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子号品牌的发展之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老字号品牌如何走出困境
一、中国老字号品牌现状分析
中华老字号是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是中国商业特有的称谓,通常是指:有多年成功的经营经历,在一定区域内产生良好业绩和声誉,富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拥有世代相承的原创产品、独特工艺或经营特色,并得到消费者长期认可的商号。
中国商业联合会拟定的《中华老字号认定规范(征求意见稿)》对“中华老字号企业”评定条件主要有四项:一是经工商部门正式登记注册且经营50年以上,二是具有民族特色和鲜明地域文化特征,三是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和文化价值,四是有良好商业信誉,诚信经营。
最近,中国商业联合会牵头组织起草《中华老字号评定规定》,重新制定与中华老字号评定相关的行业标准。
该标准这样评定老字号: 应是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独到和成熟的工艺技术、完整的社会美誉度和认知度,在行业中具有代表性的企业。
随着中国市场的逐步开放和大量国际品牌的涌入,老字号品牌的发展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大部分存在运转困难、效益低下的现实。
据有关资料统计,建国初期我国共有老字号16000多家,到1990年其数量减至1600余家,1996年经商务部重新认定的仅有434家;据评估,在目前国内共有的2000多家老字号里,有品牌、有规模且效益良好的仅有10%左右;勉强维持现状的占70%左右,亏损甚至有倒闭破产危险的占20%左右;此外,在全国驰名商标企业中,老字号企业还不到10%。
当然,也有一些老字号企业因为能够继承优良传统文化并且进行创新,比如“同仁堂”、“全聚德”、“恒源祥”等一大批知名老字号通过不断改革适应了激烈的市场竞争,取得了较好的发展。
同仁堂秉承了“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又积极引进和利用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大大改进传统落后的药剂制作方法。
1997年同仁堂在上海股票交易所挂牌上市,2000年又成功在香港创业板上市。
在经营规模上,同仁堂在全国有400余家连锁店、店中店,还在12个国家或地区建立了17家分店或分公司。
但发展良好的企业毕竟是凤毛麟角,绝大部分老字号企业惨淡经营、举步维艰,更有些则面临经营困难,业已倒闭破产。
就连一些全国知名的老字号企业,也未能逃脱这样的命运。
例如,迄今为止已三百五十多年历史的“王麻子剪刀”,在中国剪刀行业可谓名声显赫,而在2003年,王麻子剪刀的资产负债率达到216.6%,不得不提出破产申请。
作为老百姓信赖的商家,商业同行的榜样,曾经令人羡慕的老资历、老手艺、代表一部历史、一段文化的老字号就这样悄然淹没。
二、同其他品牌相比中国老字号品牌存在的问题
1.品牌老化,产品陈旧。
由于时代特点和消费需求的变化,出现了品牌与消费者需求的脱节,仅仅维护老品牌的原汁原味的老形象而忽略与目标顾客不断变化的新需求保持动态的吻合就必然不能保持成功。
当前,部分老字号产品的生产仍采用以手工操作为主的传统工艺,产品外观守旧,缺乏现代气息,仍停留在原来的产品与品牌上,没有全面、系统地开展品牌的延伸与创新工作,难以满足日益变化的市场需求。
现代丰富多彩的产品和人们消费需求的变化,使一些老字号的特色产品黯然失色。
2.技术局限。
在继承传统工艺时缺乏创新,迷信老工艺,一味单纯地继承老工艺,没有积极引进和利用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不断进行工艺的改进与创新。
我国不少老字号品牌对新工艺与新技术缺乏敏感性,始终在原地踏步。
主要表现为:一是技术和质量标准不统一;二是生产过程落后;三是工艺技术陈旧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3.品牌维护乏力,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
大量假货充斥市场,使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度降低。
与此同时,假冒伪劣产品还分羹品牌资产,致使老字号的品牌形象严重受损。
许多老字号企业没有注册商标而缺乏对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有的甚至连一直使用的商标在国内外被他人抢注,结果逐渐在消费者心中丧失了信誉,被非正宗的老字号打败。
4.品牌宣传跟不上。
老字号品牌大多数历史悠久,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底蕴,曾经以历史悠久、品质优良、风味独特、信誉卓越而著称于世、家喻户晓,但一味的迷恋老品牌的光辉历史,单纯地向顾客讲述老品牌的老故事是不足为取得落后观念。
我国不少老字号品牌,它们的包装、广告语似乎永远停滞在过去辉煌的岁月里,失去了与目前目标顾客关注的利益点与兴趣点的相关性与亲密性。
5.不注重品牌的国际化扩张。
品牌的国际化扩张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换句话说,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仅仅固守品牌诞生的老市场,任何想要塑造强势品牌的企业都要实现品牌经营的国际化,“老字号”也不例外。
三、如何走出困境
老字号的重新崛起应该把重点放在自身的修炼上,打铁还需自身硬。
老字号既然能历经上百年乃至几百年的洗礼而依然存在,说明它有自己独特的地方。
如果根据社会发展适度创新的,弥补自身不足,提高自身能力一定会有老当益壮的机会。
1、重新提炼核心价值,重新定位企业。
目前,我国的老字号企业的营销思维方式还停留在过去供不应求、独家垄断的年代,往往沿用传统方法和产品,试图去满足各种不同顾客的需要。
事实上,每一个顾客都是不一样的,他们具有不同的物质与心理需要。
需要重新整合提炼,找到企业最核心的优势和长板,对接消费者的需求,形成自己的企业战略,才能在竞争中占据有利的位置。
2、激活品牌,融入现代生活。
“老字号”“老”不应该是守旧,而应该是文化的沉淀,“老”不是老态龙钟,相反应该是经验丰富,更了解消费者,更了解市场。
一个金字招牌既需要产品内在质量好,又需要品牌宣传好,而老品牌的维护同样需要投入精心的宣传。
加强品牌维护力度。
提升老字号品牌价值。
注重品牌推广和时代元素的导入是所有老字号亟需做到的,这样才是提升老字号商标价值的最根本途径,而不能仅仅躺在老字号的历史上“坐吃山空”。
3、专业专注,成为行业领头羊。
品牌的实质内涵中质量是内核,是带来竞争优势的基本点。
提高质量、创新技术、成为一个行业的领头羊,远比一个地区的“老字号”的成长空间大得多,对于一些老字号,打破区域的最好方法就是:找准一个产业,让自己成为品类代表。
比如,北京的“稻香村”的月饼、元宵等传统产品,每年都是排长队,最早断货,那场面火爆,但只限于北京。
如果提前5年,“稻香村”能用月饼作为拳头产品,运用品牌优势,向外扩张,而后复制专卖店模式,行业领头羊位置或许
就建立起来了。
4、创新地继承,跟上需求才能有市场。
到了天津没吃“狗不理”就不算到过天津。
其实“狗不理”和其他老字号一样也曾有过从辉煌到低迷,那是什么让它再度腾飞呢?包子变味。
“狗不理”的技师们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来研究包子口味,创新品种,降低含油量,根据季节的变化调整包子的制作工艺,中式的包子与西式蛋糕、布丁一起售卖,年轻的情侣坐在明亮的落地窗前,一边聊天,一边悠闲地吃着狗不理包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老字号要求变。
产品要迎合现代人的口味,包装要时尚,推广要符合现代消费者的消费心理,管理要跟上国际化的竞争趋势,总之在创新中继承,将传统和现代结合,不失为老字号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
5、加强商标保护,规范市场环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老字号”的商标,已经成为巨大的无形资产,为老字号经营的商品和服务提供了丰厚的附加值。
假冒商标已成为很多知名老字号的一大杀手。
企业应充分利用各方面资源,加强商标保护。
首先,要积极申请商标注册,主动维护商标专用权,只有经过注册的商标才受法律保护。
很多被抢注的商标就是企业没有注册,而被不法分子钻了空子。
商标注册是防患于未然的重要程序,不能忽视。
其次,老字号企业内部应建立机制,健全部门,配备专门人员,充分全面掌握商标注册信息,及时发现有损企业商标权的不良注册,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采取措施。
然后,相关政府部门应继续加大老字号商标保护力度,打击不正当竞争,维护老字号的合法权益。
6、扩大生产规模,产生规模效益
将产品区别规划,基于中低端产品的市场需求尽可能用机器规模生产。
基于文化传承,小众人群需求,要摒弃“传男不传女”等的一些错误思想,广收门徒,使传统工艺得以保存。
7、经营模式拓展。
多元化发展模式:百年老字号“王老吉”即属于此种情况,其前身为王老吉药业,品牌所有权属于王老吉药业。
但是不为人所知的是:目前在央视砸入4000万元、刮起红色旋风的王老吉罐装凉茶并非百年老字号王老吉药业,而是其商标的被许可人广东加多宝食品饮料有限公司。
品牌运营模式:有些老字号特许一些企业经营其品牌,收取加盟费以扩大影响、呈现集团性优势。
另外,老字号通过购并、吸收外国股份,打造世界级的品牌也是较好的品牌经营方式。
如一些老字号吸收外资股东进行资金、技术投资,将企业和品牌做大、做强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多渠道渗透模式:根据消费者消费习惯开展各类渠道的渗透;例如:精品零售、现代卖场、区域代理、渠道授权等各种各种模式的运用。
8、引入新的资本血液
有一些“老字号”,如“东阿阿胶”、“云南白药”、“茅台”等,通过成熟的市场化运作,已经走上了品牌复兴之路,纵观他们的复兴,新的资本血液的引进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