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上)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碳酸钠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散逸到空气中,无法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综上所述:选择D。
3.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金刚石硬度大,可用于切割玻璃
B.木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作燃料
C 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
D.CO具有可燃性,可用于气体燃料
【答案】B
【解析】
【详解】A、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硬度最大的物质,所以可用于切割玻璃,故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A. ①③⑤B. ①④⑥C. ①③④⑥D. ①③④⑤⑥
【答案】C
【解析】
【分析】在电解水的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满足质量守恒定律,所以反应前后原子数目、种类不变,元素种类不变,总质量不变。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没有发生变化的是①③④⑥,故选C。
5.对下列相关问题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 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B、木炭具有可燃性,所以可用作燃料,故选项对应关系错误;
C、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所以可用作保护气,故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D、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所以可用作气体燃料,故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故选B。
4.在电解水的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①原子总数目②水分子数目③氢、氧元素种类④物质的总质量⑤物质种类⑥原子的种类
1.近期,我国多地出现长时间雾霾天气,改善空气质量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分类回收垃圾,并露天焚烧
B.直接焚烧秸秆
C.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D.加快发展经济,对化工厂的废气监测不必太严格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分类回收垃圾,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但是露天焚烧,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污染空气,不符合题意;
11.下列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
A.大理石B.过氧化氢溶液C.水D._______
【答案】①.C②.二氧化碳(合理即可)
【解析】
【分析】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详解】A、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还含有其它成分,属于混合物;
B、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的水和过氧化氢,属于混合物;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是因为参加反应 氧气的质量不同造成的,选项错误;
C、牛奶在夏天比在冬天易变质是因为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选项正确;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是因为反应物浓度不同,反应现象不同,选项正确,故选B。
6.火的使用标志着人类文明的伟大进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故选C;填:高温煅烧。
三、填空与说明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共24分)
14.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二氧化碳使紫色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_;
(3)工业制钛过程中的一个反应: ,X的化学式为______。
【答案】(1)CO2+H2O=H2CO3
(2)CO2(3)SO3
B、氦和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2,氦只有一个电子层,是相对稳定结构,而镁的化学性质活泼,易失去电子,两者的化学性质不同,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C、绿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经光合作用转化为葡萄糖,并放出氧气;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两者可以相互转化,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质量关系 可知,1g硫与1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g二氧化硫,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8.鉴别O2、CO、CO2三种气体,可行的简便方法是
A. 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B. 将气体分别通入石蕊溶液
C. 试验三种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D.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
【答案】D
【解析】
【详解】A、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氧气和一氧化碳均无明显现象,无法鉴别氧气和一氧化碳,错误;
B、将气体分别通入石蕊试液,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氧气和一氧化碳无明显现象,错误;
C、三种气体的溶解性不同,但是三种气体在水中溶解度都很小,现象不明显,错误;
D、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内,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木条燃烧的更旺;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气体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木条熄灭,现象不同,可以区分,正确。
【详解】A、由分析可知,x=8.5,故选项说法正确;
B、反应中生成丙与丁的质量比为(3-0.8):(1-0.1) =22:9,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C、由分析可知,甲、丙、丁为生成物,乙为反应物,该反应为一变多的反应,是分解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知,乙一定是化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是因为反应物不同
C.牛奶在夏天比在冬天易变质是因为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是因为反应物浓度不同反应现象不同
【答案】B
【解析】
【详解】A、1个一氧化碳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1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所以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选项正确;
A.当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时即可燃烧
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使可燃物隔绝氧气而灭火
C.发现家中天然气或者液化气泄漏时,应先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D.烧锅炉用的煤加工成粉末状,是为了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烧
【答案】A
【解析】
【详解】A、燃烧需具备三个条件:物质具有可燃性,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与氧气接触;因此当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并与氧气接触时,即可燃烧,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C.
验证生石灰遇水放热
D.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D
【解析】
【详解】A、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红磷的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A实验可以探究可燃物燃烧需达到着火点。
B、干燥紫色石蕊布条不变色,湿润紫色石蕊布条变红,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B实验可以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C、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放出大量的热,使瓶内空气膨胀,红墨水左端下降,右端上升。C实验能验证生石灰遇水放热。
C、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
D、二氧化碳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
故选C;填:二氧化碳(合理即可)。
12.将20gH2、O2的混合气体点燃,完全反应后生成18g水,则原混合物中H2、O2的质量比可能是_______
A.2:1 B.1:8 C.1:9 D.________
故选D。
9.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内发生某一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示。
物质




反应前的质量/g
3.2
16.8
0.8
0.1
反应后的质量/g
x
8.4
3.0
1.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8.5
B.反应中生成丙与丁的质量比为8:1
C.乙一定是化合物
D.丙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可能为22:9
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使可燃物隔绝氧气而灭火,故选项说法正确;
C、发现家中天然气或者液化气泄漏时,应先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使室内空气对流,可以降低气体的温度、减小可燃性气体的浓度,故选项说法正确;
D、烧锅炉用的煤加工成粉末状,是为了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烧,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B、直接焚烧秸秆,会产生可吸入颗粒物等污染物,污染空气,不符合题意;
C、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符合题意;
D、为了防止空气污染,应对化工厂的废气进行严格监测,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探究可燃物燃烧需达到着火点
B. 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初三化学 (上)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K—39 O—16 Cl-35.5 Fe-56 Cu-6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其中1-5小题每小题1分,6-10小题每小题2分,总15分,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代号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故选D。
【点睛】本题是一道图像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图像。
二、选择填充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先在A、B、C中选择一个正确选项,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涂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然后在D处补充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的选择1分,填充1分)
【解析】
【小问1详解】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故填:CO2+H2O=H2CO3;
【小问2详解】
二氧化碳的固体叫干冰,干冰升华时吸热,使周围的温度降低,故填:CO2;
【小问3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反应前Ti、F、H、S、O的原子个数分别为1、4、4、2、8,反应后Ti、F、H、S、O的原子个数分别为1、4、4、0、2,2X中含有2个硫原子和6个氧原子,X的化学式为SO3,故填:SO3。
【答案】①.C②.1:4
【解析】
【详解】解:完全反应后生成18g水,设参加反应的氢气的质量为x,氧气的质量为y,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还剩20g-18g=2g气体没参加反应,
当剩余气体为氧气时,原混合气体中H2和O2的质量比为2g: (16g+2g)=1:9;
当剩余气体为氢气时,原混合气体中H2和O2的质量比是(2g+2g): 16g=1:4;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则有3.2+16.8+0.8+0.1= x +8.4+3+1.0,得x=8.5,反应后质量增多的物质是生成物,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差量是生成的质量或参加反应的质量。甲反应后质量增加,是生成物,乙反应后质量减少,是反应物,丙反应后质量增加,是生成物,丁的质量增加,是生成物;
故选C;填:1:4。
13.下列除杂设计(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试剂和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
选项
物质
操作方法
A
CO2(CO)
澄清石灰水
B
N2(O2)
加入C点燃
C
MnO2(KCl)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
CaO(CaCO3)
________
【答案】①.C②.高温煅烧
【解析】
【详解】A、二氧化碳与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一氧化碳与石灰水不反应,反而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的原则,故选项操作方法不正确;
B、碳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但引入新的杂质二氧化碳,不符合除杂的原则,故选项操作方法不正确;
C、二氧化锰难溶于水,氯化钾易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可得到二氧化锰,故选项操作方法正确;
D、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不带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的原则;
7.下列涉及学科观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根据微粒观:二氧化碳分子由碳原子和氧分子构成
B. 根据结构观:氦原子和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2,化学性质相似
C. 根据转化观:二氧化碳与氧气可相互转化
D. 根据守恒观:1g硫与2g氧气完全反应后生成3g二氧化硫
【答案】C
【解析】
【详解】A、分子由原子构成,二氧化碳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D、由B选项可知,反应中生成丙与丁的质量比为22:9,若丙、丁之间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则丙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2:9,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10.下列图像能正确反应对应关系的是
A. 碳在盛有氧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
B. 加热一定量的炭粉和氧化铜的固体混合物
C. 向盛有一定质量MnO2 烧杯中加入H2O2溶液
D. 向盛有铁钉的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的CuSO4溶液
【答案】D
【解析】
【详解】A、碳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每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容器内气体质量增加,完全反应后气体质量保持不变,故选项图像不正确;
B、碳与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小,故选项图像不正确;
C、向盛有一定质量MnO2的烧杯中加入H2O2溶液,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反应后氧气逸出,但生成了水,烧杯中溶液中氧元素的质量逐渐增加,随着过氧化氢溶液的加入,烧杯内溶液中氧元素的质量一直增大,故选项图像不正确;
D、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每56份质量的铁完全反应生成64份质量的铜,固体的质量先增大,完全反应后固体质量保百度文库不变,故选项图像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