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识规矩浅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识规矩颂》浅解

张秉权

2009年7月28日印制

《八识规矩颂》浅解

张秉权

此《八识规矩颂》,乃唐玄奘大师所作,为唯识宗主要教典之一。颂将八识分为四章,每章十二句,将五十一心所,各分属于本识之下,条然不紊,所以称为规矩颂。《成唯识论》汇成十卷,文繁义富,学者畏难。窥基法师乃请大师集《成唯识论》要义,作此《八识规矩颂》,言简意赅,提纲挈领。学人若能于此八识颂透彻明了,则识论大义,思过半矣。此颂古注极多,然皆古文作成,难便初机。今试以语体文加以解释,名曰浅解。

先列颂文,次出浅解。

五识颂:

“性境现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贪嗔痴。”

五识颂,即是颂眼、耳、鼻、舌、身五识。为什么不将此眼等五个识分别颂呢?这有二个原因:一、此五识缘境之时,都是性境、现量,可并在一起来颂,而不必一一识去重复说;二、在成佛果时,转八识成四智,此五识一齐转为成所作智,考虑到对应关系,也是放在一起来颂比较适当。

第一句“性境现量通三性”。是说眼等所缘之境,是性境,三量(现量比量非量)之中,属于现量,三性(善、恶、无记)之中,是三性皆通。先解释性境二字,什么叫性境?性是实义。为了说明这一问题,必须从每个人眼等五根,各有浮尘根与胜义根谈起。第一是浮尘根。它是有形相的,长在身上,肉眼能见,但它实际上是无知觉作用的。第二是胜义根,或称净色根。它依附于浮尘根之上,最极清净,但肉眼看不见,唯天眼能见,此根有发识(触发知觉)之用。对境之时,依外境作为本质,五净色根各各自变相分,交与自识的见分去缘,如照相机

将外境摄入胶卷成为底片,洗出来成为相片一般,唯识家称它为自变自缘。性境,即是指自变自缘之境。次释现量,什么叫现量,现量是指人们初见自变自缘境时,还未曾起一念分别、筹度之心,称为现量。若起了分别,筹度之念,就不是现量境了。后释“通三量”,是说此眼等五识,是善、恶、无记三性皆通的。

第二句“眼耳身三二地居”,是说眼等五识所能起作用地方。眼、耳、身三识,唯居止于欲界五趣杂居地和色界初禅的离生喜乐地二处。为什么呢?因为欲界眼耳鼻身五识全起作用,初禅天只有眼耳身三识起作用,其余鼻舌二识不起作用。因为初禅天以上,以禅悦为食,不吃段食,所以舌识不起作用。既不受食,自然也不闻香,所以鼻识也离了。二禅天以上,因为在定中,此三识更不起作用,由于眼耳身三识,只能在欲界、初禅天二个地方起作用,所以说:“眼耳身三二地居”。

第三句与第四句“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八大贪嗔痴”。这二句是颂五识的相应心所。说明眼等五识,只与三十四个心所相应。那就是:

一、遍行心所五个:即触、作意、受、想、思;

二、别境心所五个:即欲、胜解、念、定、慧;

三、善心所十一个:即信、惭、愧、无贪、无嗔、无痴、勤、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

四、中随烦恼二个:即无惭、无愧。

五、大随烦恼八个:即掉举、昏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

六、根本烦恼三个:即贪、嗔、痴。

什么叫遍行心所?它遍一切时,遍一切处:表现在四个方面:(一)遍善、恶、无记三性;(二)遍三界九地;(三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九地即欲界

五趣杂居地、色界四禅天、无色界四空天)(三)遍于过去、现在、未来三际;(四)遍与八个识的心王相应,具上四种情况,所以称为遍行心所。

什么叫别境心所?是指此欲、胜解、念、定、慧五个心所,乃是各别缘境的。由于眼等五识缘境之时,同时意识(或称俱起意识)各引自类种子,各各缘境,(如眼缘色、耳缘声等)所以别境五心所也与前五识相应。

十一个善心所为什么也与眼等五识相应呢?因为眼等五识,虽只缘现量境,好像没有造作分别,由于业性纯熟,即使偶然动了一念,不是动在善边,就是动在恶边。若动在善边,就与五识相应,所以十一善心所完全与眼等五识相应。

中随烦恼“无惭、无愧”二心所和大随烦恼“掉举”等八心所,唯是恶心所。五识若偶动一恶念,就与五识相应。

根本烦恼贪嗔痴三心所,遍与一切染心相应,五识若缘欲界顺意五尘境,自然起贪。若缘违意五尘境,自然起嗔。执缘境为实有,体即是痴。所以此“贪嗔痴”三心所也与眼等五识相应。

“五识同依净色根,九缘七八好相邻。合三离二观尘世,愚者难分识与根。”

此颂第一句“五识同依净色根”,是说五识所依之根,不是肉眼能见的浮尘根,而是胜义根,即净色根。此净色根乃第八识所执受的相分,分映于五根门头,虽非肉眼所见,但它能发识,最极清净,所以称它为净色根。依此净色五根,方能发识,所以说:“五识同依净色根。”

第二句“九缘七八好相邻”,是说五识生识的缘,多寡不同。眼识九缘生,鼻、舌、身三识七缘生,耳识八缘生。具体情况是这样:

眼识须具下列九缘方能生识:一根缘、二境缘、三空缘、四明缘、五作意缘、六分别依缘、七染净依缘、八根本依缘、九种子依缘。鼻、舌、身三识具下列七缘方生识:以上九缘中除去空缘和明缘。因为鼻舌身三识是合中取境(根境相合

时,方能知香知味知触的缘故),耳识具八缘方生识:即九缘中唯除明缘,因为暗中也可闻声的缘故。此三识具缘多寡有些相近,所以说:“九缘七八好相邻。”

第三句“合三离二观尘世”,是说鼻、舌、身三识是合中取境,眼、耳二境是离中取境。观是能缘的见分,尘世是所缘的相分,所以说:“合三离二观尘世”。

第四句“愚者难分识与根”,这是说,识与根不同,愚者难于分别。愚,指愚法声闻。因为声闻人唯断烦恼障,未断所知障,故称为愚。由于五根对境,如镜对像。五识缘境,唯是现量。只要尚不起随念、计度二种分别,还是现量境,直到起了计度之心,方进入比量或非量之中。这就是根与识不同所在。因为识乃心法,即八识见分,根乃色法,即八识相分,此色心不同;根能照境,识能缘境,此根识不同,此根识不同之致,非愚法声闻所能知,更不要说凡夫了。所以说:“愚者难分识与根。”

“变相观空唯后得,果中犹是不诠真。圆明初发成无漏,三类分身息苦轮。”

这四句颂转识成智情况。先释“变相观空唯后得,果中犹是不诠真”二句。变谓变带,相谓相分。以眼等五识因中,一向缘五尘的相分境,托彼相分,变带观空,(即净色根发识,自变自缘观空)其相虽空,亦未离空相,所以不能亲缘真如之理。为什么呢?因为成所作是后得智故。盖佛有二智,一是实智,或称根本智;一是权智,或称后得智。根本智缘真,后得智缘俗,前者用于证理,后者用于度生,其用不同故。所以说:“变相观空唯后得,果上犹自不诠真。”诠者,具也。

第三句“圆明初发成无漏,”这是说,第八识转大圆镜智,初发之时,此眼等五识,即成无漏。为什么呢?因为五识即八识见分,乃同体之故,所谓“五八果上圆”是也。

第四句“三类分身息苦轮。”这是说,若五识转成所作智时,在佛果中,能现三类身,化导众生,出生死苦海。一、大化身。即千丈卢舍那,为应十地之机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