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识规矩颂》浅解
八识规矩颂原文解释
八识规矩颂原文解释
八识规矩颂是佛教经文中的一篇重要颂歌,主要阐述了人的八个识(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识)应如何正确运用,调整心态,以减少痛苦和培养内在的平和与智慧。
这首颂歌以朴实而明确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了八个识的运用与规矩:
一、眼见形,要知其色
眼识负责接受视觉输入,但我们不能被外界的色彩所迷惑,需要明辨其中的真相与幻象,保持对色的智慧认识。
二、耳闻声,要辨其音
耳识负责接受声音信息,我们应当慎重选择我们听到的内容,辨别其中的善恶与真假,保持对声的正确认知。
三、鼻嗅香,要知其味
鼻识负责嗅觉感受,我们需要明辨香气的种类与属性,不要被表面的诱惑所迷惑,保
持对味的深思熟虑。
四、舌尝食,要分其味
舌识负责味觉体验,我们应当选择食物,自省其中的滋味与背后的营养,并避免追求
一味的口腹之欲。
五、身触觉,要觉清凉热
身识负责触觉感受,我们需要觉察身体的感觉,明辨其中的冷暖与舒适,但不要过于
迷恋享受,保持对触的冷静观察。
六、意存想,要知相宜
意识是我们心智的中枢,我们需要正观自己的思绪,避免负面的幻想与贪婪的欲望,
保持对意的清晰察觉。
七、末那转动,知识点缀
末那是佛教中精神的副产品,我们需要培养精诚的智慧观察,以进一步平衡和发展我
们的心智。
八、识加持,心静安住
识是我们能够觉知外界的工具,我们需要扩大对事物的知觉范围,并以此平息心魔,使心灵保持平静与安宁。
八识规矩颂告诫我们,要在感知和认知中保持冷静、客观和觉知。通过正确的观察和正确的应用,我们可以减少痛苦、改善生活,并获得内心的平衡与智慧。
八识规矩颂讲义4
八识规矩颂 4
前五识的第二颂:五识同依净色根,九缘七八好相邻;
*复习:提问:前一颂讲了前五识的什么?a 认识对象的性质。B认识的方式c 道德属性d 空间的活动范围e 伴随的心所法。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前五识所依靠的物质感觉器官(根),以及它们对对象(境)进行认识时需要的条件。)
一释第一句:五识同依净色根。
1根:增上、出生的意思。它是心王和心所发生认识活动的一个重要条件(举例:眼睛和眼识的关系)。物质性的根叫做色根,精神性的根叫做心根。色根就是净色根的简称,那么什么叫做净色根呢?(画图:眼球。经论:根依处)
2净色根:实质上,真正能够对眼识等前五识的认识发生直接帮助的,只有视神经、听神经等神经系统,它们是由四大所造的,由清净的微细色构成的视神经等神经系统,叫“净色根”。
3扶根尘:而眼球等器官,只是净色根(视神经)的外围组织,是用来保护和巩固净色根的,由混浊的粗色构成,不能够对事物发生反映的作用,它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的根,只是净色根的外护,如眼睛、耳朵等器官,叫做“扶根尘”。(扶助五种色根的色尘)。
4那么,前五种色根的其它四种,也是视神经与眼睛的这种关系。前五识所依靠的根,就是五种神经系统,它们都属于“净色根”,所以叫做“五识同依净色根”。
二释第二句:九缘七八好相邻。(复习前五识的认识对象:眼识看颜色,耳识听声音,鼻识嗅气味,舌识尝味道,身识感受触处)1佛法的精髓是“缘起”。(“什么事物依靠因缘,什么事物便无自性。”从来没有一样事物,不是依缘存在之物”。佛陀的缘起学说,就好像天空中的明月一样。世间的种种学说,好像晴朗夜空里的繁星。在没有月亮的夜晚,会显得光彩夺目。但是明月一旦升起,所有的星星都会黯淡无光。要记住,我们佛教与其它宗教、哲学最不同的地方,就是“缘起性空”)缘起:任何事物都要依靠各种条件才能成立。缘是条件义。
笃学记‖034.《八识规矩颂》题解
笃学记‖034.《八识规矩颂》题解
笃学记‖034.《八识规矩颂》题解
——《八识规矩颂》学记之二
学习古文经典,一定要注意,不要望文生义,这个字你看着很熟,其实可能未必认识。同样的一个字,古文和现代词汇,意义差别很大,尤其是翻译过来的文献,一定要理解它本来的定义、含义。
“八识规矩颂”,讲的是“八识”,所以先要搞清楚什么是八识。在搞清楚八识之前,还得先弄清楚什么是“识”。《大乘义林章》曰:“识者,心之别名。”但唯识学上称识不称心,心与意、识在概念上还有细微的差别。心,也称心法、心王。因为心是我们精神活动的主体,故称“心王”。而意与识,则是心的作用,意与识分别是心的作用的两面。《大乘广五蕴论》上说:“云何识蕴,谓于所缘,了别为性,亦名心,能采集故。亦名意,意所摄故。”
但不同的典籍上的解释并不完全相同,个人比较倾向于采用叶曼老师的讲解:“集起为心,思量为意,分别为识。”也就是说,心法对应于心所有法、色法、心不相应行法、无为法,把外界的信息收纳进来的作用是心法,对这些信息进行思量进而产生对应的情绪、好恶为意,对这些信息进行分类、鉴定为识,在这里,“识”的作用类似于《道德经》中“名可名”的“名”。唯识学把心法分为八种,即八个识:第一眼识、第二耳识、第三鼻识、第四舌识、第五身识、第六
意识、第七末那识和第八阿赖耶识。其实,我们不妨直接用现代的名词反而更好理解,这八个识,也就是我们现在平常所说的“意识”的不同层次,比如我们常说的“潜意识”就相当于唯识学中第六意识的独影境。眼、耳、鼻、舌、身、意,从心理与物理的媒介功能上,称为“六根”;六根所接触所对应的为“六尘”,即色、声、香、味、触、法;六根对六尘而生的见、闻、嗅、味、觉、思的了别作用就是“六识”,合起来是“十八界”。在六识中,最关键的是第六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意识”。由于前五识都属于一类,所以玄奘法师把他们分为一类。全部颂文,共四组,七言一句共48句,四句一颂分为十二颂,每三颂为一组,计四组,即前五识颂,第六识颂,第七识颂,第八识颂。每一部份皆依“性、量、境、界地、心所、作用、转依”七项加以说明。这里需要学习和记忆的佛学专有名词非常多,可谓辞约理著,言简义丰。
马友生居士唯识讲座——《八识规矩颂》浅注
八 识 规 矩 颂马友生浅注前言当年世亲菩萨弘扬唯识,在大乘教法上,都是有系统地从教、理、行、果这四方面在说。护法菩萨在教学方法上,又是从三性、三量、三境、界地、心所、作用、转依这七方面在说。玄奘法师根据护法菩萨所倡导的学习方法,特作《八识规矩颂》。此颂不但是瑜伽学者研修法相的入道阶梯,又是深入唯识教海的重要宝典,学入不可忽视。笔者综合前人注解,取其部分心得,供同修参考。前五识颂性境现量通三性前五识缘境,五根(眼耳鼻舌身)对五尘(色声香味触),此中无任何障碍,都能觉了分别,所缘的量都是现量,所缘的境都是性境,所造的业通善恶无记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前五识所居的界地。欲界一地(五趣杂居地),有前五识;入色界二地(离生喜乐地),只有眼耳身三识;入无色界,无前五识。遍行别境善十一 中二大八贪嗔痴前五识相应的心所有法共有三十四种。遍行有五:作意、触、受、想、思;别境有五:欲、胜解、念、三摩地(定)、慧;善有十一:信、精进、惭、愧、无贪、无嗔、无痴、轻安、不放逸、行捨、不害;中随烦恼有二:无惭、无愧;大随烦恼有八: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举、失念、不正知、散乱;根本烦恼有三:贪、嗔、痴。五识同依净色根 九缘八七好相邻 合三离二观尘世 愚者难分识与根前五识的作用。前五识虽各有各的特点,而他们同所依的根,都是极其微细的净色根(视神经、听神经、嗅神经、味神经、触神经)。前五识都在根身面部,彼此缘境又好相邻。眼识缘色境有九缘:一眼识的自种是眼识缘境的亲因缘(内因),二前念眼识不断引导后念眼识是眼识缘境的等无间缘,三第八阿赖耶识是眼识缘境的根本依,四第七末那识是眼识缘境的染净依,五第六意识是眼识缘境的分别依,六境界是眼识缘境的所缘缘(分亲所缘缘与疏所缘缘),七眼根(视神经)是眼识缘境的俱有依,八眼识缘境要有相对空间,九眼识缘境要有一定光明。耳识缘声境有八缘(依眼识义,去掉光明)。鼻舌身三识缘香味触三境有七缘(依眼识义,去掉光明、空间)。前五识观察凡尘世间的各种事物(色声香味触),鼻舌身三识根与境要合(相触),眼耳二识根与境要离(空间)。世间愚夫认为,外境(色声香味触)是眼等五根所缘,很难知道眼等五根潜藏有眼等五识,这些无形无质的功能种子,却有他缘境和变境的特殊作用。变相观空为后得 果中犹自不诠真 圆明初发成无漏 三类分身息苦轮前五识转依为成所作智。大乘初次见道登地所证得的智慧
成观法师--八识规矩颂义贯
成观法师--八识规矩颂义贯
成观法师--八识规矩颂义贯.txt21春暖花会开!如果你曾经历过冬天,那么你就会有春色!如果你有着信念,那么春天一定会遥远;如果你正在付出,那么总有一天你会拥有花开满圆。八识规矩颂义贯
六离合释法式义贯
目次
﹁相宗系列总序──何谓唯识学
一、相宗的根本经典与传承
二、﹁相宗系列﹂撰注缘起
三、何谓唯识学?
、从﹁唯识﹂二字看
、从五位百法看
1.从﹁有为法﹂及﹁无为法﹂看
2.从心法、心所有法、色法、及心不相应行法来看
3.从心所有法看
①从行心所看
②从别境心所看
③从善心所、烦恼心所、及随烦恼心所看
④从色法及心不相应行法看…
⑤从无为法看…
八识规矩颂义贯目次
﹁八识规矩颂义贯﹂引言
︵修习唯识学的研读次第︶
八识规矩颂︵原文︶
八识规矩颂义贯
第一章释颂题…第二章释颂文…第一节前五识颂
1.颂凡情︵共八句︶
2.颂圣果︵共四句︶第二节第六识颂1.颂凡情︵共八句︶
2.颂无漏︵共四句︶第三节第七识颂…
1.颂凡情︵共八句︶
2.颂圣果︵共四句︶第四节第八识颂
1.颂凡情︵共八句︶
2.颂圣果︵共四句︶
六离合释法式义贯目次六离合释法式︵原文︶六离合释法式义贯甲?释论题…
乙?释论文
一?总论
二?别论
1.依主释
2.持业释
3.有财释
4.相违释
5.带数释
6.邻近释
三?结论
附一佛教心理学与弗洛伊德心理学之比较
甲?弗洛伊德心理学概说
一、﹁意识﹂与﹁潜意识﹂
二、梦的解析
三、﹁意识流﹂与﹁自由联想﹂
四、弗洛伊德心理学的历史背景乙?佛教心理学概说…
一、﹁心﹂与﹁识﹂
二、八识与根、尘
A?前五识…
B?第六识
C?阿赖耶识︵第八识︶…
(完整版)《八识规矩颂》简释——南怀瑾
(完整版)《八识规矩颂》简释——南怀瑾
《八识规矩颂》是一部佛教经典,由南怀瑾敬立为题。它详细阐
述了人类八识的规矩和作用,对于我们了解人性、修身养性有着重要
的指导意义。本文将对《八识规矩颂》进行简要解读和阐述,希望能
够为读者带来一些启示和思考。
起首,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八识的概念。在佛教中,人的意识和认
知被称为八识,它们分别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末那识和阿赖耶识。八识可以被理解为八种不同的认识能力,通过它们,我们能够感知外界的事物并对其进行认知和理解。
《八识规矩颂》首先从眼识开始,阐述了各个识的功能和特点。
眼识代表我们的视觉能力,它能看见外界的形色,但却容易受到欺骗
和迷惑。这是因为我们的视觉很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产生种种
贪念和妄想。因此,执着于外物对于修行是不利的,我们应该学会观
察而不是贪恋。
接下来,耳识代表我们的听觉能力。耳识能够听到声音,但同样
容易受到执着和迷恋的困扰。我们常常通过听觉来判断和识别事物,
但耳识本身并非绝对的真实。学会从内心去听,去聆听真实的声音,
是摆脱听觉执着的重要一步。
鼻识和舌识分别代表我们的嗅觉和味觉能力。它们同样是我们认
识外界和满足感觉的重要手段,但也很容易让我们沉溺于欲望和贪婪。要知道,外在的味道只是暂时的感觉,我们不能让它们成为我们生活
的唯一追求。
身识代表我们的触觉能力。通过身识,我们能够感受到外界的温
度和触感。然而,同样也容易受到欲望和执着的困扰。欲望使我们陷
入无尽的追求和纠结,而我们却往往无法满足其中的渴望。对身识的
认知,提醒着我们要控制欲望,从而脱离纠缠。
八识规距颂贯珠解(范古农
八识规矩颂贯珠解
范古农居士述
八识规矩颂
唐三藏沙门玄奘奉诏撰
性境现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
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贪嗔痴
五识同依净色根九缘八七好相邻
合三离二观尘世愚者难分识与根
变相观空唯后得果中犹自不诠真
圆明初发成无漏三类分身息苦轮
三性三量通三境三界轮时易可知
相应心所五十一善恶临时别配之
性界受三恒转易根随信等总相连
动身发语独为最引满能招业力牵
发起初心欢喜地俱生犹自现缠眠
远行地后纯无漏观察圆明照大千
带质有覆通情本随缘执我量为非
八大遍行别境慧贪痴我见慢相随
恒审思量我相随有情日夜镇昏迷
四惑八大相应起六转呼为柒净依
极喜初心平等性无动用行我恒摧
如来现起他受用十地菩萨所被机
性惟无覆五遍行界地随他业力生
二乘不了因迷执由此能兴论主诤
浩浩三藏不可穷渊深七浪境为风
受熏持种根身器去后来先作主公
不动地前才舍藏金刚道后异熟空
大圆无垢同时发普照十方尘刹中
此颂唐玄奘法师所作。将心王八识。类分为四。各作三颂。均前二颂论凡界。后一颂论圣界。注解用贯珠法。将颂句分析嵌入。
前五识颂一
性境现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
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贪嗔痴
(首句)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此为五识。其所缘之境。于三境中。惟是性境。其能缘之量。于三量中。惟是现量。其业性则通乎善、恶、无记三性。
(次句)在有情界九地之中。鼻舌两识,惟第一五趣杂居地行之。二地以上则不行矣。眼耳身二识。则以第二离生喜乐地为居止之所。三地以上亦不行矣。
(三句)其相应心所。共有三十四个。为遍行五。别境五。善十一。
(末句)中随烦恼二。更有大随烦恼八个。及根本烦恼之贪嗔痴三者。
八识规矩颂原文及译文
八识规矩颂原文及译文
以下是八识规矩颂原文及译文:
《八识规矩颂》颂第六意识部分原文:
第六识颂
三性三量通三境,三界轮时易可知,
相应心所五十一,善恶临时别配之。
《八识规矩颂》颂第六意识部分译文:
第六识,也就是意识,其特性、作用和境地都非常复杂。意识有三性,三量通三境,也涉及到三界轮转的道理。同时,它还有51个相应的心所,会根据不同的情境表现出善或恶的特性。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八识规矩颂》相关书籍获取更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八识规矩1
《八识规矩颂》第1讲(前五识颂1)
(2015-08-17 15:08:42)
转载▼
分类:净莲法师讲座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八识规矩颂》第1讲(前五识颂1)作者:淨蓮法師
觀看視頻:《八识规矩颂》第1讲(前五识颂1)
八识规矩颂
第1讲
(前五识颂1)
法师!各位师兄晚安!
我们今天介绍「八识规矩颂」。
我们知道研究唯识,第一部要看的就是《百法明门论》,那接下来就是《八识规矩颂》。百法明门论的内容,就是把一切法归纳为一百个法,在有为法的部分,包含了色法、心法、心所有法、二十四不相应行法,这个是有为法的部分;无为法它分成六种无为,所以加起来一共是一百个法。那借着九十六种有为法,我们希望能够当下去见到无为法,而了悟一切法无我的道理,这就是整部百法明门论的重点,是要悟到「一切法无我」。
可是,如果我们不了解一切法是从哪里生起的,要当下去见到无为,或者是一切法无我,它还是没有办法这么样的快速。如果我们能够进一步去了解一切法它是怎么生起的,那个缘由,那我们要体证无为,或者是现证空性,或者明白无我的道理,会显得更容易。要不然我们常常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可是境界来的时候,碰到事情来的时候,就梦幻不起来,它也不像泡、也不像影子,一切法都是真实存在的,那就是不明白一切法它是如何
生起,才会有这样的迷惑。明明很执着,可是要强迫自己说不要执着、不要执着,可是你就一切法都是认为是真实存在,你要不执着是很困难的,除非你知道一切……我也不是真实存在,一切法也不是真实存在,就是除非你证到人无我、法无我,你才可能当下梦幻泡影得起来,当下知道它是虚妄不真实,自性是空的。
八识规矩颂讲义2、3
八识规矩颂讲义 2 3
一复习:第一颂的前两句的意思,“通三性”含义的补充。
二学习前五识的第一颂的后两句:
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贪嗔痴。
这两句是讲前五识相应的心所法有哪些。
三心所法简介
1 百法的五位法:心王、心所、色、心不相应行、无为。
2 心所法。
(1)心所法定义:即认识的助伴。(认识主体必须要有认识助伴的帮助,才能完成认识活动,若没有心所法的帮助,是没法发生认识的。)它归心王所拥有,名心所有法。(举例:心王如同国王,心所如同臣属;心王如同画师,心所如同弟子。)
A 恒依心起:心所必须依靠心王才能生起,不能单独产生。
B 与心相应:a 与心王同时产生。B 与心王同依一个根。
C 与心王认识同一个对象。
D 与心王是两个不同的个体。(画图说明)
C 系属于心:心王是主人,心所是随从,所以心所从属于心王。(2)心所法的种类:六种:遍行、别境、善、根本烦恼、随烦恼、不定。
A 遍行心所:遍行,普遍的活动于……。在任何的时间、任何的空间,只要有任何心王产生,它都会跟随着产生,也不论这心王是任何的道德属性。共有五种:触(接触)、作意(注意)、受(感受)、
想(想象)、思(意志动机)。
B 别境心所:它不像遍行心所一样普遍的存在于一切认识活动中,而只针对个别的认识对象发生认识,故名别境。(举例:记忆,上次讲课是什么时间)也有五种:欲(希望)、胜解(印可)、念(记忆)、定(专注)、慧(判断选择)。(举例:对佛法是解脱之道的胜解)
C 善心所:自身清净,并且能够令今生或来生得到乐的果报的认识助伴。善心所产生的乐果有两种:人天福报和究竟解脱。有十一种:信、惭、愧、无贪、无嗔、无痴、精进、轻安(身轻心安)、不放逸、行舍(离开高下的平等状态)、不害(悲心)。(举例:1 信:没有预存的主观偏见,内心纯洁无暇,对于真理的觉悟者、真理本身、奉行真理的大众,都能够虚心的接受、容纳和信仰。2 惭:依靠自己的自觉能力,而对自己的恶行产生反省和厌恶,对有道德的人产生崇拜和尊敬。一个人如果能经常反省自己的错误,对自己不道德的言行产生厌恶,并对有道德的人产生崇拜和尊敬,那么自然就可以止恶扬善了。3, 愧:就是依靠社会大众的道德舆论的力量,来让自己弃恶扬善的。)所谓的修行,就是指让我们的认识主体,总是与善心所相应,让善心所不断的产生,让烦恼心所得到制止和消失。戒定慧的“慧”,就是善慧,其实它是善心所,其实就是我们俗称的“正见”、“般若”,等下讲到烦恼心所时再谈这个问题。在比如三种善根,它们三个是一切善法产生的根本,所以叫善根。信仰、精进,这都是我们获得解脱不可缺少的心所法。(四圣谛)三十七道品中的四正勤,“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长”,这里的善就是指善心所。
南老师讲解的八识规矩诵 (二)
南老師講解的八識規矩誦 (二)
南懷瑾先生講述林中治記錄
了解了上面這些基本道理,現在再來研究玄奘法師所作的《八識規矩頌》。他把八識分成四類,每一類各作三頌。現在先講前五識:
五識頌一:性境現量通三性
眼耳身三二地居
遍行別境善十一
中二大八貪瞋痴
性境現量通三性:前五識(眼、耳、鼻、舌、身)所緣的只是三境(性境、獨影境、帶質境)中的性境;能緣的只是三量(現量、比量、非量)中的現量;而它的業性,則通於善、惡、無記三性。
眼耳身三二地居:前五識如果以禪定的境界來講,進入初禪的時候,鼻、舌兩種識還有輕微的作用,到達二禪以上,就完全停止作用;而眼、耳、身這三種識,二禪還有作用,三禪以上就停止了。道家在靜坐中要打通任督二脈、奇經八脈;密宗要打通三脈四輪,都是為了要進入初禪的準備。這些氣脈打通以後,才可以在定中達到停止呼吸。怎樣才算真的停止呼吸呢?我們可以把燈草或雞毛,放在入定的人的鼻子前面,燈草與雞毛都不動了,才算是真的停止呼吸。在定中停止
呼吸,並不死亡,他與死亡最大的區別,就是身體非常軟而帶溫暖,也就是老子所說的,修道的人,要恢復到嬰兒的狀態,嬰兒就表示柔軟。一般沒有實際修證工夫的人,誤把入定中停止呼吸的現象,當做死亡。
遍行別境善十一:前五識與意識配合起來,所產生心理活動,與三十四個心所相應:遍行五(作意、觸、受、想、思);別境五(欲、勝解、念、定、慧);善十一(信、精進、慚、愧、無貪、無瞋、無癡、輕安、不入逸、行舍、不害)。
中二大八貪瞋痴:又與以下各種心所相應——中隨煩惱二(無慚、無愧);大隨煩惱八(不信、懈怠、放逸、掉舉、昏沉、失念、散亂、不正知);根本煩惱貪、瞋、癡等。
《八识规矩颂》浅解
《八识规矩颂》浅解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1-12-20 07:37:50 / 个人分类:藕益大师《相宗八要》直解
查看( 259 ) / 评论( 0 ) / 评分( 0 / 0 )
此《八识规矩颂》,乃唐玄奘大师所作,为唯识宗主要教典之一。颂将八识分为四章,每章十二句,将五十一心所,各分属于本识之下,条然不紊,所以称为规矩颂。《成唯识论》汇成十卷,文繁义富,学者畏难。窥基法师乃请大师集《成唯识论》要义而作此《八识规矩颂》,言简意赅,提纲挈领。若能于此颂透彻明了,则识论大义,思过半矣。此颂古注极多,然皆古文作成,难便初机。今试以语体文加以解释,名曰浅解。
先列颂文,次出浅解。
五识颂:
“性境现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贪嗔痴。”
五识颂,即是颂眼、耳、鼻、舌、身五识。为什么不将此眼等五个识分别颂?因为此五识,缘境之时,都是性境、现量,可并在一起来颂,而且在果上转八识成四智时,此五识一齐转为成所作智,考虑对应关系,也是放在一起来颂比较适当。
第一句是说眼等所缘之境,是性境,三量(现量比量非量)之中,属于现量,三性(善、恶、无记)之中,是三性皆通。什么叫性境?性是实义。为了说明这一问题,必须从人们眼等五根各有浮尘根与胜义根谈起。第一浮尘根。它是有形相的,长在身上,肉眼能见,但它实际上是无知觉作用的。第二是胜义根,或称净色根。它依附于浮尘根之上,最极清净,但肉眼不能见,唯天眼能见,此根有发识(即知觉)之用。对境之时,依外境各各自变相分,为自识的见分所缘,如照相机将外境摄入机中一般,唯识家所谓自变自缘者也。所谓性境,即指自变自缘之境。现量者,指人们初见自变自缘之境时,尚不起一念分别、筹度之心,称为现量。说通三量者,此眼等五识,是善、恶、无记三性皆通的。
识规矩颂图解
《八识规矩颂》乃法相唯识宗精髓,唯识宗巨匠玄奘大师所作。奘师留学印度十几年,得那烂陀寺住持戒贤大德心传,尤其在唯识、因明上造诣极深,于曲女城无遮擂台上立论,历时十八天竟无一人敢于出来辩难,因而不战而胜,声震五印,获“大乘天”之美称。回国后组织宏大译场,潜心从事翻译,同时授徒释疑。在译得数百卷唯识经论之后,对八识体系融会贯通、倒背如流,中文表述字字珠玑、得心应手,在此炉火纯青之时,用四组十二首七绝,将这包藏宇宙、探玄窥微之庞大哲学体系,高屋建瓴、提纲挈领式地和盘托出,令无数后学获宝鈅如探囊取物,抄捷径直趋金矿银山。
前五识颂
性境现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贪瞋痴。
五识同依净色根,九缘七八好相邻,合三离二观尘世,愚者难分识与根。
变相观空唯后得,果中犹自不诠真,圆明初发成无漏,三类分身息苦轮。
(首句)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此为五识。其所缘之境。于三境中。惟是性境。其能缘之量。于三量中。惟是现量。其业性则通乎善、恶、无记三性。
(次句)在有情界九地之中。鼻舌两识,惟第一五趣杂居地行之。二地以上则不行矣。眼耳身二识。则以第二离生喜乐地为居止之所。三地以上亦不行矣。
(三句)其相应心所。共有三十四个。为遍行五。别境五。善十一。
(末句)中随烦恼二。更有大随烦恼八个。及根本烦恼之贪嗔痴三者。
(首句)此五识所依而发之根。其形状各殊者,为浮尘根。若就胜义根言。则同依于肉眼不见,天眼方见之清净色法所成之根无别异也。
(次句)识虽依根而发。苟缺他缘,亦不能显。故统论其依缘。则眼识,须藉明空等九缘。耳识,则藉除明外之八缘。鼻舌身三识;则藉除明空外之七缘。小异大同。好相邻近也。
烦恼于八识中的分限与配置
烦恼于八识中的分限与配置
黄高証人的染污业力是由无尽烦恼推动的,烦恼的形成又与自己的个性、修养、习气等有密切的关联。我们如何了解它呢?在佛法中有不净观,一般只观色身坏烂,但若能对内心的烦恼不净,有深度的反省,更有助于人的自觉。
本文讨论《八识规矩颂》中,诸烦恼与八识的分限与配置。《八识规矩颂》重点在于转识成智,内容包括四部分:前五识转为成所作智,第六识转为妙观察智,第七识转为平等性智,第八识转为大圆镜智。要想转识就得先转烦恼。
《八识规矩颂》根据《唯识三十颂》与《百法明门论》,将烦恼分成六根本烦恼与二十随烦恼。实际上凡夫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烦恼。有时我们希望自己没有烦恼,但凡夫都逃不掉由无明而来的生老病死,人怎能没有烦恼呢?所以佛法常说人有八万四千烦恼,但世亲菩萨为了论述方便,故归纳成以下之六根本烦恼与二十随烦恼(分大中小三种)来讨论。
六根本烦恼:贪、瞋、痴、慢、疑、恶见。
小随烦恼:忿(不满)、恨(恨意)、恼(恼怒)、覆(隐瞒)、诳(欺诳);谄(谄媚)、憍(自大)、害(害人)、嫉(嫉妒)、悭(吝啬)十种
中随烦恼:无惭(恬不知耻)、无愧(对人无耻)二种
大随烦恼:不信、懈怠、惛沉、掉举、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等八种。
随烦恼是随着根本烦恼而生起,往往表现在形色上。大随烦恼涵盖最广,前七识都有,中随烦恼只在前六识,小随烦恼唯有第六识才有。表列如下:
注:未转识成智前,第八识虽无烦恼,但仍为有漏。
一、八识与六根本烦恼
第八阿赖耶识是无覆无记,非善非恶非染污,故无根本烦恼。第八识能显一切存在全体,假如第八识的天性是烦恼的,那怎么可能受善法所熏所依呢?反之亦然,因此第八识无覆无记,没有根本烦恼,当然也没有随烦恼。
八识规矩颂讲义
八识规矩颂讲义6
一识的转依。
(我们在最早的讲座中,讲五法时就谈到了凡夫和圣者的区别,二者的区别是什么?凡夫的认识是错误的,圣者的认识是正确的。错误的就是染污的,正确的就是清净的,所谓的学佛,就是要把自己的心识从错误的、染污的状态转变成正确的、清净的状态。那么我们现在都是凡夫,我们的心都是染污的、错误的,这个染污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呢?)
1 八个识的染污:八个识都是随六七二识而染污的。(八个识当中,当六七二识与烦恼心所相应的时候,整个八个识就都是染污的。因为无明和我执主要是存在于六七二识当中的,尤其是第七识。前五识,它只是直接认识物质现象,连抽象的概念也无法产生,所以也谈不上有什么执著。第八识的情况与前五识也是类似的。)(那么既然我们学佛就是为了把心识从染污的状态转变为清净状态,这个转变到底是怎样的呢?)
2 转依:心识从染污转变为清净的临界点,就叫做“转依”。(事物的转变是有一个过程的,那么转变到某种程度,必然会发生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心识也是这样的,我们现在的心识是染污的,是与无明、我执相应的,我们的认知都是错误的,那么我们修学佛法,修学戒定慧,依据佛陀的教导去修正自己原来错误的思想、语言和行为。修正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从染到净、从凡到圣的飞跃。当心识到达
了这个质变的临界点,我们就说这个识发生转依了。那么我们到了什么时候才能叫做圣者呢?)八识转染成净的临界点有两个:见道位和成佛。(为什么会有两个临界点呢?六祖坛经里有一句话:)
3 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上圆:六七识在见道位的初地(因位)就开始转依,五八识要到佛果位才能一下子转依。(刚才说了,五八识是随着六七识而染污的。因为染污的根源是六七二识,所以学习佛法就是在第六意识上转变,通过闻思修,改变第六识的错误认知,从而带动第七识的错误的改变。当六七识开始转变为清净之后,前五识和第八识才会转变为清净的。所以六七识要先转依,五八识要最后转依。六七识在见道位的因地(初地)就开始转依了,五八识要到佛果位上才能一下子转成清净的,这之前都是染污的。这就叫做“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上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识规矩颂》浅解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1-12-20 07:37:50 / 个人分类:藕益大师《相宗八要》直解
查看( 259 ) / 评论( 0 ) / 评分( 0 / 0 )
此《八识规矩颂》,乃唐玄奘大师所作,为唯识宗主要教典之一。颂将八识分为四章,每章十二句,将五十一心所,各分属于本识之下,条然不紊,所以称为规矩颂。《成唯识论》汇成十卷,文繁义富,学者畏难。窥基法师乃请大师集《成唯识论》要义而作此《八识规矩颂》,言简意赅,提纲挈领。若能于此颂透彻明了,则识论大义,思过半矣。此颂古注极多,然皆古文作成,难便初机。今试以语体文加以解释,名曰浅解。
先列颂文,次出浅解。
五识颂:
“性境现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贪嗔痴。”
五识颂,即是颂眼、耳、鼻、舌、身五识。为什么不将此眼等五个识分别颂?因为此五识,缘境之时,都是性境、现量,可并在一起来颂,而且在果上转八识成四智时,此五识一齐转为成所作智,考虑对应关系,也是放在一起来颂比较适当。
第一句是说眼等所缘之境,是性境,三量(现量比量非量)之中,属于现量,三性(善、恶、无记)之中,是三性皆通。什么叫性境?性是实义。为了说明这一问题,必须从人们眼等五根各有浮尘根与胜义根谈起。第一浮尘根。它是有形相的,长在身上,肉眼能见,但它实际上是无知觉作用的。第二是胜义根,或称净色根。它依附于浮尘根之上,最极清净,但肉眼不能见,唯天眼能见,此根有发识(即知觉)之用。对境之时,依外境各各自变相分,为自识的见分所缘,如照相机将外境摄入机中一般,唯识家所谓自变自缘者也。所谓性境,即指自变自缘之境。现量者,指人们初见自变自缘之境时,尚不起一念分别、筹度之心,称为现量。说通三量者,此眼等五识,是善、恶、无记三性皆通的。
“眼耳身三二地居”,这句是说眼等五识所能起作用地方。眼、耳、身三识,唯居止于欲界五趣杂居地和色界初禅的离生喜乐地二处。为什么呢?因为欲界眼耳鼻舌身五识全起作用,初禅天只有眼耳身三识起作用,其余鼻舌二识不行。因为初禅天以上,以禅悦为食,不吃段食,所以舌识不起作用。既不受食,自然也不闻香,所以鼻识也离了。二禅天以上,因为在定中,此三识更不起作用,所以说:“眼耳身三二地居”。
“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八大贪嗔痴”。这二句是颂五识的相应心所。说五识只与三十四个心所相应。就是:
一、遍行五个:即触、作意、受、想、思;
二、别境五个:即欲、胜解、念、定、慧;
三、善心所十一个:即信、惭、愧、无贪、无嗔、无痴、勤、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
四、中随烦恼二个:即无惭、无愧。
五、大随烦恼八个:即掉举、昏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
六、根本烦恼三个:即贪、嗔、痴。
何谓遍行心所?遍一切时,遍一切处:(一)遍善、恶、无记三性;(二)遍三界九地;(三)遍于过、现、未三际;(四)遍与八识心王相应,所以称为遍行心所。
何谓别境心所?指此五心所,乃各别缘境。由于眼等五识缘境之时,同时意识各引自类种子,各各缘境,与前五识相应,所以称为别境心所。
十一个善心所为什么也与眼等五识相应呢?因为五识虽只缘现量境,好像没有造作分别,由于业性纯熟,即使偶然动了一念,不是动在善边。就是动在恶边,若动在善边,就与五识相应之故。
中随烦恼“无惭、无愧”二心所和大随烦恼“掉举”等八心所,唯是恶心所。五识若偶动一恶念,就与五识相应。
根本烦恼贪嗔痴三心所,遍与一切染心相应,五识若缘欲界顺意五尘境,自然起贪。若缘违意五尘境,自然起嗔。执缘境为实有,体即是痴。所以此“贪嗔痴”三心所也与五识相应。
“五识同依净色根,九缘七八好相邻。合三离二观尘世,愚者难分识与根。”
此颂第一句是说五识所依之根,不是肉眼能见的浮尘根,而是胜义根,即净色根。此净色根乃第八识所执受的相分,分映于五根门头,虽非肉眼所见,但它能发识,最极清净,所以称它为净色根。依此净色五根,方能发识,所以说:“五识同依净色根。”
第二句是说五识生识的缘。眼识九缘生,鼻、舌、身三识七缘生,耳识八缘生。
眼识须具下列九缘方能生识:一根缘、二境缘、三空缘、四明缘、五作意缘、六分别依缘、七染净依缘、八根本依缘、九种子依缘。鼻、舌、身三识具下列七缘方生识:以上九缘中除去空缘和明缘。因为鼻舌身三识是合中取境(合时方能知香味触故),耳识具八缘方生识:即九缘中唯除明缘,因为暗中也可闻声的缘故。此三识具缘多寡相近,所以说:“九缘七八好相邻。”
第三句是说,鼻、舌、身三识是合中取境,眼、耳二境是离中取境。观是能缘的见分,尘世是所缘的相分,所以说:“合三离二观尘世”。
第四句是说,识与根不同,愚者难于分别。愚,指愚法声闻。因为声闻人唯断烦恼障,未断所知障,故称为愚。盖五根对境,如镜对像。五识缘境,唯是现量。只要尚不起随念、计度二种分别,还是现量境,直到起了计度之心,方进入比量或非量之中。这就是根与识不同所在。因为识乃心法,即八识见分,根乃色法,即八识相分,此色心不同;根能照境,识能缘境,此根识不同,此根识不同之致,非愚法声闻所知,更不要说凡夫了。所以说:“愚者难分识与根。”
“变相观空唯后得,果中犹是不诠真。圆明初发成无漏,三类分身息苦轮。”
这四句颂转识成智。先释前二句。变谓变带,相谓相分。以五识因中一向缘五尘相分境,托彼相分,变带观空,方成此智。其相虽空,亦未离空相,所以不能亲缘真如之理。诠者,具也。即是说五识转成作智时,即使在佛果位上也不具亲缘真如之理。为什么呢?因为佛有二智,一是实智,或称根本智;一是权智,或称后得智。根本智缘真,后得智缘俗,前者用于证理,后者用于度生,其用不同故。所以说:“变相观空唯后得,果上犹自不诠真。”
“圆明初发成无漏,”这句是说第八识转大圆镜智,初发之时,,此五识即成无漏。为什么呢?因为五识即八识见分,乃同体之故,所谓“五八果上圆”是也。
“三类分身息苦轮。”这句是说若五识转成所作智时,在佛果中,能现三类身,化导众生,出生死苦海。一、大化身。即千丈卢舍那,为应十地之机所现;二、小化身。即丈六金身,为应二乘及凡夫所现;三、随类不定化身。随诸各类众生,有感即应,或现大身,满虚空中。或现小身,种种不等。所以说:“三类分身息苦轮。”
六识颂
“三性三量通三境,三界轮时易可知。相应心所五十一,善恶临时别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