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IB钾钠氯分析仪测定操作规程

DSIB钾钠氯分析仪测定操作规程
DSIB钾钠氯分析仪测定操作规程

1.目的

规范DSI-903B钾钠氯分析仪操作过程,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

2.检验项目及检验原理

2.1 检测原理

DSI-903钾、钠、氯电解质分析仪采用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测量原理来测定样品溶液中的钾、钠、氯。

2.2 检测项目:血清中钾、钠、氯浓度。

3. 仪器性能

3.1 范围及精度:

3.2 定标

1允许误

差:

K+<±0.10mmol/L Na+<±1.5mmol/L Cl-<±1.5mmol/L

3.3 响应速度:测量及两点定标最迟在42秒内完成。

3.4 样本量:125μl,最小65μl。

3.5 仪器校准日期及结果:10分钟不测量自动进入休眠状态,每2小时自动进行定标校准。

4. 开机程序

4.1 开机程序

4.1.1 测试前检查

如果定标/冲洗液瓶子是空的:

4.1.2 打开左面板,拿掉空的定标/冲洗液瓶,倒空废液瓶。

4.1.3 将废液瓶按到左面的位置上,确保废液槽口在瓶口内。

4.1.4 将定标/冲洗液取样管装入定标/冲洗液瓶子中,然后安装在右面的位置上。

4.2 开机

4.2.1 接通电源(903分析仪无电源开关)。

注意:DSI-903分析仪需要24小时连续开机,如果断电后进行日常维护需要有30分钟的仪器稳定时间。若较长时间关机的话,903分析仪的电极需要进行维护。

4.2.2 检查:接通电源后,仪器前面板右下角的电源指示灯亮,屏幕提示“调整日期吗?”,下面可进行日期设定或按“NO”。

5. 定标

5.1 定标 1

仪器自动冲洗结束,显示“正在进行定标1”;自动吸入定标 1后,约6秒,屏幕显示“正在进行定标1”;数据稳定后,仪器显示“测量结束正在冲洗”。冲洗结束后,把定标 1数值修正到理论值后自动进行第二次定标1,过程同上。如果定标 1数据不能通过,仪器显示“进行定标 1吗?”。按“YES”键,仪器再次进行定标1,如果通过仪器显示“进行定标2吗?”。

5.2 定标 2

此时如没有打开进样针按YES,则仪器显示“打开进样针”提示用户打开进样针。如果是误按 YES键,则进样针仍不打开按下NO,取消误按 YES键动作。打开进样针后,仪器显示“放好定标 2液按 Y键”。此时用户把进样针插入斜率定标液中,并按下 YES键回归进样针,屏幕显示“正在进行定标2”数据稳定后,且斜率值在仪器软件设定的范围内,仪器自动修正到理论斜率值,显示“测量结束正在进行冲洗”。仪器自动冲洗结束,显示“进行测量吗?”。

6. 质控操作程序:

6.1 DSI-903仪器二点定标通过后,屏幕提示要”进行测量吗?”,如此时不需测量样品,按“NO”键,屏幕提示要“进行定标 1吗?”如不需要进行定标1,按“NO”键,屏幕显示“进行质量测量吗?”

6.2 如不需要质控测量,按“NO”键,程序又回到“进行测量吗?”,如需要进行质控测量按 YES键,

仪器自动进行定标1,定标 1不通过请继续进行定标 1通过后屏幕显示“调整质控批号吗?”

6.3 如不需要调整质控批号,按 NO键。

注意:DSI-903仪器只存储和统计同一批号的质控数据,更改批号,仪器自动清除前一批号的质控数据。

6.4 如需要更改质控批号,按 YES键,屏幕显示“↑↓键调整 Y键确认”。

6.5 质控批号为 6位数,首先前二位数开始闪烁,此时用↑↓键调整数值,调整好后按 YES键,此时质控批号的中间二位数开始闪烁,按上述同样方法调整好质控批号 6位数,如果质控批号调整有误,则在调整最后二位时按 NO键,重新进行批号 6位数的调整。确认正确后按 YES键,屏幕显示“打开进样针”。

6.6 准备好质控样品后,打开进样针,屏幕又提示“放好样品按 Y键”,把进样针插入质控样品中,按 YES 键,仪器自动吸入质控样品,屏幕显示“正在进行测量”。

6.7 吸样结束仪器发出“嘟”声,移去被测量质控品,推回进样针,几秒钟后,屏幕显示“正在进行测量”。

6.8 数据稳定后,屏幕显示“测量结束正在进行冲洗”。

6.9 打印机自动打印质控测量数据。

6.10 冲洗结束,屏幕显示“质控调整吗?”按 YES键,屏幕显示:↑↓键调整 Y键确认。此时 K的测量

值结果开始闪烁,如此时 K的测量结果与质控样品的靶值有差别,可用↑↓键调整,调整好后按 YES键确认,之后 Na的测量值开始闪烁,按上述方法调整好所有数值,如果前几项调整有误,则在 PH项调整时按 NO键,重新进行质控调整,正确后按 YES键,程序返回到“进行质控测量吗?”

注意:质控调整后质控调整前的质控样品测量数据自动丢掉,质控样品测量值和样品测量值被调整,“质控调整吗?”提示只在进入质控测量且进行了第一次质控测量后出现。同一批号的质控样品至少需

测量 5次,仪器才对这些质控数据进行处理,显示出这些数据的平均值,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同一批号

的测量数据少于 5次,仪器不进行质控数据的统计处理。

6.11 质控测量冲洗结束,如果N=5,屏幕显示:显示统计值吗?此时按 NO键,程序又回到“进行质控测量吗?”,按 YES键屏幕显示 N次(N≥5)质控数据的平均值。打印机同时打印出平均值结果。再按 YES键,屏幕显示:方差值。打印机同时打印出标准差结果。再按 YES键,屏幕显示:变异系数。打印机同时打印出变异系数结果。统计结束按 YES键,程序返回到“进行质控测量吗?”

6.12 当N≤5时,质控测量数据中任何一项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质控测量无效:

(1)电极的MV值超范围;(2)电极斜率超范围;(3)测量数据不稳;(4)测量数据超出仪器测量范围。

6.13 当N≥5次后,每测一次同一批号的质控数据,仪器要对被测质控数据进行有效性判断,如果质控数据超出仪器根据前面质控测量值计算出的质控限定范围;或质控数据中任何一项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这

时质控数据不存储而且不参加质控统计,屏幕提示“质控值失控”,并在失控的一项出现*号:

(1)电极的 MV值超范围;(2)电极斜率超范围;(3)测量数据不稳;(4)测量数据超出仪器设定的范围。

6.14 903仪器可存储 256次质控测量数据,即使仪器断电,此质控数据仍保留在仪器程序中。

7. 常规样本操作程序

执行开机程序后或机器处于开机状态,然后执行下列操作:

仪器进入测量状态,此时按 NO键,仪器提示您是否要进行定标1,再按 NO键仪器提示“进行质量控制吗?”,不需要进行质控测量,再按 NO键仪器提示“显示存储测量值吗?”,不需显示存储测量值,按 NO 键,程序又回到“进行测量吗?”在测量状态时,闪烁的样品号是本次将要测量的样品号,此时如需要更改样品测量号,可用↑↓键调整。如要进行样品测量,先打开进样针,插入样品溶液中,按 YES键,仪器自动吸入样品液,听到仪器喇叭嘟声响,移去样品液,推回进样针。(果样品测量时进样针没有打开,此时按 YES操作方法同定标2。)仪器显示“正在进行测量”,约 8秒后仪器显示测量结果,数据稳定后仪器显示“测量结束正在进行冲洗”。然后仪器显示“进行测量吗?”进行下一样本的测定。

7.1 急诊样本操作程序

终断其他样本操作,进行急诊样本的操作。操作结束记得恢复先前的操作。

7.2 历史数据查找方式

7.2.1 903仪器在每次样品测量后自动进行样品测量值存储,样品测量值最大于 200次,测量次数大于 200次后,仪器自动丢掉最前面的测量值,存储最近的 200次测量值,存储的样品测量值掉电不丢失。仪器

进入“显示存储测量值”程序按下述方法。

7.2.2 样品测量后,仪器提示“进行测量吗?”,此时连续按 NO键直至出现仪器提示“显示存储测量值吗?”,按 NO键返回“进行测量吗?”程序,按 YES键,仪器显示“↑↓键调整 Y键确认”。

注1:此时显示的样品号,日期,时间为最近一次的样品测量值。按↑↓键调整标本次序;按 Y键

显示你所需要的样品测量值的所有数据。如果此时内置打印机在线,则打印机自动打印出显示的测量值。按 YES键再次进入“查询程序”,此时显示的样品测量号、日期和时间为当前显示的样品测量值,按NO 键仪器返回“进行测量吗?”程序。

注2:如果需要消除仪器中存储的样品测量数据,必须在仪器上电前按下 YES键,同时接通电源 0.5秒“嘟”声后放开 YES键。

8.操作注意事项

8.1 根据要求,903分析仪始终24小时开机,处于等待状态。

8.2 在样品测量时注意样品测量管道内的样品不能有气泡存在,如果有气泡会造成测量结果不稳定或误差,应重复测量一次。

8.3 不要使用人工合成的质控品,因为它们含有某种成分,可能会损坏电极。

8.4 确保所有的样品必须是:

8.4.1 尽快地测量,样品采集后最好不要超过一小时。

8.4.2 使用肝素作为抗凝剂时浓度不能太高(每毫升血液中肝素浓度应小于 50个单位),不能使用EDTA,柠檬酸盐,草酸盐等抗凝剂。

8.4.3 所有的样品应在室温下保存,不要冷冻。

8.4.4 如果环境温度的变化达到10℃,那么就需要进行斜率定标。如果每日的环境温度变化在10℃以上,这时可进行 8小时一次的斜率定标,而不是 24小时一次的斜率定标。

8.4.5 更换定标/冲洗两用液时,请同时将废液瓶倒空,并清洗干净。

9.相关文件及记录表格

9.1 《DSI-903B钾钠氯分析仪操作说明书》

9.2 《DSI-903B钾钠氯分析仪使用记录表》

发放范围:检验科

编写人:

审核人:

审批人: 执行日期:年月日

余氯测定仪期间核查操作规程

余氯测定仪期间核查操作规程 1.核查目的 为了确保余氯测定仪检测性能在仪器两次检定期间内处于正常状态,及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故对仪器设备进行期间核查。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实验室所有余氯测定仪期间核查。 3.核查项目 外观核查、示值误差、示值重复性。 4.核查依据 JJF1609-2017余氯测定仪校准规范 5.校准条件 5.1环境条件 5.1.1 环境温度:(15~35)℃,相对湿度:15%~85%。 5.2标准物质计其他设备 5.2.1 模拟游离余氯标准物质,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不大于3%(k=2)。 总余氯标准物质,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不大于2%(k=2)。 6.核查方法 6.1外观核查 6.1.1仪器外表应光洁平整,色泽均匀。仪器各功能键应能正常工作,各紧固件无松动、显示应清晰完整。 6.1.2仪器铭牌应标明其制造厂名、商标、名称、型号、规格、出厂编号以及出厂日期,铭牌应清晰。 6.2示值误差 在仪器(0~2.0)mg/L 测量范围内均匀选取4个测量点(例如:0.5mg/L 、1.0mg/L 、 1.5mg/L 、 2.0mg/L ),将余氯标准物质用实验用水(实验用水为不含氯和还原性物质的去离子水或二次蒸馏水)配制成相应浓度,按照仪器说明书的要求,加入配套试剂,待反应完成后放入仪器中进行测量,每个测量点分别显色,独立测定3次,得到测量值i C ,求其平均值i C ,按公式(1)分别计算上述4种浓度下仪器的相对示值误差i C ?。 %100s s i i ?-= ?C C C C (1) 式中:

i C ?一相对示值误差,%; i C 一余氯标准物质测量平均值,mg/L ; s C 一配制的标准物质标称值,mg/L 。 在仪器大于(0~2.0)mg/L 测量范围,选定其中间测量点,并配制相应浓度的标准溶液按上述方法进行校准。 6.3重复性 选用浓度为1.0mg/L 的余氯标准溶液,按照仪器说明书的要求,加入配套试剂,待反应完成后重复测量7次,记录每次测量值,按公式(2)计算,得到仪器测量重复性。 %)(1001n 1n 1i i r 2?--= ∑=C C C S (2) i C 一第i 次测量值,mg/L ; C 一平均测量值,mg/L ; r S 一重复测量的相对标准偏差,%; n 一测量次数。 7.结果评定 表1 仪器计量性能要求 8.核查周期 在仪器设备两次检定之间,每六个月核查一次。如遇特殊情况,可增加期间核查次数。

血气分析仪与电解质分析仪所测钾钠氯结果分

血气分析仪与电解质分析仪所测钾钠氯结果分 血气分析是临床抢救和监护病人的一组重要生化指标,电解质分析仪可反映病人体内急性和潜在的酸碱平衡和气体交换的内环境变化。血清K+、Na+、Cl-离子测定也是临床上常用的检测项目和急诊项目之一。为了比较血气分析仪与电解质分析仪所测结果是否有差异,对40份血气分析标本采用两种方法测定其K+、Na+、Cl-结果显示两种仪器及方法差异无显著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AVL9130型电解质分析仪,AVL OPTI型血气分析仪。 1.2 抗凝剂采用肝素注射液(6 250 U/ml)。 1.3 方法参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中血气分析标本的采集方法。用2 ml或5 ml 7号针头的玻璃注射器抽取上述浓度抗凝剂0.2 ml充分湿润注射器内壁,然后排区残液,抽取动脉血2 ml测定K+、Na+、Cl-结果。用剩余的血在AVL9130型电解质分析仪上测定K+、Na+、Cl-结果。 2 结果见表1。 3 讨论 从本实验的表1中可看到AVL9130电解质分析仪与AVLOPTI血气分析仪所测K+、Na+、Cl-结果经t检验提示差异无显著性(P>0.05),说明两种仪器测定K+、Na+、Cl-无显著差异。分析临床所提出血气分析仪所测结果偏低的原因是肝素抗凝所致,而并非是仪器或检验方法不同所引起的。临床上抽取电解质的标本应用的是干燥管,无抗凝剂,而血气分析所用的是经过肝素抗凝的,由于临床上抽取标本时担心标本凝集或有凝块而需重抽标本,经常加大抗凝剂,有报道肝素浓度越高K+值降低就越多,这可能与血液中阳离子结合有关,即肝素与K+生成肝素钾,影响离子电极对K+的测定,致使K+值结果降低,在实际临床操作中除肝素产生干扰外,还存在血液加入肝素抗凝后的稀释因素。这样就可以解释临床医生经常反映血气分析所测K+、Na+、Cl-离子结果不准确的原因。血气分析是临床抢救和监护病人的一组重要生化指标,它可反映病人体内急性和潜在的酸碱平衡和气体交换的内环境变化。血清K+、Na+、Cl-测定也是常用的检查项目。 临床上在做血气分析时,同时也检验了动脉血中的K+、Na+、Cl-,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正确的样本采集是尤为重要的。建议采用低浓度的肝素钠或肝素锂,肝素锂的优点是

余氯分析说明书M401023

目录Contents 01 安全说明 02 产品概述 测量原理 03 产品特点 测量组成 04 技术参数 05 安装尺寸 06 传感器安装 07 接线说明 08 按键说明 09 设置说明 12 变送器维护 13 传感器维护 14 通信协议 17 故障排除

安全说明仪器应选择安装在室内或有防护装置的位置,周围不得放置易燃易爆的物品。 ◆仪器安装位置应选择便于用户及安装维护人员阅读仪器铭牌,便 于使用、维护及检修的地方。 ◆所有电力和管道连接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标准;仪表电源前端必 须安装绝缘开关或者电路切断开关。 ◆为了安全和避免外部信号对仪器造成干扰,仪表电源线应接在相 应规格、带有地线标志、符合电器标准的插座内,且地线须确保 良好接地。 ◆仪器的内部电路详见接线图,电压和功率的额定值详见产品上的 铭牌,用户电源容量必须满足仪器正常使用的要求。 变送器安装注意事项: ◆避免变送器受阳光直射、避免变送器发生震动; ◆应将变送器安装在稍高于操作者平视位置,便于操作者浏览面板 或进行控制操作; ◆为变送器箱体的开启和维护留出足够的空间。 传感器安装注意事项: ◆将传感器安装在工艺的恰当位置,以保证获得具有代表性的测量 结果。 ◆将传感器安装在易于触及的位置,以方便对传感器进行定期清洁 维护。 ◆应避免将传感器安装在产生气泡聚集的位置,以防止干扰信号的 产生。 ◆将传感器安装在有代表性、良好的取样点附近,传感器和取样点 之间的距离推荐最大值不超过1.5m(5英尺)。

产品概述 M401023工业余氯在线分析仪是一款全新的余氯分析仪,本表具有高度的高智 能化和灵活性,可同时测量余氯、次氯酸,pH、温度,广泛应用于电力、供水、医药、化工、食品等行业,对水中的余氯和pH值进行连续测量。 测量方法 当氯的溶解于纯水时,它自动水解为两种物质:次氯酸HOCL 和次氯酸根CLO-,其溶解性曲线见下图。 HOCL与PH 的关系图 从以上的关系图可见。在pH 值为7.5、温度为25℃时,氯以52%的HOCL 和48%的CLO-形式存在。次氯酸HOCL 和次氯酸根CLO-的总和代表游离氯,工业测量中的余氯一般指的是游离氯。当PH 值在6-9.5 之间时,对样品自动进行精确补偿。控制溶液PH 值,不再需要昂贵的样品调节系统。温度变化也会影响余氯的测量,内置的温度传感器可自动温度补偿(温度变化与余氯值关系曲线见下图)。 余氯传感器对流量较敏感,最低流量要求不小于0.5 英尺/秒,利用恒流量控 制装置提供稳定的样品流量,流量控制在10-80 gal/h之间为宜。(电流输出与流量关系曲线见下图)

MA-1卡尔费休水分测定仪操作规程

MA-1智能卡尔费休水分测定仪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 建立MA-1智能卡尔费休水分测定仪的使用标准操作程序,使操作过程标准化。 2.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MA-1智能卡尔费休水分测定仪的使用。 3.内容 3.1. 仪器组件 3.1.1. 仪器组成:MA-1主机、触摸屏控制器、试剂瓶架。 3.1.2. 电源:220V稳压电源。 3.2. 操作步骤 3.2.1.在试剂瓶架上依上放好容量法卡尔费休试剂,无水甲醇及废液瓶。 3.2.2.使用前的准备工作:确认仪器连接安装无误,并检查各接口是否已拧紧旋钮。 3.2.3.吸甲醇:打开仪器电源开关,点击显示屏“进入”键,屏幕显示主菜单,再点击“吸甲醇”键,界面进入吸甲醇项,长按该界面“进入”键,仪器开始向五口瓶中吸入无水甲醇状态,此时应将加料孔瓶塞放松(以甲醇液面浸没电极两电极柱位置结束)。点击“退出”键,界面退至主菜单; 3.2. 4.注液:点击“手动控制”键出现新的界面后再点击“注液”键,然后点击“进入”键,仪器开始自动进入注液状态,泵体活塞上移至上限时将自动停止,点击“退出”键,界面退至手动控制状态; 3.2.5.吸液:点击“吸液”键,然后点击“进入”键,仪器开始将卡氏试剂吸入泵体,直至到达下限时自动停止(吸液时三通转换阀自动转入吸液状态,吸液停止后仪器自动反转,三通阀再转入注液状态)。点击“退出”键,界面退至手动控制状态: 3.2.6.打空白:点击“打空白”键,然后点击“进入”键,此时仪器进入打空白(甲醇内的水分)状态,同时将第一次吸液中泵体中的空气打空,空白打完后仪器自动结束并提示打空白结束。点击“退出”键,界面退至手动控制状态,再按“退出”键,界面退至主菜单; 3.2.7.标定:点击“标定”键,然后点击“进入”键,然后用10μl微量注射器向五口瓶中注入10μl (10mg)蒸馏水,点击“进入”键,仪器开始对卡氏液进行标定。可连续标定五次,仪器会将标定结果自动存入系统内存并计算出平均值。待结束后,按“退出”键,界面退至主菜单; 3.2.8.样品检测:待标定结束后,仪器就可以对样品进行自动检测了。点击主菜单“样品检测”键,再点击“样品重量”,按界面提示输入样品重量,按“确认”键,再点击“延时时间”(一般情况下,样品是液体延时时间为l0-15秒即可,样品如是固体,可根据其溶解度大致为30—60秒)按“确认”键,然后点击“进入”键,仪器进入自动检测状态;若进行多次检测且样品重量不同,需重复5—7项操作。 3.2.9.排废液:待仪器连续多次检测结束后,五口瓶中的溶液会逐渐增多,当目

水质钾和钠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水质钾和钠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主要内容与使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可过滤态钾和钠。他适用于地面水和饮用水测定。测定范围钾为~L;钠为~L。对于钾和钠浓度较高的样品,应取较少的试料进行分析,或采用次灵敏线测定。 2. 原理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是测量基态原子对共振辐射的吸收。在高温火焰中,钾和钠很易电离,这样使得参于原子吸收的基态原子减少。特别是钾在浓度低时表现更明显,一般在水中钠比钾浓度高,这时大量钠对钾产生增感作用。为了克服这一现象,加入比钾和钠更易电离的铯作电离缓冲剂,以提供足够的电子使电离平衡向生成基态原子的方向移动。这时即可在同一份试料中连续测定钾和钠。 3. 试剂 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公认的分析纯试剂以及重蒸馏水或具有同等纯度的水 . 硝酸(HNO3),ρ=mL。 硝酸溶液,1+1。 硝酸溶液,%(V/V):取2mL硝酸加入998mL水中混合均匀。 硝酸铯溶液,L:取硝酸铯(CsNO3)溶于100mL水中。 标准溶液:配制标准溶液时所用的基准氯化钾和基准氯化钠均要在150℃干燥2h,并在干燥器内冷至室温。 钾标准贮备溶液,含钾L:称取±g基准氯化钾 (KCl),以水溶解并移至1000mL 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摇匀,将此溶液及时转入聚乙烯瓶中保存。 钠标准贮备溶液,含钠 L:称取±g基准氯化钠 (NaCl),以水溶解并移至1000mL 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摇匀,即时转入聚乙烯瓶中保存。 钾和钠混合标准贮备溶液,含钾和钠L:称取±g 基准氯化钾和±g基准氯化钠

于同一烧杯中,用水溶解并转移至 10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摇匀,将此溶液即时转入聚乙烯瓶中保存。 钾标准使用溶液,含钾 L:吸取钾标准贮备溶液于100mL容量瓶中,加2mL 硝酸溶液以水稀释至标线,摇匀备用,此溶液可保存3个月。 钠标准使用溶液I,含钠L:吸取钠标准贮备溶液于100mL容量瓶中,加2mL 硝酸溶液以水稀释至标线,摇匀,此溶液可保存3个月。 钠标准使用溶液Ⅱ,含钠L:吸取钠标准使用溶液于100mL容量瓶中,加2mL 硝酸溶液以水稀释至标线,摇匀,此溶液可保存一个月。 4. 仪器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仪器操作参数可参照厂家说明书进行选择。 钾和钠空心阴极灯:灵敏吸收线为钾,钠;次灵敏吸收线为钾,钠。 乙炔的供气装置:使用乙炔钢瓶或发生器均可但乙炔气必须经水和浓硫酸洗涤后方可使用。 空气压缩机:均应附有过滤装置,由此得到无油无水净化空气。 对玻璃器皿的要求:所用玻璃器皿均应经硝酸溶液浸泡,用时以去离子水洗净。 5. 试样制备 水样在采集后,应立即以μm 滤膜(或中速定量滤纸)过滤,其滤液用硝酸调至pH1~2,于聚乙烯瓶中保存。 6. 操作步骤 试料的制备 如果对样品中钾钠浓度大体已知时,可直接取样,或者采用次灵敏线测定先求得其浓度范围。然后再分取一定量(一般为2~10mL)的实验室样品于50mL容量瓶中,加硝酸铯溶液,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此溶液应在当天完成测定。 校准溶液的制备 钾校准溶液 取6只50mL容量瓶,分别加入钾标准使用溶液,,,,,加硝酸铯溶液,加

哈希PCII型余氯检测仪作业指导书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作业指导书 哈希PCII型余氯检测仪操作规程 仪器编号: = 使用人:卫生消杀科 文件编号: 批准日期: 实施日期: 生效日期: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作业指导书控制状态:

1 目的 规范哈希PCII型余氯检测仪工作程序,正确使用仪器,保证检测工作顺利进行,确保操作人员人身安全和仪器安全。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测定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的总余氯及游离余氯。 3 职责 哈希PCII型余氯检测仪操作人员按照本规程操作仪器,对仪器进行日常维护并作使用登记,其保管人员负责对仪器进行定期维护与保养,科室负责人负责仪器的综合管理。 4 主要技术参数 4.1 波长:型号不同有所区别; 4.2 光度测定范围:0-2.5ABS; 4.3 检测项目:游离氯、总氯; 4.4 检测方法:DPD法; 4.5 检测范围(mg/L):0.02-2.00Cl2; 4.6 操作环境:10~50℃,0-90%的相对湿度; 4.7 电源:7号碱性电池; 4.8 重量:230g。 5 操作程序 1.移取10ml样品到一个样池中,作为空白样,盖上盖子。 2.按下“POWER”键,打开仪器,保证显示屏上的箭头指向“LR”。 3.擦干净空白样品池外壁,将其插入样品池固定架,菱形标记面向显示屏。盖上遮光盖。 4.按下蓝色键,显示屏显示“----”,然后“0.00”。取出样品

5.移取10ml样品到另一个样品池中。 6.制备样品:加一包DPD余氯试剂粉包(21055-69)或DPD总氯试剂粉包(21056-69)到样品池中。 7.盖上盖子,轻轻摇晃20秒。如果有氯存在,溶液会显现粉红色。 8.对于余氯,迅速擦干净样品池外壁,插入样品池固定架,菱形标记面向显示屏。盖上遮光盖,立即执行步骤10。在1分钟内完成步骤7和8。 9.对于总氯,擦干净样品池外壁,插入样品池固定架,菱形标记面向显示屏。盖上遮光盖,等待3到6分钟。执行步骤10。 10.按下绿色键。显示屏显示“----”,然后以mg/L Cl2显示结果。 6、仪器维护 按照仪器使用说明书有关要求,进行日常的维护保养,并做好记录。 7 支持性文件 哈希PCII型余氯检测仪使用说明书。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电解质钾、钠、氯、钙测定试剂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附件3 电解质钾、钠、氯、钙测定试剂 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旨在指导注册申请人对电解质钾、钠、氯、钙四种测定试剂注册申报资料的准备及撰写,同时也为技术审评部门审评注册申报资料提供参考。 本指导原则是对电解质钾、钠、氯、钙测定试剂的一般要求,申请人应依据产品的具体特性确定其中内容是否适用,若不适用,需具体阐述理由及相应的科学依据,并依据产品的具体特性对注册申报资料的内容进行充实和细化。 本指导原则是供申请人和审查人员使用的指导文件,不涉及注册审批等行政事项,亦不作为法规强制执行,如有能够满足法规要求的其他方法,也可以采用,但应提供详细的研究资料和验证资料。应在遵循相关法规的前提下使用本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是在现行法规、标准体系及当前认知水平下制定的,随着法规、标准体系的不断完善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本指导原则相关内容也将适时进行调整。 一、适用范围 电解质钾、钠、钙测定试剂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体样本中钾离子、钠离子、钙离子的含量,临床上主要用于钾、钠、钙代谢紊乱的辅助诊断。电解质氯测定试剂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体样本 — 1 —

中氯的含量,临床上主要用于高氯血症或低氯血症的辅助诊断。 从方法学考虑,本指导原则中钾、钠、氯测定试剂主要指采用酶法原理,钙测定试剂主要指采用偶氮砷Ⅲ法、邻甲酚酞络合铜法、甲基麝香草酚蓝法原理。利用全自动、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或分光光度计,在医学实验室进行钾离子、钠离子、氯、钙离子定量检验所使用的临床化学体外诊断试剂。本文不适用于干式电解质钾、钠、氯、钙测定试剂。 依据《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号)、《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印发体外诊断试剂分类子目录的通知》(食药监械管〔2013〕242号),电解质钾、钠、氯、钙测定试剂管理类别为二类,分类代码为6840。 钾浓度的测定方法目前主要为火焰光度法、离子选择电极法和酶法测定。从方法学考虑,本指导原则仅适用酶法测定,反应原理为利用钾离子依赖性丙酮酸激酶催化底物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与二磷酸腺苷(ADP)反应生成丙酮酸,丙酮酸在乳酸脱氢酶的催化下与NADH偶联生成NAD+,通过在340nm处吸光度的变化,计算钾离子浓度。 钠浓度的测定方法目前主要为火焰光度法、离子选择电极测定法和酶法测定。从方法学考虑,本指导原则仅适用酶法测定。反应原理为利用钠离子依赖的β-半乳糖苷酶催化邻硝基苯β-D-半乳吡喃糖苷(ONPG)底物生成产物邻硝基酚(ONP)和半乳糖。其中生成的ONP在405nm的吸光度值上升与钠离子浓度成正比,从而根据吸光度值的变化计算钠离子的浓度。 氯浓度的测定方法目前主要为放射性核素稀释法、硝酸汞滴— 2 —

钾钠成分分析仪器

钾钠成分分析仪器推荐宇之轩分析仪器。YZX 型系列矿石成份快速测定仪是针对各种矿石及硅酸盐行业长期来采用重量法、容量法、分光光度法、火焰光度法及原子吸收光度法联合进行材料的化学分析,流程长,不能满足生产工艺控制要求而研制的。可在数小时内完成一个样品的全分析,其分析准确度达到或优于硅酸盐材料国家相关分析方法标准中对分析精度的要求。适用于各种矿石、陶瓷、耐火材料、无机非金属矿产、建材、地质等领域的化学分析。 该设备从1996年投放市场至目前为止已经全国各地五百余家厂矿、企、事业单位及高等院校使用,均收到良好效果。是有关企事业单位改善实验室分析测试条件,提高工作效益的有效手段。 仪器在硬件结构和程序界面上都有很大改进,在稳定性、重现性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并增加了新元素的测定。同时也可为对分析项目或结果有特殊要求的厂家单独定制一套分析方案。 二、工作原理: 本机以光度分析为基础,通过采用以微电流向左扩展标尺,光电流向右扩展标尺,实现了大范围的线性化,避免了在光度法分析中浓度较大的溶液偏离比尔定律、线性差、分析结果误差较大的缺陷。在本分析方法中采用了稳定的快速准确的显色体系和系统分析流程,解决了多元素间的相互干扰问题,分析结果准确可靠,其分析过程如下所示: 样品→制样→称量→熔样→浸取→显色→测定→数据处理→结果

打印输出→分析结束 三、仪器特点 1、仪器是根据光度分析原理研制而成的新型光度分析仪。特别适用于各种矿石及硅酸盐化学成份的系统分析。 2、采用先进的技术,可以使高浓度范围保持优良的线性精度。仪器稳定性好,重现性好,尤其适合现场快速分析。 3、采用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更适用于对多个样品的联测(最多一次可以测定9个样品)。 4、专门研究配套了稳定可靠的光度分析系统流程。适于陶瓷材料、耐火材料、建材和地矿质及其产品等检测领域。 5、专门开发的分析软件,标准的WINDOWS风格,界面美观,功能强大,操作简单方便。具有定时提醒功能、历史数据查询、对比功能、高精度测定功能(测定结果可精确到小数点后3位)、自动输入样品参数、方便的联机电子教程和密码保护功能(外人无法进入分析系统,即使将测试数据拷贝出去,也无法在其他的电脑上查看)。 6、该仪器取消了所有的旋钮、开关,无须调节任何旋钮,可实现多通道同时测定,所有功能由软件实现,自动调零、自动调节线性纠偏。从根本上避免了机械故障的发生,大大提高了仪器的稳定性,操作更简单。基本可以实现零故障、零维修。这一技术在目前国内同类产品中是最先进的。 7、YZX-V型为最新研究成果,采用了全新的进样方式。进样量只需要3毫升、显色剂消耗量只需要2~10毫升,试剂的消耗量是原来的1/5~1/10,大大节省了日常使用成本。兼具前面几代的优点,抗干扰能力更强,读数更快、更稳定,测试结果更准确。

卡尔费休水分测定标准仪操作规程

建立卡尔费休水分测定仪标准操作程序。 2范围 梅特勒ET08型水分测定仪。 3使用原理 卡尔费休水分测定法是利用碘氧化二氧化硫时需要定量的水参加反应的原理来测定样品中的水分含量。 4 操作步骤 4.1 滴定前准备 4.1.1检查分子筛更换日期,超过3天需要更换分子筛。 4.1.2检查滴定系统密封性,检查滴定杯内各组件是否在正确位置。 4.1.3接通电源,按仪器开关键打开主机。 4.1.4按泵排空键排空滴定杯内液体。 4.1.5按泵加液键加入滴定杯约20ml无水甲醇。 4.2 滴定度标定 4.2.1进入操作屏主菜单,点击“滴定剂”图标进入标定模式。 4.2.2在“属性”项下确认滴定液信息,在“浓度测定”项下确认测定参数是否正确。 4.2.3在“浓度测定”项下点击图标,仪器进行预滴定平衡。 4.2.4用10ul微量注射器吸取10ul纯化水(约10mg)放在天平归零。 4.2.5待仪器达到平衡图标变绿,点击图标,再点击填加样品,快速将样品由液体进样口加入滴定杯。 4.2.6将注射器放回天平读取数据,数据输入仪器点√图标,仪器进行滴定。4.2.7 滴定结束,读取滴定结果并记录结果在《卡尔费休试液滴定度标定记录》上。 4.2.8重复“4.2.4”、“4.2.5”与“4.2.6”测试三个结果取平均值并计算RSD。 4.2.9 RSD小于2.0%标定通过,滴定度为三次标定结果平均值。 4.2.10在《卡尔费休试液滴定度标定记录》上登记滴定度并标明有效期,有效期7天。 4.2.11进入仪器主菜单,点击“滴定剂”图标,在“属性”项下修改滴定液浓度为标定浓度。 4.3 样品测试 4.3.1确认卡氏试液滴定度是否过期,如过期按照“4.2”进行重新标定。 4.3.2确认仪器上滴定度信息是否正确。 4.3.3点击主菜单“滴定分析”图标进入测试模式。 4.3.4查看测试参数是否符合要求。 4.3.5点击图标,仪器进行预滴定平衡。 4.3.6待仪器达到平衡图标变绿,选择注射器或是称量船移取一定量液体或固体样品,放在天平上归零。 4.3.7点击图标再点击填加样品,快速将样品由液体进样口或固定进样口加入滴定杯。 4.3.8注射器或称量船放在天平上读取数据,将数据输入仪器点√图标,仪器进行滴定。 4.3.9滴定结束读取滴定结果并记录。

MMFSCNG食物中钾钠的测定方法

MM_FS_CNG_0354食物钾钠火焰光度法 MM_FS_CNG_0354 食物中钾、钠的测定方法 1.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食物中钾、钠的测定。 2.原理概要 样品处理后,导入火焰光度计中,经火焰原子化后,分别测定钾、钠的发射强度。钾发射波长766.5nm,钠发射波长589nm。其发射强度与它们的含量成正比,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 3主要试剂和仪器 3.1.主要试剂 硝酸; 高氯酸; 混合酸消化液:硝酸与高氯酸比为4∶1; 钠及钾标准溶液:将氯化钾及氯化钠(纯度大于99.99%)于烘箱中110~120℃干燥2h。精确称取1.9068g氯化钾及2.5421g氯化钠,分别溶于去离子水中,并移人10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贮存于聚乙烯瓶内,4℃保存。此溶液每毫升相当于1mg钾或钠; 标准使用液 钾标准使用液:吸取5.0mL钾标准溶液于100mL容量瓶中,用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贮存于聚乙烯瓶中,4℃保存。此溶液每毫升相当于50μg钾; 钠标准使用液:吸取10.0mL钠标准溶液于100mL容量瓶中,用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贮存于聚乙烯瓶中,4℃保存。此溶液每毫升相当于100μg钠。 3.2.仪器 所用玻璃仪器均以硫酸-重铬酸钾洗液浸泡数小时,再用洗衣粉充分洗刷后,用水反复冲洗,最后用去离子水冲洗晾干或烘干,方可使用; 实验室常用设备; 火焰光度计。 4.过程简述 4.1.样品处理 精确称取均匀样品干样0.5~1g,湿样1~2g,饮料等液体样品3~5g于250mL 高型烧杯中,加20~30mL混合酸消化液,上盖表皿。置于电热板或电沙浴上加热消化。如消化不完全,再补加几毫升混合酸消化液,继续加热消化,直至无色透明为止。加几毫升去离子水,加热以除去多余的硝酸。待烧杯中的液体接近2~3mL时,取下冷却。用去离子水洗并转移到10mL刻度试管中,定容至刻度(也可用测钙、铁、镁、锰的消化好的液样进行钾和钠的测定)。 取与消化样品相同量的混合酸消化液,按上述操作做试剂空白测定。 4.2.测定 4.2.1.钾的测定 吸取0.0、0.5、1.0、1.5、2.0、2.5mL钾标准使用液,分别置于250mL容量瓶中,用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混匀(容量瓶中溶液每毫升分别相当于0.0、0.1、0.2、0.3、0.4、0.5μg钾)。

钾钠离子的测量

火焰光度计工作原理及操作方法 1、工作原理 火焰光度计是以发射光谱为基本原理的一种仪器,它利用火焰本身提供的热能,激发碱土金属中的部分原子,使这些原子吸收能量后跃迁至上一个能量级,这个被释放的能量具有特定的光谱特征,即一定的波长范围。例如,将食盐置于火焰中,火焰成黄色,就是因为钠原子在火焰中回落到正常能量级时所释放的能量的光谱是黄色的。人们常称之为火焰反应。不同碱金属在火焰中的颜色是不同的,配上不同的滤光片,就可以进行定性测试。而火焰的强度又正比与溶液中所含原子的浓度,这就构成了定量测定的基础。这个方法称为火焰光度法,这类仪器称为火焰光度计。 由于火焰温度不是很高,使被测原子释放的能量有限。同时,在燃烧过程中,有自吸、自浊现象存在,所以只有在低浓度范围中的测试才是线性的。 火焰光度计是一种相对测量的仪器,被测样品的浓度值是在同一测试条件下标准样品的浓度的相对值。所以,测试前必需首先制备一组相应的标准样品,然后进行标定操作,人工或通过仪器绘制曲线,最后才能对被测样品进行测试,得到其浓度值或其它需要的数据。 (3)打开液化气钢瓶上的开关按下燃气调节旋钮点火,点火应采用点动方法,即压下 2、标液配制: a.氧化钠标准储备液:称取9.4293±0.0001g预先经500~600℃灼烧半小时(怎么来)的氯化钠高纯试剂溶于水,移入1L的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储于塑料瓶中。此溶液5mg/ml; b.氧化钾标准储备液:称取1.5829±0.0001g预先经500~600℃灼烧半小时的氯化钾高纯试剂溶于水,移入1L的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储于塑料瓶中。此溶液1mg/ml; c.氧化钠和氧化钾混合标准溶液:分别取50.00ml氧化钠标准储备液和25.00ml氧化钾标准储备液于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储于塑料瓶中。此液0.5mg/ml氧化钠和0.05mg/ml氧化钾;

KF-1水分测定仪操作规程

KF-1水分测定仪操作规程 1 原理: 本仪器为卡尔费休(Kart fischer)滴定法测定水分仪器,采用“永停法”来确定终点: 根据半电池反应:I2+2e=2Iˉ 溶液中同时存在I2及Iˉ时上述反应分别在两个电极上进行,即在一个电极上I2被还原,而在另一个电极上Iˉ被氧化,因此在两个电极之间有电流通过。如果溶液中只有Iˉ而无I2则电极间无电流通过。当滴定终点时溶液中有微量卡尔费休试剂存在才有Iˉ及I2同时存在,这时溶液导电,电流表指针偏转,指示达到终点。 反应式I2+SO2+3C5H5N+CH3OH+H2O→2C4H5N·HI+C5H5N·HSO4CH3根据滴定反应中消耗的碘来计算水分。 2 操作方法: 2.1 玻璃仪器洗净,烘干,按图1连接好各部件,所有磨口涂凡士林,检查无误后,接通电源。 图1 KF-1型水分测定仪正反面图

2.2 将卡氏试剂倒入一套滴定管瓶中。 2.3 往反应瓶中加入约10ml的无水甲醇及搅拌转子一颗,开通搅拌器,调节转子的转速,使无水甲醇液面动起来且无液体飞溅。 2.4 关闭排废液的进气阀,打开通往贮液瓶的进气阀,然后打气,使滴定管中充满卡氏试剂。 2.5 将仪器面板上的测定开关调到“校正”档,调整校正旋钮,使电表指针在有少过量的卡氏试剂存在时,就会向右偏转一个相当大的角,比如达到“50uA”。 2.6 接着把测定开关向右转到调到“测定”挡,指针自动归零。然后向反应瓶中滴加卡氏试剂。加的速度视瓶中的水分(即甲醇中的水分)的多少而定。一般开始可以快一些,当接近终点时宜稍慢一点,且不及时返回,就表示已近终点。当指针指向47.5-48uA(两小格以内),此时溶液为红棕色,且保持30秒左右不回转就表示终点已到,表示甲醇的水分已被消除。 2.7卡氏试剂的标定 精密称取约20-25mg的纯水(重量以G、mg表示)加入反应瓶中,盖好瓶口,记录滴定管中卡氏试剂的起始读数(V0、ml),然后开始滴定。如同2.6中一样直到反应终点,记录滴定管读数(V、ml),按下式计算本次试验的卡氏试剂滴定度(T):

血气分析仪与生化仪测定钾、钠、氯离子的比较分析

血气分析仪与生化仪测定钾、钠、氯离子的比较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比较生化分析仪与血气分析仪测定氯、钠、钾离子的结果。方法30例住院患者均采集静脉血与动脉血,分别应用生化分析仪与血气分析仪测定氯、钠、钾离子,对比结果。结果血气分析仪动脉全血钾离子明显低于生化分析仪动脉血、静脉血中的钾离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气分析仪动脉全血钠离子与生化分析仪动脉血、静脉血中的钠离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气分析仪动脉全血氯离子与生化分析仪动脉血、静脉血中的氯离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气分析仪测定动脉血钾离子无法替代生化仪测定静脉血与动脉血钾离子,但是氯离子与钠离子可以。 关键词血气分析仪;生化分析仪;氯离子;钾离子;钠离子 测定氯离子、钠离子、钾离子对于诊断患者病情有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急症患者与重症监护患者[1,2]。在监护危重症患者过程中,其中动脉血气分析属于重要监护指标,在进行血气分析检测同时,还需要对患者电解质进行检测。本文主要分析比较生化仪与血气分析仪测定氯离子、钠离子、钾离子结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标本采集根据《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中关于血气分析标本相关方法。采血对象主要为2014年2月~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30例住院患者,其中女13例,男17例,年龄18~87岁,平均年龄(39.56±1 2.24)岁,所有患者均采集静脉血与动脉血,应用肝素进行抗凝。 1. 2 仪器与试剂采用罗氏Cobas B123血气分析仪,OLYMPUS AU5400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部试剂均为仪器配套相应的原装试剂。 1. 3 分析方法在应用仪器测定以前,需要使用校准品以及配套试剂校准,并对仪器采取例行保养,保证仪器能够正常应用;动脉全血标本使用罗氏Cobas B123血气分析仪进行氯离子、钠离子、钾离子分析,静脉血、动脉血中的氯离子、钠离子、钾离子应用OLYMPUS AU5400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5 min 离心,3000 r/min。 1.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血气分析仪动脉全血的氯、钠、钾离子分别为(110.33± 5.41)、(137.42±5.47)、(3.29±0.53)mmol/L。生化分析仪检测动脉血中氯、钠、钾离子分别为

KF-1B水分测定仪操作规程

起草/修订人:Author 日期:Date 部门主管审查:Dept. Head Approval 日期:Date QA批准:Approved by QA 日期:Date 分发:Distribution:QA、QC QA, QC 1目的规范KF-1B型水分测定仪的操作。 2范围适用与KF-1B型水分测定仪的使用。 3职责 QC检验员对本规程的实验负责。 4规程 4.1 操作方法 仪器装置见说明书的装置图,按图装好玻璃仪器,将电极探头两端平行分开2mm左 右,置于反应瓶中,另一端的插头插入仪器电极插座中,开启电源,此时数码管显示 88888,报警器响、报警器灯亮,1秒钟后仪器进入滴定状态,仪表显示滴定情况。 4.2滴定甲醇中的水份: 加入无水甲醇(分析纯)于反应瓶中,至淹没电极裸露端即可,此时数码管应显示d0000。调节搅拌器转速(在面板的左下方),使反应瓶中的液体在搅拌的作用下产生旋涡。用双链球加压使卡尔,费休液试剂到达滴定管满刻度。用卡尔·费休液滴定甲醇中的水份,随着卡尔·费休液进入反应瓶,数码管显示数会逐步增大。当滴定接近终点时(报警点设在滴定终点90%处),报警灯亮,报警器响,发出声光报警,通知操作者。此时应缓慢继续滴定,并注意观察显示器指示值,由于每支电极的灵敏度略有不同,一般滴定终点在d0097左右,若指示值不再增大(基本不变),即可认为此值为滴定终点。 4.3标定卡尔·费休试剂: 用双链球加压使卡尔·费休试剂到达滴定管满刻度。再用微型注射器取蒸溜水(标准水)10u1,通过加料口橡皮盖注入反应瓶中,这时反应瓶中原有棕色即变为淡黄色。同时显示数由大变小直至最小。随即滴入卡尔·费休试剂,随着卡尔·费休试剂进入反应瓶,数码管显示数会逐步增大。当滴定接近终点时,报警灯亮,报警器响,发出声

氯气使用操作规程

氯气使用操作规程 适用及注意点: 1、对于通氯岗位及需要用到氯气钢瓶的岗位适用本规程 2、对于氯气极易溶解的物料,要防止氯气溶解后形成真空倒吸物料 操作规程 对于氯气钢瓶用完后要换瓶时,首先关反应釜面通氯阀门,之后迅速(防止缓冲包压力过高)关氯气钢瓶瓶阀并拧紧(力度适当,注意不要把瓶阀阀杆拧断或拧坏),接着关掉铜管另一头的阀门,用扳手将瓶阀一边的铜管与瓶阀脱开,将钢瓶滚下磅秤,并滚到空钢瓶区。 在满瓶区将满瓶滚出并调好头,滚上磅秤,并调整要用的瓶阀在上面,观察接头垫片,如损坏严重则要更换,之后拧上铜管(力度要适当,因为丝口是铜的),拧紧之后要用手转动或摇动铜管目测一下是否拧紧,拧紧之后打开铜管与汽包一头的阀门,用汽包余压以及氨水先试验钢瓶接头处是否泄漏,如果发现氨气与氯气产生的白雾,则需要重新拧紧瓶阀至无泄漏为止。

接着由两人配合,先用专用工具打开瓶阀,至一定压力,一般压力开到8~10Kpa,再打开釜面通氯阀门,观察氯气流量,并调整钢瓶阀门开度大小直至维持流量稳定。 注意事项 1、防止高温,在夏季高温季节,当气温在30℃以上时,严禁钢瓶瓶体在太阳底下暴晒,要滚入库房或者在钢瓶上加盖草包并用水喷洒冷却。 2、通氯气用的铜管应尽量少弯折,以防铜管折破。发现铜管破损后应及时更换。 3、如果空气中有大量泄漏的氯气,则可以使用氯气捕消器,使用时一定要佩戴好自动供氧形式的呼吸面具,以防止使用过程中缺氧而产生意外。 4、如果瓶体破裂或者瓶阀泄漏而导致的泄漏,则应尽快将事故钢瓶滚入氯气破坏池,并向池中加入碱液破坏氯气以及放出氨气中和空气中的氯气,并打开破坏池引风以防氯气外泄。 毒性机理及急救方法 品名:氯气 空气中允许浓度:≤1mg/m3

MB23水份分析仪操作规程

MB23水份分析仪操作规程 1工作原理 水份分析仪是根据称重法和红外线加热烘烤法原设计,通过对被测物质在烘干前和烘干后的质量进行比较,而得到被测物质内所含水分的百分比。 2主要技术参数 2.1最大称量值:110g; 2.2显示分度值:0.01g; 2.3可读性:0.01g,0.1%; 2.4 加热源:红外加热; 2.5温度调节范围:50℃~160℃(5℃为一步进量); 2.6重量校准:50g; 2.7秤盘尺寸(mm):Φ90; 2.8外形尺寸(D*W*H):280*500*380; 2.9净重:2.1kg; 3.0毛重: 4.15kg。 3操作方法 3.1水份仪有一个水平泡及四个水平调节脚,调节水平脚直至水平泡位于中心位置;(注:每次位置发生变化,必须重新调节水平。) 3.2接通电源,将电源线正确的一端插入水份分析仪背部的电源输入槽内,然后将另一端接上电源插座;(注:为了获取最佳结果,通电至少30分钟后使用) 3.3按下开机键(短按),打开显示屏,进入称量模式;

3.4把空的样品盘放入盘托架,放在支架上,显示屏显示样品盘的重量; 3.5按下去皮键清零,去除样品盘重量; 3.6取出样品盘,放入事先准备好的煤样,把煤样均匀地分散在样品盘上;(注:煤样重量10g为准) 3.7把装有煤样的样品盘放回盘托架上,显示屏会显示煤样的称量值。 3.8关上加热罩,按下开始键开始测试; 3.9当测试结束会显示测试的结果并闪烁。 4.0按下去皮键退出此次测试,打开加热罩,取出煤样,清理煤样,等待下次测定。 4注意事项 4.1水分测定仪属精密仪器,注意保持清洁,操作过程中要轻拿轻放,避免损坏仪器; 4.2温度控制在120℃; 4.3仪器使用时,试样尽可能均匀分散在秤盘内表面,使重量处于秤盘中心,以免造成测量误差; 4.4仪器的计量性能和配套秤盘,根据使用频率进行定期检查校准; 4.5清洗水分仪注意事项 ●清洗前水份仪必须断开电源; ●操作过程中确保水份仪内部不能进入溶液; ●确保水份仪充分冷却; ●玻璃表面可用玻璃清洁剂清洗; ●不得使用刺激性化学制品及溶剂,氨水或有研磨作用的溶剂; ●定期清洗;

2 种测定钾钠氯离子方法的比较

2种测定钾钠氯离子方法的比较 刘延玲,宋衍丽,李 玲,孙志香 (哈尔滨市第五医院检验科,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摘要:目的 评价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K+、Na+、Cl-离子的可靠性和临床应用情况。方法 用离子选择电极法与生化分析仪法对定值血清及161份标本同时进行检测,得到2组数据,对2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2种方法对定值血清测定的结果与给的定值较接近,证明2种方法的可靠性与准确性。对161份标本测得的结果2种方法也具可比性。结论 离子选择电极法更适合急诊使用,生化分析仪法结果准确适合常规批量测定。 关键词:实验诊断学;离子选择电极法;生化分析仪法;K+;Na+;Cl- 学科分类代码:32011160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5775(2004)09-0686-02 Comparison on Detection of Potassium,N atrium and Chloride with Tw o Methods LI U Y an-ling,SH ONG Y an-li,LI Ling,et al. (Department of L aboratory,The Fifth Hospital of Harbin City,Harbin15004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 o assess the reliability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ion selective electrode method to detect the K +,Na+and Cl-.Methods 161sam ples were detected with selective electrode method and biochemical analyzer method and the tw o kind results were com pared.Results The results from tw o different methods were similar that con2 firmed those methods had accuracy,reliability and com paris on.C onclusion The ion selective electrode method could use in emergency and biochemical method could use in large am ount with accuracy. K ey w ords:ion selective electrode method;Biochemical analyzer 血清K+、Na+、Cl-离子测定是临床的常规项目,测定结果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治疗及急诊急救工作。因此,K+、Na+、Cl-离子测定是一般实验室的必测项目。随着科技的发展,检测K+、Na+、Cl-离子的方法也在不断改进,其中原有K+、Na+离子有火焰光度法,离子选择电极法〔1〕,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酶法。Cl-离子测定有硝酸汞滴定法、电量分析法、硫氰酸汞比色法、电极法。现在我们把全自动分析仪法测定K+、Na+、Cl-离子的方法与离子选择电极法做以比较。 1 材料与方法 111 材料 11111 仪器:(1)日本O LY MPUS-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2)上海迅达医疗仪器公司DSI-903B。11112 试剂:(1)O LY MPUS-AU640生化试剂由北京九强公司提供;朗道K+、Na+、Cl-试剂、定标液由朗道提供;(2)电极法:定标液试剂由上海迅达医疗仪器公司提供;(3)定值质控物:美国DADE质控物、批号:E MI N-0310DS,E M2H-0310。 11113 样本来源:本院2002-11-18~2002-11-28住院患者,每天早晨采血,上午10:00测定完毕。所有离子测定的标本共计161份。患者年龄:8~78岁。男119例,女42例。112 方法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K+、Na+、Cl-的方法: K+、Na+为酶法,Cl-为硫氰酸汞法。每天用2种(高、低)定标液进行定标。并用定值质控物(高、低)作质控。质控结果不超过2个S D。每天测定。离子交换电极法:每天测定之前做定标1、定标2、并用定值质控物测定其结果以不超过2个S D,开始每天的测定。现将每天的测定结果共计161份标本同时用全自动分析仪法与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结果见表1。 表1 K+测定结果(mm ol/L) 方法例数 x SD t P 电极法 16141130149301185 自动生化分析仪法161411401490<1196>0105表2 Na+测定结果(mm ol/L) 方法例数 x SD t P 电极法 16113618911110108 自动生化分析仪法1611371011311<1196>0105表3 Cl-测定结果(mm ol/L) 方法例数 x SD t P 电极法 161101132641970122 自动生化分析仪法16110219163187<1196>01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