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地代码编制规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 国外宗地编码的现状
宗地代码编制规则
• 1. 以行政区划为基准的编码 • 在某级别的行政区划内,划分地籍区(或街道、或街坊)、地籍子 区(或街区、街坊)作为固定编码区,然后再在编码区内编制宗地号。 • 优点:符合惯用思维,推广容易;二是继承性好,三是同时适宜 计算机和人工编码操作;四是当前未完成全国登记全覆盖时的仍然适 用。 • 缺点:稳定性存在一定问题,宗地编码的变更很麻烦。如果在县 级行政区划内划分固定的编码区,则可大大减弱乡镇行政区划频繁调 整所带的的不稳定性问题。 • 这种方法应用的行业较多,如行政区划代码、邮政编码、身份证 号等。 • 世界上,采用此种编码方法的国家或地区有:德国、荷兰、奥地 利、克罗地亚、芬兰、希腊、拉脱维亚、俄罗斯联邦、瑞典、美国佛 罗里达州、埃塞俄比亚阿姆哈拉区、乌干达、赞比亚等。
宗地代码编制规则
• 3. 街坊 housing block。街坊是指城市中由街道包围的建 筑用地基本结构单元。 • 4. 地籍区 cadastral district。 • 地籍区是指在县级行政辖区内,以乡(镇)、街道办事 处或城市社区为基础结合明显线性地物划分的稳定区域。 • 地籍区是在县级范围内首级划分的工作区域。一般情况 下,地籍区与街道(乡镇)级行政界线重合。但在存在行政界 线争议的情况下,地籍区界线可以是一条人为划定的工作界 线。 • 地籍区一经划定,不会随着乡镇(街道)级行政界线的变 化而变化,较为稳定。
宗地代码编制规则
• 2. 以图幅号为基准和以坐标为基准的宗地编码 • 以图幅为基准的宗地编码的基本条件是必须是同一种比例尺的图件覆 盖编码区域,如美国威斯康星州、犹他州,德国的部分州、泰国等。如果 涉及多比例尺图幅的连续细分衔接,其编码方法就比较复杂。 • 以坐标为基准的宗地编码需要建立一整套严密的基准体系,即大地基 准、参考椭球、投影方式、首选格网的规定、格网原点、格网划分规则、 格网标识编码以及格网精度等。 • 这两种方法在地理编码学中被称为规则格网编码法。 • 优点:图与实地衔接好、便于计算机编码。 • 缺点:一是由于存在地理对象的形状大小的复杂性,相邻两个地理实 体的编码可能完全相等,难以保证理论上的唯一性;破图幅宗地编码存在 不确定性或一个宗地存在多个编码; • 二是当坐标系统发生变化时,所有地理对象的编码都需要变化,编码 变更的成本高显而易见的; • 三是对技术要求高,一般工作人员不能编码。
宗地代码编制规则

之所以要设立地籍区和地籍子区两个层次的空间对象,其原因
有二个: • 一是简化概念,把乡镇、街道,街坊、行政村(自然村)分别用地 籍区地籍子区替代,使城乡土地管理工作的区域简单、统一; • 二是乡镇、街道、街坊、行政村的概念本身有行政区划和土地权 属的含义,它们的边界经常会发生调整,并可能存在许多的争议,如 果把行政界线或权属界线作为工作区域界线,调查工作区域将处于不 稳定状态,增加了土地调查的复杂性。 • 地籍区和地籍子区正因具有不随行政界线调整的特点而具有较高 的稳定性优势。
宗地代码编制规则
• 6. 基准模式。


根据地理编码的方法,依据编码原则,宗地编
码采用的基准模式是: “县级行政区划+不规则格网”,即:

“县级行政区划代码+编码分区+宗地序号”。
宗地代码编制规则
• (二) 宗地编码的模式 • 宗地编码的模式为:县级行政区划——地籍区——地籍子区—— 土地权属类型码——宗地序号。 • 1. 保持县级行政区划代码有利用行政管理和社会经济管理。 • 2. 乡、镇、街道办事处的变化时比较频繁的,而县级行政区划主 要是“县改市,或县改区”的名称变化,其行政区划界线变动相对乡 镇区划界线的调整要少得多。 • 因此,在县级行政区域内,划分除相对固定的编码区(地籍区、地 籍子区),从而最大限度地消除乡镇行政区划频繁变动所带来的稳定性 问题。其稳定性仅受县级行政区划变动的影响。
宗地代码编制规则
• 5. 地籍子区 cadastral subdistrict。 • 地籍子区是指在地籍区内,以行政村、居委会或街坊为基础结合 明显线性地物划分的稳定区域。 • 地籍子区是在地籍区范围内划分的工作区域,是土地调查与管理 的最小作业区域。 • 一般情况下,地籍子区与行政村界或街坊界重合。但在存在权属 争议的情况下,地籍子区界线也可以是一条人为划定的工作界线。 • 地籍子区一经划定,不会随着行政村和街坊界线的变化而变化, 较为稳定。
五、宗地编码规则
宗地代码编制规则
• (一) 宗地编码的原则和基准模式 • 1. 唯一性原则。一个宗地号只能对应一宗宗地,一宗地也只能有 一个宗地号。 • 2. 稳定性与可扩展性相结合原则。稳定的编码意味着土地登记成 本的节约。统一的宗地编码不能因行政区划的调整而随意变更;不能 因编码基准的变化而随意调整宗地编码。 • 3. 统一性与适应性相结合原则。无论在什么地方,宗地编码的定 义应该是统一的,即编码规则应该一致。同时,这种编码规则还要留 有根据地方实际情况的需要进行补充和取舍的余地,保证编码能够适 应不同地方和不同时间阶段的不同需要。 • 4. 区别土地使用权和土地所有权原则。应能表达土地所有权宗地 与土地使用权宗地之间的空间关系。 • 5. 其他原则。从编码上不能解读地理保密数据,没有数学算法。
三、统一编码的目标
• • • • • 1. 2. 3. 4. 5.
宗地代码编制规则
满足城乡土地统一管理的要求。 能表达宗地的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特征。 适用于涉及土地资源管理的大多数业务。 满足社会经济管理和相关行政管理的需求。 满足信息化管理的要求。
四、术语和定义
宗地代码编Hale Waihona Puke Baidu规则
• 1. 宗地 cadastral parcel。 • 宗地是指土地权属界线封闭的地块或者空间。 • 2. 宗地代码 parcel identifier。 • 宗地代码是指按一定的规则赋予宗地的唯一和可识别的标识码。 • 宗地代码编制(简称宗地编码)是对宗地进行空间位臵标识、计 算和处理的过程,即通过对宗地在确定的参考系中按一定的规则赋予 唯一的和可识别的代码,从而唯一的确定宗地的空间位臵。 • 其中,空间位臵标识:指对宗地编制具体的号码(也称标识符) • 计算和处理: 指与宗地的标识符为关键字建立宗地空间实物 与宗地属性信息的关联。 • 通俗地讲就是宗地的图、数、表、册与宗地的实物对象建立一种 有序的对应关系,从而使地籍资料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方便查阅、使 用和建立数据库。
二、统一编制的目的和意义

宗地代码编制规则
一是实现地籍管理信息化的重要基础。由于全国城乡宗地编码 工作相对滞后,不同系统,不同区域,编码规则和方法不尽一致, 系统整合难度很大,对宗地的汇总统计及查询因不具备惟一性,延 缓了地籍管理信息化推进的步伐,阻碍了地籍成果查询、统计及应 用的发展。 • 二是实现国土资源综合监管的必要手段。实施全国宗地的统一 编码,将统一编码的数据成果纳入部综合信息监管平台集成应用, 做到监管实物对象和权利对象统一,使国家能够通过每一块地的身 份编号,便捷地查询和有效地跟踪掌握全国宗地使用的基本情况, 真正做到对土地的全面全程综合监管。 • 三是推进以土地为基础的不动产统一登记的有效途径。有了土 地登记的良好基础和统一的宗地编码标准,其他不动产登记将能在 土地登记基础上实施和扩展,也使不动产统一登记成为可能。
六、宗地编码的实施
• 宗地编码实施的步骤为:
宗地代码编制规则
• • • • • •
准备工作 地籍区的划分 地籍子区的划分 建立编码分区数据库和分区图 已有宗地编码对应表的编制 新宗地代码的编制。
宗地代码编制规则
• 第二位表示宗地特征码,用A、B、S、X、C、D、E、F、W、Y表 示。
• • • • • • • • • • •
“A”表示集体土地所有权宗地 “B”表示建设用地使用权宗地(地表) “S”表示建设用地使用权宗地(地上) “X”表示建设用地使用权宗地(地下) “C”表示宅基地使用权宗地 “D”表示土地承包经营权宗地 “E”表示林地使用权宗地 “F”表示草原使用权宗地 “W”表示使用权未确定或有争议的土地 “Y”表示其他土地使用权宗地,用于宗地特征扩展。 5. 第五层次为宗地号,代码为5位,用00001~99999表示,在相 应的宗地特征码后顺序编码。
宗地代码编制规则
Rules for Coding Parcel Identifier
宗地代码编制规则
主要内容 一、宗地编码的现状 二、宗地代码统一编制的目的和意义 三、宗地统一编码的目标 四、术语和定义 五、宗地编码规则 六、宗地编码的实施 七、其它 八、附表
一、宗地编码的现状
宗地代码编制规则
(一) 我国城镇普遍采用的宗地编码模式 街道——街坊——土地使用权宗地 (二) 我国农村普遍采用的宗地编码模式 县(市、区)—乡(镇)—村—宗地”。 变化形式: 例1:县(市、区)—乡镇—行政村—组—宗地。 例2:土地所有权宗地采用“乡(镇)—行政村—宗地” 集体土地使用权宗地采用“乡镇—行政村—组—宗地”。 例3:在宗地码的前面加了一位特征码表示土地权属的性质或 状态,即“0”代表农村集体所有土地;“1”代表国有土地;“2” 代表权属有争议土地等。
宗地代码编制规则
• (三) 宗地代码结构 • 宗地代码采用五层19位层次码结构,按层次分别表示县级行政区 划、地籍区、地籍子区、土地权属类型、宗地号。宗地代码结构如下 图所示。
• ⅩⅩⅩⅩⅩⅩ ⅩⅩⅩ ⅩⅩⅩ ⅩⅩ ⅩⅩⅩⅩⅩ
宗地号
土地权属类型
地籍子区 地籍区 县级行政区划
宗地代码编制规则
• (四) 宗地编码方法 • 1. 第一层次为县级行政区划,代码为6位,采用《中华人民共 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2260)。 • 2. 第二层次为地籍区,代码为3位,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 3. 第三层次为地籍子区,代码为3位,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 4. 第四层次为土地权属类型,代码为2位。 • 第一位表示土地所有权类型,用G、J、Z表示,“G”表示国家土 地所有权,“J”表示集体土地所有权,“Z”表示土地所有权争 议。
宗地代码编制规则
• 3. 行政管理境界和以土地所有权界线划分的地块共同构成不规则等级空 间网格体系,它们是社会经济的基础和法律依据,同时也是空间框架数据研究
• • • • • •

的重要内容和标准。 任何宗地内,利益主体的发展不可能超越土地所有权宗地的边界(这是由 土地所有权的特性决定的)。 在土地所有权范围内,土地使用权受到土地所有者的制约,其发展也不能 超越土地使用权宗地的边界。 因此,总体上,宗地是社会经济管理和行政管理的基本空间单元(即称空 间网格),土地使用权宗地是土地所有权宗地的子集。 根据现在的法律法规,在集体土地所有权宗地内主要存在宅基地使用权、 林地使用权、建设用地使用权、承包经营权等。 集体土地使用权的设定没有覆盖全部集体土地所有权范围。在国有土地所 有权范围内,主要存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农用地使用权、承包经营权等。 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设定没有覆盖全部国有土地所有权范围。 因此,在编码区的范围内必须编制土地权属类型码,然后编制宗地代码。
宗地代码编制规则

• • •
(三) 《地籍测绘规范》(CH5002-94)中地块编号的规定
省、市、区(县)、地籍区、地籍子区、地块。 (四) 我国其它编码模式 (1) 某市:区——带——片——宗地,“带、片”一旦确定, 只做界线的微调,不做大的改动。 • (2) 某市:县级行政代码+地籍区+地籍子区+宗地号。如: 320301-011-023-0035-001
宗地代码编制规则
• 如何注记? • 计算机中如何存储? • 调查表、登记表等。
宗地代码编制规则
• (五) 赋码规则

1. 地籍区、地籍子区划定后,其数量和界线应保 持稳定,原则上不随所依附界线或线性地物的变化而 调整。 • 2. 为保证宗地代码的唯一性,因宗地的权属类型、 界址发生变化,宗地号在相应的土地权属类型码的最 大宗地顺序码后续编,原宗地号不再使用。 • 3. 新增宗地的宗地号在相应土地权属类型码的最 大宗地顺序码后续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