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在长三角地区发展中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在长三角地区发展中的作用

南师附中高一14 宋鼎

简介:本文主要阐述了长三角地区现存的吴越文化(江南文化)和由其演变而来的海派文化的特点特征,并对其在地区发展中发挥的独特作用进行剖析。

标签:吴越文化;江南文化;海派文化

在基本步入小康社会之后,人们的生活日趋开始关注于更高层侧的文化领域,特别是在经济发展较发达的长三角地区。因此,研究长三角的文化发展以及对地域发展的作用就尤为重要,本文针对长三角地区的文化,进行介绍和对其前途的展望,来分析文化对长三角地区的作用。

1.吴文化

1.1.吴文化概述

吴文化,又称吴越文化、江南文化。顾名思义,吴文化以春秋时期的吴国为中心,即现在的苏南太湖流域、浙北地区和皖东地区为土壤发展而来的文化。吴文化源远流长,从旧石器时期就不断发展,大抵包含有语言、经学、史学、文学、美学、戏曲、建筑等各个方面,形成了一套多元文化体系。下面就作者的了解,浅谈其中的几项。

1.1.1.吴语

根据资料显示:在吴越通行非汉语的古越语的上古时代,我国南方汉语系统唯有楚语。自吴越归人楚的版图列为东楚之后,楚语就东传至吴越地区,并在古越语的底层上发展。秦汉以降,又受南下的军人士宦带来的中原汉语影响,逐渐发展形成江东汉语方言——江东语,即吴语的祖语[1]。

随着中国历史进程中南北方不断的交流,汉代以后吴语受到南下北方语言的影响,尤其是晋室南渡大量移民的涌人,吴语也随之发展变化。但是吴方言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独特地域特点,正如自居易所云“语言诸夏异,衣服一方殊”,在唐代吴语仍然与中原语言有着明显的差异[2]。

在今吴语中还可看到与普通话差异较大,而与侗台语相同的特点。这些特点在语音、语法、词汇上都有所表现,应该是吴方言的底层,即古吴越语的遗存成分。它们当是古吴越人在学得汉语后,遗留在新学语言中的旧语言的沉淀和化石[3]。

1.1.

2. 吴戏曲

江南水乡,素来是我国文化盛产之地,其中繁衍出的各类剧中,大多以地方命名,包括昆剧、锡剧、沪剧、甬剧、湖剧、姚剧、扬剧、淮剧、越剧和苏州评弹等。吴越戏曲历史悠久,现在大多已经声名远扬至海外,成为我国文化的重要标杆。

根据秦榆编撰的《中国文化性格》一书,唐时,越州即有参军戏,皆当时文士所作。南宋,主要演出诸宫调及杂剧,曲艺则数鼓词。当时,已有本地的“村伶”,村伶还组班演出。戏文人元,与北曲元杂剧对称而名为南戏。明嘉靖、隆庆年间,昆腔由吴中一带迅速传播到江浙各地。万历年间,昆腔大见流行,越中士大夫纷纷组成家班、女戏,声势颇盛。以后家班几经更迭,有的演员在脱离家班后,加人民间班社。其时,演出重视伴奏及服饰、化妆,且部分使用灯彩布景。明末,兴调腔,其时,目连戏自成一系。由于各种原因,吴越两地的很多剧种也已失传,现在流传较广的是昆剧,越剧,绍剧和莲花落等四个剧种。

吴越文化博大精深,吴越风土人情丰富多样,在这里我们不是作简单罗列,而是想做出这样一种味道,一种读者喜欢的感觉:这里并不是资源库,而是一个文化的驿站[4]。

1.1.

2.吴建筑

江南水网密布,吴地的民居大多依水而建,并且在构建过程中充分利用近水的优势,形成中国别具特色的江南建筑体系,该建筑体系分为集镇、村落和民居三大类别。

根据资料显示,集镇通常表现一些固有特性:沿河流湖泊一面或两面发展,重点集中于河流交叉处,围绕多条河流交织发展……即择水而存,充分依靠水路的便利进行航运工作。

吴越地区除了分布较广的水乡村镇之外,在浙南的山地、丘陵地带还形成了别具特色的传统村落。这些村落在选址、布局方面深受风水与血缘宗法观念所影响,往往讲究山势和水体的“形”、“势”,形成了以宗祠为中心的布局方式,民居的建构则体现了较强的封建等级、伦理秩序。

吴越文化所影响的区域较广,其间历史、社会、气候与地理环境各异,各地传统民居形式风格也丰富多样,各具地方特色。其中最有特色的当属以太湖为中心的水乡民居,浙中南的东阳民居与温州民居呈现的却是另一种民居风格。而苏北的泰州民居既与水乡民居有共通之处,又别有特色[5]。

2.海派文化

2.1.海派文化概述

海派文化,以吴越文化为基础,在时代的变迁中吸收外来因素发展而来的文化派系,主要以上海为源地,与“京派”属于一种对立层次,然而其在新中国的土壤上蓬勃发展的潜力却不可忽视。

2.1.1.海派文学

从进入近代开始,海派文学的发展波澜起伏,在无数的坎坷与辉煌之间交织发展。

上海自开埠以来,中西文化的冲撞一直激荡不断,逐渐形成了以西方殖民话语为主导的所谓“现代性”的文化特征。这一文化特征反映在文学艺术创作中,构成了早期海派文学的最大特色——以繁华与糜烂同体的文化模式来描述出极为复杂的都市文化的现代性图像。

20世纪初中国掀起了“五四”新文学运动,在“五四”精神的鼓动下,海派文学形成了海派文学发展的两种面向:一种是以繁华与糜烂同体的文化模式描述出极为复杂的都市文化的现代性图像,姑且称其为突出现代性的传统;另一种是以左翼文化立场揭示出现代都市文化的阶级分野及其人道主义的批判,姑且称其为突出批判性的传统。

上海沦陷其间,精英知识分子力量受到严重打击,都市民间文化又被有意突兀而现,还原出一个民间都市的空问。而张爱玲正是这个特殊时代的特殊存在体,她的文学创作正是“孤岛”文学的主要代表。张爱玲对都市现代性的奢靡性既不迷醉也不批判,她用市民精神超越并消解了两种海派的传统,独创了以都市民间文化为主体的海派小说的美学,从而开创了女性化的海派文学。

新中国成立后,海派文学因其与主流意识形态的疏离,成为那个时代被遗忘的文学形式。直到80年代,当“海派”被再一次提起讨论时,海派文学才终于从沉睡多年之后苏醒过来,开始了它新的历程,涌现出叶辛、赵丽宏、王安忆等海派作家。

2.1.2.海派绘画

从一般意义上讲,“海派绘画”是指鸦片战争(1 840)以后,上海作为开埠通商的重要港口之一,吸引了周边地区的画家与上海本土的画家一起形成的画家群。他们的特点是:在维新思想和外来文化的影响下,在传统中国绘画的基础上,一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宣扬个性自由:另一方面又结合现时代,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在技法的创新方面,主要是把西洋绘画中的某些技法要素与中国传统的水墨设色相结合。在绘画的观念方面,主要是适合商业社会的世俗化倾向,如民间趣味、雅俗共赏等。

海派画家范围主要指在上海的本土画家和在上海居住过一段时间的画家,早期的代表性画家有改琦、费丹旭、钱慧安、赵之谦、任熊、张熊、任颐、朱熊、虚谷、蒲华等。其中改琦、费丹旭等以人物仕女画为专长,画风柔丽,人物形象纤弱,明显受到“吴门画派”的影响,受这一路画风影响的早期画家还有包栋、潘振镛、钱慧安、沈心海、曹华等[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