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胶质细胞对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影响的实验研究_杨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酶基因表达及其酶活性。目前关于芳香化酶基因表达的研究结论不尽相同。我们使用地高辛3′-末端标记的寡聚核苷酸探针对出生前后大鼠脑(妊娠第19天,E 19;出生之日,PO ;P2,P4)和培养的PC12细胞及星形胶质细胞的芳香化酶m RN A 表达进行了原位杂交研究,结果发现:①E 19和PO 芳香化酶基因表达最高,然后逐渐下降;视前内侧核、终纹床核和杏仁内侧核等部位表达的芳香化酶m RN A 最高,视前室周核和下丘脑腹内侧核等部位表达较低,这与以前的报导基本一致。在海马、大脑皮质等部位可见有相当强的阳性信号,而以前在这些部位仅检测到微弱或无芳香化酶表达,这可能是我们使用了寡聚探针的缘故,因为寡聚探针短,穿透力强,往往比cDN A /c RN A 探针更灵敏。由于海马与学习记忆和认知有关,而且已发现雌激素能改善学习记忆和认知行为,因此本实验结果为芳香化酶在神经系统中的作用提供了更直接更有力的证据。②在培养的PC12细胞检测到较强的阳性信号,而且我们还发现突起越长的细胞阳性信号越强,由于PC12细胞可以作为神经元的模型,因此本实验结果提示芳香化酶与神经生长发育有着密切的关系。③在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能检测到微弱的杂交信号,说明星形胶质细胞也是脑部芳香化酶的来源之一,提示该类细胞也参与了脑部与性激素有关的某些功能。
5. nov 基因在脊椎动物脑发育分化中作用的研究 苏炳银 蔡文琴 张成岗 第三军医大学组织胚胎学教研室 重庆 400038 Per ba l.B U niv er site Paris Ⅶ
,Pa ris,
France 肾母细胞瘤过度表达基因(neph roblastoma ov er ex -pressed g ene ,no v )是原癌基因的一种,属于新近发现的一个早期基因家族的成员。我们先前的研究已经证实大鼠中枢神经系统是nov 基因表达的主要部位,在成年大鼠中枢神经系统中nov m RN A 和N O V 蛋白分布广泛,随人和大鼠中枢神经系统的个体发育,nov m RN A 和蛋白的分布由低级中枢向高级中枢扩展,表达量逐渐升高,提示nov 基因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分化相关。本文从种系发生(动物系统发生)的角度出发,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N OV 蛋白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在不同进化阶段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脑的分布,探讨其在脑发育分化中的作用。结果显示:低等脊椎动物鲢脑仅有少量N OV 蛋白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分布于延髓的迷走神经背核、三叉神经腹侧和背侧运动核、丘脑前核和后核、下丘脑背侧核和外侧核。蛙和蛇脑阳性神经元的分布范围扩大,延髓的疑核、巨细胞核、网状核,上丘脑内侧和外侧缰核、下丘脑后核出现阳性细胞。鸡脑N OV 蛋白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除广泛分布于脑干外,小脑、间脑和大脑纹状体的多数脑区阳性神经元亦较多。哺乳动物牛、犬和大鼠脑N OV 蛋白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广泛分布,脑干、小脑、间脑和大脑都检测到强烈阳性信号。阳性细胞逐渐向高级中枢,特别是大脑皮质集中。结论:以上结果表明随神经系统种系发育nov 基因的表达由低级中枢向高级中枢扩展,发育趋势与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分化密切相关。
6. 小胶质细胞对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影响的实验研究 杨
忠 蔡文琴 何家全 李成仁 第三军医大学基础部组胚教研室 重庆 400038 反应性星形胶质活化是中枢神经系统(CN S )在许多病理情况下常见的反应,但其发生机理尚有待阐明。近年研究发现一些细胞因子能引起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我们及其它一些实验室的工作证实在多种损伤后小胶质细胞反应最早,是CN S 损伤急性阶段主要应答细胞;故有文献提出反应性胶质化是一种后发现象,受小胶质细胞分泌产物的调节。本实验应用细胞培养技术观察了小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对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取新生大鼠大脑皮层,参考Giulia n (86)与M cCa rthy (80)等的方法进行星形胶质细胞与小胶质细胞的分离纯化培养;传代2次的星形胶质细胞种植于多孔板内,小胶质细胞种植于培养瓶,用相同细胞数量的小胶质细胞分别收集单纯和活化(脂多糖,2μg /ml ,24h )条件培养液;再将两种条件培养液分别稀释一倍后用于培养星形胶质细胞,培养24h 后进行G FA P 免疫荧光流式细胞仪及3H 胸腺嘧啶摄入率检测。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定分离纯化培养的两类胶质细胞纯度不低于95%。流式细胞仪检测,用小胶质细胞单纯条件培养液刺激后星形胶质细胞G F AP 免疫荧光强度较正常明显增高,用活化条件培养液刺激后荧光强度较单纯条件培养液组又明显升高(p <0.01);3H 胸腺嘧啶摄入显示活化小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能显著增强星形胶质细胞3H 摄入率(p <0.01);结合形态学观察,本实验显示活化小胶质细胞分泌物能显著引起星形胶质细胞活化。
7. 大鼠脑缺血后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异质性的形态学观察 李红丽 蔡文琴 邓晓林 第三军医大学组胚教研室 重庆 400038 星形胶质细胞异质性是指星形胶质细胞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胞质活性物质、对创伤的反应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脑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是一种普遍现象,表现为星形胶质细胞胞体肥大、肿胀、突起增多延长、免疫组化染色G FA P 表达增强等。为探讨脑缺血后不同脑区的星形胶质细胞的反应性变化的特征,本实验建立W ista r 大鼠全脑缺血30分钟再灌注的模型,采用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 A P)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了脑缺血再灌注1d 、3d 、5d 、7d 、10d 后不同脑区内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的形态特征,结果如下:①脑缺血再灌注后第1~3d 即可见轻度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第5~7d 活化达高峰,G FA P 阳性细胞数目明显增多,染色明显增强;②不同脑区内G FA P 阳性细胞的形态显示明显的差异。大脑皮质内G F AP 阳性细胞数目增多,胞体增大、深染、突起增多、增粗、增长且散在分布;海马CA 1、CA 2区可见突起短而粗、胞体大的呈族状规则排列的阳性细胞;齿状回处的GF A P 阳性星形胶质细胞则为胞体细小、突起细长呈放射状排布;室管膜下区(尤其是侧脑室附近)的阳性细胞突起明显增粗、加长形似垂柳状,胞体大而数目稀少;室周区周围的阳性细胞的数目明显增多,形态与脑皮质相类似。本实验表明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在形态上存在明显差异,推测可能是不同的脑区对缺血的反应不同,且与星形胶质细胞的功能状态相适应,这种形态和功能的对应关系尚有待研究。
·
366·解 剖 科 学 进 展1999年第5卷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