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201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2
“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
重点专项2019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为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纲要》等提出的任务,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启动实施“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根据本重点专项实施方案的部署,现发布2019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本重点专项总体目标是:针对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模式创新不足、科技创新支撑不足、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薄弱等突出问题,以新一代信息和网络技术为支撑,以“创新、开放、分享、协同、融合”为发展理念,以提升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支撑能力与水平为主题,以推进互联网与服务业、现代服务业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为主线,创新现代服务科学,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促进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融合,打造现代服务支撑平台,推进“产学研用”结合的跨学科、综合交叉科研团队和联盟建设,重塑现代服务业技术体系、产业形态和价值链,提高科技在现代服务业增加值中的贡献度,创新发展跨界融合的现代服务新生态,服务实体
—1—
经济转型升级。
本重点专项按照现代服务科学理论、服务关键核心技术、新兴服务业支撑平台研发与示范、科技服务业支撑平台研发与示范、文化科技服务支撑平台研发与示范等5个方向,共部署35项任务。专项实施周期为5年(2017—2021年)。
2019年,在上述5个方向,按共性关键技术类、应用示范类,拟设置研究方向20个,安排不少于20个项目,安排国拨经费总概算约3亿元。应用示范类项目须有经费配套,配套经费与国拨经费比例不低于1:1。鼓励充分发挥地方、企业与市场作用,强化产学研用紧密结合。
项目申报统一按指南二级标题(如1.1)的研究方向进行,每个研究方向拟支持项目数为1~2项。项目实施周期不超过3年。申报项目的研究内容必须涵盖二级标题下所列的全部研究内容和考核指标。项目下设课题数不超过5个,参研单位总数不超过10个。项目设1名项目负责人,项目中每个课题设1名课题负责人。
指南中“拟支持项目数为1~2项”是指:在同一研究方向下,当出现申报项目评审结果前两位评价相近、技术路线明显不同的情况时,可同时支持这2个项目。2个项目将采取分两个阶段支持的方式。第一阶段完成后将对2个项目执行情况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后续支持方式。
1.服务关键核心技术
1.1跨平台服务信用管理技术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类)
—2—
研究内容:针对服务跨界融合特征,研究不同平台、模式、场景、生态中的服务信用模型、服务信用评价指标与度量方法等,形成跨平台服务信用理论模型、度量方法与评价体系;针对跨平台服务信用冲突的问题,研究跨平台服务信用冲突检测,以及信用迁移、传递、融合等方法;针对传统单中心的服务信用体系的弊端,研究基于区块链等新型技术范式的去中心化/多中心化的跨平台服务信用体系,建立新技术范式下的服务信用评估、追溯、共识等关键技术,并研制开发基于区块链等新范式的跨平台服务信用管理技术平台。
考核指标:提出跨平台服务信用建模理论模型、评估机制、冲突管理方法以及去中心化/多中心化服务信用体系,突破跨平台服务信用建模、度量、传递、迁移、融合等20项以上关键技术,研制跨平台服务信用管理平台,包括建模、度量、迁移、融合等20个以上关键技术的支撑工具。在多个跨界服务应用领域(如电子商务、老年人健康等)形成跨平台服务信用管理技术解决方案,技术成果应用数达50件以上。在技术核心领域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20项,制定相关标准5项以上。
1.2服务内容资源管理技术研发(共性关键技术类)
研究内容:面向服务过程中服务内容资源的多模态、智能化、精细化、知识化和重组化的碎片性管理需求,研究多模态服务内容资源的语义标签体系和一致化知识标引规范,研究制定服务内容资源知识表示、分类与编码、关联标识等相关标准规范,研发
—3—
基于知识单元的服务内容资源自动编目、内容关联与智能识别匹配等技术与工具系统,研制服务内容资源数据库系统,重点在专业知识服务等方向开展应用验证。提升服务效率和管理水平。
考核指标:在多模态服务内容资源知识单元标引和管理等方向提出创新性的实用方法及系统集成应用解决方案4项以上,开发技术集成工具和系统不少于6套,内容服务资源知识标引准确率达85%以上;特定专业门类的知识条目不少于10万条,相应专业门类知识点覆盖率不低于85%。申请发明专利10项以上,制定相关标准规范不少于6项,其中报批立项相关行业标准规范2项以上。
2.新兴服务业支撑平台研发与示范
2.1医学人工智能产品检测平台研发及应用示范(应用示范类)
研究内容:研究公共数据与私有数据结合的开放式建库、标注与测试服务模式,研究高效易用的医学影像2D/3D标注工具、时序配准工具、可视化工具,研究医学知识图谱动态演化及推理工具,研究对抗测试技术检测产品的鲁棒性和泛化能力,研发医学人工智能产品检测与质控平台。
考核指标:建设不少于6个医学人工智能产品标准数据集,涵盖影像辅助诊断、知识图谱、智能硬件三大类产品;病灶识别与分割的标注工具满足X线/CT/MR/B超/病理/照片/脑电/心电等医学影像类数据二维和三维标注要求,文本标注工具满足电子病—4—
历、医学文献等医学文本类数据自动标注要求;针对CT/MR等提供多序列、跨媒介的时序配准工具;提供可视分析工具、知识图谱演化工具;建设医学人工智能产品检测平台,提供开放式建库、数据集评价、不良事件监测、更新与再评价、对抗测试等在内的多种服务。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10项,制定相关标准不少于2项。
2.2贸易金融开放平台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共性关键技术类)
研究内容:研究数字经济发展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分布式账本、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数字经济场景中的应用;研究公共数据源整合方法,建设公共服务总线,实现数据的交叉验证和高效利用;研究贸易金融场景中,业务流程和融资产品相关的标准规范;研究与境外贸易服务平台的对接和加入全球贸易网络的机制;聚合包括政府部门、监管机构、银行、企业、科技公司、法律、财务、保险等在内的贸易相关主体,结合典型贸易金融服务场景开展应用示范。
考核指标:研究贸易金融平台的机制与理论,研发贸易金融开放平台并开展应用示范,与境外贸易服务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平台应用示范能够支撑全球100万的日活用户,日处理交易能力超过1亿笔;汇聚不少于5家银行、50家大中型企业,服务不少于1000家小微企业融资,试点5个以上应用场景。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10项,制定相关行业标准不少于3项。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