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宋元时期高考试题精选

五代宋元时期高考试题精选
五代宋元时期高考试题精选

五代宋元时期高考试题精选在王安石新法推行过程中,最大阻力来自( 94全国 ) A . 大地主 B.中小地主C.农民 D.皇室

公元1000年时,与宋朝并存的北方少数民族政权是( 94上海 )

A.夏 B.辽 C.金 D.元在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向西方传播的过程中,做出贡献最大的是(94上海)

A.日本的“遣唐使”

B.意大利的传教士

C.阿拉伯的商人D.中国的航海家下列手工业在我国兴起的时间按先后顺序排列应是(94上海) ①印刷业②丝织业③冶铁业④棉纺业

A.②③①④ B.③②④①

C.③②①④ D.②④③①王彦超及诸藩镇入朝,帝(宋太祖)宴于后苑,酒酣,从容谓之日:“卿等皆国家宿旧,久临剧镇,王事鞅掌,非朕所以优贤之意也。”彦超喻意,即前奏曰:“乞骸骨,归丘园,臣之也。”(引自《宋史纪事本末》卷二)太祖之“意”是(94上海) A.准备赏赐开国宿旧 B.鼓励诸藩为国操劳 C.表白歉意抚慰群臣

D. 暗示他们自解兵权下列科技成就,按其出现的时间先后排列,应是( 95上海)

①雕版印刷术②地动仪③《授时历》④《梦溪笔谈》⑤《齐民要术》A.②①③④⑤ B.⑤②①④③ C.②⑤①④③ D.⑤①④③②

元朝时,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归属于(96全国)

A.辽阳省 B.岭北省 C.黑龙江省 D.吉林省

南宋的海外贸易空前发达,其主要外贸港口是 (96上海) A.广州、厦门、福州 B.上海、广州、福州 C.苏州、杭州、扬州D.泉州、广州、明州

我国古代科技成就中领先欧洲800年以上的有 (97上海 )①张衡的地动仪②祖冲之的圆周率③《唐本草》④沈括的“十二气历”⑤毕异发明的活宇印刷术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下列我国古代衣着织物三种原料使用的先后顺序是(98全国) A.丝棉麻 B.麻棉丝

C.丝麻棉 D.麻丝棉元朝漕运路线最北的一段河道是(98全国)

A.广通渠 B.通惠河

C.会通河 D.胶莱河宋朝的书院教育对活跃思想、促进学术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其主要原因是(98上海) ①由知名学者聚徒讲学②大多由私人出资办学③不受科举考试的限制④它是官方的教育机构

A.①② B.①②③C.②③ D.②③④

祖国宝岛台湾在明朝时标东番,三国、隋、元时期依次称为(98上海)

A.流求、琉球、夷洲 B.琉球、流求、夷洲 C.琉球、夷洲、流求 D.夷洲、流求、琉球“生女直(真)旧无铁”,他们用

马匹、人参等与邻近各族换取来的铁,主要用来制造(99全国) A.钱币 B.兵器 C.生产工具 D.生活用具我国古代著名编年体史学著作是(99广东)

A.《史记》 B.《史通》

C.《通典》

D.《资治通鉴》火药和火药武器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是在(00春季)

A唐末 B.北宋 C.南宋 D.元朝

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是(00春季) ①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②元昊在兴庆称帝③澶渊之盟④王安石变法 A.②③④① B.③

①④②

C.①②③④ D.①③②④中日贸易扩大的重要原因是(00全国文综)

A.当时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B.造船和航海技术提高 C.中日经济互补的需要 D.纸币的产生宋代海上往来大多是三、四月间从日本驶往中国的江浙沿海,五、六月间从江浙沿海驶向日本。这样选择航行时间主要是为了(00全国文综)

A.避开倭寇的活动 B.遵守朝廷有关海禁的规定 C.利用海洋回流

D.利用季风下列变法改革中,涉及学校教育、人、才选拔方面的是(00上海 ) A.王莽改制 B.周世宗改革 C.王安石变法 D.张居正改革

“八王之乱”“安史之乱”“三藩之乱”所造成的直接社会后果,相似点是(00上海)

A.封建王朝走向衰落 B.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C.地方出现割据势力 D.生产破坏人民遭殃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最早将台湾纳入其行政管辖范围的是(00上海)

A.三国 B.隋朝 C.元朝 D.清朝泉州成为我国古代重要的海外贸易港口是在 (00广东)

A.南朝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下列各项,出现在元代的是(01春季)

A.划全国为25个省级行政区 B.设宣政院管理藏族地区事务 C.设理藩院管理少数民族事务

D.废丞相制、设立三司宋代教育的特点是(01全国文综) A.书院在教育体制中占据重要地位 B.严格控制思想,不允许学生发表不同见解 C.学校教育末受变法运动的影响D.道德培养与能力培养并重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精神,对官僚和大地主特权加以限制的改革是(01全国文综)

A.汉武帝改革 B.北魏孝文帝改革 C.唐代杨炎“两税法”改革D.宋代王安石变法下列推理属于哪一种情况(02上海) 大前提:我国古代社会是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共同组成的。小前提:“金”是我国北方女真族建立的政权。结论:金军南下客观上加快了社会的发展。 A.大前提正确,小前提、结论错误 B.大前提、小前提正

确,结论错误 C.大前提错误,小前提、结论正确 D.大前提、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指的是(02天津文综) A.天体运行法则 B.社会发展规律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天人感应”理论下列关于《梦溪笔谈》的叙述,正确的是(02广东)

A.记载了许多古代科技成果 B.由明代人编写 C.作者是郭守D.是记载“靖康之变”的史籍科举制在历史上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北宋创立了(03江苏) A.武举 B.殿试

C.糊名法 D.进士科元朝时,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外贸和海运事业有了相当的发展,新兴的港口是(03上海)

A.广州

B.泉州 C.庆元 D.上海辽统治者认为“吾修文物,彬彬不异于中华”,反映这一认识的史实是(04北京) A.与北宋订立澶渊之盟 B.和北宋贸易往来频繁 C.建造了崇圣寺千寻塔 D.制造瓷器、印刷书籍我国东北地区在元代属于(04北京)

A.辽阳行省 B.岭北行省

C.宣政院辖区 D.黑水都督府下列材料中,表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的是(04天津)

A.“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B.“扬一益二。”(扬州商业繁华居天下第一,益州则居第二)

C.“苏湖熟,天下足”

D.“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王安石认为“公私常

以困穷为患者,殆以理财未得其道”,下列变法措施中,与解决这一问题有关的是( 04江苏 )

①青苗法②募役法③将兵法④市易法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下列各项中造成国家财政负担的是 (05广东)

A.市易法

B.岁币

C.两税法 D.一条鞭法下列政治制度中属于辽代的是(05江苏 )

A.猛安谋克制 B.“蕃汉分治”

C.察举制度 D.行省制度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北宋长期与辽、夏并立,其原因是(05上海)

A.国防虚弱 B.豪强争权

C.藩镇割据 D.分封诸侯阅读下列材料(97全国):

材料一唐主(南唐烈祖李异)即位,江淮比年丰稔,兵食有余,群臣争言:陛下中兴,今北方多难,宜出兵恢复旧疆。唐主曰:“吾少长军旅,见兵之为民害深矣,不忍复言。使彼民安则吾民亦安矣,又何求焉!”――摘自《资治通鉴》材料二 (烈祖异元三年春,诏曰)乃者(以往)干戈相寻,地蕹(荒芜)而不艺(种植),桑陨而弗蚕,衣食日耗,朕甚闵(悯)之。民有向风来归者,授之土田,仍给复三年(免徭役三年)。(其年夏,又下令)民三年艺桑及三千本(棵)者,赐帛五十匹,每丁垦田及八十亩者,赐钱二万,皆五年勿收租税。

――摘自《十国春秋》

材料三 (异元五年)分遣使者按行(巡视)民田,以月巴瘠定其税,民间称其平。――摘自《资治通鉴》

材料四 (李异统治末年,南唐)内外寝兵,耕织岁滋,文物彬焕,渐有中朝之风采。――摘自《钓矾立谈》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时代背景,评述李异的治国方针、措施和后果。

要求:表述应当成文。限150字左右,超过180字要扣分。答案

评述内容应包括:

背景:五代十国时期,战争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人民衣食无着。方针:息兵安民,劝课农桑。

措施:招抚流民;建立开荒种桑;合理核定田租。

后果:维护了南唐社会的稳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材料二自契丹侵取燕蓟以北,拓跋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豪英,皆为其用。得中国一旨中原)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指辽、西夏)所为,皆与中国等。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50 材料三燕蓟之地陷于胡虏且百年而忘南顾之心者,戎狄之法大率简易,盐曲俱贱,科役不烦故也。

――余靖《武溪集,论河北榷盐》回答

(1)辽实行南北双轨政治制度的原因是什么?评价其历史作用。

(2)材料三所述燕蓟之民忘“南顾之心”的原因是否全面?为什么? 答案 (1)契丹征服者一时尚不能适应被征服地区先进的封建文明,于是因地制宜、“因俗而治”,实行双轨政治制度分别管理。这种承认汉法、设立南面官的做法,实际上是对先进封建文明的肯定和保护,并促进了契丹社会向封建制过渡,有利于民族融合。 (2)不全面。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即辽政权放弃落后的生产方式,仿行汉法,逐渐向封建制转化。南宋朱熹认为,王安石“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卒之群奸肆虐,流毒四海”。一位史学家评论道:“朱熹的看法有一定依据。但是,如此曲解变法之目的和否定其作用,那就有失公允了。”你是否同意?请简要地谈谈你的看法。(98上海)

答案

王安石变法确实存在用人不当、操之过急而造成一些弊端问题。但是王安石变法目的是为了富国、强兵、培养和选拔人才。朱熹把群奸肆虐、流毒四海归结于王安石变法的目的,显然有失公允。

变法的作用总的来说是积极的,它是政府的财政情况大为改善,积贫的危机有所缓和。

1069年,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政知事,主持变法,以缓和严重的社会危机。请问,当时社会危机的主要体现有哪些?王安石变法涉及军事、财政、教育等多方面内容,请说出教育方面的措施,你是怎样看待这些教育改革措施的?(12分) (05广东)

答案

表现: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起义不断;冗官、冗兵、冗费;辽和西夏的威胁。

措施: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

看法:有利于教育发展;有利于人才选拔。 B A C

2017高考全国2卷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

2017高考全国2卷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数学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i i 13( ) A 、i 21+ B 、i 21- C 、i +2 D 、i -2 2、设集合} 04|{},4,2,1{2 =+-==m x x x B A ,若} 1{=B A I ,则= B ( ) A 、}3,1{- B 、}0,1{ C 、}3,1{ D 、}5,1{ 3、我国古代数学名著《算法统宗》中有如下问题:“远望巍巍塔七层,红光点点倍加增,共灯三百八十一,请问尖头几盏灯?”意思是:一座7层塔共挂了381盏灯,且相邻两层中的下一层灯数是上一层灯数的2倍,则塔的顶层共有灯 ( ) A 、1盏 B 、3盏 C 、5盏 D 、9盏 4、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粗实线画出的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该几何体由一平

面将一圆柱截取一部分所得,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 ) A 、90π B 、63π C 、42π D 、36π 5、设y x ,满足约束条件?? ? ??≥+≥+-≤-+0303320 332y y x y x ,则y x z +=2的最小 值为 ( ) A 、15- B 、9- C 、1 D 、9 6、安排3名志愿者完成4项工作,每人至少完成1项,每项工作由1人完成,则不同的安排方式共有 ( ) A 、12种 B 、18种 C 、24种 D 、36种 7、甲、乙、丙、丁四位同学一起去向老师询问 成语竞赛的成绩。老师说:你们四人中有2位优秀,2位良好,我现在给甲看乙、丙的成绩,给乙看丙的成绩,给丁看甲的成绩。

历届成人高考数学分类试题

历届成人高考分类试题 第1讲集合与简易逻辑 【最近七年考题选】 2001 年 1、设全集M={1,2,3,4,5},N={2,4,6},T={4,5,6},则(M T) N 是( ) (A) {2,4,5,6} (B) {4,5,6} (C) {1,2,3,4,5,6} (D) {2,4,6} 2、命题甲:A=B,命题乙:sinA=sinB.贝9( ) (A) 甲是乙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 (B) 甲是乙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C) 甲是乙的充分必要条件 (D) 甲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也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2002 年 1、设集合A {1,2},集合B {2,3,5},则A B等于() A. {2} B ? {1,2,3,5} C .{1,3} D .{2,5} 2、设甲:x 3,乙:x 5,则() A.甲是乙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 B.甲是乙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C. 甲是乙的充分必要条件 D. 甲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也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2003 年 1、设集合M { x, y | x2 y21},集合N 2 2 { x, y |x y 2},则集合M与集合N的关系是() A. M N M B . M N C . N M D .M N 9、设甲:k 1且b 1,乙:直线y kx b与y x平行,则() A.甲是乙的必要条件但不是乙的充分条件 B ?甲是乙的充分条件但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C. 甲不是乙的必要条件也不是乙的充分条件 D. 甲是乙的充分必要条件 2004 年 1、设集合M a,b,c,d , N a,b,c ,则集合M N=() A. a, b, c B . d C a,b, c, d D 2、设甲: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乙: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则( ) A.甲是乙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B ?甲是乙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C.甲是乙的充分必要条件 D .甲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也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2005 年 1、设集合P= {1 , 2,3 , 4,5},集合Q= {2,4 , 6,8 , 10},贝U PA Q= A、{2,4} B {1,2 , 3,4 , 5,6 , 8, 10} C、{2} D 、{4} 7、设命题甲:k=1 , 命题乙:直线y=kx与直线y=x+1平行,则 A、甲是乙的必要条件但不是乙的充分条件 B甲是乙的充分条件但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C甲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也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高考物理压轴题集(精选)

1(20分) 如图12所示,PR是一块长为L=4 m的绝缘平板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整个空间有一个平行于PR的匀强电场E,在板的右半部分有一个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B,一个质量为m=0.1 kg,带电量为q=0.5 C的物体,从板的P端由静止开始在电场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向右做匀加速运动,进入磁场后恰能做匀速运动。当物体碰到板R端的挡板后被弹回,若在碰撞瞬间撤去电场,物体返回时在磁场中仍做匀速运动,离开磁场后做匀减速运动停在C 点,PC=L/4,物体与平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4,取g=10m/s2 ,求: (1)判断物体带电性质,正电荷还是负电荷? (2)物体与挡板碰撞前后的速度v1和v2 (3)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 (4)电场强度E的大小和方向 图12 2(10分)如图2—14所示,光滑水平桌面上有长L=2m的木板C,质量m c=5kg,在其正中央并排放着两个小滑块A和B,m A=1kg,m B=4kg,开始时三物都静止.在A、B间有少量塑胶炸药,爆炸后A以速度6m/s水平向左运动,A、B中任一块与挡板碰撞后,都粘在一起,不计摩擦和碰撞时间,求: (1)当两滑块A、B都与挡板碰撞后,C的速度是多大? (2)到A、B都与挡板碰撞为止,C的位移为多少? 3(10分)为了测量小木板和斜面间的摩擦因数,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在小木板上固定一个轻弹簧,弹簧下端吊一个光滑小球,弹簧长度方向与斜面平行,现将木板连同弹簧、 ,放手后,木板沿斜面下滑,稳定后弹小球放在斜面上,用手固定木板时,弹簧示数为F 1 簧示数为F ,测得斜面斜角为θ,则木板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为多少?(斜面体固定在地 2 面上)

2017年高考真题——全国2卷理科标准答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Ⅱ卷) 理科数学 1.解析 ()()()() 3i 1i 3i 2i 1i 1i 1i +-+==-++-.故选D. 2.解析1是方程240x x m -+=的解,1x =代入方程得3m =, 所以2430x x -+=的解为1x =或3x =,所以{}13B =,.故选C. 3.解析设顶层灯数为1a ,2=q ,()7171238112 -= =-a S ,解得13a =.故选B. 4.解析该几何体可视为一个完整的圆柱减去一个高为6的圆柱的一半. 2211 π310π3663π22=-=??-???=V V V 总上.故选B. 5.解析目标区域如图所示,当直线2y =x+z -取到点()63--,时,所求z 最小值为15-. 故选A. 6.解析只能是一个人完成2份工作,剩下2人各完成一份工作.由此把4份工作分成3份 再全排得23 43C A 36?=.故选D. 7.解析四人所知只有自己看到,老师所说及最后甲说的话. 甲不知自己成绩→乙、丙中必有一优一良,(若为两优,甲会知道自己成绩;两良亦然)→乙看了丙成绩,知自己成绩→丁看甲,甲、丁中也为一优一良,丁知自己成绩.故选D. 8.解析0S =,1k =,1a =-代入循环得,7k =时停止循环,3S =.故选B.

9.解析 取渐近线b y x a = ,化成一般式0bx ay -=,圆心()20, 得224c a =,24e =,2e =.故选A. 10.解析M ,N ,P 分别为AB ,1BB ,11B C 中点,则1AB ,1BC 夹角为MN 和NP 夹角或其补角(异面线所成角为π02? ? ?? ?,) ,可知112MN AB == ,1122NP BC ==, 作BC 中点Q ,则可知PQM △为直角三角形.1=PQ ,1 2 MQ AC = ABC △中,2222cos AC AB BC AB BC ABC =+-??∠14122172?? =+-???-= ??? ,=AC 则MQ = ,则MQP △ 中,MP =, 则PMN △中,222cos 2MN NP PM PNM MH NP +-∠= ? ?2 2 2 +-==. 又异面线所成角为π02? ? ??? , .故选C. 11.解析()()21 21e x f x x a x a -'??=+++-???, 则()()324221e 01f a a a -'-=-++-?=?=-????, 则()()211e x f x x x -=--?,()()212e x f x x x -'=+-?, 令()0f x '=,得2x =-或1x =, 当2x <-或1x >时,()0f x '>,当21x -<<时,()0f x '<, 则()f x 极小值为()11f =-.故选A. 12.解析解法一(几何法):如图所示,2PB PC PD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D 为BC 中点),

历届数学高考试题精选——等比数列

历届高考中的“等比数列”试题精选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计50分) 1.(2008福建理)设{a n}是公比为正数的等比数列,若,a5=16, 则数列{a n}前7项的和为() A.63 B.64 C.127 D.128 2.(2007福建文)等比数列{a n}中,a4=4,则a2·a6等于() A.4 B.8 C.16 D.32 3.(2007重庆文)在等比数列{a n}中,a2=8,a5=64,则公比q为() (A)2 (B)3 (C)4 (D)8 4.(2005江苏)在各项都为正数的等比数列中,首项,前三项和为21,则=() A.84 B.72 C.33 D.189 5. (2008海南、宁夏文、理)设等比数列的公比,前n项和为,则() A. 2 B. 4 C. D. 6.(2004全国Ⅲ卷文)等比数列中,,则的前4项和为() A.81 B.120 C.168 D.192 7.(2004春招安徽文、理)已知数列满足, (),则当时,=() (A)2n(B)(C)(D) 8.(2006辽宁理)在等比数列中,,前项和为,若数列也是等比数列,则等于( ) (A)(B) (C) (D)

9.(2006湖北理)若互不相等的实数成等差数列,成等比数列,且,则( ) A.4 B.2 C.-2 D.-4 10.(2007海南、宁夏文)已知成等比数列,且曲线 的顶点是,则等于() A.3 B.2 C.1 D.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计20分) 11.(2006湖南文)若数列满足:,2,3….则 . 12.(2004全国Ⅰ卷文)已知等比数列{则该数列的通 项= . 13.(2005湖北理)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q,前n项和为S n,若S n+1,S n,S n+2成等差数列,则q的值为. 14.(2002北京文、理)等差数列中,a1=2,公差不为零,且a1, a3,a11 恰好是某等比数列的前三项,那么该等比数列公比的值等于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15、16题各12分,其余题目各14分) 15.(2006全国Ⅰ卷文)已知为等比数列,,求 的通项式。

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2015高考物理(北京卷)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放出热量,其内能一定减小 B .物体对外做功,其内能一定减小 C .物体吸收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其内能可能增加 D .物体放出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其内能可能不变 14.下列核反应方程中,属于仪衰变的是 A .H O He N 1117842147+→+ B .He Th U 4 22349023892+→ C .n He H H 10423121+→+ D .e Pa Th 0 12349123490-+→ 15.周期为的简谐横波沿x 轴传播,该波在某时刻的图像如图所示,此时质点P 沿y 轴负方向运动。则该波 A .沿x 轴正方向传播,波速v =20m/s B .沿x 轴正方向传播,波速v =10m/s C .沿x 轴负方向传播,波速v =20m/s D .沿x 轴负方向传播,波速v =10m/s 16.假设地球和火星都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己知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小于火星到太 阳的距离,那么 A .地球公转周期大于火星的公转周期 B .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小于火星公转的线速度 C .地球公转的加速度小于火星公转的加速度 D .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大于火星公转的角速度 17.验观察到,静止在匀强磁场中A 点的原子核发生β衰变,衰变产生的新核与电 子恰在纸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方向和轨迹示意如 图。则 A .轨迹1是电子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B .轨迹2是电子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C .轨迹l 是新核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D .轨迹2是新核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18.“蹦极”运动中,长弹性绳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绑在人身上,人从几十米高处跳 下。将蹦极过程简化为人沿竖直方向的运动。从绳恰好伸直,到人第一次下降至最低点的过程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2018高考真题英语全国2卷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II卷) 英语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 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 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 A. £19. 15. B. £9. 18. C. £9. 15. 答案是C。 1. What does John find difficult in learning German? A. Pronunciation. B. Vocabulary. C. Grammar. 2. What i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A. Colleagues. B. Brother and sister. C. Teacher and student. 3.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 A. In a bank. B. At a ticket office. C. On a train. 4. 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 A restaurant. B. A street. C. A dish. 5. What does the woman think of her interview? A. It was tough. B. It was interesting. C. It was successful.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 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When will Judy go to a party? A. On Monday. B. On Tuesday. C. On Wednesday. 7. What will Max do next? A. Fly a kite. B. Read a magazine. C. Do his homework.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9题。 8. What does the man suggest doing at first? A. Going to a concert. B. Watching a movie. C. Playing a computer game.

历年全国理科数学高考试题立体几何部分精选(含答案)

(一) 1.在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中,正视图和俯视图如 右图所示,则相应的俯视图可以为 2.已知矩形ABCD的顶点都在半径为4的球O的球面上,且6,23 ==,则棱锥 AB BC -的体积为。 O ABCD 3.如图,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平行四 边形,∠DAB=60°,AB=2AD,PD⊥底面ABCD. (Ⅰ)证明:PA⊥BD; (Ⅱ)若PD=AD,求二面角A-PB-C的余弦值。

(一) 1.D 2.83 3. 解:(Ⅰ)因为60,2DAB AB AD ∠=?=, 由余弦定理得3BD AD = 从而BD 2+AD 2= AB 2,故BD ⊥AD 又PD ⊥底面ABCD ,可得BD ⊥PD 所以BD ⊥平面PAD. 故 PA ⊥BD (Ⅱ)如图,以D 为坐标原点,AD 的长为单位长,射线DA 为x 轴的正半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xyz ,则 ()1,0,0A ,()03,0B ,,()1,3,0C -,()0,0,1P 。 (1,3,0),(0,3,1),(1,0,0)AB PB BC =-=-=- 设平面PAB 的法向量为n=(x ,y ,z ),则0,0,{n AB n PB ?=?= 即 30 30x y y z -+=-= 因此可取n=(3,1,3) 设平面PBC 的法向量为m ,则 m 0,m 0,{PB BC ?=?= 可取m=(0,-1,3-) 27cos ,727 m n ==- 故二面角A-PB-C 的余弦值为 27-

(二) 1. 正方体ABCD-1111A B C D 中,B 1B 与平面AC 1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 23 B 33 C 23 D 63 2. 已知圆O 的半径为1,PA 、PB 为该圆的两条切线,A 、B 为俩切点,那么PA PB ?的最小值为 (A) 42-+ (B)32-+ (C) 422-+ (D)322-+ 3. 已知在半径为2的球面上有A 、B 、C 、D 四点,若AB=CD=2,则四面体ABCD 的体积的最大值为 (A) 23 (B)43 (C) 23 (D) 83 4. 如图,四棱锥S-ABCD 中,SD ⊥底面ABCD ,AB//DC ,AD ⊥DC ,AB=AD=1, DC=SD=2,E 为棱SB 上的一点,平面EDC ⊥平面SBC . (Ⅰ)证明:SE=2EB ; (Ⅱ)求二面角A-DE-C 的大小 .

精选物理高考必考题70

精选物理高考必考题 单选题(共5道) 1、如图是利用DIS测得的运动小车的速度—时间图像,由图可知() A小车做曲线运动 B小车的最大位移是0.8m C小车运动的最大速度约为0.8m/s D小车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减速运动 2、矩形导线框abcd放在匀强磁场中,磁感线方向与线圈平面垂直,磁感强度B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t=0时刻,磁感强度的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在0~4s时间内,线框的ab边受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力的方向规定以向左为正方向),可能如图中的 A

B C D 3、某单色光照射某金属时不能产生光电效应,下列措施中可能使该金属产生光电效应的是() A延长光照时间 B增大光的强度 C换用频率较低的光照射 D换用波长较短的光照射 4、

A图1表示交流电,图2表示直流电 B两种电压的有效值相等,都是220V C图1所示电压的瞬时值表达式为u=311sin50πtV D图1所示电压在经过匝数比为10∶1的理想变压器变压后,频率保持不变 5、如图,水平正对放置的两块足够大的矩形金属板,分别与一恒压直流电源(图中未画出)的两极相连,M、N是两极板的中心。若把一带电微粒在两板之间a点从静止释放,微粒将恰好保持静止。现将两板绕过M、N且垂直于纸面的轴逆时针旋转一个小角度θ后,再由a点从静止释放一这样的微粒,该微粒将() A仍然保持静止 B靠近电势较低的电极板 C以的竖直加速度加速(g表示重力加速度) D以的水平加速度加速(g表示重力加速度) 简答题(共5道) 6、某学校学生进行“交通信号灯”的课题研究中发现在公路的十字路口,红灯拦停了很多汽车。若拦停的汽车排成笔直的一列,最前面的一辆汽车的前端刚好与路口停车线相齐,相邻两车的前端之间的距离均为L=6.0m,若汽车起动时都以a=2.5m/s2的加速度作匀加速运动,加速到v=10.0m/s后做匀速运动通过路口。该路口亮绿灯时间t=40.0s,而且有按倒计时显示的时间显示灯.另外交通规

对五代两宋时期美术的感想

对五代两宋时期美术的感想 众所周知;五代十国时期是一个战乱纷飞,社会大动荡的年代,时长53年之久。五代虽然纷争并峙,但在绘画创作方面却没有停止;而是继续在前人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同时五代十国有一个重要的现象就是:全国的经济文化重心从黄河流域转向长江流域,特别是南唐和西蜀,由于优越的自然条件和自南北朝以来各朝各代的开发;经济已有很大的程度的发展。 一.五代十国的独特性 五代十国作为中国史上的又一个大分裂大动荡时期,但五代十国的形成却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同时五代十国的文化、史学、文学、艺术、医学和科学技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特色。后面的两宋时期各方面的飞跃,有很大一部分都建立在五代十国的特色上。五代十国时期的书画诗词音乐有一种附庸风雅的风气,同时也是这个时代的人们“及时行乐”的表现。同时,五代时期的山水画极为兴盛,涌现了许多的名作大家,也创造出了许多的表现形式——檫、点、染等技巧!二.五代十国时期的绘画成就 五代十国虽然是中国史上的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但五代的绘画却在这一时期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并发展成了唐代艺术的世俗倾向。这一点,在两宋时期更为显著。比如,宋代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极为强烈的反映了世俗的美,同时五代时期在艺术技巧和艺术样式方面为绘画扩大了领域,为宋代的绘画艺术作了铺垫。花鸟画摆脱了唐代作为装饰艺术的要求,写实风格更加强烈。从五代十国开始,花鸟画成为中国绘画艺术中有独特地位的一种形式。 三.宋代绘画艺术的发展 1.自从赵匡胤通过陈桥驿兵变建立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战乱。社会经济开始恢复,绘画艺术得到了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创造了中国绘画艺术的高峰。善于运用提炼精粹而纯熟的绘画技术,并直接和间接的反映现实生活。所以在两宋时期涌现了一大批现实主义画家和作品,张择端就是杰出的代表之一。也有描绘汉人于少数民族关系的画。例如《中兴瑞应图》《昭君出塞》《文姬归汉》《郭子仪见回纥》等 1.同时在宋代,描会自然景观的山水画在五代时期的基础上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成为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中特别重要地位的体裁。 四.宋代的人物画和年画 1.在北宋时期有多次大规模的绘制宗教壁画活动,这些活动都是以画院为中心的,同时这也是画院画家的一部分。从古代保存下来的佛寺物品中可以看出,被画人物的精细,同时,画院也是绘制宗教壁画的主力军。 2.相对于佛教人物画来说,宋代的年画是非常值得人们欣赏的。早在宋代早期的时候就有木版年画了,同时也有手绘的。这种话很容易别世人接受,所以传播的非常快,影响也非常大。类容多为一些戏文故事、美女、娃娃、风景花卉等,其中戏文故事所占比例相当大,直到现在我国还有许多地方保留贴年画的传统。 由此可见,五代两宋时期的美术史继李唐之后的又一个巅峰时期,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产生了许多名家名画,对后世影响颇深。我们在惊叹之余同样要我们考究学习。

2019年全国卷2理综高考试题(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Na 23 S 32 Cl 35.5 As 75 I 127 Sm 150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1.在真核细胞的内质网和细胞核中能够合成的物质分别是 A.脂质、RNA B.氨基酸、蛋白质 C.RNA、DNA D.DNA、蛋白质 2.马铃薯块茎储藏不当会出现酸味,这种现象与马铃薯块茎细胞的无氧呼吸有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和葡萄糖 B.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是由丙酮酸转化而来 C.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丙酮酸的过程不能生成ATP D.马铃薯块茎储藏库中氧气浓度的升高会增加酸味的产生 3.某种H﹢-ATPase是一种位于膜上的载体蛋白,具有ATP水解酶活性,能够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①将某植物气孔的保卫细胞悬浮在一定pH的溶液中(假设细胞内的pH高于细胞外),置于暗中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不变。②再将含有保卫细胞的该溶液分成两组,一组照射蓝光后溶液的pH明显降低;另一组先在溶液中加入H﹢-ATPase的抑制剂(抑制ATP水解),再用蓝光照射,溶液的pH不变。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A.H﹢-ATPase位于保卫细胞质膜上,蓝光能够引起细胞内的H﹢转运到细胞外 B.蓝光通过保卫细胞质膜上的H﹢-ATPase发挥作用导致H﹢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

历年高考数学真题精选45 排列组合

历年高考数学真题精选(按考点分类) 专题45 排列组合(学生版)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2009?全国卷Ⅰ)甲组有5名男同学,3名女同学;乙组有6名男同学、2名女同学.若从甲、乙两组中各选出2名同学,则选出的4人中恰有1名女同学的不同选法共有( ) A.150种B.180种C.300种D.345种2.(2010?广东)为了迎接2010年广州亚运会,某大楼安装5个彩灯,它们闪亮的顺序不固定.每个彩灯闪亮只能是红、橙、黄、绿、蓝中的一种颜色,且这5个彩灯闪亮的颜色各不相同,记这5个彩灯有序地闪亮一次为一个闪烁.在每个闪烁中,每秒钟有且只有一个彩灯闪亮,而相邻两个闪烁的时间间隔均为5秒.如果要实现所有不同的闪烁,那么需要的时间至少是() A.1205秒B.1200秒C.1195秒D.1190秒3.(2007?全国卷Ⅱ)5位同学报名参加两个课外活动小组,每位同学限报其中的一个小组,则不同的报名方法共有() A.10种B.20种C.25种D.32种4.(2006?湖南)在数字1,2,3与符号+,-五个元素的所有全排列中,任意两个数字都不相邻的全排列个数是() A.6B.12C.24D.18 5.(2009?陕西)从1,2,3,4,5,6,7这七个数字中任取两个奇数和两个偶数,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四位数,其中奇数的个数为() A.432B.288C.216D.108 6.(2014?辽宁)6把椅子排成一排,3人随机就座,任何两人不相邻的坐法种数为() A.144B.120C.72D.24 7.(2012?浙江)若从1,2,3,?,9这9个整数中同时取4个不同的数,其和为偶数,则不同的取法共有() A.60种B.63种C.65种D.66种8.(2012?北京)从0、2中选一个数字.从1、3、5中选两个数字,组成无重复数字的三位

2018年全国卷1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2018年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 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高铁列车在启动阶段的运动可看作初速度为零的均加速直线运动,在启动阶段列车的动能A.与它所经历的时间成正比 B.与它的位移成正比 C.与它的速度成正比 D.与它的动量成正比 15.如图,轻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上端放有物块P,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一竖直向上的力F作用在P上,使其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以x表示P离开静止位置的位移,在弹簧恢复原长前,下列表示F和x之间关系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A. B. C.

D. 16.如图,三个固定的带电小球a、b和c,相互间的距离分别为ab=5 cm,bc=3 cm,ca= 4 cm。小球c所受库仑力的合力的方向平衡于a、b的连线。设小球a、b所带电荷量 的比值的绝对值为k,则 A.a、b的电荷同号, 16 9 k= B.a、b的电荷异号, 16 9 k= C.a、b的电荷同号, 64 27 k= D.a、b的电荷异号, 64 27 k= 17.如图,导体轨道OPQS固定,其中PQS是半圆弧,Q为半圆弧的中心,O为圆心。轨道的电阻忽略不计。OM是有一定电阻。可绕O转动的金属杆。M端位于PQS上,O M与轨道接触良好。空间存在半圆所在平面垂直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现使OM从OQ位置以恒定的角速度逆时针转到OS位置并固定(过程Ⅰ);再使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以一定的变化率从B增加到B'(过程Ⅱ)。在过程Ⅰ、Ⅱ中,流过OM 的电荷量相等,则B B ' 等于

五代宋元部分

五代宋元部分 重点:民族政权的并立及民族融合;商品经济的发展。 难点:民族政权之间的战争与友好交往。 知识体系:知识点及高考考点具体为:(1)北宋的建立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北宋的建立和分裂局面的结束;中央集权的强化科举制的发展(2)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和改革;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王安石变法(3)辽、西夏的建立和宋辽、宋夏的和战;契丹的兴起和建国宋辽的和战;西夏的建立;宋夏的和战(4)金的建立和宋金的和战;金的建立;辽和北宋的灭亡;南宋初年的抗金斗争;宋金对峙局面的形成(5)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蒙古的兴起;忽必烈建立元朝和统一全国(6)元朝的制度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行省制度和宣政院的设立;元朝的灭亡(7)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方法及技巧:应注意两点:(1)运用以人带事法或以事带人法整理知识线索,进而划繁为简、划难为易;(2)利用比较法记忆历史,通过各个角度的比较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复习清单: 1.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与评价: (1)削夺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得兵权,组编禁军,集中军权; (2)派文官到各地做知州,管理地方行政,集中行政权权; (3)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消除地方对抗中央的经济基础,同时规定死刑须报请中央审批、核准,集中财权和司法权。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结果和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但同时也造成了庞大的军队和官僚机构,埋下了北宋中期积贫积弱局面的隐患。 2.“蕃汉分治”制度的推行与实质: 在辽统治的广大地区,由于南北地区的汉族、契丹等族的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及人民的生活都是不同的,为了适应这种情况的需要,辽朝的行政管理机构分设“北面”和“南面”两

中国地理高考试题2

2009年高考题 一、选择题 (09年全国卷文综Ⅰ第11题)我国南水北调方案中涉及的某水源地总面积约94700km2,表1为该地区域部分土地覆盖类型面积构成,下图示意该区域部分土地覆盖类型的地形构成。回答下题。 表1 部分土地覆盖类型面积构成 类型箭竹及灌丛阔叶林旱地水田石砾地、裸地高山灌丛草甸比重(%)28.90 25.30 10.40 3.10 5.70 0.01 1.该水源地位于 () A.长江三峡谷地 B.青藏高原 C.汉江谷地 D.江南 丘陵 答案 C (09年全国卷文综Ⅱ第11题)某旅游团希望在杭州西湖欣赏“雷锋(塔)夕照”的同时,也领略“月到中天(月亮高度最大),水面风来”的情境。(注:月球公转周期约为30天,农历初一月球在天空中的视位置最靠近太阳。回答下题。 2.若该旅行团在18时40分左右看到“月到中天”,并欣赏到“雷峰夕照”,那么这时期 () A.华北平原小麦丰收在望 B.长江三角洲油菜花盛开 C.松嫩平原稻谷飘香 D.山东半岛瑞雪迎春 答案 A 3. (09年北京文综第1,10,11题)下图是中国局部地区太阳年辐射总量分 布图。读图知Ⅰ区太阳年辐射总量比 Ⅳ区高,主要因为Ⅰ区()

A.夏季大气逆辐射强 B.年平均气温比较高 C.正午太阳高度角大 D.天气晴朗且海拔高 答案 D (09年北京文综第1,10,11题)下图显示某年湖北省与相邻省级行政区往来货物的铁路运输量差异。读下图 回答4~5题。 4.接受湖北输出货运量最多的省份(直辖市)位于湖北以() A.南 B.北 C.东 D.西 答案 A 5.承担由邻省(直辖市)输入湖北的货运量最大的铁路线是() A.京沪线、京广线 B.京广线、焦枝线 C.京九线、枝柳线 D.陇海线、焦枝线 答案 B (09年福建文综第3,4题)图2示意我国及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能源自给率的变化情况。完成6~7题。 6.图中四条曲线代表西部地带的是 () A.Ⅰ B.Ⅱ C.Ⅲ D.Ⅳ 答案 C 7.下列地区可以大量调出能源输往Ⅳ地带的是 ()

历年全国理科数学高考试题立体几何部分精选(含答案)

1.在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中,正视图和俯视图如 右图所示,则相应的俯视图可以为 2.已知矩形ABCD的顶点都在半径为4的球O的球面上,且6,23 ==,则棱锥 AB BC -的体积为。 O ABCD 3.如图,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平行四 边形,∠DAB=60°,AB=2AD,PD⊥底面ABCD. (Ⅰ)证明:PA⊥BD; (Ⅱ)若PD=AD,求二面角A-PB-C的余弦值。

2.83 3. 解:(Ⅰ)因为60,2DAB AB AD ∠=?=, 由余弦定理得3BD AD = 从而BD 2+AD 2= AB 2,故BD ⊥AD 又PD ⊥底面ABCD ,可得BD ⊥PD 所以BD ⊥平面PAD. 故 PA ⊥BD (Ⅱ)如图,以D 为坐标原点,AD 的长为单位长,射线DA 为x 轴的正半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xyz ,则 ()1,0,0A ,()03,0B ,,() 1,3,0C -,()0,0,1P 。 (1,3,0),(0,3,1),(1,0,0)AB PB BC =-=-=- 设平面PAB 的法向量为n=(x ,y ,z ),则0, 0,{ n AB n PB ?=?= 即 3030 x y y z -+=-= 因此可取n=(3,1,3) 设平面PBC 的法向量为m ,则 m 0, m 0, { PB BC ?=?= 可取m=(0,-1,3-) 27 cos ,727 m n = =- 故二面角A-PB-C 的余弦值为 27 7 -

1. 正方体ABCD-1111A B C D 中,B 1B 与平面AC 1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 23 B 33 C 2 3 D 63 2. 已知圆O 的半径为1,PA 、PB 为该圆的两条切线,A 、B 为俩切点,那么PA PB ?的最小值为 (A) 42-+ (B)32-+ (C) 422-+ (D)322-+ 3. 已知在半径为2的球面上有A 、B 、C 、D 四点,若AB=CD=2,则四面体ABCD 的体积的最大值为 (A) 23 (B)43 (C) 23 (D) 83 4. 如图,四棱锥S-ABCD 中,SD ⊥底面ABCD ,AB ⊥⊥(Ⅰ)证明:SE=2EB ; (Ⅱ)求二面角A-DE-C 的大小 .

2018年全国高考I理综物理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 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高铁列车在启动阶段的运动可看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启动阶段,列车的动能 A.与它所经历的时间成正比B.与它的位移成正比 C.与它的速度成正比D.与它的动量成正比 15.如图,轻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上端放有物块P,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一竖直向上的力F作用在P上,使其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 动。以x表示P离开静止位置的位移,在弹簧恢复原长前,下列表示F 和x之间关系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16.如图,三个固定的带电小球a、b和c,相互间的距离分别为ab=5cm, bc=3cm,ca=4cm。小球c所受库仑力的合力的方向平行于a、 b的连线。设小球a、b所带电荷量的比值的绝对值为k,则 A.a、b的电荷同号, 16 9 k=B.a、b 的电荷异号, 16 9 k= C.a、b的电荷同号, 64 27 k=D.a、b的电荷异号, 64 27 k= O F x A O F x B O F x C O F x D F P a b c

英语高考真题全国二卷

2017年全国(II)英语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分,满分分)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 A.£B.£C.£ 答案是C。 1.What will the woman do this afternoon? A.Do some exercise.B.Go shopping. C.Wash her clothes. 2.Why does the woman call the man? A .To cancel a flight. B.To make an apology. C.To put off a meeting. 3.How much more does David need for the car? A.$ 5,000. B.$20,000. C.$25,000. 4.What is Jane doing? A.Planning a tour. B.Calling her father. C.Asking for leave. 5 .How does the man feel? A.Tied. B.Dizzy. C.Thirsty.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分,满分分)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What does Jack want to do? A. Watch TV. B. Play outside. C. Go to the zoo. 7.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

A. At home. B. In a cinema. C. In a supermarket.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10题。 8. What does Richard do? A. He’s a newsman. B. He’s a manager. C. He’s a researcher. 9. Where is Richard going next week? A. Birmingham. B. Mexico City. C. Shanghai. 10. What will the speakers do tomorrow? A. Eat out together. B. Visit a university. C. See Professor Hayes.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1至13题。 11. What i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A. School friends. B. Teacher and student. C. Librarian and library user. 12. Why does Jim suggest Mary buy the book? A. It’s sold at a discount price. B. It’s important for her study. C. It’s written by Professor Lee. 13. What will Jim do for Mary? A. Share his book with her. B. Lend her some money. C. Ask Henry for help. 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4至16题。 does Stella live? A. In Memphis B. In Boston C. In St Louis would Peter and his family like to do on Beale Street? a museum B. Listen to music C. Have dinner kind of hotel does Peter prefer?

最新高中数学历届数学高考试题精选 (39)

历届高考中的“集合”试题精选(自我检测) 选择题:(将正确答案代号填写在下表中,每小题5分,计150分。) 1.(2021模拟湖南文)已知{}7,6,5,4,3,2=U ,{}7,5,4,3=M ,{}6,5,4,2=N ,则( ) A .{}6,4=?N M B. M ∪N=U C .U M N C u = )( D.N N M C u = )( 2.(2021模拟天津文)设集合{}08U x x =∈4},则集合A∩B 等于( ) (A ){x|x≤3或x>4} (B ){x|-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