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刑法外文翻译6666

法学刑法外文翻译6666
法学刑法外文翻译6666

Voluntary Surrender and Confession in Chinese law

A unique featur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law was the provision by statute that an offender who voluntarily surrendered and confessed before discovery and who made full restitution was entitled to remission of punishment. Offenders who physically harmed their victims or offended against the state itself by commiting treason or escaping across borders were not entitled to remission, but could receive a reduction of punishment. Under the Republic this provision, known as tzu-shou, was continued in name but materially changed in substanc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Western law as introduced through Japan. In general, the rewards for voluntary surrender and confession were reduced to mere reduction of punishment, but the scope was broadened to include crimes such as homicide, for which restitution was impossible. When the Chinese Communists first began developing a legal system in the 1930's, they too adopted tzu-shou. However, under them it became primarily an instrument of political control and social and ideological reform. It has remained an important aspect of Communist law even to the present though its application has ceased to have any strict legal significance.

China surrendered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relative leniency, surrendered to the principle of mitigation factors, but in individual cases can not be treated with leniency. Whether leniency from the judg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ircumstances of the cas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 of discretion. 7, paragraph 2 provides that: "For the criminals surrender or mitigation can be lighter, less serious crimes can be exempted from punishment." Surrendered, would be treated with leniency, combining punishment with leniency in the criminal policy of China's Criminal Law the concrete embodiment. Surrendered to the leniency is in line with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an effective legal system, the collapse of differentiation to criminals, to people who committed a crime a rehabilitation opportunity to encourage criminals surrendered the initiative to promote done strictly according to his confession, as soon as possible to enable cases detected, the reduction of social harm to the general prevention and special preventive purposes.

Classification surrender on the type of theoretical circles have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Criminal Law according to the traditional view of the Penal Code section 97 of the 67 provisions of the two surrendered to the binary classification, will be surrendered into two types: those for which the provisions of paragraph 1, "surrendered" Typical surrendered or said, "surrendered after the crime, truthful testimony of his crime, surrendered" to the other provisions of paragraph 2 of that article to the surrender of the "MS crime," surrendered, "measures have been taken against the criminal suspects and defendants, and are serving sentences of criminals, the judiciary has not been truthful statements I have the other crimes, to surrender on.

“On the provisions of paragraph 2, surre ndered type Criminal Law also called "quasi-surrendered." Surrendered on the types of binary systems division, from the formal point of view it seems that the Criminal Code with China on the surrender of the legislative system in line configuration mode, but in essence, it is fundamentally incompatible.

Although such a dichotomy can reflect on the 1997 Penal Code section 67 of the contents of two different sexual concerns, it simply does not note that the other side of the problem: the system is not only surrendered in the general provisions exist, but also exist in sub; not apply there surrendered the universality of all criminal system, and there are still individual criminal apply special surrendered system, the aforementioned understanding is one-sided.

Surrendered on the type of theoretical circles have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According to the traditional view of the Penal Code section Classification surrendered 97 of the 67 provisions of the two surrendered to the binary classification, will be surrendered into two types: those for which the provisions of paragraph 1, "surrendered" Typical surrendered or said, "surrendered after the crime, truthful testimony of his crime, surrendered" to the other provisions of paragraph 2 of that article to the surrender of the "MS crime," surrendered, "measures have been taken against the criminal suspects and defendants, and are serving sentences of criminals, the judiciary has not been truthful statements I have the other crimes, to surrender on. " On the provisions of paragraph 2, surrendered type al Criminal Law so called "quasi-surrendered." Surrendered on the types of binary systems division, from the formal point of view it seems that the Criminal Code with China on the surrender of the legislative system in line configuration mode, but in essence, it is fundamentally incompatible. Although such a dichotomy can reflect on the 1997 Penal Code section 67 of the contents of two different sexual concerns, it simply does not note that the other side of the problem: the system is not only surrendered in the general provisions exist, but also exist in sub; not apply there surrendered the universality of all criminal system, and there are still individual criminal apply special surrendered system, the aforementioned understanding is one-sided. Surrendered on the concept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conditions "Criminal Law" article 67, paragraph 1 has been defined "surrendered after the crime, truthful testimony of his crime, is surrendered." However, many scholars believe that, even with the third condition is that the review and acceptance Magistrate. Hold this view of the many scholars found scattered in a variety of reasons either.

While the voluntary surrender of a variety of motives, and some have no place to hide wanted by the judiciary and surrendered, and some victims were afraid of retaliation against or associates and surrendered, and some suspects out of sincere repentance, and some of the majesty of the law out of fear, some to seek clemency, and some escaped life unfunded, and some advice and awakened by friends and relatives, etc. . Surrendered different motives but

does not affect the composition of the voluntary surrender of the suspects who surrendered after, we must also truthfully confess their crimes, it is enough to prove that with the expression of penitence for the Judiciary prosecuted the crime they provide an objective basis, to the successful prosecution carried out.

Therefore, truthfully confess Surrendered criminal acts are an important condition for the establishment, but also th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 of surrender. "Of course, a small number of scholars:" The provisions of the Penal Code in 1997 surrendered to set up the conditions: (1) surrendered; (2) truthfully confessed her crimes during her. Practice of criminal law in 1979 by the master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conditions for surrender: (1) surrendered; (2) during the period of his crime truthfully, (3) to review and referees.

If criminals not surrendered as a condition that would mean the legal again "under review, a magistrate" re-established as a prerequisite for surrender. As previously mentioned, is the 1997 Penal Code in 1979 to make up for the lack of criminal law to avoid Practice may arise in some bad practices, surrendered before the establishment of conditions from three to two. " At the same time, the Supreme People's Court" for dealing with specific surrender and meritorious application of the law on the Internet, "Although there is no will be reviewed and the judges as a condition of surrender, but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provisions in Article 1 of the "criminal suspects surrendered and truthfully confessed her crimes during her later, and can not be identified as surrender, but in the first instance verdict before statements can truthfully, It should be identified as surrender. "Objective has been to review and accept the establishment of a magistrate as the third surrendered condition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practice of criminals also excuse for acts of nature is also identified as a magistrate not to accept review and, to that end, in 2004 the Supreme People's Court issued the "behavior on the nature of the accused to justify the impact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surrender the letter .

According to the first paragraph of Article 67 of the Penal Code and the Supreme People's Court "for dealing with specific surrender and meritorious application of the law on the Internet," the provisions of Article 1, surrendered after the crime, their statements accurately crime is surrendered. Accused excuse for acts of nature does not affect the establishment of surrender.

The establishment of China's Criminal Law surrendere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ystem .Surrendered system in the world today in many countries have provided in the Criminal Code. In our country, this system is a long history. China alone-law "since the first divisions, with the exception of the crimes". Tang law "all the crime and not surrendered, the original incrimination. Sociology, criminal psychology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 perpetrator in

the act of the crime, would have the psychological complexity, and corresponding to, and will have different behavior, the most important of their misdemeanours, though, because the first felony, for their crimes."Sinc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has consistently taken the surrender of criminals leniency principle. After the founding of the first of the Penal Code, the Penal Code in 1979 that formally established on the surrender system, the first 63 of the Act specifically states that: "surrendered after the crime, his punishment, among them, a lesser crime, can be reduced or be exempted from punishment heavier crime, if meritorious performances, can reduce or waive penalties. "Provision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China's surrender marked the formal establishment of the system. After several changes to the system until today surrendered. As China's an important penalty discretionary system, in the judicial practice of the facts of the timely identific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collapse of criminals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particular, the provisions in the Penal Code surrendered system has the following five aspects of the significance.

Contribute to the "punishment with leniency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criminal policy implementation "Combining punishment with leniency" criminal policy of the content of specific performance: "Frankly leniency, and resist the strict, merit discount crime legislation won great merits reward." China's criminal law as a guide, has developed a package of the penal system, such as recidivism from the weight, a lighter, and so surrendered. Therefore, surrendered to China's Criminal Law as a lighter penalty system to be provided, and to ensure its national mandatory implementation will promote "combining punishment with leniency" criminal policy implementation to the same in the fight against crime play a bigger role. to provide a crime Qiandoumeng opportunity to promote their repentance toward self-rehabilitation.

Combining punishment with leniency is our fight against crime with the basic policy. The purpose of penalties is not only punishment for a crime, what is more important is the prevention of crime, to achieve this aim, does not necessarily have to rely on harsh penalties to complete the penalty, a certain utilitarian, as long as it can achieve the ultimate goal of crime prevention, we can in the system for some special settings, of course, this is followed in other criminal law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the design. Surrendered system, which in the crime after crime opened the door, but also the results of such a design. Sociology, criminal psychology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 perpetrator in the act of the crime, would have the psychological complexity, and corresponding to, and will have different behavior, the most important of which is manifested as a kind of panic, because of fear crime was brought to light by a constant state of anxiety penalty of sanctions, the direction and indecisiveness. If they ignore these people may evade judicial investigation, or even burn his bridges to crime, continue to endanger society, and people's lives and property safety. If we can give them that one of the glorious road rehabilitation repentance, these people could get rid burden

Qijiutuxin. In this process of balancing interests, they are most likely to tend to their own most advantageous option, surrendered system is precisely in such circumstances the role of the evil criminals from disposable provided a good external impetus. Surrendered often is based on repentance, even if not based on repentance, only to seek leniency utilitarian purpose of this punishment automatically surrendered itself is a manifestation of the good. Therefore, surrendered on a subjective evaluation perpetrators of a vicious extent of the factors that can not be overlooked, is one of the circumstances of discretionary penalty. Since the leniency of the punishment of the culprit to suit the crime, the penalty is not only in line with China's aims, but also conducive to reform criminals.

The judiciary seek help reduce costs and improve the detection rate .Crime is the danger of many major and intuitive performance in the criminal act itself to the social damage caused by the objective of the deprivation of human life, property damage and so forth like, but we must also recognize that criminal acts to society after another loss - the judiciary to perform their judicial duties and the amount of the cost - is very important.

A criminal case, the judiciary in the investigation, prosecution, trial, implementation requires a lot of manpower, financial and material resources. And often is cast and not, reconnaissance, but not broken, so the judiciary, and the entire society is a very large expenditures, or to say is a tremendous waste, and the current economic crimes in crime has been increasing, more subtle means, At the same time the number of cases has become a geometric growth, to the work of the judiciary has posed a severe challenge. Criminal who surrendered to the judiciary not only save the file from the investigation to arrest this process the enormous expenditure, but also greatly increase the rate of detection of the judiciary; saving expenditures are also allowed to free up resources do the big cases, cases. At the same time the offender is the case most of the people have a voice, they truthfully statements criminal acts, investigate and collect evidence for the judiciary to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and reliable clues, for the timely and accurate processing of cases to create the conditions to facilitate easy establish a good image of the judiciary.

中国法律中的自首与坦白

一个独特的特点,传统的中国法律是规定,由法规罪犯,他们自愿自首,并交代了,才发现谁做了充分归还有权减免处罚。违例者身体损害他们的受害者或冒犯了对国家本身所犯下叛国罪或逃逸跨越国界不能享有减免,但可以接受,减轻处罚情节。根据中华民国这一规定,被称为子寿,是继续在名称,但实质上改变,在物质的影响下,西方的法律,通过引进日本。一般来说,奖励为自首,并供述减少到仅仅减轻处罚情节的,但范围扩大到包括犯罪的,如杀人,而恢复原状是不可能的。当中国共产党人首次开始制定一项法律制度,在1930年的,所以他们也通过了林子守。但是,根据他们来说,这成为主要的工具,政治控制与社会和思想的改革。它仍是一个重要方面,共产主义的法律,即使到现在,虽然它的应用已不再有严格的法律意义。

中国对自首者实行相对从宽处理原则,即对自首者原则上从宽处理,但在下也可以不予从宽处理。是否从宽处理,由法官根据个案的具体情况依法自由裁量。第七条第2款中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自首者得到从宽处理,是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在我国刑法中的具体体现。对自首者从宽是一条符合我国国情且行之有效的法律制度,有利于分化瓦解犯罪分子,给犯了罪的人一个改过的机会,鼓励犯罪分子主动投案,促进其认罪伏法,使案件尽快侦破,减少社会危害性,达到一般预防和特殊预防的目的。

自首的概念及成立条件《刑法》第六十七条第一款已经有明确规定即“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但有众多学者认为,还要具备第三个条件,就是接受审查和裁判。持此观点的众多学者散见于各种论著中的理由不外乎是“虽然自动投案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被司法机关通缉无处藏身而自首,有的是怕遭到被害人的报复或同伙的打击而自首,有的嫌疑人出于真诚悔罪,有的慑于法律的威严,有的为了争取宽大处理,有的潜逃在外生活无着落,有的是经亲友规劝而醒悟,等等。但是不同的投案动机并不影响自动投案的构成。犯罪嫌疑人投案后,还必须如实交代犯罪行为,才足以证明其有悔罪表现,为司法机关追诉其所犯罪行提供客观依据,使追诉得以顺利进行。所以说,如实交代犯罪行为是自首成立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自首的本质特征。”当然,他们也有少数学者认为如:“1997年刑法规定自首成立的条件有:(1)自动投案;(2)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1979年刑法在实践中所掌握的自首的成立条件有:(1)自动投案;(2)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3)接受审查和裁判。如果将犯罪分子翻供作为不予认定自首的条件,就等于从法律上又将“接受审查、裁判”重新列为自首成立的必备条件。正如前文所说,1997年刑法正是为了弥补1979年刑法的不足,避免实践中可能出现的某些错误做法,才将自首的成立条件从三条改为二条。”同时,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虽然没有将接受审查和裁判作为自首的构成条件,但在该解释第一条中规定了“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后又翻供的,不能认定为自首,但在一审判决前又能如实供述的,应当认定为自首。”客观上已经把接受审查和裁判作为自首成立的第三个条件。在执行该解释的实践中,还把罪犯对行为性质的辩解也认定为是不接受审查和裁判,为此,在2004年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又发布了《关于被告人对行为性质的辩解是否影响自首成立问题的批复》批复内容是:“根据刑法第六十七条第一款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的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

是自首。被告人对行为性质的辩解不影响自首的成立。”该批复对98年解释的不足进行了一定的完善。

自首的类型划分,他们理论界有不同的认识。刑法理论界的传统观点根据97年刑法第67条的两款规定对自首做出了二元的划分,即将自首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类为该条第1款规定的“一般自首”,或者曰典型自首,即“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另一类为该条第2款规定的以自首论的“余罪”自首,即“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对第2款规定的自首类型,刑法理论界也称其为“准自首”。关于自首制度类型的二元划分,从形式上看似乎与中国刑法典关于自首制度的立法设置模式相一致,但在实质上却是根本不相容的。此种二分法虽然能够体现出对1997年刑法典第67条两款内容之不同性的关注,却根本未注意到问题的另一面:即自首制度并不仅仅存在于总则中,同时还存在于分则中;不仅仅存在适用一切犯罪的普遍性自首制度,还存在适用个别犯罪的特别自首制度,因此前述认识是片面的。

中国人,无论是在其传统的和现代法律系统,有重视招供或承认有罪刑事程序。根据系统的长波存在于中国,直到早期多年的20世纪,一个供词认为必须结束一宗刑事案件,形式的酷刑获准在以获得自白书形式指控罪犯以及作为证据的形式不愿意作证.在实践中,同时,根据各个共和党和共产主义,被告人目前常常受到各种压力,包括身体暴力和威胁,尤其是服务器上的制裁,如果他们不承认。

正确认定自首的本质,对于科学地揭示自首制度的立法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自首本质的问题上,中国刑法学界存在以下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自首的本质是悔罪,悔罪是“自动”投案和“如实”供述罪行的动机,投案和供述罪行是悔罪的表现。第二种观点认为,认定自首要先分析其归案形式。犯罪人犯罪后归案的形式不外乎两种:被动归案和自动归案。自动归案的本质在于,归案行为是犯罪人出于本意的行为。可见,自首的本质就在于:犯罪人犯罪后自己把自己交付国家追诉。第三种观点认为,自首之所以不同于其他任何行为,就在于它具有犯罪人主动提请司法机关追诉其所犯罪行这一本质亦即自身的质的规定性,所以自首的本质就在于犯罪人主动提请司法机关追诉所犯罪行。

他们认为,作为自首的本质,应当具备以下三个特征:第一,它是自首本身的特质,并将自首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第二,它贯穿自首行为的始终,并普遍适用于自首的各种情形;第三,它能体现自首制度立法的精神实质。

以此为基点来考察,他们认为,悔罪或悔改不能作为自首的本质。“悔罪”并不是自首所特有的属性,其他刑罚制度诸如缓刑、减刑、假释等制度无不以悔罪为要件;司法实践中,自首的动机是各种各样、纷繁复杂的,并非全部出于悔罪,有的可能是潜逃困难、走投无路,有的是因为法律的威慑,有的是在亲朋好友的规劝之下勉强投案等。对于第二种和第三种观点他们认为不存在根本的区别,只不过侧重点有所不同,第二种观点表述为犯罪人犯罪后把自己交付国家追诉,第三种观点表述为犯罪人主动提请司法机关追诉所犯罪行。在这里,无论是“交付”还是“提请”,都是强调犯罪分子犯罪后归案的主动性,可以说,这已在很大程度上提示出自首的本质。

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 实践教学是学校实现培养人才目标的重要环节,它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使学生成为一个复合型人才都具有特殊作用。《高等教育法》明文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本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而学生时间能力的培养、学生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的训练就是靠实践教学来保证的。但是,由于我国高等教育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即便在今天,计划经济体制对高等教育的惯性作用依然存在。在传统的高等教育中,不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不可能特别关注学生观念、能力、创新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就容易忽视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一直以来就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薄弱环节,并且存在着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反过来又制约了实践教学的发展。本文试图分析高校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现有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1 实践教学的现状 目前实践教学基本上都依据专业教学计划来组织教学工作,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实验、课程实习和毕业实习3个方面。实验大多是结合理论课程开设的,而实验课也只是在教学计划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实验方式大多是由教师先讲,学生按照教师的布置或者指导书上的步骤,按部就班,完成实验操作。实验内容一致,结果唯一,学生虽然也参与了实验教学活动,但实质上是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受到一定的限制,同时还培养了一些不能主动参与实验的同学提供的方便。在这种模式下,虽然也强调实验能力的培养,但这种实验能力是被当作技能并以“知识”的形式加以传授,从而导致学生缺乏“创造性”应用能力的培养。 2 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方法陈旧 虽然学校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总体而言,培养模式仍然较单一,管理过死,条条太多,严重影响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的发挥。不少教学内容陈旧落后,某些已经随着科技的发展失去原有价值的内容,仍然在我们教材中占有一定的地位,而某些正在转化为新的知识体系的科学前沿的知识,却仍被我们置于教学大门之外。另外,单一化、灌输性教学方式,仍然是主要的教学方式,师生之间很少交流。 2.2 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 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长期以来形成“理论教学体现学术性,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一个环节、一种补充”的认识。认为实践教学仅是作为理性认识的验证而依附于理论教学,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主要看学生掌握理论的水平,而实践能力则无足轻重,对课程实验、实习的学时越压越少。二是由于实践教学较理论教学难度大而有畏难情绪。实践教学不但需要教材,而且需要实物;不但需要与校内各部门打交道,而且还要协调校外有关单位。教学组织工作较复杂,从实验设计、实验准备到实验报告批改,特别是野外教学生产实习,除去学生方面难于管理的因素外,其衣食住行安全保障及实习大纲的检查指导都要详细安排,同时还要协调好与实习单位的关系。所以有个别教师怕麻烦就轻避重,甚至干脆不搞实践教学。因此,在实验、实习时只是走过场,不愿动脑筋,更不愿动手,应付过关了事。 3 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对策

刑法案例分析方法——柏浪涛

刑法案例分析方法 ——柏浪涛 第一部分方法论 一、考查目标 刑法案例分析题旨在考查三项内容: 1.重点知识板块的掌握程度。 案例分析题首先是一种知识考查,但不是对所有考点的考查,而是对重点知识板块的考查。常考的知识板块有: (1)总则:①犯罪未完成形态;②共同犯罪;③自首和立功。 (2)分则:①财产犯罪;②人身犯罪;③贪污贿赂犯罪;④金融犯罪。 对上述知识板块应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这是解答案例分析题必要的知识储备。 2.萃取关键事实,找出对应法条的能力。 近几年的案情都比较长,而且复杂。这就要求考生同时具备快速阅读的能力,快速萃取关键事实的能力,以及快速找出所考法条的能力。有些考生在这个环节失误的教训是深刻的。例如,2008年有考生在阅读刑法案例分析题时,开始以为是公司法的试题,读到最后方知是刑法试题,义需重读一遍。这无疑会浪费时间,并造成心慌。 3.事实与规范的连接能力。 案情是事实,法条是规范。案例分析本质上就是运用法条来分析案情。 从逻辑上看,这是一个三段论推理过程,大前提是法条,小前提是案情,最后得出结论。 博主补充: 关于洗钱罪的认定,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11年卷二12题) A.《刑法》第一百九十一条虽未明文规定侵犯财产罪是洗钱罪的上游犯罪,但是,黑社会性质组织实施的侵犯财产罪,依然是洗钱罪的上游犯罪 B.将上游的毒品犯罪所得误认为是贪污犯罪所得而实施洗钱行为的,不影响洗钱罪的成立C.上游犯罪事实上可以确认,因上游犯罪人死亡依法不能追究刑事责任的,不影响洗钱罪的认定 D.单位贷款诈骗应以合同诈骗罪论处,合同诈骗罪不是洗钱罪的上游犯罪。为单位贷款诈骗所得实施洗钱行为的,不成立洗钱罪 考察知识点:罪刑法定原则、洗钱罪的认定 第一部分:通用解题思路 解题思路:如何避免罪刑法定原则成为口号,就要求定罪时遵循规范的判断方法。定罪活动基本上是个三段论的推理过程。大前提是法律规定(构成要件),小前提是案件事实,结论是有罪无罪。但是,实务中经常出现的错误是,颠倒大前提与小前提,将案件事实作为大前提,将法律规定的构成要件作为小前提。例如,某个单位组织盗窃电力。实务中有人如此推理:这是单位盗窃(大前提),刑法没有规定单位可以成为盗窃罪主体(小前提),所以该案件应做无罪处理。 第二部分:本题解题思路 本题正确的推理应是:贷款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是自然人带着为自己或第三人(包括单位)非法占有目的的实施贷款诈骗,在单位实施贷款诈骗的过程中,必然存在有关自然人自己实施贷款诈骗的行为,那么该自然人完全符合贷款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构成贷款诈骗罪。该自自然人实施贷款诈骗罪属于洗钱罪的上游犯罪,其犯罪所得收益及其收益属于洗钱罪的对象。因此,为单位贷款诈骗罪所得实施洗钱行为,构成洗钱罪,因此,D选项错误。 从操作上看,这是一个互动往返的过程,需要考生不断往返于案情与法条之间,努力将二者的距离拉近,最后得出结论。 这项能力是法律人的基本职业能力,因此是考试的考查重点。 4.综合联系能力。

法硕非法学刑法背诵版

第一章绪论 1.刑法形式 3 特征 4 任务 2 机能 3 解释 2★ 2.刑法的基本原则3★★ 3.罪刑法定内容 3 体现 2★★★ 4.罪责刑相适应内容 2 体现 3★★ 5.刑法的域内效力 3★★★ 6.刑法的域外效力 3★★★ 第二章犯罪的概念 7.犯罪的基本特征 3★ 第三章犯罪构成 8.犯罪构成概念内容3 意义3★分类 2★★★ 9.犯罪客体概念内容3 分类3 10.犯罪客体vs犯罪对象 3★★ 11.危害行为概念特征3★★★分类 2 12.不作为构成犯罪的条件3★★★★ 13.危害结果概念在刑法中的意义 4 14.因果关系概念特点 4 15.特殊情形的因果关系认定 4 ★★★ 17.司法解释中对未成年人刑事责任的规定 6 ★★★

20.单位犯罪概念要件2 处罚★★★ 21.不构成单位犯罪的情况 3★★★ 22.犯罪的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的关系 2 23.无罪过事件 2 24.意外事件特征3 25.犯罪故意概念特征2★★★ 26.直接故意vs间接故意异同2/3★★ 27.犯罪过失概念特征2罪责3 28.疏忽大意的过失2 过于自信的过失2 29.过于自信的过失vs间接故意2/2★ 30.法律上的认识错误3 31.事实上的认识错误5★★★ 第四章犯罪故意的停止形态 32.犯罪既遂判定标准3★形态3★★★ 33.犯罪预备概念特征3★★★ 34.预备行为vs实行行为 35 36.犯罪未遂概念特点3★★★分类2 37.迷信犯、愚昧犯vs不能犯未遂的区别2 39.犯罪中止概念特征3★★★★分类2

第五章共同犯罪 41.共同犯罪概念构成要件3★★认定6★★★形式4★★ 42.特殊共犯特征5★★ 43.主犯概念种类2 44.主犯vs首要分子3 46.从犯概念种类2 49.教唆犯概念特点成立条件2★★★ 51.共同犯罪vs犯罪预备、未遂2 52.共同犯罪vs犯罪中止3★★ 第六章一罪与数罪 53.罪数的判断标准4 54.法条竞合vs法条竞合犯3 55.继续犯概念特征4 类型3 法律后果3★★★ 56.想象竞合犯概念特征2 处断原则 57.结果加重犯概念特征3 58.结合犯概念特征3 59.集合犯概念特征3 60.连续犯概念特征4 法律后果3

大学教育学专业介绍:教育学

主干学科:教育学、心理学 主要课程: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通论、教学论、德育原理。教育社会学、教育统计测量评价、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管理学、教育经济学、教育哲学、课程理论。中小学语文或数学教学法。 专业概况: 教学实践 教育见习、实习、社会调查、教育调查等,一般安排时间总数不少于20周。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较高教育理论素养和较强教育实际工作能力的中、高等师范院校师资、中小学校教育科研人员、教育科学研究单位研究人员、各级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和其他教育工作者。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教师工作的基本技能。 就业方向 1.掌握教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3.具有从事教育专业教学和其它一两门中小学学科教学工作的能力; 4.熟悉我国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教育科学的理论前沿、教育改革的实际状况和发展趋势;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开设院校: 按高校热度排序 [河南]郑州大学 [浙江]浙江大学 [上海]上海大学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 [广东]广州大学 [江苏]江南大学 [甘肃]兰州大学 [河南]河南大学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 [江苏]扬州大学 [四川]四川师范大学 [天津]天津师范大学 [广东]华南师范大学 [山东]山东师范大学 [湖南]湖南师范大学 [江苏]南京师范大学 [黑龙江]黑龙江大学 [浙江]浙江师范大学 [新疆]石河子大学 [陕西]陕西师范大学 [河北]河北师范大学 [福建]福建师范大学 [山东]聊城大学 [山东]曲阜师范大学 [安徽]安徽师范大学 [海南]海南师范大学 [广东]韶关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师范大学 [河南]河南师范大学 [辽宁]沈阳师范大学 [云南]云南师范大学 [广西]广西师范学院 [河北]廊坊师范学院 [贵州]贵州师范大学 [内蒙古]内蒙古师范大学 [吉林]吉林师范大学 [陕西]延安大学 [吉林]长春师范学院 [河南]信阳师范学院 [江苏]徐州师范大学 [湖北]湖北师范学院

2015年法硕非法学基础课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5年法硕(非法学)基础课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第1 -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试题要求。 1.原铁道部部长刘某因受贿罪,滥用职权被追究刑事责任,有人认为,在对刘某量刑时,“应考虑他对的国家铁路建设的贡献”,这种说法违背了我国刑法中的() A.罪刑法定原则 B.刑法适用平等原则 C.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D.主客观相统一原则 【参考答案】B 【考查知识点】刑法原则 2.下列选项中,属于犯罪对象的是() A.赌博的筹码 B.抢夺的财物 C.行贿的财物 D.运输毒品的车辆 【参考答案】B 【考查知识点】犯罪对象 3、甲欲杀死赵某,掐赵某脖子后致其休克后,甲以为赵某死亡,投入河中,赵某溺水死亡,甲的行为构成() A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 B过失致人死亡罪 C故意杀人罪(未遂) D故意杀人罪(既遂) 【参考答案】D 【考查知识点】犯罪的停止形态 8、甲在某机场到达大厅出口D外引爆自制爆炸装置,造成一人轻伤,甲的行为应当认定为( )

A爆炸罪 B寻衅滋事罪 C故意伤害罪 D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参考答案】A 【考查知识点】爆炸罪 14.下列犯罪中,属于结果犯的是() A.放火罪 B.故意毁坏财物罪 C.私放在押人员罪 D.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 【参考答案】B 【考查知识点】结果犯 16、甲遇红灯停车时,与路人孙某发生口角,甲下车将孙某打到在地,驾车离去。孙某坐在马路上,不听行人劝导,拒绝离开。十分钟后,乙超速驾车经过此处,来不及刹车,将孙某撞死,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甲构成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 B.甲构成寻衅滋事罪 C.甲和乙共同构成交通肇事罪 D.乙构成交通肇事罪 【参考答案】D 【考查知识点】交通肇事罪 17、下列行为中,可以认定为妨害信用卡管理罪的是() A.拾得他人信用卡并使用 B.窃取他人信用卡并使用 C.使用虚假的身份证骗领信用卡 D使用虚假身份证骗领的信用卡 【参考答案】C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部分)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 准(部分) 经济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一、适用专业范围 1.专业代码:经济学类(0201) 2.本标准适用的专业: (1)基本专业(2个):经济学(020101)、经济统计学(020102)(2)特设专业(4个):国民经济管理(020103T)、资源与环境经济学(020104T)、商务经济学(020105T)、能源经济学(020106T) 二、培养目标 经济学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修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类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方法,熟悉中国经济运行与改革实践、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经济学专门人才。 在满足基本培养目标的同时,各高校应根据社会需求、自身办学条件和学校特色,在培养研究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上各有侧重,对开设的相关专业制定具体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并根据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定期对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和完善。培养

目标和培养方案应保持相对稳定性。 三、主要课程 1.通识课程 通识课程包括大学语文与写作、外语、数学、计算机操作与数据库应用、创新创业教育、体育,以及学校根据培养目标开设的人文学科、管理、法律、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等方面的课程。通识课程为30学分左右,其中外语类课程8学分左右,数学类课程9学分左右。通识课程应至少开设以下课程:大学语文与写作、外语、数学分析(或微积分)、高等代数(或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机操作与数据库应用、创新创业教育、体育、国防教育(军事训练)。 2.专业课程 (1)专业基础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25学分左右。专业基础课程应至少开设以下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统计学和会计学。学校根据培养目标可增开其他专业基础课程。 (2)专业必修和选修课程 专业必修课程21学分左右。专业必修课采取“4+4+X”模式,第一个“4”是指既是专业基础课又是专业必修课的4门课程;第二个“4”是指必须开设的4门专业必修课,“X”是指学校根据培养目标选开的进入专业必修课的课程。既是专业基础课又是专业必修课的课程,可适当增加学时、学分,学分统计在专业基础课程或专业必修课程当中,但不重复统计。

法硕刑法学:犯罪的定义

犯罪的定义 1.《刑法》第13条规定:“……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该“但书”规定的目的主要在于()。(2009单选第2题) A对已经构成犯罪的行为免予刑罚处罚 B对已经构成犯罪的行为予以非刑罚处罚 C给予司法机关确定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的自由裁量权 D避免轻微的违法行为犯罪化 【考察知识点】但书的意义 【重要程度】★★ 【解析】《刑法》第13条所规定的“但书”的存在意义就在于避免将只有轻微社会危害性的违法行为犯罪化,给行为人以改过自新的机会,这不仅仅是对司法资源的节省,更是防止轻微违法行为犯罪化的有力保障。因此,“但书”所针对的对象是违法行为,而非犯罪行为;“但书”的存在的确赋予了司法机关一定的自由裁量权,但仅限对轻微违法行为的自由裁量,而非犯罪行为;D选项中避免轻微的违法行为犯罪化的说法是正确的,当选。 【答案】D 【拓展】《刑法》第13条关于犯罪定义的规定。《刑法》第13条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犯罪。”“但书”指第13条中的“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犯罪”。

“但书”的核心作用在于通过对犯罪的实质特征提出定量的要求,赋予司法机关酌情排除犯罪的全力,避免过分拘泥于法律形式而做出刻板教条的判决。其意义具体表现在:(1)但书使得犯罪概念既有定性也有定量要素;(2)但书赋予司法者一定的自由裁量权;(3)但书是区分“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的宏观标准;但书区别了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提供了划清罪与非罪的基本标准。 违法行为不等于犯罪行为,违法不一定犯罪,但犯罪一定是违法。 2.依照我国《刑法》第13 条的“但书”规定,“不认为是犯罪”的条件是( )。(2014非法学单选第3题) A.情节轻微的 B.危害不大的 B.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 D.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 【考察知识点】但书 【重要程度】★ 【解析】《刑法》第13条“但书”明确规定符合刑法关于犯罪的定性描述的行为,如果“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答案】D

2020考研法硕非法学真题(文字版)

2020考研法硕非法学真题(文字版) 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法硕(非法学)真题 专业基础 一、单项选择题:第1-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从刑法的形式渊源来看,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是 A狭义刑法B单行刑法 C附属刑法D立法解释 2、“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刑法的这一规定体现的原则是 A罪刑法定原则B主客观相统一原则 C罪责刑相适应原则D刑法适用平等原则 3、甲挪用公款炒股亏损无力归还,被检察机关以贪污罪起诉,人民法院依法认定甲的行为构成挪用公款罪。人民法院对本案罪名的变更体现了() A规制机能B保护机能 C保障机能D威慑机能 4、下列行为可以构成犯罪的是() A参加传销组织B多次敲诈勒索他人财物 C雇佣童工清理客房D拐卖15周岁的男孩 5、甲在丈夫的水杯中投毒,意图杀害丈夫,丈夫中毒后呕吐不止,甲见状不忍,将丈夫送到医院,使之得救。甲的行为属于()

A犯罪预备B犯罪未遂C犯罪中止D犯罪既遂 6、2014年6月29日,甲持枪抢劫后逃到外地,同年11月8日,甲因琐事将他人殴打成重伤,对甲的抢劫犯罪() A经过20年不再追诉 B从2014年6月20日计算追诉时效 C因为甲逃避追查,其追诉时效不受限制 D如果20年后认为必须追诉的,报请公安部核准 7、甲乙二人驾驶摩托车夺取吴某挎包,因车速快将吴某带倒, 致其重伤,甲乙的行为() A抢夺罪B故意伤害罪C抢劫罪D抢夺罪和过失致人重伤罪 8、甲因涉嫌受贿被捕,在受讯间时如实供述了受贿罪刑,并举 报了同监室的一名犯罪嫌疑人企图潜逃,经查证属实,下列选项中 正确的是() A甲有自首情节,对其可以从轻处罚 B甲有立功情节,对其可以免除处罚 C甲有坦白情节,对其可以从轻处罚 D甲具有重大立功情节,对其应当免除处罚 9、甲明知王某是逃犯,在公安人员前来抓捕王某时,给其3000 元帮其逃跑,甲的行为构成() A窝藏罪B妨害公务罪C包庇罪D私放在押人员罪 10、张某深夜撞门进入甲家,被甲安装在保险柜上的防盗装置击中头部受轻伤,甲的行为() A事先防卫B正当防卫C假想防卫D防卫过当

刑法案例分析技巧

刑法案例分析技巧 刑法案例分析,是指根据所给案例,对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是否应当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以及如何定罪量刑所作的分析。刑法案例分析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三个方面: 一是行为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二是如果构成犯罪,构成什么罪;三是阐述定罪量刑的原则(如果是司法考试,只需阐述定罪量刑的原则,不用指出具体适用的刑罚)。具体又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一)定性 首先需要确认行为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肯定不外乎两种结果,构成犯罪和不构成犯罪。 如果不构成犯罪,必须说明不构成犯罪的理由和法律依据。例如: 行为人的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后果,但行为人在主观上既不是出于故意,也不是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致,属于意外事件。意外事件,不是犯罪。根据我国刑法,不构成犯罪的情况主要有: 1、刑法第3条规定的罪刑法定原则,即“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如果行为人的行为即使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但在法律上找不到任何相关规定,就必须按照罪刑法定原则来处理,不能以犯罪论处。例如,1979年刑法第160条流氓罪中规定的“其他流氓活动”,包含了鸡奸行为。 但1997年刑法将流氓罪分解为四个新罪名,并取消了原流氓罪的法条,但在新分的四个罪以及其他的各项罪名中,都找不到有关鸡奸行为的规定。因此,对1997年刑法生效后发生的鸡奸行为,就不能再以犯罪论处。 2、刑法第13条中规定的“但书”,即“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但书”所说的情况,主要是指刑法分则中规定的一些罪名,如盗窃罪、侵犯通信自由罪、交通肇事罪等犯罪,在犯罪数额、犯罪情节、危害后果等方面达不到构成该罪所要求具备的条件时,不能以犯罪认定。 3、不满14周岁的人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根据刑法第17条的规定,不满14周岁的人,属于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因此,不满14周岁的人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不能构成犯罪,也不能追究刑事责任。 4、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实施了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的8种犯罪以外的犯罪的。 即: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换句话说,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仅对实施了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的8种犯罪负责,如果实施了这8种犯罪以外的犯罪的,则不负刑事责任。但需要注意的是,根据刑法分则的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实施下列犯罪的,仍应当负刑事责任。它们是: 奸淫幼女的(第236条第2款);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罪(第127条第2款);非法拘禁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第238条第3款);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死亡的(第292条第2款);携带凶器抢夺的(第267条第2款);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第269条)。 5、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根据刑法第18条的规定: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这里指的是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如果是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或者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2020考研法硕真题:非法学(完整版)

2020考研法硕真题:非法学(完整版) 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法硕(非法学)真题 专业基础 一、单项选择题:第1-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从刑法的形式渊源来看,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是 A狭义刑法B单行刑法 C附属刑法D立法解释 2、“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刑法的这一规定体现的原则是 A罪刑法定原则B主客观相统一原则 C罪责刑相适应原则D刑法适用平等原则 3、甲挪用公款炒股亏损无力归还,被检察机关以贪污罪起诉,人民法院依法认定甲的行为构成挪用公款罪。人民法院对本案罪名的变更体现了() A规制机能B保护机能 C保障机能D威慑机能 4、下列行为可以构成犯罪的是() A参加传销组织B多次敲诈勒索他人财物 C雇佣童工清理客房D拐卖15周岁的男孩 5、甲在丈夫的水杯中投毒,意图杀害丈夫,丈夫中毒后呕吐不止,甲见状不忍,将丈夫送到医院,使之得救。甲的行为属于()

A犯罪预备B犯罪未遂C犯罪中止D犯罪既遂 6、2014年6月29日,甲持枪抢劫后逃到外地,同年11月8日,甲因琐事将他人殴打成重伤,对甲的抢劫犯罪() A经过20年不再追诉 B从2014年6月20日计算追诉时效 C因为甲逃避追查,其追诉时效不受限制 D如果20年后认为必须追诉的,报请公安部核准 7、甲乙二人驾驶摩托车夺取吴某挎包,因车速快将吴某带倒, 致其重伤,甲乙的行为() A抢夺罪B故意伤害罪C抢劫罪D抢夺罪和过失致人重伤罪 8、甲因涉嫌受贿被捕,在受讯间时如实供述了受贿罪刑,并举 报了同监室的一名犯罪嫌疑人企图潜逃,经查证属实,下列选项中 正确的是() A甲有自首情节,对其可以从轻处罚 B甲有立功情节,对其可以免除处罚 C甲有坦白情节,对其可以从轻处罚 D甲具有重大立功情节,对其应当免除处罚 9、甲明知王某是逃犯,在公安人员前来抓捕王某时,给其3000 元帮其逃跑,甲的行为构成() A窝藏罪B妨害公务罪C包庇罪D私放在押人员罪 10、张某深夜撞门进入甲家,被甲安装在保险柜上的防盗装置击中头部受轻伤,甲的行为() A事先防卫B正当防卫C假想防卫D防卫过当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与教育教学能力提升”专题教育叙事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与教育教学能力提升”专题教育叙事 ——我和我的“教师理想” 今年我有幸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专题为“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与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的网络培训课程的学习。课程分为五个模块:教育改革与发展、教学理念与方法、教学管理与评价、职业规划与发展和专业能力提升。通过本次学习,我深深体会到学校对我们青年教师给予的希望如此深切,希望通过本次培训学习促进我们的成长,更体会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学科探索的深入,对教师这一职业不论从师德修养、专业能力、教学能力,还是自我修养和发展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个人感到本次培训内容上不仅针对青年教师的发展困境,又能为青年教师发展和培养提供方法论的指导。就本次培训学习,我的几点感悟体会如下: 一、内容涵盖全面多角度解读为师之道 本次专题培训内容从宏观到微观,从多个角解读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趋势、教师的发展路径、学生的培养道路,以及教与学的关系等问题。主讲教师多来自于我国著名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可谓背景显赫,对各自的领域有着深入研究,值得倾听和借鉴。对我而言,不可不说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审视和学习,我受到的启发和点拨难于言表。我深有感触的是教育改革与发展模块,本部分主要是关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理念、教师的使命意识与责任感以及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总体形势。南开大学校长龚克主讲的《关于高等教育人才

培养的问题》让我印象深刻,就提到了学生培养的实施途径就要坚持“以德为先、教师为范”的原则,可见教师在学生成长中的关键作用,这让我的心潮起潮伏,让我的心灵震撼,我收获最大的是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的素养,丰富自身的底蕴,倾情投入教育教学工作,积淀方法,摸索经验,在教学中历练,才能促进自身业务成长。只有自身不断成长,才能做到“教师为范”,才能引导学生成长。 二、勤于自我反思提高教学业务能力 在教学理念与方法模块,浙江科技学院的副院长郑友取主讲的《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和培训技法》深深地吸引着我,让我从重新审视着“我”和“教师”这个职业,好多以前的困惑似乎开朗了许多。郑友取教授在课程中就马斯洛需求层次、注意力曲线、板书的技巧、如何书写教案、如何进行课前及课堂准备、如何样利用手势目光吸引学生、如何构建课程计划、如何选择教学资源等内容进行了深入讲解,把课堂教学三个部分课前、课中和课后的相关因素都做了分析和演示。这使我回忆起我刚进入学校工作时的场景,我深知进入一个新环境,需要百倍努力、兢兢业业才能赢得领导和同事对我的信赖和肯定,所以在教学上,我也异常努力,生怕讲解得不透彻,内容不够丰富。一堂课下来我自己感觉很好,但学生们却很是茫然,原因就在于我依然按照我以前的模式讲课,内容深度上稍微降低,词汇延伸和扩展较多。我没有太多考虑学生的情况,只是一味考虑自己要使课堂饱满,内容丰富。所以,问题就在于我没有很好地“备学生”,没有懂得学生的起点和需要。后来,经过向科长以及其他老师虚心请教,进入他们的

2017考研-法律硕士之刑法案例分析(27)

2017考研:法律硕士之刑法案例分 析(27) 避险过当刘某某在城外树林里游逛,遇女青年林学武(21岁,体校业余武术队员)骑车从树林 穿过,遂生歹意。他潜伏窥察后发现,林学武每日清晨和傍晚都要骑车路过此地。 某日傍晚,刘携带刺刀一把,躲在路旁大树后面,等侯林下班回家,伺机强奸。当 林骑车进树林时,刘突然窜出,拦住去路,林与其搏斗将刘踢翻在地后迅速逃跑, 刘穷追不舍。林学武跑出不远,看见一户人家亮着灯,欲进去暂时躲避,但屋门推 不开,便破窗而入。刘见林逃进屋内,便返身逃跑。但是,林在破窗进屋时,不仅 损坏了窗户、而且一脚踩在床上睡觉的小孩(8岁)的左腿上,造成粉碎性骨折。[问题] 林学武对踩伤小孩的行为应否负刑事责任,为什么?[分析]林学武对踩伤小孩的行为应当负刑事责任。理由是:林学武在遇到不法侵害时,本可以实行正当防卫行为。在其力量悬殊的情况下,没有足够的防卫能力,也可以采用避险的方法。但是,林学武的避险行为所造成的损害却大于或者等于其所要保护 的利益,即为自己免遭伤害而将幼童踩伤,属于避险过当。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 避险过当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凯程法硕优势: 凯程法硕辅导经验丰富,每年都有大量学员考取北大、清华、人大、中国政法、贸大、中财、北师大、中央民族大学、社科院、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等院校,在凯程官方网站有他们的经验谈视频,同学们可以查看,相信他们的经验对每位同学都有很大的帮助。对法硕参考书、就业、择校、分数线、备考指导等不清楚的同学,可以查看凯程的官方网站,可以联系咨询老师,为同学们详细解答。 凯程法硕成功学员经验谈视频: 很多机构说自己考了多少人,亮出来多少经验谈,但是几乎没有机构把自己学员的经验谈视频亮出来,凯程有实力把凯程学员部分学员视频经验谈亮出来,体现凯程的绝对优势。详细请查看凯程官方网站法硕栏目。 凯程简介: 凯程考研以"专业、负责、创新、分享"的办学理念,突出"高命中率、强时效性、全面一条龙服务"的特色,成为考研学子选择专业课辅导的首选。11年来已有千余位考生在凯程的帮助下顺利考取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中传等全国著名高校,引发业界强烈关注。凯程考研成立于2005年,国内首家全日制集训机构考研,一直致力于高端全日制辅导,由李海洋教授、张鑫教授、卢营教授、王洋教授、索玉柱教授等一批高级考研教研队伍组成,

高校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

高校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 1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增强“教育为业界服务”的理念 教育不是目的,是培养人才的途径和手段,因此我们不能为了教育而 去教育,而应树立“教育是为业界服务”的理念。软件产业的迅速发 展对行业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但高端软件人才的培养却并不尽 如人意,大多数高校的专业教学仍习惯于按照传统理工科人才培养模式,侧重于基础理论知识教学和个人动手能力的实验实习,但这还远 远不够,若要培养出高质量的业界从业者,应做到“知己知彼”。所 谓知己,即引导帮助学生尽量充分了解、挖掘自身专业兴趣爱好、特长;所谓知彼,即要充分了解行业本质、特点、规律,特别是发展的 动态趋势对从业者在各方面素质和能力的要求。软件工程专业特点使 得学生的工程能力以及职业各方面素质的培养训练尤为重要,但由于 目前实际工程项目运作及工程环境训练不足,学生往往对专业学习始 终有那种画饼充饥、雾里看花的感觉,投入感和真实感大打折扣。激 发教育首先要为学生设计多样化的培养目标和方案,提供多种人才成 长模式,使学生依据自身个性进行合理定位,从而具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实现志向性激励,“以市场实际需求为导向,以工程实践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深入推进教育改革,避免培养出的学生与产业界 需求相脱节,并努力帮助每个学生依据兴趣、特长找到适合自己的成 长之路。 2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树立工程性、创新性的教学理念 教学的目的除了培养学生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扎实的理论基础,更 要结合软件工程行业特点,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动手和实践能力、良 好的创新意识、优良的职业化素养,因此将工程化教学理念作为人才 培养的核心任务是迫切和必要的。软件工程主要目的是将工程方法应 用到软件分析、设计、开发与维护,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也应 具有系统化和整体性,并注重阶段化、模块化培养策略。分阶段课程

20XX考生必看:刑法总论重点法条详细解析-fashuo.doc

1、属地原则“第6条”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的,也适用本法。“犯罪的行为”(包括犯罪的实行行为和预备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第11条”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通过外交途径解决。“第90条”民族自治地方不能全部适用本法规定的,可以由自治区或者省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特点和本法规定的基本原则,制定变通或者补充的规定,报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施行。 2、保护原则“第8条”外国人(主体)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对象),而按本法规定的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性质比较

严重),可以适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双重犯罪)3、刑法适用的溯及力问题(对象:只能是未决犯,适新条件)“第12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本法施行以前的行为,如果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的,适用当时的法律;如果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总则第四章第八节的规定应当追诉的,按照当时的法律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如果本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适用本法。本法施行以前,依照当时的法律已经作出的生效判决,继续有效。第八节时效“第87条”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

2020考研法硕非法学真题已公布

2020考研法硕非法学真题已公布 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法硕(非法学)真题 专业基础 一、单项选择题:第1-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从刑法的形式渊源来看,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是 A狭义刑法B单行刑法 C附属刑法D立法解释 2、“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刑法的这一规定体现的原则是 A罪刑法定原则B主客观相统一原则 C罪责刑相适应原则D刑法适用平等原则 3、甲挪用公款炒股亏损无力归还,被检察机关以贪污罪起诉,人民法院依法认定甲的行为构成挪用公款罪。人民法院对本案罪名的变更体现了() A规制机能B保护机能 C保障机能D威慑机能 4、下列行为可以构成犯罪的是() A参加传销组织B多次敲诈勒索他人财物 C雇佣童工清理客房D拐卖15周岁的男孩 5、甲在丈夫的水杯中投毒,意图杀害丈夫,丈夫中毒后呕吐不止,甲见状不忍,将丈夫送到医院,使之得救。甲的行为属于()

A犯罪预备B犯罪未遂C犯罪中止D犯罪既遂 6、2014年6月29日,甲持枪抢劫后逃到外地,同年11月8日,甲因琐事将他人殴打成重伤,对甲的抢劫犯罪() A经过20年不再追诉 B从2014年6月20日计算追诉时效 C因为甲逃避追查,其追诉时效不受限制 D如果20年后认为必须追诉的,报请公安部核准 7、甲乙二人驾驶摩托车夺取吴某挎包,因车速快将吴某带倒, 致其重伤,甲乙的行为() A抢夺罪B故意伤害罪C抢劫罪D抢夺罪和过失致人重伤罪 8、甲因涉嫌受贿被捕,在受讯间时如实供述了受贿罪刑,并举 报了同监室的一名犯罪嫌疑人企图潜逃,经查证属实,下列选项中 正确的是() A甲有自首情节,对其可以从轻处罚 B甲有立功情节,对其可以免除处罚 C甲有坦白情节,对其可以从轻处罚 D甲具有重大立功情节,对其应当免除处罚 9、甲明知王某是逃犯,在公安人员前来抓捕王某时,给其3000 元帮其逃跑,甲的行为构成() A窝藏罪B妨害公务罪C包庇罪D私放在押人员罪 10、张某深夜撞门进入甲家,被甲安装在保险柜上的防盗装置击中头部受轻伤,甲的行为() A事先防卫B正当防卫C假想防卫D防卫过当

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 质量国家标准 篇一:金融学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金融学类专业 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提交审议稿) 教育部高等学校 金融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2014年7月1日 目录 1、前言................................................................................................. . (2) 1.1 学科意义................................................................................................. .. (2)

1.2 专业概述................................................................................................. .. (2) 1.3 人才培养特色................................................................................................... .. (2) 2、学科代码与适用专业范围................................................................................................. .. (3) 2.1学科代码................................................................................................. (3) 2.2适用专业范围................................................................................................... (3) 3、培养目标................................................................................................. .. (3) 4、培养规格................................................................................................. .. (4) 4.1学制与学

法律硕士刑法重点考题总结(九)

法律硕士刑法重点考题总结(九) (2004.一.1.单选题)下列行为中已满14 周岁不满16 周岁的人应当负刑事责任 的是:( ) A.走私毒品 B.贩卖毒品 C.决水 D.拐卖妇女、儿童 (2008.一.1.单选题)下列行为中,已满14 周岁不满16 周岁的人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是( )。 A.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拐卖儿童 B.强奸、抢劫、抢夺、放火、爆炸 C.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 D.抢劫、绑架、放火、爆炸 (2005.一.7.单选题)下列哪一种情形,尚不能认为是犯罪( )。 A.甲打电话邀约其朋友李某一起去实施抢劫 B.乙向其朋友赵某表示要杀掉仇人陈某 C.丙为了盗窃张某家财产,毒死了张某家的看家犬 D.丁为方便对刘某实施抢劫,对刘某的活动规律进行跟踪调查 (2008.一.6.单选题)下列情形中,属于犯意表示的是( )。 A.甲为非法制造枪支而购买钢管 B.乙对朋友发誓说要杀死仇人张某 C.丙发电子邮件邀约朋友参与盗窃 D.丁向他人发送敲诈财物的短信息 (2007.一.5.单选题)下列情形中,属于故意杀人罪实行行为的是( )。 A.甲为谋杀刘某而持刀潜入刘某家中隐藏、守候 B.乙为谋杀孙某购买一支手枪,以便杀孙某时使用 C.丙为谋杀赵某而在赵某饮用的茶水中投放毒药 D.丁为谋杀李某而花10 万元雇佣杀手 (2009.一.11.单选题)下列行为中,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的是( )。 A.甲为劫财而将受害人骗到预定地点 B.乙为劫财而埋伏在阴暗处等候被害人出现 C.丙为劫财而在被害人饮料中投放麻醉药 D.丁为劫财而购买了一把匕首

凯程教育: 凯程考研成立于2005年,国内首家全日制集训机构考研,一直从事高端全日制辅导,由李海洋教授、张鑫教授、卢营教授、王洋教授、杨武金教授、张释然教授、索玉柱教授、方浩教授等一批高级考研教研队伍组成,为学员全程高质量授课、答疑、测试、督导、报考指导、方法指导、联系导师、复试等全方位的考研服务。 凯程考研的宗旨: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凯程考研的价值观口号:凯旋归来,前程万里; 信念:让每个学员都有好最好的归宿; 使命:完善全新的教育模式,做中国最专业的考研辅导机构; 激情:永不言弃,乐观向上; 敬业:以专业的态度做非凡的事业; 服务:以学员的前途为已任,为学员提供高效、专业的服务,团队合作,为学员服务,为学员引路。 如何选择考研辅导班: 在考研准备的过程中,会遇到不少困难,尤其对于跨专业考生的专业课来说,通过报辅导班来弥补自己复习的不足,可以大大提高复习效率,节省复习时间,大家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辅导班,或许能帮你找到适合你的辅导班。 师资力量:师资力量是考察辅导班的首要因素,考生可以针对辅导名师的辅导年限、辅导经验、历年辅导效果、学员评价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询问往届学长然后选择。判断师资力量关键在于综合实力,因为任何一门课程,都不是由一、两个教师包到底的,是一批教师配合的结果。还要深入了解教师的学术背景、资料著述成就、辅导成就等。凯程考研名师云集,李海洋、张鑫教授、方浩教授、卢营教授、孙浩教授等一大批名师在凯程授课。而有的机构只是很普通的老师授课,对知识点把握和命题方向,欠缺火候。 对该专业有辅导历史:必须对该专业深刻理解,才能深入辅导学员考取该校。在考研辅导班中,从来见过如此辉煌的成绩:凯程教育拿下2015五道口金融学院状元,考取五道口15人,清华经管金融硕士10人,人大金融硕士15个,中财和贸大金融硕士合计20人,北师大教育学7人,会计硕士保录班考取30人,翻译硕士接近20人,中传状元王园璐、郑家威都是来自凯程,法学方面,凯程在人大、北大、贸大、政法、武汉大学、公安大学等院校斩获多个法学和法硕状元,更多专业成绩请查看凯程网站。在凯程官方网站的光荣榜,成功学员经验谈视频特别多,都是凯程战绩的最好证明。对于如此高的成绩,凯程集训营班主任邢老师说,凯程如此优异的成绩,是与我们凯程严格的管理,全方位的辅导是分不开的,很多学生本科都不是名校,某些学生来自二本三本甚至不知名的院校,还有很多是工作了多年才回来考的,大多数是跨专业考研,他们的难度大,竞争激烈,没有严格的训练和同学们的刻苦学习,是很难达到优异的成绩。最好的办法是直接和凯程老师详细沟通一下就清楚了。 建校历史:机构成立的历史也是一个参考因素,历史越久,积累的人脉资源更多。例如,凯程教育已经成立10年(2005年),一直以来专注于考研,成功率一直遥遥领先,同学们有兴趣可以联系一下他们在线老师或者电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