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的物质世界测试题

多彩的物质世界测试题
多彩的物质世界测试题

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单元测试题 1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5分)

1.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60________;一个中学生的质量大约是50________;一个苹果的质量大约是;一头非洲大象的质量大约是6________.

答案:g kg kg t

2.一杯水,倒掉一半后,其密度是________kg/m3,合________ g/cm3;它的物理含义是________.

答案:1 000 1 13的水的质量是1 kg

3.“神舟”五号将1kg的蔬菜种子带往太空后,其质量________;将一根很粗的铁棒拉成很长的细铁丝后,其质量________,体积________,密度___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

答案:不变不变不变不变

4.实验室常用天平来测量物体的质量,而在日常生活中常用来测质量的工具有________、________.

答案:案秤杆秤

5.一间教室长10 m,宽6 m,高4 m,这间教室空气的质量大约是___________ kg.(ρ

3)

空=1.29 kg/m

答案:

6.物体所含物质的________叫质量.物体和物质是有区别的,例如我们称镜子是________,而组成它的玻璃则称________.当镜子摔碎以后,它的总质量却________,因为质量不随________的改变而改变.

答案:多少物体物质不变形状

7.有甲、乙两种物质,甲的质量是乙的1/2,乙的体积是甲的1/3,则甲的密度是乙的________.

1

答案:

6

8.使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时,先要观察天平铭牌上标的________和________.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只能通过调节________使天平平衡,而不能滑动________使天平平衡.当天平的指针在分度盘的中间或________,我们就说天平平衡了.

答案:感量量程平衡螺母游码两边均匀摆动

9.托盘天平在调节平衡的过程中,如果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边,则将左边的________向________边调节.天平所测物体最后的质量应等于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________.

答案:平衡螺母右在标尺上指的刻度值

10.如下图,在两个相同的杯子里,分别装有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但杯子上的标签模糊不清,请从图中直接分辨出A瓶是________,B瓶是________.

答案:酒精水

11.某同学用实验测定金属块的密度,实验操作结果如图所示,根据图示的测量情况填写下面的表格:

金属块的质量(g)量筒内水的体积

(cm3)

放入金属后水面

的刻度(cm3)

金属块的体积

(cm3)

金属块的密度

(kg/m3)

答案:135 50 70 20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一根冰棒在杯子里融化成水的过程中

A.质量不变,密度变小

B.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C.体积缩小,密度不变

D.体积缩小,密度增大

答案:D

2.有两根长度和质量都相同的实心铜丝和铁丝,它们的横截面积相比

A.铜丝大

B.铁丝大

C.一样大

D.无法判断

答案:B

3.关于密度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密度是物质的疏密程度

B.密度是物质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与物质的体积有关

C.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它的大小与物质的体积、大小无关

D.物质状态发生变化时,只要质量不变,它的密度也不变

答案:C

4.有一同学在测物体质量时,错把物体放在右盘,在左盘放了50 g、20 g砝码各一个,又把游码拨到4 g处使天平平衡,这个物体的质量应是

A.78 g

B.74 g

C.70 g

D.66 g

答案:D

5.有两个粗细不同的量筒,它们的最小刻度都是“1 mL”,那么它们的准确度

A.粗量筒准确度高

B.细量筒准确度高

C.两个量筒准确度一样高

D.无法判断

答案:B

6.天平在测量物体质量过程中,如果将物体放在了右盘,而将砝码放在了左盘,则是否能测出该物体质量

A.不能,因为天平不能平衡

B.可以,但要减去游码对应的刻度值

C.可以,但不考虑游码对应的刻度值

D.不能,因为会破坏天平

答案:B

7.人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相当,试估算一个中学生整个身体的体积大约是

A.5 m3 dm3 C.50 cm3 D.50 mm3

答案:B

8.比较两个物体质量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体积大的物体质量一定大

B.密度大的物体质量一定大

C.密度大、体积大的物体质量一定大

D.体积小、密度大的物体质量一定大

答案:C

9.将体积相等的实心铁球和铝球分别放入已调平的天平两托盘上(没有超过天平的量度),则

A.天平失去平衡,向铁球一端倾斜

B.天平失去平衡,向铝球一端倾斜

C.天平仍保持平衡

D.无法判断

答案:A

10.把一个全部用黄金做的有空心部分的真“皇冠”,和一个掺有黄铜的实心假“皇冠”,分别全部放入装满水的容器中,则溢出水的多少有

A.真“皇冠”溢出的水要多

B.假“皇冠”溢出的水要多

C.溢出的水一样多

D.无法判断

答案:D

三、想一想(每题5分,共10分)

1.制造飞机的材料除了要有一定的牢固度,还应选取密度较小的物质.你知道为什么吗想一想,说说你的道理.

答案:因为飞机质量小有利于飞行和节能,在体积一定时,密度小的物质,其质量小,所以飞机在选材时,既要选择牢固的材料,同时也要考虑密度小的物质.

2.夏天,小明将一满瓶汽水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冷冻,第二天当小明打开冰箱时,发现汽水瓶已经炸裂了,难到瓶子是被冻破的请说说汽水瓶炸裂的原因.

答案:瓶子是被冰胀破的.因为水结冰后,其体积会变大,当汽水瓶密封后,冰的体积变大,而将瓶子胀破.

四、做一做(共20分)

1.(10分)宇宙中有一种中子星,其密度可达1×1017 kg/m3,试算一算一个约乒乓球(体积约为34 cm3)大小的中子星的质量.如果一辆汽车每次运载10 t,则需多少次才能将此物质运完

提示:m=ρV=34×10-6 m3×1017 kg/m3=34×1011 kg=34×108t

n=34×108t/10 t=×08次.

2.(10分)某同学没有利用量筒也测出了一满杯牛奶的密度.他的方法是这样的:先用天平测出一满杯牛奶的总质量是120 g,然后测得空杯子的质量是50 g,最后他将该杯装满水,又用天平测得水和杯子的总质量是100 g.请你帮该同学算一算此杯牛奶的密度是多少提示:V瓶=V水= m水/ρ水=50 cm3

ρ奶=m奶/V瓶=×103 kg/m3.

五、小调查(共5分)

家用电器中,电热水器已经很普及了.请到电器商场去看一看某一品牌电热水器有多少种容积并用你学过的知识,算一算一个100 L容积的热水器能装多少千克的水答案:m= Vρ=100×10-3 m3×1×103 kg/m3=100 kg.

第十一章 多彩的物质世界 测试

第十一章 多彩的物质世界 一、填空题 1.纳米科学技术研究的对象通常以 作为单位,若每一个原子的直径10-10m ,我国科学家制造的纳米碳纤维管的直径是34nm ,这相当于 个原子一个一个紧挨排列成一列的长度。 2.如图11—5所示,是用来说明原子内部结构的示意图。由图可知:原子是由原子核和 组成,原子核又是由中子和 组成。 3.小明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错将被测物体放在了右盘,而将砝码放在了左盘,并移动游码,则他所测出的物体的质量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若此时天平平衡后,砝码和游码的读数如图11—6所示,则物体的实际质量为 g 。 4.在如图11—7所示中盒装纯牛奶的质量是 ______g ;牛奶喝去一半后,剩余部分牛奶的密度为 kg/m3。(ρ牛奶 =1.02g/㎝3) 5. 将一铝块和一钢块分别置于天平左右两盘中,这时天平刚好平衡,则铝块和钢块的体积之比为________。 6. 能装满500g 水的瓶子,_______(填“能”或“不能”)装下500g 的酒精。 7. 质量为450g 的水结冰后,其体积变化了_______m 3。 (ρ冰=0.9g/㎝3) 图11—4 图11—5 250mLl 图11—7 图11—6

8. 底面积为100cm 2的圆柱形容器最多能装下3.84kg 酱油,这个容器的高度是________ m 。(酱油密度为1.28 ×103kg/m 3) 9. 分别由甲,乙两种不同物质组成的两个物体,其质量之比为2:1,体积之比为1:3,则其密度之比为________。 . 10. 如图是某实验小组测量一种未知液体密度的正确操作情境。其中负责记录表格和填写实验数据的同学有三项没填完,请你帮他填上。 11. 标尺上每一小格表示的质量是多大?游码读数时应以哪一 侧为准(左、右)?下图游码读数为___克 二、选择题 1.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 ) A .夸克还可以再分 5g mL 40 10 20 30

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单元测试题(2) 班级姓名学号 一、填空题:(每空1.5分,共36分) 1、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是由组成的,是保持它们原来性质的最小微粒。 2、我们身边的物质一般以、、的形式存在。 3、天平是测量物体的工具,是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 4、单位换算:①氯原子的质量是1.7×10-27kg = g 、一巨石重0.6t = kg。 ②一物体的体积是60cm3 = m3、量筒内水的体积是35ml= cm3 5、水的密度是1.0×103kg/m3,合g/cm3,它的含义是 。 6、一根均匀的铜棒,其质量为10kg,密度为8.9×103kg/m3,将它截成相等的两段,则半根铜棒的质量为,密度为。 7、一质量为2kg的固体物体,将其运到月球上后,其质量为kg,如果它熔化后变成了液态,其质量会;给此物体加热,其密度会(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8、一物体的质量为3kg,体积为4×10-3 m3,其密度为。 9、煤油的密度为0.8g/cm3,一个瓶子的容积为300cm3,这个瓶子装满煤油后,煤油的质量为。 10、金属铝的密度为2.7×103kg/m3,一铝锭的质量为5.4kg,这个铝锭的体积为。 11、填上合适的单位: 某中学生的质量为60 。一个鸡蛋的质量为50 。 12、1nm = 10-9m,一个分子的直径是3×10-10m,合nm。 二、选择题:(每小3题分,共24分)13、下列关于物质特征的一些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固体有一定体积和形状 B、液体有一定的形状和没有一定的体积 C、液体有一定的体积,没有一定的形状 D、气体没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14、下列属于气态物质分子排列特点的是() A、分子的排列十分紧密,粒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 B、分子极度散乱,间距很大,粒子间的作用力极小,容易被压缩 C、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粒子间作用力较小 D、分子排列规则,就像坐在教室座位上的学生 15、一个物体质量大小决定于() A、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B、物体的形状 C、物体的空间位置 D、物体的状态 16、下列物体质量接近于50kg的是() A、一个西瓜 B、一个鸡蛋 C、成人 D、一根凳子 17、在天平的调节和称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共出现了多少次平衡?()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18、下列关于密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密度公式 V m = ρ可知,密度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B、质量大的物体密度一定大 C、体积小的物体密度一定小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9、三个相同的量筒分别装有密度由大到小的100g的盐水、水、酒精,则杯中液面() (ρ 盐水 =1.02×103kg/m3,ρ水=1.0×103kg/m3,ρ酒精=0.8×103kg/m3) A、盐水最高 B、水最高 C、酒精最高 D、一样高 20、氧气瓶中存有一定量的氧气,当用去一半后,瓶中氧气的密度将() 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无法确定 三、实验题:(共24分) 21、在实验室做“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实验中,先要将天平放在上,同时将放

多彩的物质世界 试题

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单元测试题 2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5分) 1.质量是10 kg的冰,全部化成水后,水的质量是________ kg,体积是________ m3,其密度将比冰要________;当这些水又全部汽化成水蒸气后,其质量是________ kg,体积将变得更大,其密度将________.这说明质量不随物质________的改变而改变,但密度将可能发生变化. 答案:10 0.01 大10 变小状态 2.长度相同,材料也相同的甲、乙两个实心圆柱体,甲的直径是乙的直径的两倍,则甲的密度是乙密度的________倍,甲的质量是乙质量的________倍. 答案:1 8 3.量筒和量杯是测量________的一种实验器材.它们所标的刻度疏密程度不同,量筒标的刻度疏密是________的,而量杯标的刻度疏密是________的,(填“均匀”“不均匀”)且上面刻度________下面刻度________. 答案:体积均匀不均匀密疏 4.一个农民为消灭棉花田中的害虫,需配一种农药,根据需要,这种农药要配成0.5%的水溶液,要配制50 kg这种农药的水溶液,需称量这种农药________ g,加入________ kg 的水中. 答案:250 49.75 5.下图是一种常见的某种物质的密度和体积的图线,从图中可知此物质可能是________,它的密度是________kg/m3;当该物质的体积是 2 cm3时,则该物质的质量是________ g. 答案:水 1 000 2 6.实验室常测某种物质密度的原理是________,依据这个原理,在测某种液体密度时,如果先用量筒测其体积,然后再用天平测其质量,则测出的实际值比真实值要________. 答案:ρ=m/V小 7.有一种小儿用药的用法用量写到: 【用法用量】溶于40 ℃以下的温开水内服,成人一天8~16袋, 分2~3次服用;小儿一天30 mg/kg体重,分2次服. 共有:0.125 g×12袋 根据以上数据,如果一个小孩的质量是16 kg,则每次用量是________袋,________天内能将此盒药用完. 答案:2 3 8.热气球是利用球内的热空气比球外的冷空气的密度要________而能够上升的,当热气球的体积达到最大时,再继续加热时,则球内的气体质量________,密度________. 答案:小减小减小 9.有一团细铜丝用天平称其质量是0.89kg,测得它的横截面积是2 mm2,这团铜丝的长度是________ m..(ρ铜=8.9×103 kg/m3) 答案:50 10.将两个体积相等的实心的铁块和铝块分别放入已经调节平衡的托盘天平两端,则天

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

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 第1节宇宙和微观世界 一、学习目标 1.知道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2.掌握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以及固态、液态、气态的分子组成特点。 3.培养动手能力和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方法,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和世界观。 二、重点难点 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及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是重点。 探索微观世界的科学方法的形成过程是难点。 三、器材准备 挂图、用多媒体展示各种原子、分子和原子核的模型。 四、学习过程 (一)思维启动 神舟七号飞船成功飞天,让我们感到再次祖国的强大和宇宙的浩渺。今天我们将一起探讨宇宙和微观世界。 (二)探究历程观察教科书第4页图10-1-1和图10-1-2的挂图,说一说宇宙是如何构成的 1.宇宙是由__________组成的。 2.广阔无限的宇宙大得难以想像,它是由物质组成的,那么,物质又是由什么组成的? 对糖粒进行分割,开始时分割得到的颗粒仍然保持甜的味道,但是继续分割下去,也就是当把糖粒分到没有甜味的时刻,那时的微小粒子就不再是糖了。我们把能保持糖这种物质原来性质的最小微粒叫做糖的“分子”。 总结:糖这种物质是由__________组成的, 分子是保持_______________的最小微粒。 跟踪练习:水是由________组成的。分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子很小__。 3.我们身边的物质一般以固态、液态、气态的形式存在。在这三种状态中,分子的排列规律一样吗? 自主阅读课本,小组内交流讨论三种状态中分子的排列规律及其特点。 固态物质: 液态物质: 气态物质: 你能举出生活中物质状态变化导致体积变化的例子吗? 4.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那么分子又是由什么组成的呢? 将糖连续分割下去,当把糖粒分割到能保持有甜味的最小微粒叫糖分子,如果再继续分割下去,就没有甜味了,这时得到的就是糖原子了。 观察图10.1-4;小组内总结:糖分子是由____________组成的。, 5.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可不可以再分呢? 自主阅读课本明确:,原子的结构与太阳系十分相似原子是有居于原子中心的______和,核外_______构成,原子核又可以分_______,_______。 6. 纳米科学技术是人类在认识和探索物质世界的微观结构的进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那么纳米技术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 自主阅读教科书第7、8页有关“纳米科学技术”的内容,你能知道: “纳米”是一个___的单位,符号是______1 nm=____m。一般分子的直径大约为______nm。纳米科学技术是纳米尺度内(0.1 nm-100 nm)的科学技术。科学研究表明:当物质被细分到_____尺度,物质原有的属性一般会发生比较显着的变化。 (三) 跟踪练习

《多彩的物质世界》单元测试题

《多彩的物质世界》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后,砖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B.铁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大,表示铁的质量大于铝的质量 C.铜的密度是8.9×103kg/m3,表示lm3铜的质量为8.9×103kg D.密度不同的两个物体,其质量一定不同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宇航员从地球登上月球,其质量变小 B.一杯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大,质量不变 C.玻璃杯打碎后,形状发生了变化,质量不变D.1kg的铁与1kg的棉花质量一样大 3.人体的密度约等于水的密度,则一名中学生的体积最接近下列哪个数值() A.0.005m3B.0.05m3C.0.5m3D.5m3 4.一杯鸡尾酒有几种颜色,不同颜色层界线明显,这是由于不同颜色的酒的() A.质量不同B.体积不同C.密度不同D.温度不同 5.在“用天平称物体质量”的实验中,张强同学用已调好的天平在称物体质量时,通过增、减砝码后指针偏在分度盘中线左边一点,这时应该() A.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B.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出一些 C.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小一些D.向右移动游码 6.利用天平和量筒测出不能沉入水中的蜡块的密度,某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先取一小蜡块,用天平称出该小蜡块的质量为18g,向量筒中注入60cm3的水,用大头针将蜡块全部压入水中,量筒中水面所指刻度是80cm3。则此蜡块的密度是() A.0.3×103kg/m3B.0.9×103kg/m3C.0.13×103kg/m3D.0.24×103kg/m3 7.一只能够装1kg水的瓶子,一定能够装得下1kg的() A.白酒B.食用油C.盐水D.煤油 8.A、B、C三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 B、C 三种物质的密度A 、B 、C 和水密度水之间的 关系是()A .A >B >C ,且A > 水 B .A >B > C ,且A <水 C .A <B <C ,且A >水 D .A <B <C ,且A >水, 9.小王同学阅读了下表后,得出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3 A.体的大 C.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一般不同D.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铅块,铜块的体积比铅块的体积小 10.一箱汽油用掉一半后,剩下的一半汽油与原来一箱汽油相比较() A.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 B.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一半 C.热值变为原来的一半D.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二、填空题 11.现代宇宙学告诉我们,恒星在演变过程中,会形成密度很大的天体,如白矮星、中子星或黑洞。据推测,1cm3中子星物质的质量是 1.5×109t,则中子星的密度约kg/m3。 12.甲、乙两个物体的质量之比为3:2,体积之比为1:3,那么它们的密度之比为。 13.有一节油罐车装有50m3的石油。从中取出30cm3的样品,称得其质量为24.6g。则油罐车中石油的密度是kg/m3;一节油罐车能装 kg的石油。 14.已知100ml人体血液的质量是105g,则血液的密度是kg/m3,成年人体内约有4000ml的血液,则成年人体内血液的质量大约是kg。 15.有一个容积是5L的塑料桶,其质量为0.25kg,用它来装水,最多装kg;如果用它来装满蜂蜜,称得桶和蜂蜜的总质量为7.25kg,则蜂蜜的密度为kg/m3。 三、实验探究题 16.在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时,小明同学将收集到的数据填入下表。

11多彩的物质世界测试及答案

单元测试(多彩的物质世界) 一、填空题 mL=______cm3 0.5 cm3=______m3 t=____kg 2.7 g/cm3=____kg/m3 2.有一实心铜块的密度是×103 kg/m3,它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若将它截成大小相同的两块,每一块的密度是____kg/m 3. 3.若用横梁没有调平衡,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左侧的托盘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则称得的结果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固态物质中,分子的排列十分紧密,粒子间有强大的____.因而,固体具有一定的____和____. 5.密度是____的一种特性,每一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我们可以根据密度来____物质.如密度是×103 kg/m3的金属是______,而密度是×103 kg/m3的物质是______ . 6.地球质量是×1021 t,一个苹果的质量是150 g,地球的质量是一个苹果质量的____倍;一个米粒的直径大约是1 mm,分子的直径大约是 nm,米粒直径是分子直径的____倍. 7.用天平称得一个空烧杯的质量为25.5 g,向烧杯中倒入一定量的盐水后,右盘的砝码是100 g、20 g、5 g,游码所对的刻度是0.8 g,烧杯内盐水的质量是____. 8.一本书的页码是180,用天平测量其质量是270 g,则每张纸的质量是____kg. 9.量筒中有50 ml的水,把质量为565 g的某种金属块全部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水面处刻度恰好是100 ml,那么金属块的体积是____cm3,此金属的密度是____g/ cm3. 10.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物体,若体积之比是2∶5,则密度之比是____. 11.若把打气筒的出气口封住,在将活塞向下压的过程中,被封在气筒内的空气的质量、体积、密度三个物理量中,变小的是____,变大的是____. 12.若天平的砝码被磨损了,用这样的天平称物体的质量,则测量值偏______. 13.体积相同的实心铁球和铝球,____球的质量大;质量相同的铁球和铝球,____球的体积大. 14.完全相同的三个瓶子,分别装满水、酒精、硫酸,甲瓶装水,乙瓶装酒精,丙瓶装硫酸,他们的总质量,由大到小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 二、单选题 15.登月宇航员从月球带回一块矿石,这块矿石不变的是 A.质量 B.重力 C.温度 D.位置 16.农村常用盐水选种,它的依据是下列物理量中的哪一个 A.重力 B. 密度 C.体积 D.质量 17.一块金属的密度为ρ,质量为m,把它分割成三等份,那么每一块的密度和质量分别是 A. ρ/3, m B. ρ/3, m/3 C. ρ, m D. ρ, m/3 18.一只能装2 kg汽油的瓶子(ρ汽油=×103 kg/m3),如果用来装水,则瓶子内水的质量为 A.小于2 kg B.大于2 kg

初三物理多彩的物质世界教案

初三物理多彩的物质世界教案 初三物理多彩的物质世界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是物质自身一种特性。 (2)知道密度单位、含义及写法读法,会进行不同密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3)了解常见物体的密度大小。知道水的密度大小。 (4)初步运用密度公式进行物质密度的简单计算。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实验和比较方法,认识到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进一步体会比值定义法在密度概念建立过程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用实验探究引起学生对密度知识的直觉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密度是物质本身特性的研究,对生活中有关密度的知识或现象产生关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密度概念理解。 难点:密度概念的建立。

[教学准备] 电教器材:多媒体系统、教学课件。 教师演示用:外形相同的铁块、木块各一只。大、中、小木块各一个。 学生每组器材:学生每四人一组,每组所配实验器材为:一架天平(砝码),1个大小不同的铝块或铜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创设问题情境:出示表面颜色相同的铁块和木块,如何区分? 2、出示一个大木块和一个小铁块,比较哪个重。 问题:铁真的比木头重吗? 导入新课:密度 二、进行新课教学 第一部分:实验探究: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1、出示三个木块,问哪个质量大? 设问: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呢? 2、学生猜想,提出研究的问题:同种物质质量与它的体积成正比吗? 3、教师介绍实验方法,需要测量的数据,将待测铝块和铜块下发。 4、学生实验测质量。 5、数据处理。

6、引导学生发现正比例关系。 结论一:同一种物质,物质的种类不变,质量与体积成正比例。 第二部分:建构密度概念 (一)通过数据分析,得出为什么引入密度。 1、通过数据,引导学生探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有什么规律。 2、引导学生发现, 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比值相同,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比值不同。 教师讲解:这反映了不同物质的不同性质,物理学里用密度表示这种性质。 3、说明质量与体积的比值表示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 (二)密度相关有关的知识。 1、学生根据自学指导自学定义、公式、单位、纯水密度等。 2、提问同时教师板书相关知识。 教师提示A、密度的符合的写法和读法; B、组合单位的由来; C、两个密度单位的大小及换算; D、水密度要求背下来,物理意义。 3、学生看小资料,从中发现有什么规律。 4、教师总结规律。 A、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B、同种物质,不同状态时,密度不同。 C、密度大小一般固体液体气体。

1[1].多彩的物质世界测试题

2010年暑假九年级物理辅导班第一章测试题(卷) 学号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时体积也发生变化,主要是由于 ( ) A 、分子间作用力发生了变化 B 、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 C 、分子的运动速度发生了变化 D 、构成物质的分子在排列方式上发生了变化 2.一个物体的质量大小决定于 ( ) A 、物体的形状 B 、物体的状态 C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D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和地理位置 3.下列物体的质量最接近2kg 的是 ( ) A 、一个苹果 B 、一本物理书 C 、一张课桌 D 、一只公鸡 4.小明要测量出一张邮票的质量,最佳的方法是用天平 ( ) A .直接测量一张邮票的质量 B .测出螺帽和一张邮票的总质量,再减去螺帽的质量 C .测5张邮票的质量,再除以5 D .测100张邮票的质量,再除以100 5.根据密度公式ρ=V m 可知 ( ) A.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B.密度与体积成反比 C.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D.密度等于某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6.一杯糖水,喝掉一半,剩下的半杯糖水 ( ) A .因质量减半,所以它的密度减半 B .它的体积减半,所以密度减半 C .它的质量、体积、密度都减半 D .虽然质量和体积都减半,但密度却不变 7. 一块铁在温度降低时,它的( ) A.密度不变 B.密度变大 C. 密度变小 D.质量变大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50分) 8.宇宙是由 组成,物质是由 组成,原子是由 和 组成,原子核由 和 组成. 9.下图是同种物质的三种不同状态下的分子结构,其中甲图表示物质处于________状态,物质从丙图变化到乙图时,体积_________,分子间的作用力___________。 10.物体所含 的多少叫做 ,通常用字母 表示,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 ,它不随物体的 、 、 、 而改变, 是实验室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 11.单位 某种物质的 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通常用字母 表示,铜的

人教版初中物理详细知识点集--第十一章 多彩的物质世界

人教版初中物理详细知识点集--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 一、宇宙和微观世界 1.宁宙是由物质组成的 “物体”与“物质”的区别和联系:物体是指具有一定形状、占据一定空间,有体积 和质量的实体。而物质则是指构成物体的材料。比如桌子这个物体是由木头这种物 质组成的,窗棱这个物体是由铁这种物质组成的。 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 (1)分子的大小:如果把分子看成球形,一般分子的大小只有百亿分之几米,通常用 10-10m做单位来量度。 (2)原子的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由中子和质子组成。 3.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1)固态物质中,分子的排列十分紧密,分子具有十分强大的作用力。 因此,固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但不具有流动性。 (2)液体物质中,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粒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的小。 因此,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具有流动性。 (3)气体物质中,分子极度散乱,间距很大,并以高速度向四面八方运动,粒子间的 作用力极小,容易被压缩。 因此,气体具有很强的流动性,但没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4.纳米技术 (1)纳米是长度的单位。1nm=10-9m。 (2)纳米科学技术是指纳米尺度内(0.1~100nm)的科学技术,研究对象是一小堆分子 或单个的原子、分子。 (3)纳米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前沿,它在电子和通信方面、医疗方面、制造业方面 等都有应用。 二、质量 l.质量 (1)定义: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用字母m表示。 (2)质量的单位: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有千克(kg)、吨(t)、克(g)、毫克(mg), 其中千克是质量的国际单位。 (3)换算关系:1t=1000kg;1kg=1000g;1g=1000mg。 (4)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和地理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2.质量的测量:用天平 (1)构造:托盘天平由横梁、指针、分度盘、标尺、游码、托盘、平衡螺母构成,每架 天平配制一盒砝码。盒中每个砝码上都标明了质量大小,以“克”为单位, 用符号“g”表示。 (2)使用:先将天平放水平;后将游码左移零;再调螺母反指针;左放物体右放码;四 点注意要记清。 调整平衡后不得移动天平的位置,也不得移动平衡螺母;左盘放被测物体,右 盘中放砝码;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俗称 游码质量)。 四点注意: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量程;向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镊子,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 盘中;砝码要轻拿轻放。 三、密度

多彩的物质世界复习学案

《多彩的物质世界》教学案 班级:姓名: (-)物质的结构 1.物质由组成,分子由组成。 2.原子 原子 3.光年是单位。 (二)物体的质量 定义: 1.质量符号: 单位:(符号:) 测量工具: 2.单位换算: 103103103 t kg g mg 10-310-310-3 3.托盘天平的使用:注意:(1)不超称量。(2)干燥、清洁 放:把天平放在上 移: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处。 调:调节横梁右端的,使指针指在处,这时横梁平衡。 称:把物体放盘,用向右盘加减砝码,调节游码横梁恢复平衡。 记:m物=m码+m游 收:整理器材 (三)物质的密度 定义: 1.密度符号: 单位: (1g/cm3=kg/m3)

公式: 2.体积单位换算: 10 3 103 m 3 dm 3 cm 3 10-3 10-3 3.密度的测量: 例1: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和量筒做“测定金属块的密度”实验。盘中砝码、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2-10甲、乙所示。未放入金属块前量筒内水面到达的刻度和放入金属块后量筒内水面到达的刻度如图2—10丙、丁所示。那么,金属块的质量为 kg ,金属块的体积为 m 3,金属块的密度为 g /cm 3.合 kg /m 3 例2测量某种液体密度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下列各横线上填上正确的数据,并填入正确的实验步骤: A.测出玻璃杯和所剩液体的质量m2=____ g ; B.读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V=_____ cm 3; C.测出玻璃杯和液体的质量m1=_______ g ; D.算出液体的密度为ρ=_____ g/cm 3; E.算出量筒中液体的质量m=m 1-m 2=______ g. 以上步骤按正确的操作顺序排列应是

多彩的物质世界测试题

《 一、选择题 1、关于物体的质量,下列说法中准确的是() B.一块铁化成铁水后质量变小了 C.一块铁块放在地球上质量大,放在太空中质量小 D.一块铁的质量不随上面的三种情况的变化而变化 2、一架托盘天平在调节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偏向标尺的左端,下列措施中能够使横梁平衡的是() A.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 B.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 C.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 D.以上措施都能够 3、用天平测出一粒米的质量,可采用的方法是()

A.先测出一百粒米的质量,再通过计算求得 B.先测出一粒米和铁块的质量,再减去铁块的质量 C.把一粒米放在天平盘中仔细认真的测量 D.把一粒米放在天平盘中,反复多次测量,再求平均值 4、质量是6.5×107mg的物体可能是() A.一个人 B.一只小狗 C.一辆卡车 D.一本书。 5、李华同学拿了一瓶可乐,刚要喝时不小心掉在了地上,洒出了一些可乐,则瓶内的() A.可乐密度不变而质量减少了 B.可乐密度和质量都减少了

C.可乐密度增大而质量减少了 D.不好判定 6、能比较方便地用来表示银河系大小的长度单位是() A.光年 B.m C.nm D.km 7、对于密度公式ρ=m/V的理解,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A.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m成正比 B.密度ρ与物体的体积v成正比 C.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m和体积v都相关 D.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密度ρ在数值上等于质量m与体积V的比值

8.通常说“铁比棉花重”,它的实质是指() A.铁的质量比棉花的质量大 B.铁的体积比棉花的体积大 C.铁的硬度比棉花的硬度小 D.铁的密度比棉花的密度大 9.实验室有下列四种量筒,分别标有量程和分度值,要想一次性比较准确地量出100g密度为0.8×103kg/m3的酒精,那么应该选用的量筒是(前者为量程,后者为分度值)() A.50ml、1ml B.100ml、2ml C.250ml、5ml D.500ml、10ml 10、小聪放学回家,发现爷爷做生意用的杆秤锤碰掉了一小块,他用这个秤称出1kg黄豆,则这些黄豆的真实质量应() A.小于1kg

多彩的世界教学设计

多彩的世界 【指导思想】 本节课主要采用情景与任务驱动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每一个任务抛出的同时都创设了适当的情境。让学生通过师生交流、生生交流、自主探索获取方法,提升能力。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不是一味地操作练习,而是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探索、实践,以达到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能力。本节课,力求使学生不仅能获取知识、提高能力,而且思维也要得到锻炼,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材分析】 《多彩的世界》是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编写的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下)第四课中的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直线、曲线、矩形、椭圆等画图工具的使用技巧,本节课则是要让学生熟练掌握填充、编辑颜色的方法,它是学生使用电脑作图工具进行绘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并且课堂上通过对不同色彩的搭配,体验美的教育,可以说,本课是基于网络环境下美术和信息技术整合的一节画图基础知识提高课。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为小学四年级学生,小学四年级学生已经上了一个学期的信息技术课,对于计算机的简单操作已经非常熟悉,他们喜欢动手操作,充满好奇心。教师教学时,要抓住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利用学生爱表现的特点,通过说一说,比一比,将知识融入到活动中,并充分给予鼓励和肯定,。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不同,水平也高低不一,个性特征更是多样化的,教师必须开放教学资源,开放教学思想,注重孩子的个性体验,让每个孩子都能情不自禁的参与到学习中。 【教师简介】 汪雯,女,汉族,小学信息技术一级教师。从事信息技术教学工作4年多以来,刻苦钻研教学技能,虚心学习。积极参加市、区组织的各项活动,获得区电教先进个人、区教师“风采展”大赛五项全能第一名、区模范教师等荣誉。在各级优质课和多媒体软件大赛中多次获奖。

新人教版 初中物理 试卷 多彩的物质世界

第一节宇宙和微观世界 1、物质世界的组成由大到小是、、、、、。 2、分子由组成。有的分子只有个原子,有的分子有个原子。 3、原子由居于原子的和在作的组成。 4、原子核由和组成。 5、核外电子带(选填:“一定”、“不一定”)电。 6、原子核带(选填:“一定”、“不一定”)电。这是由于原子核中的带电的原因。原子核中的中子带电(选填:“一定”、“不一定”或“一定不”)。 7、分子动理论又叫论。它的内容包括:(1)物质由组成。(2)分子在做的运动。(3)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和。 8、扩散现象是指种或相互物质的彼此的现象。 9、扩散现象可以在体与体之间、体与体之间、体与体之间、体与体之间等进行。但是一定不能在物体之间进行。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扩散现象只能在固体和固体、液体和液体、气体和气体之间进行。 B、扩散现象只能在固体和液体、液体和气体之间进行。 C、扩散现象只能在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进行。 D、扩散现象只能在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进行。 1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扩散现象的是()(可能不只一个正确选项) A、我们能闻到酒香 B、在清水中滴入红墨水,过一会儿整杯水变红 C、扫地时,灰尘满天飞 D、放入水中的花粉四处散开去。 E、大雾弥漫 F、风起云涌 G、在白色墙角堆久了煤炭,白色的墙角再也打扫不干净。 12、扩散现象说明了(1)分子在做的运动;(2)分子之间存在着。 13、把两个相同杯子中装的半杯水和半杯酒,倒在一个杯子中装一杯,这个现象充分说明了分子之间存在着。 14、固体不容易被拉长,说明固体分子之间存在着力;液体不容易被压缩,说明液体分子之间存在着力。 15、如右图,把两铅块切平后紧紧压在一起,然后把其中一块挂起来,我们 发现下面的那个铅块不会掉,这说明了。 16、当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相等时,分子的位置我们把他叫做 位置;此时分子之间的距离我们把他叫做距离,用字母来表示。 17、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存在(选填:同时、不同时)。有引力时,有斥力(选填:“一定”、“不一定”)。有斥力时,有引力(选填:“一定”、“不一定”)。 18、当分子之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都会(选填:“增大”、“减小”),但引力得,斥力得,分子之间的引力斥力(选填:大于、小于、等于),此时分子之间体现出力。 19、当分子之间的距离减小时,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都会(选填:“增大”、“减小”),但引力得,斥力得,分子之间的引力斥力(选填:大于、小于、等于),此时分子之间体现出力。 19、当分子间的距离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相当微小,可以近似地认为,但实际上是的。 20、我们能轻松地在空气中行走,是由于空气分子距离,作用力相当的原因。我们在液体中行走困难,是由于液体分子距离,作用力的原因。我们不能穿过固体,是由于固体分子距离,作用力相当的原因。 21、折断了的木棒,不能牢固的接起来,是由于接口处分子距离,分子作用力的原因。 22、固体的分子排列,就像的学生,自由移动(选填:“能”、“不能”)。 23、液体的分子排列,就像的学生,自由移动(选填:“能”、“不能”),所以液体具有性。 24、气体的分子排列,就像的学生,自由移动(选填:“能”、“不能”),所以气体具有性。 25、分子的体积,分子相当于一个球体它的直径,分子的质量。现在我们所发现的最小微粒叫。 26、光年是的单位。1光年= m= km。 27、长度单位由小到大排列为:、、、、、和、、等。(填表示字母) 28、纳米技术是以和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技术。 29、一般分子的直径只有纳米,蛋白质的分子直径有纳米,病毒分子直径有纳米。 30、分子我们肉眼和一般显微镜看,只有在下才能观察到。

宇宙和微观世界示范教案

第一节宇宙和微观世界 从容说课 步入九年级,学生对物理知识已有了一个初步的理解,他们渴望更加深入地研究多姿多彩的物质世界,课本从第十章开始介绍“多彩的物质世界”,从宏观走向微观又从微观走向宏观是本节的主体脉络.一方面,让学生理解宇宙的宽阔无垠;另一方面,让学生在宽阔无垠的宇宙中理解到太阳系及整个宇宙的漫长经历.紧接着,课本从宏观宇宙谈到了微观的物质世界.分子、原子的介绍加深了学生对物质世界的理解,在以后的几节课中,谈了质量、密度的概念,以及如何测量质量、密度等的知识点,使学生对物质世界的理解更加深入.本节的内容重在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比较浅显地介绍了宇宙的组成、原子的结构、纳米技术等,加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讲授本节时应重在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尽量使学生参与其中,并且应设计一些简单易行的实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组成的. 2.初步了解原子的结构. 3.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 二、水平目标 1.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了解一些现象. 2.应用所学知识了解宇宙的构成,并会解释一些常见的现象. 三、德育目标 1.通过介绍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协助学生树立科学的物质世界观和价值观等,为以后的学习作充分的准备. 3.通过了解宇宙,理解人类的探索过程. 教学重点 物体的三态变化. 教学难点 准确理解宇宙及其组成. 教学方法 分析讨论法:通过学生积极的活动,了解三态变化及其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 教具准备 一块冰糖、废旧的玻璃杯、原子结构模型、水、形状不同的杯子、录像机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都生活在一个美丽的世界上.大家看,我们的世界中有蓝天、有白云、有花朵,这么多美丽的现象都离不开我们这个美丽的地球. (教师引导同学们观察教材中图10.1-1和图10.1-2中的两幅图) [师]看到这些,同学们能想到什么问题呢? [生]宇宙的组成是怎样的呢? [生]太阳系的组成呢?地球在太阳系中是怎样运动的呢? [生]科学界说火星上已发现了生物生存的痕迹. [师]同学们的问题提得很好,通过这个节的学习,我们来了解一下宇宙和微观世界. 二、新课教学

物理九年级人教新课标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近三年试题

人教版九年级同步练习(近三年中考题及模拟题分类汇编)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本章综合 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 题号 一、填空题二、选择题 三、实验,探究 题 总分 得分 一、填空题 1、一个瓶子最多能装0.5kg的水,它最多能装______kg的水银;最多能装______m3的酒精。(ρ水银=13.6×103kg/m3,ρ酒精=0.8×103kg/m3) (2009遂宁)2、小明在探究甲、乙两种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时得出了如图5所示的图像。由图像可知,甲、乙两种物质中,物质的密度较大;相同体积的甲、乙两种物质,质量较大。 (2008苏州)3、地震波的传播形式有横波和纵波.地震时从震源同时传出横波和纵波,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分别约为3.7×103m/s和9.1×103m/s.某地发生地震,一地震评卷人得分

观测站距震源4.55×104m,则先传到观测站的地震波形式是(选填“横波”或“纵波”),此波从震源传播到观测站的时间约为s. (2008苏州)4、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结构的模型.目前人类获得核能的途径有 和轻核聚变. (2007大连)5、图示是氢原子结构示意图,其中原子核是图中的____ (填“A”或“B”),原子核带____电. (2007海南)6、有下列物体:铜钥匙、纯净水、橡皮擦、煤油、玻璃棒、水银,将它们根据物理特性分为两类,一类包括_______、另一类包括_______。 (2007枣庄)7、一百多年来,科学家一直在不断地探索微小粒子,且已取得了辉煌的成果,科学家首先发现了电子,进而认识到原子是由______和______组成;原子的结构与太阳系十分相似,电子受______(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的作用而绕______高速旋转 8、“纳m”(nm)是_________物理量的单位;纳m材料的特性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 (广东茂名)9、小敏同学用天平和量筒测小金属块的密度,天平和量筒的示数如图6所示,金属块的质量为g,体积为cm3,密度为kg/m3。 (锡山模拟)10、原子直径大小数量级为m。一般地说,一个九年级学生的身高约m,质量约kg.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测试题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测试题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近年中考题及模拟题汇总)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题 号 一二三四 总 分 分 数 得 分 评卷 人 一、填空题(每空 1分,共25 分) 1、一个瓶子最多能装0.5kg的水,它最多能装______kg的水银;最多能装______m3的酒精。(ρ水银=13.6×103kg/m3,ρ酒精=0.8×10 3kg/m3) (遂宁)2、小明在探究甲、乙两种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时得出了如图5所示的图像。由图像可知,甲、乙两种物质中,物质的密度较大;相同体积的甲、乙两种物质,质量较大 (苏州)3、地震波的传播形式有横波和纵波.地震时从震源同时传出横波和纵波,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分别约为3.7×103m/s和9.1×103m/s.某地发生地震,一地震观测站距震源4.55×104m,则先传到观测站的地震波形式 是 (选填“横波”或“纵波”),此波从震源传播到观测站的时间约为 s.(苏州)4、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结构的模型.目前人类获得核能的途径有和轻核聚变.(大连)5、图示是氢原子结构示意图,其中原子核是图中的____ (填“A”或“B”),原子核带____电. (海南)6、有下列物体:铜钥匙、纯净水、橡皮擦、煤油、玻璃棒、水银,将它们根据物理特性分为两类,一类包括_______、另一类包括_______。 (枣庄)7、一百多年来,科学家一直在不断地探索微小粒子,且已取得了辉煌的成果,科学家首先发现了电子,进而认识到原子是由______和______组成;原子的结构与太阳系十分相似,电子受______(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的作用而绕______高速旋转 8、“纳m”(nm)是_________物理量的单位;纳m材料的特性之一是___________。 (广东茂名)9、小敏同学用天平和量筒测小金属块的密度,天平和量筒的示数如图6所示,金属块的质量 为 g,体积为 cm3,密度为 kg/m3。 (锡山模拟)10、原子直径大小数量级为 m。一般地说,一个九年级学生的身高约 m,质量约 kg 得 分 评卷 人 二、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30分) A.甲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比乙物质大B.甲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比乙物质小 C.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 D.不同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 (恩施)12、今年3月以来,发源于墨西哥的H1N1流感病毒迅速向全球蔓延。××学校食堂为了确保师生健康,坚持把师生用过的餐具进行高温蒸煮消毒。从把餐具放进冷水直至加热到水沸腾的过程中,下列相关

多彩的物质世界复习教案2

准旗第五中学集体备课教案科目物理初三年级集备组主备人刘福全时间 集备组长签字包组领导签字 例练选讲: 11. 人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相当,试估算一个中学生整个身体的体积大约是() A.5 m3 B.50 dm3 C.50 cm3 D.50 mm3 12. 一个瓶子最多能装下500g的水,则这个瓶子能装下500g 的下 列哪种物质() A.浓硫酸 B酒精 C.煤油 D.汽油 13.某同学用生了锈的砝码测物体质量时,结果() A.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B.测量值大于真实值 C.测量值等于真实值 D.无法判断 14.你所在考场里空气的质量大约是(已知空气的密度是1.29kg/m3)() A.几十克 B.几千克 C.几百千克 D.几十毫克 15. 有一同学在测物体质量时,错把物体放在右盘,在左盘放了50 g、20 g 砝码各一个,又把游码拨到4g处使天平平衡,这个物体的质量应是() A.78 g B.74 g C.70 g D.66 g 16.有一个同学在一次用天平测物体质量的实验中,所用的一个砝 码被磨损了,请问,这个同学所测的物体的质量与真实值比较() A. B. C. D. 17、想测一张邮票的质量,下列方法可采用的是() A、将一张邮票直接测量 B、测螺帽与一张邮票总质量再减去测得的螺帽质量

C 、测10张邮票质量,再除以10 D 、测100张相同邮票质量,再除以100 18、如图1所示,一密闭容器内装有空气,活塞与容器壁密合不漏气,当把活塞向左推的过程中,空气的质量和密度与原来相比将( ) A 、质量变小,密度变小 B 、质量变大,密度变大 C 、质量不变,密度变大 D 、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19、一个容积为3×10—4m 3的瓶内装有0.2kg 的水,一个同学每次将一块质量为o .01 kg 的小石块投入瓶中,当这个同学投入26块相同的小石块后,水面正好上升到瓶口。求: (1)瓶内石块的体积。(2)石块的密度。 20.某活动小组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中,认真分析“沙尘暴”天气的根本原因在于植被减少.以长江为例,其森林覆盖率已由历史最高的85%下降到不足9%,造成长江流域年年土壤流失约2个县的国土面积.为了监测水土流失情况,活动小组在某河段取了体积为5×10-3 m 3的江水,测其质量为5.3 kg ,则该河段每立方米江水(指纯水和砂的总体积为1 m 3)的含砂量为多少千 克?(砂的密度为2.5×103 kg/m 3) 21.国家体育中心俗称“鸟巢”(如图5所 示),是2008年奥运会的主场馆,开幕式和 闭幕式的体育场馆。在“鸟巢”中使用了400t 的钢材,如果将这些钢材制成一个钢板,钢板厚度是100mm ,则这块钢板的底面积为多少m 2。(设ρ =8.0×103kg /m 3) 22、一辆载重汽车的车厢容积为3.5m ×2m ×0.6m ,额定载重量为4t 。问: (1)如果车厢装满泥沙(泥沙的体积等于车厢容积),汽车载重量为多少?已知泥沙的密度为2.4×103 kg /m 3. (2)为了行车安全,汽车不能超载,如果不超载,此车最多能装多少立方米的泥沙? 23.如图所示,一只容积为43310m -?的瓶内盛有0.2kg 的水,一只口渴的乌鸦每次将一块质量为0.01kg 的 小石子投入瓶中,当乌鸦投了25块相同的小石子后, 水面升到瓶口。求(1)瓶内石块的总体积;(2)石 块的密度。 图10 图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