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医学模式演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模式演变
一、医学模式的概念:
模式:数理逻辑概念,即用一系列公式来表达形式逻辑理论。
后引入到其他各学科,成为总结各学科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核心。
模式可以理解为人们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行为方式。
医学模式(medical model)是指在不同历史阶段和科学发展水平条件下,人类为保护健康与疾病作斗争时观察、分析和处理各种问题的标准形式和方法。
医学模式的核心就是医学观。
它研究医学的属性、职能和发展规律,是哲学思想在医学中的反映。
二、医学模式的演变:
医学模式是人类获取健康和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而不是由少数人头脑中臆造出来的。
医学模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僵死教条,而是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与人类健康需求的不断变化而转变着。
三、医学模式的转变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神灵主义医学模式(spirtualism medical model)
2、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nature philosophical medical model)
3、机械论的医学模式(mechanistic medical model)
4、生物医学模式(biomedical model)
5、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bio-psycho-social medical model) 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医学也在发展和演变。
这种变化体现在不同时期人们用什么观点和方法研究处理健康和疾病问题,即医学模式的变化。
从历史上看,医学模式经历了几个阶段。
1、神灵主义医学模式(spirtualism medical model) :
原始社会的初民希望自己的生命世界可以永存不朽,形成了天命的观念,并形成了人类最早期的疾病观与健康观,即神灵主义医学模式的体现。
公元5~15世纪,中世纪时期,基督教的宗教思想占统治地位,与宗教神学自然观相适应,确立了神灵主义医学模式。
神灵主义的医学模式认为人的生命与健康是上帝神灵所赐,疾病和灾祸是天谴神罚。
因此人们主要依赖:求神问卜、祈祷。
如:“巫医”等。
2、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nature philosophical medical model) :
宗教是对自然力的屈服,并将其神秘化的结果;医学是对自然力的征服,并将其明朗化的结果。
在公元前数百年间,在西方的古希腊、东方的中国等地相继产生了朴素的辨证的整体医学观,对疾病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形成了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祖国医学的阴阳五行学说认为:金、木、水、火、土5种元素可以相生、相克,并且与人体相应部位对应,五行若生克适度则生命健康。
在古希腊,人们依据当时自然哲学中流行的土、水、火、风4元素形成万物的学说来解释生命现象。
3、机械论的医学模式(mechanistic medical model) :
从16世纪文艺复兴运动起,随着牛顿的古典力学的理论体系建立,形成了用“力”和“机械运动”去解释一切自然现象的形而上学的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出现了“机械论医学模式”,认为“生命活动是机械运动”。
把健康的机体比作协调运转加足了油的机械。
这一机械论的思想,统治了医学近两个世纪,直到18世纪,机械论的医学思想对医学的发展出现双重性,一方面认为机体是纯机械的,从而排除了生物、心理、社会等因素对健康的影响,而常常用物理、
化学的概念来解释生物现象。
另一方面机械论又使解剖学、生物学获得了进展,大大推动了医学科学的发展。
4、生物医学模式(biomedical model) :
英国医生哈维在1628年发表《心血运动论》建立血液循环学说作为近代医学的起点,生物科学在这一时期相继取得了很多巨大成就和发现。
此时期的医学建立在生物科学基础之上,开始形成了生物医学模式。
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即能量守恒定律、细胞学说和进化论,进一步推动了生物学和医学的发展,科学方法被广泛的应用于医学实践,这时对健康的认识已有很大的提高,并建立了健康的生物医学观念。
生物医学模式可以简单地解释为:细胞病变→组织结构病变→功能障碍。
生物医学模式是医学发展的重大进步,研究生物体本身结构和功能及其对各种内外环境因素的生物反应和疾病过程,至今仍是医学研究的基本课题。
但这种形而上学的认识方式“只看到了它们的存在,看不到它们的产生、发展和灭亡,只看到了它们的静止状态,而忘记了它们的运动”。
5、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bio-psycho-social medical model)
美国医学家恩格尔(G.L.Engle)首先指出生物医学模式的缺陷是“疾病完全可以用偏离正常的可测量生物(躯体)变量来说明;在它的框架内没有给疾患的社会、心理和行为方面留下余地”,事实上仅用生物医学解决不了诸如结核病和性病尤其是艾滋病等疾病的发生、流行和预防问题。
正如艾滋病等性病在生物医学技术发达的国家仍无法控制,因为这些疾病更多的决定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以及经济条件、文化水平等社会因素。
同期布鲁姆提出的环境健康医学模式着重强调了环境因素,特别是社会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拉隆达和德威尔提出的综合健康医学模式,进一步修正和补充了影响人群疾病与健康的主要因素为环境因
素、生活方式与行为因素、生物遗传因素、医疗服务因素。
恩格尔在1977年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生物医学模式的取代是一种含肯定于其中的辨证的否定。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整合的水平上将心理作用、社会作用同生物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揭示了3种因素相互作用导致生物学变化的内在机制,形成了一个适应现代人类保健技术的新医学模式。
六、人才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
(一)职业素养
1. 学习意识
对专业领域充满浓厚的兴趣,主动钻研,能够经常与同行同事、行业优秀设计师沟通、学习;能够通过网络、图书及时更新自己的专业理念、扩充视野,关注并学习新的技术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