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黑天鹅》的简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影《黑天鹅》的简析

作者:聂洲

来源:《时代金融》2012年第35期

【摘要】在第83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电影《黑天鹅》荣幸获得金像奖最佳影片提名、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提名的殊荣,影片主演娜塔莉·波特曼在这部电影中凭借精湛入微的表演收获了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并且在拍摄完毕之后成为了2010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开幕式影片,获得了世界各地著名影评人士的一致好评。每一部经典的电影背后必然有它成功的原因,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评析电影《黑天鹅》,力求将电影背后的文化意义揭示出来,供国内电影界人士参考。

【关键词】天鹅精神分析暗喻人文精神

电影属于一种大众媒介,自从电影在法国诞生之后这种叙事方式就广泛地受到大众的追捧,无论是电影院提供的类似仪式一般的共鸣场所(许多不同的人可以在同一个地方欣赏同一部电影,体会着相近的精神体验),还是电影本身的表达方式(蒙太奇、长镜头、特效运用等等)带来的“超自然”的审美体验方式,都决定了电影是一种表达情感和人类精神世界的最佳传播方式。而一种情感要能够有效传达给受众,是需要心灵的共鸣的,只有在观众心中引起投射自身的移情效果,才能使得观众有能够从现实身份中挣脱,获得反观其身的心理距离,反思自身的存在,获得审美体验。

电影《黑天鹅》就是一部这样的电影,它成功地把握住了当代人的心理特征,大量运用对比和隐喻,丰富着影片的叙事内容和主人公的精神世界,以至于在观看着妮娜精神世界蜕变的时候,观众可以很容易地把握住每一次蜕变的意义所在,理解了妮娜的精神世界之后在自己的内心世界形成对话,反思我们自身和整个的社会,使得电影的传播意图得到完善。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电影《黑天鹅》是如何运用各类元素达到这样的传播效果的。

一、《黑天鹅》的剧情简介及所获奖项

电影《黑天鹅》摄成于2010年的六月份,公映是在2010年的12月份,上映后影片获得了世界范围内影评家的一致好评,对艺术家内心世界细腻、准确的描述使得这部电影在第83届奥斯卡金像奖评奖中获得最佳影片提名、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提名的殊荣,影片主演娜塔莉·波特曼在这部电影中凭借精湛入微的表演收获了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并且这部影片被选为了2010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开幕影片,导演达伦·阿罗诺夫斯基成为了电影界目前最受关注的一位新生代导演。

影片讲述的是女主人公妮娜在获得芭蕾舞团的“天鹅皇后”(主角)角色后探索如何将自身的表演达到极致、“完美”的境界而不断探索的一个过程,而在舞台剧《天鹅湖》中黑天鹅和白天鹅相互矛盾的角色定位使执著追求完美的妮娜痛苦不已,因为无论是自身家庭环境还是自身

的性格特征都只是符合高尚、纯洁的白天鹅的角色,对于妖媚、邪恶的黑天鹅角色的演绎妮娜始终无法完成,因为要将黑天鹅角色表演到“完美”的话,是需要自身转化为“黑天鹅”的,而这一系列心理的蜕变就如同重生一般,必须祭奠出自身的理智和灵魂,妮娜一直在寻找蜕变成为黑天鹅的方法,包括向前任“天鹅皇后”学习、与舞团队友兼竞争对手莉莉一起放纵,在这个过程中,妮娜内心一直都很矛盾,因为她觉得所有的行为都是在背叛着放弃舞者事业而选择把自己培养成为顶级高尚的艺术家的母亲,以及一直善良纯真、不经世事的自己。发现无法调和这两者的对立面的妮娜精神世界极其压抑,每天都活在矛盾之中,当这些矛盾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时,妮娜的人格分裂愈发严重,终于在公演之时,以杀死自己的方式达到了极度的绝望和狂乱,摆脱了一切理智和禁欲主义的束缚,成功地蜕变成了黑天鹅,用生命来华丽地绽放自己的艺术之美。

二、《黑天鹅》导演以及女主角

(一)影片导演:达伦·阿罗诺夫斯基

达伦·阿罗诺夫斯基于1969年2月12日出生于美国纽约的布鲁克林,他本人从小就喜欢古典电影,喜欢涂鸦艺术,因此曾在哈佛大学学习电影和动画制作,在校期间自己尝试拍摄的电影还多次获过奖,从学校毕业之后从事编剧和导演的工作,成为导演后自己的处女作《Pi》(《圆周率》)获得了圣丹斯电影节导演奖、独立精神奖的最佳编剧处女作奖,16年的从影生涯达伦虽然作品不多,但是几乎每一部作品都能获奖。他的《摔跤手》就获得了第65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他的三部作品:《珍爱源泉》、《摔跤手》、《黑天鹅》都在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得以首映,他本人的成就也让他成为2011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委会主席。①

达伦的电影事业虽然时间不长,但是硕果累累,很大程度上源于他对电影艺术的喜爱,兴趣的驱使是他最大的动力,成为他人生前进的目标,学校专业的选择使得他能够系统地接触电影艺术。在他的电影中,可以看到很多长镜头的运用,将主演的一系列活动展现给观众,他的拍摄手法并非很另类、很前卫,却是一种古典电影常见的拍摄手法,甚至还有些老套,(《黑天鹅》中对光影的处理都有一种怀旧的感觉。)但是他的电影关注的是当下的社会背景中人物内心的挣扎和纠结,准确的镜头意象的使用使得电影能激发观众的共鸣,并且引发思考,进而从精神上获得审美感受,就如他接受采访时说的那样:“我在电影中想表现人物追求完美的过程,表现这种精神追求的意义…在自我超越追求完美的过程中,一个人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我对这些问题很感兴趣。”正是这种带有反思性的人文关怀使得达伦的电影具备了审美特质。

(二)《黑天鹅》女主角:娜塔莉·波特曼

娜塔莉·波特曼,1981年6月9日出生于以色列的耶路撒冷,从小爱好艺术,5~13岁时学习舞蹈,就像她自己说的那样,从小时候起她就觉得自己和别的小朋友不一样,她有很强的表演意愿,12岁参加《这个杀手不太冷》的试镜的时候第一次被淘汰,后来又参加了一次之

后,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平时自己参加演出的经验,成功获得了女主角的角色,在出演《黑天鹅》之前,娜塔莉每天花5个小时练习芭蕾,力求达到专业芭蕾舞者的身体素质,片中80%的芭蕾舞动作都由娜塔莉本人来完成,所以《黑天鹅》中的舞蹈非常真实、具有震撼性。她本人并不太乐意一直被人看作是“花瓶”,所以毅然决定到哈佛大学学习心理学专业,四年时间的努力学习之后于2003年获得了心理学的学士学位;2005年继续在耶路撒冷的希伯来大学深造,在学习期间,作为一名出色的学生,波特曼曾与他人共同执笔了两篇研究论文,并且分别发表在专业的学术期刊上,1998年,她在高中时期发表的“氢气的酶化生产法”,已经纳入了英特尔科学人才搜索;2002年,在哈佛的心理学就读期间,她还促成了“前额叶激活对象”这一研究课题的完成。勤奋好学的个性使得她成为一位美丽与智慧并重的演员,赢得了广泛的赞誉。②

就我个人而言,也是很欣赏娜塔莉的,因为她个人的坚持不懈使得她无论在学业还是在演绎事业之中都获得了成功,现实生活中她也是一个努力追求完美和生命价值的人,与《黑天鹅》中的妮娜在奋力追求完美的这方面非常相似,只是没有电影中矛盾表现的那么极致,就如同她说的,在过去的表演过程中她也能体会那种扮演别人的感觉,同样有想要崩溃的感觉,感觉游离在两种不同的人生之中,而这部《黑天鹅》戏中戏的叙事方式非常类似她自己的演艺道路,因此,她能够深刻体会主角心中的矛盾,加上心理学的专业基础,对人物心理的把握非常到位,使得角色的正反两面之间充满了张力,让观众感同身受。

三、《黑天鹅》的内容创作赏析

(一)电影中对比、隐喻的运用

在电影《黑天鹅》中,随处可见相互矛盾的事物的存在,整部电影所呈现出来的镜像都是人物内心纠葛的外化体现,很多的对比、隐喻被运用在了电影场景、镜像中,使得观众有一种无时无刻不在矛盾世界中的感觉,体会到主人公逃无可逃的心理状况,这也是本部影片很出彩的地方,因为倔强的妮娜几乎没有用语言说出很痛苦、压力很大等话语,全部是通过妮娜所看到的事物、身边人的反应将妮娜的痛苦表现出来的,这样具像化的表现在电影中有几处具有代表性的地方:

1.天鹅。在这部以《天鹅湖》这部著名芭蕾舞剧演出为主线的电影之中,天鹅这个电影镜像的出现自然非常频繁,天鹅湖的故事是一个世界著名的童话故事,讲述的是一个被诅咒的、王子迷恋的少女被黑魔王所诅咒封存在白天鹅的体内,无法告知心爱的人自己的遭遇,黑魔王则派出黑天鹅替代了白天鹅去引诱王子,并且摧毁王子,王子受到蛊惑,以为黑天鹅就是自己迷恋的少女,最终白天鹅在绝望极致中自杀,从痛苦之中获得了自由,这是一个带有浓厚悲剧色彩的童话,而影片中妮娜的一生与白天鹅高度地一致,戏如人生,悲剧的舞台搬到了现实之中。

黑天鹅与白天鹅就是最明显的矛盾体,白天鹅象征着纯洁与高尚,黑天鹅象征着狂乱、妖媚和放纵,正是这两种有着天然之别的意象统领了整部电影,它们各自代表的象征意义便是引起妮娜人格分裂的两个端点。比如片中当妮娜在浴池中触摸自己的时候不远处出现的精致的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