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窃案的分析与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课论文
论文题目论当今盗窃案例的特点
课程名称科技论文写作
学院林学院
专业班级城市规划1101班
姓名学号韩鑫锋(***********)
地址邮编中国山西太谷(030801)
指导教师田旭平
职称副教授
出生年月:1992年8月14日
学历:在读本科
所处专业:城市规划
论当今盗窃案例的特点
摘要:盗窃案件多年以来一直位列刑事案件发案数之首,一般占刑事案件立案数的80%左右,入室盗窃案一般又占整个盗窃案件的六成以上。
可以说,盗窃案件,尤其是入室盗窃案件频发是困扰当前治安管理秩序“第一位”的问题,至少从案件发生数量上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关键词:盗窃行为特点心里特点
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工具的增多,在系列侵财类案件中盗窃机动车的案件越来越突出。
成为侵害公民财产的一大毒瘤。
因此,加强盗窃机动车案件的侦查,严厉打击盗窃机动车犯罪活动,已成为侦破侵财类案件侦查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
根据笔者对最近发生的盗窃案例的分析、总结、归纳,得到以下几个结论。
一是从案件数量上看,入室盗窃数量大,案发频繁。
通过查阅资料,发现一般盗窃占刑事案件的七成以上,18个月中有四个月在八成以上。
最高月份占83.07%,最低月份也达73.32%。
其中的入室盗窃案件占六成以上。
18个月中,只有一个月在六成以下,最高月份72%,最低月份43%以上。
二是从打击处理的情况来看,破案率较低,打击不力,影响恶劣。
盗窃案件侦破率一般只有15-20%左右。
三是从对社会治安秩序的危害上看,危害性大。
不仅侵犯公民、单位的财产权益,其中的入户盗窃还侵犯了公民住宅权,有的还转化为抢劫、杀人等恶性刑事案件,使群众的安全感降低,严重影响居民生活、机关、企业单位生产、工作秩序。
下面是我对所收集的案例中作案人的行为要素的一个分析:
月份
案件副案别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
10-12
月
单位
内部
8 5 3 3 1 0 2 0 0 1 单位97 97 99 141 191 239 357 575 449 1134
(一)关于发案区域。
入室盗窃案件主要集中在乡镇的村及其街道,县城主要发生在居民小区、商铺、城乡结合部及单位。
发生在高档住宅及物业管理较为严格的、设施较为完善的大型住宅区的案件相对较少。
如案例中的“石城警方破获一起现发入室盗窃案”,“商州破获团伙系列特大入室盗窃案”。
(二)关于发案时间。
从接到报案的时间和破获的案件情况来看,绝大多数案件发生在清晨7至9时报案,夜晚则很少报案,因此案发大多在凌晨1至5时。
另外在农村,逢集、庙会、农忙季节发生在农宅的盗窃案件则是发生在白天家中无人的时间段。
(三)关于作案手段。
一是采用撬棍、螺丝刀等撬压工具强行破坏门锁入室盗窃。
发生在偏远乡村及办公场所的盗窃案主要采用这种手法。
二是用特殊工具扭锁芯开门或用软物塞锁芯开门行窃。
因作案工具小巧易带,难以被人觉察,开门动作无声响、省力省时,如同钥匙开门,极易得手。
三是作案人多为惯犯,结伙作案。
作案人作案时往往衣冠楚楚,团伙成员望风、破门开锁、入室行窃分工明确,且多使用手机等通讯工具联络,作案得手后迅速乘坐交通工具逃离现场,具有较强的隐蔽性。
四是入室盗窃案件很容易转化成抢劫案件,对事主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作案人入室后,往往先进入厨房取菜刀,一旦遇到有人回家,便持刀相威胁,对事主人身安全造成直接危害,有的转化成抢劫杀人。
(四)关于作案人数。
团伙作案比单独作案多,作案人多为有劣迹、前科人员,多数案件系2人以上结伙作案,以便互相支持、协助,便于逃窜。
从已抓获的犯罪嫌疑人,多数犯罪嫌疑人为成年男性,身体素质好且具备丰富违法犯罪经验的人员。
(五)选择作案对象。
作案次数多、所盗物品杂。
作案人入室后,首要选择现金、金银首
饰、贵重手表、手机等价值高、易携带、易销赃的物品。
在乡村发生的盗窃案有还拌有盗窃一些生活用品。
除此之外,盗窃犯罪嫌疑人在作案时还有下面特点:
(一)智能化。
盗窃犯罪智能化是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反侦查能力的提高而逐步发展。
作案智能程度较高的多为盗窃惯犯、累犯、逃犯,犯罪经验和技巧丰富熟练,具有逃避打击和自我防卫能力,他们对盗窃方式、手段、过程都进行了严密、细致的分析、研究和“设计”,“不打无把握之仗”,多是先采点后作案,先摸拟作案后真实作案,行动方案环环相扣.作案中注重自我防卫,逃避侦查打击。
由于犯罪智能的强化,犯罪成功率提高,对社会构成严重危害性,给侦查破案带来困难。
(二)流动化。
盗窃犯罪分子利用开放搞活的时机,到处流动作大案、作要案,犯罪区域由固定性、区域性转为广阔性、流动性。
有的“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有的“兔子不吃窝边草”,到外地作案,在本地隐蔽,跨省跨县,东流西窜,南下北上,城乡跳跃,快速迁移。
流窜犯混迹于成千上万的流动人口中,侦破难、取证难、追捕难。
(三)团伙化。
盗窃犯罪呈集团化发展趋势,有的开始是单独进行盗窃活动,感觉势单力薄,作案时首尾难顾,极易被发现抓获,于是投入盗窃犯罪群体之中。
(四)系列化。
盗窃犯在长期盗窃作案中,养成产习惯性,在系列盗窃犯罪中明显反映出自身的惯性。
一是系列“白闯”(白天作案)居民、职工住宅。
主要目标是现金、有价证券、金银首饰、高档电器等;二是系列夜盗内部单位,主要目标是财会室、保管室及仓库等,三是系列盗窃摩托车、自行车。
四是系列拎包。
盗窃犯流动拎包、行踪不定,·主要活动在车站、旅社、宾馆、商场等公共场所。
一般来说,作大案的流窜惯犯主要是以大宗现金为目标,盗窃财物的多是小区域活动的流窜犯和团伙所为。
所以我们必须严厉打击盗窃犯罪。
所谓犯罪行为是犯罪心理的外部表现,是犯罪心理的支配下发生,并随着犯罪心理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
盗窃犯罪作为一种特殊社会现象,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背景紧密相关,具有一定的变化规律及特点,那么在研究作案人行为特点的同时,我们也要对他们的心里特点进行研究,通过研究,我们发现犯罪行为都是在犯罪心里的驱使下进行的,主要有下面几个特点:
(一)吃喝玩乐心理。
具有类塑心理的盗窃犯有人。
他们吃喝玩乐的享乐主义思想严重, 好逸恶劳, 是强烈追求吃喝玩乐而进行盗窃的,错误认为大把花钱、任意吃喝玩乐是最大的乐趣和幸福, “不吃不喝, 一生白活”、“能偷不偷等于丢”。
在这种心理驱动下, 他们进行盗窃犯罪活动, 去满足金钱欲、赌欲、淫欲、舞欲等多种欲壑, 他们日益被欲壑难填而存在, 被罪过的精神活动与富裕的物质享乐所陶醉, 使他们在盗窃犯罪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二)嫉妒报复心理。
具有类型心理的盗窃犯有人。
他们是一些仇视社会决定了他们仇恨
社会的程度和反社会倾向,有的“两劳”释放人员重返社会后对社会怀有报复补偿心理, 认为“在监狱里失去的太多了” , “狱内损失狱外补, 昨天损失今天补” , 他们通过疯狂的盗窃,攫取钱财供其吃喝媒赌, “以补偿坐牢的损失”有的盗窃犯为泄仇恨, 专偷与其结冤较深的人家有的社会闲散人员谋职困难、生活无着, 对社会上有权、有钱的人产生嫉妒, 专偷有钱、有权的家庭, 实施所谓的“打富济贫”。
(三)满足精神心理。
具有类型心理的盗窃犯有人, 占。
他们多是一些盗窃成癖的人, 实施盗窃犯罪不仅仅是为了物质上的需求, 而重要的是为了满足精神上的愉快。
有的三天不偷就手痒, 夜不能寐, 形成一种“不偷难受”的行为动型, 非要偷件物品甚至是不值钱、不实用的东西回家不可, 方能安然入睡。
他们为实现倒错的精神满足心理, 利用犯罪手段创造刺激, 使其得到精神上的刺激性满足。
有的看
见被偷者悲痛表情为满足有的盗窃的物品没有使用价值或经济价值, 尔后又将盗窃物弃置不用或放回原地或丢掉、藏匿有的看到向往的东西, 就产生一种强烈的占有欲, 寻求满足精神心理成为他们盗窃犯罪驱动力, 他们把快乐建立在他人痛苦的基础上, 兴趣低级, 美丑颠倒。
(四)发家致富心理。
他们多系“金钱欲”恶性膨胀、贪婪无度的人, 不满足零打碎敲的“小偷小摸”、“小打小闹” , 仅仅为了吃喝玩乐。
他们胃口很大, 以偷致富,聚集巨额资财, 梦想成为“万元户”、“十万元户”、“出人头地”。
他们作案胆大妄为, 有恃无恐, 认为当令社会是“撑死胆大的, 饿死胆小的” , 只要有胆量, 就能“财源茂盛”。
他们把盗窃视为脱贫致富的捷径, 盗窃动机由欲壑难填而产生, 也因欲壑难填而存在, 置法律于不顾, 疯狂作案。
如盗窃犯刘某, 仅在年里就作案余起, 盗窃价值二万多元的赃款赃物, 盖起了楼房, 购置了现代化家俱, 从贫困户一跃成为暴发户。
面对日益严重的局面,我们应该怎么办?
1、加强法律宣传,提高公民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
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地开展法制宣传。
如可以结合典型案件,以案说法,使人们充分认识盗窃犯罪的危害性、打击和预防盗窃犯罪的必要性,增强群众的法制观念,并通过对案例的剖析,图片的展览,揭露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提高群众的自我防范意识,增强其自我保护能力。
其次,司法机关要充分利用担任中小学“法制副校长”的机会,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道德教育和劳动教育,让其从小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针对违法、后进青少年,落实帮教措施。
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活动呈上升趋势,针对违法和问题青少年开展切实有效的帮教活动显得尤为重要。
如我们办理的盗窃案件中有的未成年人因未满16周岁而未被追究刑事责任,放走后因缺乏必要的管理教育,又重新走上犯罪的道路,形成了一个逮了又放、放了又犯的恶性循环。
所以在办理此类案件时,司法机关要认真贯彻“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建立追踪回访考察制度,建立帮教体系,采取确定专人帮教,定期
考察,会同有关单位与所在学校或村(居)委会、家庭密切配合共同帮教,同时对后进青少年做好教育挽救工作。
3、创造就业岗位,增加就业机会。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将长期存在,就业压力巨大。
要千方百计多渠道扩大就业门路,增加就业岗位,逐渐建立就业服务网络体系,初步形成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
同时要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拓展社会保障覆盖面,逐步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
4、突出工作重点,规范管理制度。
在经济开放的同时,要严格管理好外来人口,公安机关可制定管理外来人口的措施,做好外来人口登记,加强对外来流动人口的管理,严防流窜作案。
针对住宅小区频繁发生的盗窃案件,要严格贯彻落实治安保卫制度,纠正形同虚设的值班或门卫失职现象。
再次,要加强对废品收购、二手市场的管理,堵住销赃渠道。
参考文献:
1 于子建,王洪革,张澍;【基于灰色理论的青少年犯罪预测模型及其应用】;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5期
2 贾宗璞,沈记全;【社会治安形势监测评估系统的研究与实现】;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年07期
3 王玉杰,田新邦;【高耸建筑物拆除爆破事故树系统分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4 白世伟,林鲁生,徐邦树;【凤岗隧洞三维非线性仿真模拟】;岩土力学;2002年06期
5 白建军;【论法律实证分析】;中国法学;2000年04期
6 张晓燕;倪文耀;;【事故树分析方法在教学事故防治中的应用】;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7 陈葵晞;【压力管理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2期
8 刘超;陈艳红;赵永前;【由一起盗窃案件的侦破谈现场勘验检查质量】;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9 张闰生;【对单位内部盗窃案件的分析及治理建议】;法学评论;1984年04期
10 方爱英;殷勇【校园盗窃案件防控浅析】;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11 吴星;覃耀耀;吴毅【五里卡责任区盗窃案件研判及对策】;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S1期
12 黄星【提高盗窃案件现场勘查质量的几点认识】;云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13 宋江浩;【高校学生宿舍盗窃案多发的原因与对策探析】;企业家天地;2007年04期
14 李树清;【篱笆要筑紧“海盗”太猖獗——抚顺矿区盗窃案件出现新特点】;当代矿工;2001年06期
15 陈巍【网银盗窃案件侦破对策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16 李建强【浅谈法医物证检验中如何发现、提取生物检材及其在盗窃案件中的应用】法制与社会;2009年07期
17 谢朝武【我国酒店业盗窃案件的发生特征及其管理体系研究】;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18 赵春梅;姜华;张淑芳;魏崔策【一起盗窃案中人民币上蜡笔字迹的检验方法探讨】;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2006年
19 闫会媛;段军【浅谈网络盗窃案件的处罚与预防】;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年
20 刘涛;王彬【进城务工农民侵财型犯罪实证分析】;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辑)2006年
21 方继民;傅强;【青少年侵财型犯罪的成因特点及防治对策探析】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册)2009年
22 陈丽影;范峻涛;【CPS多道心理测试在三例银行盗窃案件中的运用】;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