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理论中的模型与现实读书笔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理论中的模型与现实-----丹尼尔-贝尔》读书笔记

当时普遍的认为是政府的经济管理和经济政策处于混乱状态,许多经济学家在争论当前经济理论是否已经不在适应经济状况,争论无疑意味着理论的进步,但是作者却提出了另一个问题:经济理论本身是否充分完善。予以惊醒梦中人,简言之,不仅经济理论中出现了危机,而且经济理论也出现了危机。

从道德到手段

经济思考方式是对现实经济现象的一种逻辑,运用合理的取舍办法进行诠释,所以与过往的单纯的思考方式不同,首先从经济学的传统道德思考分离出来,将经济学思考定义为一种对人类行为的理解,理论与现实自发的一致,此类一致并非偶然,经济学经验源于可观察的经济活动,“结构性关系组成的系统”,“从理论系统的假设中取得对经济现象的理解”。

经济学与现代自由主义信条结合在一起,包括不同的习俗,法律,宗教等,所以适用经济学的规则也适应上述自由主义元素,正所谓艺术本身就是艺术的目的,不受道德的规范的约束。经济中的艺术性在于找到了一条既是明显的又是很模糊的理论根基:经济学中每个人都恰当寻求自己的利益,但不是绝对的自私。微观上是如此,宏观的理解是所有人的利益就是每个人的利益,这是一句共产主义呐喊。是不是宏观上的利己主义是共产主义类??值得验证。

知识方面讲也是一个很大的突破,经济学就是人类微观上生产和交换的“化学”,宏观上的“物理学”。阐述经济表面现象下不断变化的内在的关系,“一种恒定不变得关系”,同时引进了表达这些关系的方程式,这就是自然科学的魅力所在。从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政治经济学到考察客观经济变量的关系的学科,现已发展成适应任何生产和交换体系的经济学了。这也是理论围绕经济现实发展的动力。

简言之,经济学从本来具有道德的规范的特点的学科转变成具体的科学的学科,马歇尔的新古典理论和里昂-瓦尔拉的一般均衡理论中描述的数学方程式是这伟大学科的成就之一。经济人

经济学被认为是一种相对稀缺资源分配的方法,这种稀缺可能是物质本身的自然分布造成的,也有可能是一中自然垄断造成的,水和钻石是最明显的谬误,物品的相对相对稀缺性也是交换的一种动力,虽然价格的形成不是单一的由稀缺性解释,任何一种商品是没有固定价格的,在短时间内有相对稳定的价格,不是一个数字,而是一个区间值,交换是所有个体交换的集合,效应是攻击双方判断交换价值的依据,经济人也许可以称为是一个理性的,计量其苦乐的人。边际主义所做的事是使相对价格和相对稀缺成为分析的支柱,罗宾斯的结论是:经济学变成了如何使既定的稀缺资源分配给各种相互争夺的途径,以便使这些资源得到最有效率的或最适度的利用的学科。

一个均衡系统

似乎均衡是一个完美的体系,个人觉得均衡只是一种状态罢了,会有波动但是那也是中均衡点的波动,就拿价格来说,对于卖方买方的交易价格,A愿意用自己的数量为N产品X交换B的数量为NN货币Y.也许可以换个方向看这个交易,买方根据自己的购买实力和希望得到的数量商品与卖方进行商量,卖方也会做出同样的判断,在最后的价格形成的同时,必定也产生了一个交易数量和货币数量。这种均衡只在意两个交易者,经济理论的均衡是一种永动机模型,在我看来这个波动是均衡点的波动,只是很多时候在观察到围绕那个点波动就觉得那是个均衡点,均衡是无处不在的,不是持续时间长短的问题,觉得不均衡可能是不

习惯,或者损害了利益造成的心理反应。关于交易中价值增量,克拉克的结论是,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每种生产要素的报酬刚好等于它自己的贡献,即生产要素得到的报酬是等于边际产品价值。但是这种贡献该如何定量类?只要够资本所有者吃饭就可以了么?恐怕不可能,无私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是稀有的。

理性与现实,,

在这部分没有直白地描述现实与理性,这也是国外论文的特点,当然咯,只是对于我们来说是特点,这是思维方式的不同决定的。文中的均衡有两种很轻的解释,究竟是一种虚构还是一种描述,都有其理论支撑在里面。关于理性与现实,有个很好的代表及名义与实际,名义价格与实际价格,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一种是数字的表面的,一种是实力的问题,偶尔也会有相等的时候。这种差别就是理性与现实的关系。

领域的混淆

学科内的发展必然是已形成新的理论、新的名词等为标志的,可是在大家都在欢心鼓舞时,就有点点盲目的运用了,这不是人类的主管错误,毕竟每个人类是有自己的主观理解的,可能造成一种被作者成为领域混淆的情况,我想表达的是,这不是悲剧,应为并不是所有的词语及理论都是一本字典为准的。经济研究的严谨性是很重要的。作者在文中提到的“自然、自然率、经济规律、经济科学”是不同的范畴,效应可以计量需求或欲望得到满足的尺度,但是至今的效应论是纯粹理论的工具,不是像电压,重量这么实在,效应是内心的满足程度,是难以有标量表示的。人只要活着,他的欲望就是难以计算了,或着无止境的。令人欣慰的是人类本性的这种平凡而基本的倾向可用欲望饱和规律或效应递减规律来说明。

通向现实的四座桥梁

货币数量论、垄断竞争理论、凯恩斯革命、菲利普斯曲线。

文章第四部分。

用经济模型去去认识经济活动的上下波动,这是一种强加的行为,经济理论并不是人类的一般行动准则,经济学家能主观想到的,有现实的基础,却有无限的缺陷,“这些行为在重要经济行为可能只占少数”。经济理论确能反应部分现实生活,是对现实的一种分析。人类都有自己理想的理论构造,在经济学感觉这个封闭的国度里,生产资源自由流动以便对价格做出反应,感觉比较好的效应或者说预期利益引导着资源在各种竞争渠道流动,所谓的人类的福利只不过是这些资源带来的一种好的感觉,这就是满足感。经济理论是一种很另类的范畴,一种方便的虚构。

合乎理性和时间

这部分涉及到一种理论的性质,就是不管是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理论都应该具有合乎理性这个性质,也在强调一点,人类对外界的认识并产生的理论要与理性认识相一致,文中作者意识到经济理论能再自然科学理论中找到原型,毕竟经济学的历史是那么的短暂,如一般均衡理论就是物理学不可能出现的永动机模型的缩影。理论基础决定上层理论建筑,在人类的认知过程中,知识的源于生活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取得,通过后天的学习,并取得发展。经济学并不是自然规定的东西,它是一套呗构造出来的逻辑,最多是一种“似乎”性质的模型。人类理解时间的概念是四维的,只有一个长短的认识。经济理论学家应该以更正规的方式表达出来,既经济理论学家可以或是选择“合乎理性”或是“时间”。加入这写因素会有更广的理论空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