表面抗原(HBsAg)
➢ 是机体受HBV感染的标志 ➢ 226AA,由S基因编码
▪ 抗HBs
➢ 能与HBV表面结合,使其失去感染性,具有保护 作用
26
Pre S1、Pre S2
❖ 具有吸附于肝细胞表面的决定簇,可以使HBV 吸附于肝细胞表面,有利于病毒侵入细胞。
HAV的致病性
口咽部或唾液 腺中早期增殖
肠道与局部淋巴 结中大量增殖
通过胆汁随粪便 排出体外
10
肝脏为最终靶器官(直接损 伤或免疫病理作用)
入血并形成 病毒血症
甲型肝炎的临床特征
肝脾肿大 黄疸 转氨酶升高 血胆红素升高 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发热 一般为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 不发展成慢性肝炎和慢性携带者。
11
三、微生物学检查
•
标本的采集
粪便 血清
• 病毒学检查—不作为常规方法;
早期诊断-检测抗HAV-IgM
• 血清学检查 流行病学调查-检测抗HAV-IgG
• PCR快速检测HAVRNA以诊断甲肝。
12
四、防治原则
❖控制传染源 隔离治疗急性期病人 所有废弃物及日常用水均需严格消毒
❖切断传播途径 加强食物、水源和粪便的管理 养成良好的卫生饮食习惯
❖ 抵抗力
比肠道病毒更耐热,60℃可存活4h,100℃ 5min可灭活 对乙醚、酸处理(pH3)均有抵抗力 氯消毒、甲醛处理均可破坏其传染性 在海水、毛蚶中存活数天和数月
7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传染源
❖ 甲肝患者:绝大多数为急性,尤以急性无黄疸 型肝炎患者最多(50-90%,儿童居多)
❖亚临床感染者:亚临床感染者与临床感染者的 比例高达12:1。发展中国家中,10岁以下儿 童抗-HAV阳性率高达90%
HBV的结构
双股DNA 核心
DNA多聚酶 有逆转录酶活性 有合成DNA功能
脂质双层
外
PreS1
衣
壳 外壳 PreS2
蛋白
HBsAg
HBcAg
内衣壳 HBeAg
乙肝病毒Dane颗粒结构模式图
22
HBV的结构
外衣壳 脂质双层 蛋白质(HBsAg、PreS1、PreS2)
内衣壳 HBcAg HBeAg 核 心 开口环状不完全 dsDNA
8
传播途径
❖主要传播途径:
粪-口途径(fecal-oral route)污染的水和食物 (Contaminated food and water ):与流行爆 发有关,特别是生食瓜、果、蔬菜、冷饮及海产品( 蚝、毛蚶):上海,1988年,4个月内有31万人发 病。
9
传 染 源:病人 粪-口途径传播
Anti-HAV Prevalence
High Intermediate Low Very Low
4
一、生物学性状
1973年 Feinstone 发现于急性 病人粪便
5
HAV的生物学性状
1.核心 单股(+)RNA。
2.衣壳 20面体立体对称。 3.无包膜。
6
HAV的其他生物学特性
❖ 培养特性
原代肝细胞、非洲猴肾细胞和肝癌细胞株对HAV敏感,生 长缓慢,不引起细胞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