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微生物学复习提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
1、微生物的概念:
2、微生物的分类和命名(二名法)、分类单元
非细胞结构生物:病毒
原核微生物:古菌、细菌、蓝细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
真核微生物:除蓝藻以外的藻类、酵母菌、霉菌、伞菌、原生动物、微型后生动物
3、微生物的特点:体积小面积大吸收多转化快生长旺繁殖快适应强变异频种类多分布广
第一章病毒
1、病毒的特点及分类特点:小、简、寄、潜
分类:根据病毒不同的专性宿主,可把病毒分为:按核酸分类,可把病毒分为:
类病毒与阮病毒区别:
2、病毒形态的多样性:(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噬菌体:)
3、病毒的化学组成、结构:
4、病毒结构:(1)蛋白质衣壳(2)核酸内芯(3)被膜“囊膜”
病毒的三种构型
5、病毒繁殖的步骤
(1)吸附:(2)侵入:(3)复制和聚集:(4):裂解和释放:
6、噬菌体的溶原性(两种类型的概念及其区别)
噬菌体有毒(烈)性噬菌体和温和噬菌体两种类型。
含有温和噬菌体的宿主细胞称为溶原细胞。
在溶原细胞内的温和噬菌体核酸,称为原噬菌体或前噬菌体。
7、病毒在液体和固体培养基上的培养特征:在液体培养基内:原先浑浊的菌液变成透明的裂解溶液。在固体培养基上:宿主细菌菌落上出现空斑(噬菌斑)。
第二章原核微生物
1、细菌的个体形态:
2、细菌的基本结构:细胞壁
常见的细菌特殊结构有:
荚膜定义及功能:
芽孢定义及特点:
鞭毛定义及功能:
3、菌落、菌苔的概念及区别
4、细菌染色原理及染色方法、细菌的带电性
5、古菌的分类:产甲烷菌、嗜热嗜酸菌、极端嗜盐菌
6、蓝细菌的分类及其在水体富营养化中的指示作用:
色球藻纲和藻殖段纲,其中微囊藻属、腔球藻属、鱼腥藻属、水华束丝蓝细菌属引起水华。
7、放线菌
菌丝体的分类:营养菌丝、气生菌丝、孢子丝
孢子丝形状有:直形波浪形螺旋形交替丛生丛生或轮生
8、放线菌的菌落特征:
第三章真核微生物
1、原生动物的营养类型:
2、原生动物各个纲在污水处理中的生物指示作用(鞭毛纲、肉足纲、纤毛纲。)
3原生动物的胞囊及作用:胞囊是原生动物抵抗不良环境的一种休眠体。
4、微型后生动物在污水处理中的生物指示作用:
5、藻类各个门的应用:特别是与水体富营养化有关的几类藻
6、发酵型、氧化型酵母菌的概念:酵母菌有发酵型和氧化型两种。
7、酵母菌的细胞壁组分及其菌落形态特征
酵母菌的细胞壁成分不同于细菌,含葡聚糖、甘露聚糖、蛋白质及脂类。
在固体培养基上的菌落,表面湿润而光滑,有粘性,与细菌菌落大小差不多,颜色为白色或红色。培养时间久后菌落表面转为干燥。
8、霉菌菌丝体分类:菌丝分为营养菌丝和气生菌丝、霉菌细胞壁组分
9、霉菌的常见属及霉菌菌落形态特征:
第四章微生物的生理
1、酶的概念及其组成
a.单成分酶:酶蛋白(水解酶)b.全酶
2、几种重要辅基、辅酶的功能(1)辅酶A传递酰基(2)NAD辅酶I NADP辅酶II传递电子、质子(3)FMN(黄素单核苷酸)FAD(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传递质子[H](4)四氢叶酸转移一碳基团
3、酶蛋白结构:
4、酶的活性中心概念:
5、酶的分类
6、酶的催化特性
7、米氏方程及其求取方法、米氏常数Km的含义:
8、影响酶促反应速率(酶活力)的因素
9、微生物化学(物质)组成:、碳氮磷比
10、微生物的营养物及营养类型
水、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
四种营养类型的比较
11、掌握微生物的培养基概念及分类
原则:目的明确营养协调理化适宜经济节约
根据组成物质化学性质的不同,培养基可分为:
根据物理状态的不同,培养基可分为:
根据实验目的和用途的不同,培养基可分为:基础培养基、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加富(富集)培养基
12、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及其特点
13、微生物三种呼吸类型的比较
第五章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与生存因子
1、微生物群的生长的研究方法:分批培养和连续培养。
分批培养:
连续培养:恒浊连续培养(细菌浓度恒定)恒化连续培养(进水中的营养成分恒定)
2、微生物生长曲线\各个期的特点停滞期:停滞的长短取决于某些因素:接种量、菌龄、营养等。对数期(指数期):静止期:衰亡期:
3、细菌生长曲线在污水生物处理中应用
常规活性污泥法利用生长速率下降阶段的微生物
高负荷活性污泥法利用生长速率上升阶段和生长速率下降阶段的微生物
为什么常规活性污泥不利用对数生长期的微生物而利用静止期的微生物?
4、微生物群的生长量的测定方法
a.测定微生物总数:b.测定活细菌数:c.计算生长量
5、微生物对温度最适生长需求分为:嗜冷菌嗜中温菌嗜热菌嗜超热菌
废水生物处理过程中微生物的适宜温度:30摄氏度
6、不同微生物所要求的pH值范围:细菌;放线菌;霉菌;酵母菌.
7、污水生物处理的pH值范围在废水生物处理中,pH一般在6.5~8.5。
8、氧与好氧微生物、兼性厌氧微生物、厌氧微生物的关系
9、微生物在不同渗透压溶液中不同反应
10、紫外辐射对微生物的影响
11、灭菌与消毒概念及区别
灭菌方法有干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
消毒法有巴斯德消毒法和煮沸消毒法。
12、极端pH对微生物的影响
13、若干有机物对微生物的影响:体积分数为70%乙醇杀菌力最强
14、抗生素对微生物的影响:抗生素有广谱和狭谱之分
15、竞争关系:原始合作关系(互生关系):共生关系:偏害关系(拮抗关系):寄生关系:捕食关系
16、菌种复壮方法、保藏的原理和方法
复壮:纯种分离通过寄主进行复壮联合复壮
保藏:定期移植法干燥法隔绝空气法蒸馏水悬浮法综合法
第六章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1、变异实质—基因突变的定义:
2、突变类型
自发突变:1.多因素低剂量的诱变效应 2.互变异构效应
诱发突变:
物理诱变:
DNA损伤的修复光复活和暗复活切除修复重组修复SOS修复适应性修复
化学诱变:
复合处理及其协同效应
定向培育和驯化
3、基因重组的定义以及几种手段的区别
杂交(双亲细胞)、转化(直接吸收DNA)、转导(温和噬菌体媒介作用)
4、分子遗传学手段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质粒的定义及其特点。
质粒育种定义及案例:多功能超级细菌的构建
基因工程定义及其操作步骤及运用案例:
PCR技术的循环过程及其运用案例
第七章微生物生态
1、土壤的生态条件
1.营养:2.pH:3.渗透压:4.氧气和水:5.温度:6.保护层:
2、微生物在土壤中的种类、数量及分布
1.数量和种类在任何土质中都以细菌量最多,放线菌次之,藻类、原生动物和微型后生动物等由多到少依次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