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话题作文:我看鲁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话题作文:我看鲁肃

六年级话题作:我看鲁肃

鲁肃在《三国演义》里,给人的印象都是憨厚老实,《三国演义》里的手法用许多的场面夸张地渲染,让鲁肃有时给人感觉似乎愚蠢到几近无能。

在诸葛亮著名的草船借箭时,诸葛亮邀鲁肃一同前往,一个成竹在胸,一个被蒙在鼓里;一个谈笑自若,一个惊慌失措。最后孔明借箭成功,鲁肃倒是钦敬拜服。在关云长“单刀赴会”时,三国演义里描述道:关羽强拉着鲁肃的手到船边,鲁肃吓得“魂不附体”,“如痴似呆”,眼睁睁“看着关羽的船乘风而去”。

当在谈起《三国演义》时,并没有多少人能提及到鲁肃。说到江东三军都督,大家的第一反应必定是周瑜。但如果谈到周瑜死后,江东的大都督……这时,也许我们会想到鲁肃。周瑜推举鲁肃继他的位置,如果说鲁肃真的像之前给我们的感觉那样,是个平庸之辈,又怎能当上江东的三军都督呢?周瑜是何许人,眼光不会差到这种地步吧?

此时,我们会想了,难道是鲁肃深藏不露?大智若愚?其实如果有心去琢磨的话,即使不看正史,在《三国演义》里,同样隐藏着许

多鲁肃的大智慧。只是作者罗贯中把鲁肃也列入了铺垫和衬托诸葛亮的名单之中,过多对诸葛亮的称赞,令鲁肃这样一个关键的人物在我们的脑海中淡去,而鲁肃起的关键作用也在《三国演义》里隐隐带过。

鲁肃年少时丧父,和祖母住在一起。由于家里并不是什么王室宗亲或贵族,但却很有钱,所以是个地方上的霸者。但他却不同于别的财主,他从不理会家事,反倒爱好军事政治,并且好施舍于人,所以深受当地老百姓的喜爱。他年少就胸有壮志,好出奇计,爱击剑骑射。由于家道殷富,鲁肃常常聚集少年,一起讲兵习武。晴天,到上去射猎;阴雨,就一起讲习兵法,以此练习武艺。由此可见即使鲁肃懂兵法,会出谋策,也不奇怪,有当军师所要具备的首要条。

周瑜带着百余号人经过鲁肃宅邸时,因缺乏粮食,于是向鲁肃借粮。鲁肃家有两囷米,各三千斛。鲁肃非常豪爽地指了指其中一囷,周瑜见他如此大方,很欣赏他。于是,两人便由此认识。在交谈中,周瑜得知鲁肃曾在袁术手下做事,但由于他见袁术术无纲纪,不足与立事,便离开了。两人非常合得,周瑜也确信鲁肃是个与众不同之人,两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于是周瑜邀请鲁肃随他到江东去,鲁肃的政治生涯便由此事开始。

周瑜向孙权力介鲁肃,孙权听后也很高兴,便接见了鲁肃。孙权请鲁肃合榻对饮,与鲁肃密论:“当今汉室即灭,天下纷乱,如今我继承父兄的业绩,岂不是有桓之功。君既到江东,要如何辅佐我呢?有何高见?”鲁肃对孙权说:“依吾之见,汉室不能再复兴,曹操也不是一时能除得了的。为今之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现在

北方者多务,乘其事多,剿黄祖,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乃长久之计也。”

实际上,鲁肃的意思就是让曹操,刘备他们去打,让孙权建号立国。江东是块好地,地方又大,百姓也多,不管是曹操还是刘备,最后都会盯上这个地方。只要孙权把江东坐稳了,待到曹操和刘备打时,江东也已是人强马壮。事实上,这时便已有“三分天下”之势,时间久了以后,就能形成一个“三国鼎立”的时期。

三分天下?这不是诸葛亮的“隆中对”嘛!鲁肃也会啊!其实这次的鲁肃与孙权的“合榻对饮”,就是鲁肃被后世称为“榻上策”的著名战略构想,堪与诸葛亮的“隆中对”媲美。都是“三分天下”之论,但“榻上策”远比“隆中对”更早“出世”。可见,鲁肃并非愚蠢之人啊!他同样是一个能观天下之人。

正当刘备吃了败仗之时,曹操这时的势力已有三分之二的人心归他,诸葛亮就想着实行“孙刘联盟”。而此时,鲁肃也知道曹操势力强大,已经盯上江东,也明白曹操难以对付。如果与刘备联合起,共同攻打曹操,再借助江东之水的天然屏障,就能有胜算。否则,不管是孙权,还是刘备,都会被曹操先后铲除,这时将会使曹操一统天下。由此可见,鲁肃也有“联刘拒曹”之意,看鲁肃不止会说“三分天下”的计策,也懂得实行计策的谋略,与诸葛亮有的一比。

无论诸葛亮也好,鲁肃也好,“孙刘联盟”是此时决定三分天下的关键。但未等诸葛亮与刘备商量妥当,鲁肃就已找上刘备的门了。经过一番鲁肃的劝说后,刘备也决定听从诸葛亮的,诸葛亮当然是决定

与东吴共同作战。于是,鲁肃便带着诸葛亮到江东。

刘备自然是听从诸葛亮的,可江东这边的局势对鲁肃和他与诸葛亮的“孙刘联盟”一计十分不利。其实鲁肃此时正当年少,虽说周瑜欣赏他,但老臣张昭却嫌鲁肃太年少,对鲁肃也没什么好感。并且人人都惧怕曹操的势力,许多东吴的臣子都是打算保命,不战,当然张昭也是其一。这次鲁肃要说服的就是江东“顽固”的老政客们了。

诸葛亮到江东后究竟发生了什么呢?想要促成“孙刘联盟”,必定是要打一场“口水战”的,历史上诸葛亮著名的“舌战群儒”就是由此引出。也许是因为《三国演义》中主要些的人物是诸葛亮,所以在这次“口水战”中,人们认为最大功臣也是诸葛亮一个。可实际上,我们忽略了另外两个功臣——黄盖与鲁肃。诸葛亮毕竟也不是神,总要有人帮。

由于黄盖是三朝老臣,所以他的话有些说服力,不过主要还是鲁肃。人们常说“有因才有果”,而在“孙刘联盟”和“舌战群儒”中,鲁肃给我们的印象似乎是个充当“跑腿”的,孙权,刘备两边跑。可这些事的头也是鲁肃给“跑”出的。没有鲁肃起的头,就算诸葛亮口才再怎么好,他也没法展示。如果是诸葛亮孤身奋战,没有一个江东的人,恐怕他再怎么嚷嚷,也没人会理他。所以,这是鲁肃的一个功劳。

其实鲁肃还有一个功劳。我们可以不看正史,就看带着虚构成分的《三国演义》的第四十三回的标题。上句是“诸葛亮舌战群儒”,恐怕下句并没有什么人能记得起,也没有人会去注意,一般都只盯着“诸葛亮”三个大字。不过谁让《三国演义》就是要“吹”诸葛亮,所以这

三个字就明明白白地摆在第一句了。看完第一句,第二句就干脆跳过了。而偏偏第二句就明明白白地写上了鲁肃的功劳——“鲁子敬力排众议”。

“子敬”是鲁肃的字,这个人物是鲁肃,他干嘛了呢?“力排众议”。鲁肃把诸葛亮给领了,不过却没有让诸葛亮孤军奋战的意思。正当诸葛亮在馆驿中休息时,鲁肃便乘机去试探孙权,好让诸葛亮说些能说服孙权的话。

到了孙权那儿,鲁肃才知道,曹操给孙权遣了一份书,孙权拿让鲁肃看。曹操在上面说,要与孙权联合攻打刘备,永结盟好。鲁肃是聪明之人,也明白曹操的真正用意,实际上孙权答应与曹操合作,便等于是投降了他,曹操除掉刘备后,必定会除了孙权。而在此时,一旁的大臣们纷纷劝孙权降曹,以保六郡。

须臾,孙权说要见孔明。这下鲁肃就要给“孙刘联盟”创造机会了。鲁肃对孙权说:“如肃等降操,当以肃还乡党,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降操,欲安所归乎?位不过封侯,车不过一乘,骑不过一匹,从不过数人,岂得南面称孤哉!众人之意,各自为己,不可听也。将军宜早定大计。”权叹曰:“诸人议论,大失孤望。子敬开说大计,正与吾见相同。此天意子敬赐我也!但操新得袁绍之众,近又得荆州之兵,恐势大难以抵敌。”

鲁肃听了孙权的话,知道原孙权势力虽大,但怕的是曹操相传的百万大军。于是,鲁肃回到驿馆,提醒诸葛亮说:“等一下到了殿堂上,万万不可提起曹操兵多之事。”诸葛亮到了殿堂上,第一个跳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