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的民族风情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莞民俗风情
东莞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莞人留下了不少具有民间文化特色的奇风异俗,有的已经被人遗忘,有的仍然成为今天莞人崇尚的文化.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体会、品尝这些浓浓的莞邑风情。

下面介绍几种现代在东莞比较有代表性的民俗风情:
一、二月初二“卖身节”:
云南傣族的“泼水节”远近闻名,在东莞的东坑也有一个特别的民间传统节日,全镇的男女老少和外地客人纷纷走上街头,互相泼水、射水作乐,以祈求一年的好运,这就是当地每年农历二月初二的“卖身节”(也称“射水节”、“欢乐节”)。

东坑的“卖身节”起源于明朝万历年间该镇塘唇村出现的“卖身”现象(即出卖劳动力)。

当时,一些没有自家田地的青壮年,在农历二月初二这一天纷纷到街边,头戴斗笠,身披粗布巾,以示“卖身”,等着财主前来雇请。

有田地的财主也在这一天来塘唇村,挑选卖身的青壮年,一雇就是一年。

后来,人们又传说有天上的神仙在“卖身节”这一天下凡到东坑来普济众生,于是,“卖身节”便越传越开,也越传越神奇,远近客商纷纷在二月初二云集东坑,以祈神仙赐福,走时还要买件物品带回家,以示遇到仙人,因此又称“遇仙节”。

“卖身节”历经数百年而不衰,随着时代的变迁,“卖身节”渐渐失去了原有的意义,但人们依然保留了这天前往镇上赶集的传统。

解放初期,人们又称“卖身节”为“翻身节”,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卖身节”演变成了“射水节”和“欢乐节”。

近年来,东坑人民把这一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文化传统保持下来,沿袭了“卖身节”这个古时的名称,并赋予新的涵义。

将这一传统节日逐步发展成为“政府搭台,经贸唱戏”的大型招商和商贸活动的节日。

“卖身节”这一民间传统节日焕发了勃勃生机,传统文化活动拉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使这个传统节日增添新意,发扬光大。

二、端午节的赛龙舟和粽子:
端午的龙舟盛景,是东莞民间相传近300年的习俗。

这里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一至初五(端午节),水乡各镇在举行传统赛龙舟时,都细选当地的鱼虾、精粮,煮好香甜的“龙船饭”和“端午粽”,相邀周边百乡的人前来闹游龙,万人淋泼吉祥的龙舟水。

东莞水乡各镇区连续举行一系列龙舟比赛,持续近一个月,成为东莞一景。

其中沙田镇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龙舟之乡”。

根据各地水乡的习惯:初一望牛墩、初六潢涌……,因此,道滘沿袭习俗是农历五月初二为龙舟节。

道窖裹蒸粽的历史源远流长,记载着道窖人的勤劳和智慧。

据史记载,当年南宋少傅张世杰,驻军伶仃外的崖山,被元将张宏范攻破后,有叶、刘、吴、吾四人,不甘当徭役,逃落至此立村,繁衍生息,也带来了中原一带的文化习俗。

这里土地肥沃,河涌繁多,下游为汪洋大海,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明清以后,更多的中原人迁居至此,使中原文化习俗得以保留和发展。

道窖的裹蒸粽和龙舟赛初时也跟中原人一样,为的是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后因水乡人经常要出航打渔,与水打交道,增加了祭拜河神一项,寄托着道窖人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水乡人远航打渔出入平安的美好愿望。

而且裹蒸粽初时的做法也与现在的中原人做法一样,用棕叶包好糯米放入沸水中煮熟即可,吃时加少许白糖。

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灵手巧的道窖人对裹粽的做法逐渐加以了改进,加进了蛋黄、莲子、绿豆等物,做成了今天香飘千里的道窖裹蒸粽。

而且种类繁多,有崧木粽、豆沙粽、莲子粽、咸肉粽等等。

道窖裹蒸粽,是道窖的一大特产,驰名千里,被誉为“天下第一粽”。

吃起来香甜滑腻,回味悠长,是道窖水乡人每年端午节,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和祭拜河神而做的一种糯米粽。

以前每临端午节,道窖人家家做粽,用来自食和拜神。

解放前民国时期,外号叫“红脸潮”的叶潮开始把自己做的粽子推上街去卖,其味才香飘四邻,得到了厚街、长安等其它镇人的喜爱。

三、横沥牛墟
横沥牛墟起源于明末清初,与三水西南、鹤山沙坪并称广东“三大牛墟”,有近400年的历史,以耕牛交易量大、经营时间长而声名远播。

横沥的商贸发展和牛墟的兴盛息息相关,至今每逢公历以三、六、九为尾数的日子,省内外各地客商、农民就会云集横沥,参加设在这里的耕牛交易墟市。

据横沥镇宣传办人员介绍,横沥牛墟交易地点曾几度变迁,1995年位于镇区骏马路的现代化横沥牛行正式建成,横沥牛墟的历史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牛行占地面积19980平方米,建筑面积22980平方米,是目前东莞最大的单项耕牛市场。

牛行设计美观,具浓厚的园林特色,内设果林区、试耕区和园林式的交易区,并配有牛宾馆、牛泳池、牛花园、牛医院和金牛酒店,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横沥牛行买卖牛只品种甚多,水牛、黄牛、牛仔、壮牛、残牛样样俱全,行内有经纪当场评价议价,买卖双方当场交易。

长期以来,来自本省、山东、安徽、湖南、广西、福建等地的牛客络绎不绝。

现今,每逢墟日,牛行成交量少则百多头,多则上千头。

这些牛不但畅销周边地区,还远销港澳台和东南亚地区。

虽然今天的牛墟已被牛行取代,但是作为当时的交易市场,对东莞经济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也当仁不让为搜酷一族所喜爱。

四、咸水歌:
咸水歌是广东渔民操广州方言演唱的一种渔歌,又称“白话渔歌”。

因为渔民长期出海捕鱼,与咸水打交道,所以称咸水歌。

咸水歌在东莞主要留传于新湾、沙田、麻涌、中堂等地。

珠江三角洲有疍家人的地方都有人唱咸水歌。

咸水歌一般由上下两句组成单乐段,或由四个乐句组成复乐段,有独唱、对唱等形式,以对唱为主。

男唱前两句,女唱后两句。

男称女为“姑妹”,女称男
为“兄哥”。

尾音多为“啊嚟”。

咸水歌主要有情歌和哀歌两种。

情歌是适龄青年男女在谈情说爱或婚嫁过程中唱的;而哀歌主要是在长辈辞世时唱的。

咸水歌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人吟唱,但是那种用歌声来表达真情实感的举动,的确反应了劳动人民纯朴的情操。

五、舞狮(龙、麒麟、凤):
醒狮民间艺术在莞邑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每逢新春及喜庆日子,人们喜舞狮以示吉庆,深受群众喜爱,流传至今。

醒狮活动在东莞城乡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东莞民间以动物造型的舞蹈丰富多彩,有龙舞、凤舞、狮子舞、麒麟舞和貔貅舞。

特别是狮子舞,技术精湛,演技非凡,扬威四海,长安镇还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龙狮之乡”。

麒麟则以清溪镇、樟木头镇较为出色。

每年元宵节,市政府均组织大型群狮贺元宵活动,数百台醒狮、金龙、彩凤、麒麟参加,万人空巷。

1985年成立了东莞市武术醒狮协会,全市群众性的醒狮活动蓬勃发展,醒狮艺术不断提高。

涌现出一批高水平的醒狮队,参加国内外的醒狮大赛,取得优异成绩,向中外观众展现了"南狮"的新风采。

1996年9月29日,石排中坑明德醒狮队代表广东省参加第六届全国"群星奖"广场舞蹈大赛,一曲《醒狮踩高桩》勇夺大赛唯一的特别大奖。

从而声誉鹊起,并多次在文化部、公安部、中央电视台以及省、市、深圳和香港等地举办的大型庆典活动上登台亮相,一展风采。

中坑村于2000年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1999年12月18-20日在长安镇举行了第四届中国国际舞狮邀请赛。

来自泰国、马来西亚,比利时、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台北及中国大陆的深圳、南海、番禺等地的16支代表队参加了比赛,其中长安镇也派出了锦厦龙狮团和街口醒狮队两支代表队参加角逐。

马来西亚队获得冠军,长安锦厦队和街口队分别获得第五名和第七名。

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国龙狮协会向长安镇赠送了"舞狮之乡,再创辉煌"的锦旗。

2000年4月,大朗镇巷头村醒狮队代表我国参加加拿大多伦多汇艺节国际醒狮邀请赛,荣获冠军。

东莞醒狮艺术闻名中外,受到海外民众的热烈欢迎。

六、桥头日:
“桥头日”是东莞市桥头镇一年一度的镇庆日,已成为桥头镇的传统节日。

其起源于1987年7月,镇人大九届一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6月28日定为“桥头日”。

其意义是:“桥头日”为桥头镇人民的欢庆节日,通过邀请本镇的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投资设厂的外商宾客,各地的嘉宾、乡亲和有关领导,与全镇人民共聚一堂。

欢庆桥头镇一年各项事业的日益进步,检阅两个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亲身感受政通人和的盛世丰年,携手共商开拓进取的宏图大计。

“桥头
日”是联络乡情,广交朋友,增进友谊,招商引资的盛会。

1987年6月28日的第一个“桥头日”,举行了桥头首届龙舟竞渡、文德中学落成庆典、文艺演唱会、烟花晚会、迎宾宴会等一系列活动。

以后每年的“桥头日”除了对上述活动有所保留外,还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如学校、医院、敬老院、公园等公益设施的奠基或落成庆典、工业园区的开工和投产庆典、书画摄影展、革命歌曲比赛、外来工卡拉OK大赛、文艺汇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桥头日”当天全镇彩旗招展,花团锦簇,万人空巷,欢声笑语,盛况空前,呈现一派团结奋进,欢乐祥和的热烈气氛。

“桥头日”举办十几年来,每年都极具特色,热烈圆满,为桥头镇的经济腾飞和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香港文汇报、南方日报、羊城晚报、东莞日报、珠江经济电台等国内外新闻媒体也作了专题报道,“桥头日”远近闻名,已成为东莞地区新的“民俗风情”亮点。

七、荔枝节:
东莞荔枝有“岭南第一品”、“果王”之美称,每年六月至七月荔枝成熟之际,正值桂味、糯米糍等优质荔枝成熟季节。

东莞各地均以佳果迎接四方来宾,相继举办“荔枝节”,共庆丰收,共聚友谊。

全市各镇都节日期间有大型文体活动,商贸活动等。

最吸引人的是游人和客人亲身到荔枝园采尝鲜荔枝,别有一番风趣。

其中大朗镇、寮步镇、大岭山镇、常平镇等主要产区最有特色。

八、客家山歌:
东莞清溪、樟木头等镇的客家人唱山歌早就有名,每逢节日,经常举行各类山歌表演或比赛,热闹非凡。

早在800年前,清溪就有客家人在银瓶山下定居,客家人有在作息之余即兴唱咏的习俗,清溪山歌就是在那时候产生和开始流传的。

起初是为了抒发喜怒哀乐情绪所哼出来单调的欢呼或哀叹声,后来配合了撑船、挑担、砍树、走路等自然活动哼出声音以表达情绪和壮胆,或为对岸、远山的人对话高声喊叫,而逐渐演变成歌调。

目前流传下来的山歌,可分为放牛歌、割草歌以及四六联、白口联、平山民歌等,任何歌词都可以由唱的人自己去整理与创作。

山歌题材广泛、内容广泛,语言朴素生动。

歌词善用比喻,韵脚齐整。

词曲不固定,一般都是即兴编唱。

清溪客家山歌的曲调各地也有不同,有“号子山歌”,多采用“哟嗬哈”等衬词,节奏自由,用假声唱,声音高亢。

也有像快板山歌之类的,曲调无拖腔,把节奏紧缩,将速度加快来演唱,好听极了。

在接触客家山歌时,我们发现,只要有人主动引唱,山歌就会像流水一样在其他人口中哗哗流淌。

九、新年习俗:
除夕:除夕是民间一年中最忙的一天。

是日,千村万落、各家各户进行清洁、除秽,张贴春联,把房屋布置一新。

中午,主妇捧着三牲酒茗,到宗词、
庙宇给祖先、神灵供奉,俗称“酬神”。

晚饭菜肴丰盛,俗称吃“团年饭”。

凡外出者,甚至远在香港、南洋的亲人有意回乡度节的,必历尽艰辛,在这一天赶回来吃团年饭。

亦吃咸汤丸,取团圆之意。

入夜,童子取红鸡蛋、线香,到村外“卖懒”,边行边哼《卖懒歌》。

是夜,灯火彻夜通明,合家坐于灯火旁,至“交子”(午夜十一时),称“守岁”。

“交子”一到,鞭炮齐鸣,正是“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象更新”。

初一:农历正月初一,即夏历元旦,民间风俗称“做年”。

这是东莞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初一早上,人们都穿戴一新。

孩童给长辈拜年,长辈给小孩“利士”。

邻里相见互相恭喜、“贺年”,家家正厅摆香案、供品、香烛、牙香。

在盛开的鲜花中,小姑立于挂满枝头之金桔下,满堂馨香。

初二:初二俗称“开年”。

吃过年饭,夫妻携孩童到岳父母家拜年,其他人则携带年果礼品去探亲访友,互相“拜年”。

晚餐丰盛,商户尤为隆重,称“开祃”,餐桌上必有发菜、蚝豉、生菜、生鲤。

是日又传为土地神诞日,俗称“土地诞”,乡民备艾角、艾饼拜祭,谢高天后土化育之恩。

初三:初三。

舞狮子、舞麒麟、舞貔貅、舞龙、舞风、飘色、演戏、杂耍。

晚上更大放烟花。

喜庆活动延至元宵。

老鼠为女孩之大敌,啮开混沌,可见青冥。

初七:正月初七为“人日”。

莞俗颇为隆重,家家户户燃放鞭炮,焚香祈福。

南瓜放于门外,鸡鸣四更。

初九:是日旧传为玉帝诞日,莞俗称为“玉皇诞”。

家家户户备寿桃、果品,拜神求福。

田野新草抽穗,有少女之风起于桑树,老者作歌,慕少艾,为邻媪所笑。

元宵节: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民俗以响丸互赠答,称“结缘”。

莞俗“开灯”之期,各镇区多有不同,或在初四、五,或在初七、八。

结灯则在十五日。

是日晚,宗祠门口燃放花炮,待炮筒落地,冠者、童子争相抢夺,俗称“抢炮头”。

首得者吉祥如意,未得者罚水三杯。

二月十九:二月十九日传为观世音菩萨诞日,莞俗称“观音诞”。

是日孺者携幼妇、童子,着花裤,备金桔、香烛拜贺于南方,或在庙堂。

又往来喧笑。

男子偷鸡酒取乐,兴尽而归。

莞俗新年必吃年糕。

年糕又叫“鱼龙”,取步步高升以达鱼跃龙门之意。

鱼龙制作讲究,需经浸糯米、磨粉、干粉、加配料等工序(咸者加虾米、腊肉、油鸭,并以红枣覆面,取早(枣)日高(糕)升之意;甜者加黄糖)。

为求体面,鱼龙越大越厚越好,须炊一日一夜。

炊妇须以巾裹头,互相嘲谑、照应,否则柴烬火熄,前功尽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