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散文〉翻译1

〈唐宋八大家散文〉翻译1
〈唐宋八大家散文〉翻译1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翻译练习

留侯论

(1)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译文:

(2)当淮阴破齐而欲白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译文:

进学解

(1)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译文:

(2)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

译文:

(3)乘马从徒,安坐而食。

译文:

丰乐亭记

(1)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

译文:

(2)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

(3)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译文:

黄州快哉亭记

(1)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

译文:

(2)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

译文:

(3)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

译文:

送李愿归盘谷序

(1)大丈夫不遇于时者之所以为也,我则行之。

译文:

(2)起居无时,惟适之安。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译文:

(3)其于为人贤不肖何如也?

译文:

赠黎安二生序

⑴二生固可谓魁奇特起之士,而苏君固可谓善知人者也。

译文:

⑵知信乎古,而不知合乎世;知志乎道,而不知同乎俗;此予所以困于今而不自知也。

译文:

⑶遂书以赠二生,并示苏君以为何如也?

译文:

上枢密韩太尉书

(1)然后可以尽天下之大观而无憾者矣

译文:

(2)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

译文:

(3)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

译文:

段太尉逸事状(节选)

1.邠人偷嗜暴恶者,卒以货窜名军伍中,则肆志,吏不得问。日群行丐取于市,不嗛,辄奋击折人手足,椎釜鬲瓮盎盈道上,袒臂徐去,至撞杀孕妇人。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

译文:

2.公诚以都虞候命某者,能为公已乱,使公之人不得害。

3.太尉列卒取十七人,皆断头注槊上,植市门外。晞一营大噪,尽甲。译文:

4.大乱由尚书出,人皆曰尚书倚副元帅,不戢士,然则郭氏功名,其与存者几何?

译文:

5.太尉曰:“吾未哺食,请假设草具。”既食,曰:“吾疾作,愿留宿门下。”命持马者去,旦日来。遂卧军中。

译文:

6.取判铺背上,以大杖击二十,垂死,舆来庭中。

译文:

7.取骑马卖,市谷代偿,使勿知。

译文:

8.泚反,太尉终,吏以告泚,泚取视,其故封识具存。

译文:

9.晞再拜曰:“公幸教晞以道,恩甚大,愿奉军以从。”

译文:

方山子传

(1)过岐亭,适见焉。

译文:

(2)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者。

译文:

(3)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译文:

参考答案

进学解

(1)学业靠勤奋才能精湛,如果贪玩就会荒废;德行靠思考才能形成,如果随大流就会毁掉。

(2)在官场上不被人所信用,私交上也没人帮助你。

(3)骑马行路时,奴仆跟在后面。自己不费力就可安然地坐下吃饭。上枢密韩太尉书

(1)这样就算看遍了天下的壮观而不会再有什么遗憾了。

(2)全国人依靠您而无忧无虑,四方各少数民族惧怕您而不敢侵犯,(3)况且一个人的学习,不是有志于大的方面,即使学了很多又有什么用呢?

丰乐亭记

(1)于是疏通泉水,凿开岩石,开辟出一块地方来建造亭子,从而和滁州人一道来这里游乐。(第一句应译出“疏”,第二句应译出“以为”,第三句译文应体现“往游其间”句式特点)

(2)百姓在一生中接触不到外边的事情,安心地耕田种地,穿衣吃饭,

快乐地过日子,一直到死。(第一句应译出“外事”,第二句应译出“畎亩衣食”,第三句应译出“乐生送死”)

(3)使百姓知道能够安享这丰收年景的欢乐的原因,是有幸生活在太平无事的时代啊。

黄州快哉亭记

(1)现在却能靠在几旁、坐在席上玩赏眼前之景,只要抬眼就能看个够。

(2)自己任情漫游于山水之间,这是因为在他的心里大概有超过别人的东西吧。

(3)这些都能成为诗人思士情绪悲伤、容貌憔悴而不能忍受的原因。送李愿归盘谷序

(1)这就是生不逢时的大丈夫的所作所为,我就是要这样去做。(2)起居没有一定的时间,只求舒适安逸。与其当面受人称赞,不如背后不被人毁谤。

(3)在为人处世上哪种人贤哪种人不肖呢?

段太尉逸事状(节选)

1.翻译:邠地懒惰、贪婪、凶残、邪恶之人,大都用财物行贿,把自己的名字混进军队里,就可以胡作非为,地方官吏不能过问。他们每天成群结队在市场上勒索,不能满足,就奋力打断人家的手足,砸碎锅、鼎、坛子、瓦盆,把它丢满路上,袒露着臂膀扬长而去,甚至撞死孕妇。邠宁节度使白孝德因为汾阳王郭子仪的权势,只是暗中忧虑不敢明说。

2.翻译:您若任命我担任都虞候,我能替您制止骚乱,使您的百姓不

受侵害。

3.翻译:太尉布置士兵逮捕了这十七人,把他们的头都砍下来挂在长矛上,竖立在城门外示众。郭晞全营士兵大肆喧哗,全部披上铠甲(准备报复)。

4.翻译:大乱是从尚书您军中产生,人们都会说您倚仗副元帅,不管束士兵,这样一来,那么郭家的功名还能保存多少呢?

5.翻译:太尉说:“我还没吃晚餐,请代我准备些粗劣的食物。”已经吃完了,说:“我的老病又犯了,想请您留我在您军门下住一晚。”叫赶马的回去,第二天早上再来。段太尉于是就睡在军营中。

6.翻译:(焦令谌)拿判决书铺在农夫背上,用大杖打了他二十杖,农夫快死了,将他抬至太尉衙门的庭院中。

7.翻译:(太尉)将自己的坐骑卖掉,买谷子代农夫偿还地租,不让那农夫知道。

8.翻译:朱泚谋反以后,太尉被杀,官吏将“栖木梁上”之事告诉了朱泚,朱泚叫人将大绫取下来一看,只见原来封条上的标志都还保存着。

9.郭晞拜了两拜说:“幸亏您把这个道理教给我郭晞,您的恩惠真是太大了,希望带

着军队听从您的吩咐。”(抓住“再拜”“幸”“以”“甚”“愿”“奉”等词)

方山子传

(1)路过(经过)岐亭,正好遇上他。(“适”译为“正好”“恰巧”;“焉”译为代词“他”。)

(2)方山子惊讶地看着我问我为什么也到这里来。(“矍然”译为“惊讶地”;“所以”,表示原因的固定词组,可译为“……的原因”或“为什么”。)

(3)偏偏来到这荒僻的山中,难道没有得到较高的造诣和修养就能做到这一点吗?(重点落实:“岂……哉”“得”“然”。)

赠黎安二生序

⑴二生真可以说得上是杰出特异的人才,苏君真可以说是善于识别人才的人了。

⑵只知道相信古人,却不懂得迎合当世;只知道立志于圣贤之道,却不懂得随同世俗;这就是我穷困到现在而自己尚且不知道的原因啊。

⑶于是写了这些话赠给二生,并且拿给苏君看,认为怎么样呢?

留侯论

(1)天下有一种大勇的人,能面临突然而来的意外事件不慌乱,无缘由的侮辱施加于身而不恼怒(即喜怒不反映在表面上),这是因为他心中的抱负远大,志向高远。关键词为“卒”(突然)、“临”(面临)、“加”(施加)、“挟”(怀有)。

(2)当韩信打败齐王,想自立为王时,高祖发怒,都表现在言语和面色上。由此看来,高祖也有刚强而不能忍耐的脾气,不是张良谁能成全他的大业呢?

关键词为“见”(表现)、“词色”(言语和面色)、“全”(成全)。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句子翻译答案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句子翻译 《原毁》 1.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 翻译:古时候的贵族士大夫,他要求自己严格而全面,他对待别人宽容又简约。严格而全面,所以就不会懈怠;宽容又简约,所以人家都乐意做好事。 2.今之君子则不然,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详,故人难于为善;廉,故自取也少。翻译:现在的君子却不这样,他对别人要求全面,对自己却要求很少。(对别人要求)全面,所以人家很难做好事;(对自己要求)少,所以自己的收获就少。 3.外以欺于人,内以欺于心,未少有得而止矣,不亦待其身者已廉乎? 翻译:对外欺骗别人,对内欺骗自己的良心,还没有多少收获就停止了,不也是要求自己的太少了吗? 4.夫是之谓不以众人待其身,而以圣人望于人,吾未见其尊己也。 翻译:这就叫不用一般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却用圣人的标准要求别人,我看不出他是尊重自己的啊! 5.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呜呼!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翻译:因此,如果一个人的事业成功了,诽谤也就随之却产生了;如果一个人的品德是高尚的,诋毁也就随之而来了。唉!读书人生活在这个世上,而希望名誉发扬光大,德行推行,难啊! 《留侯论》 1.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翻译:天下有大智大勇的人,祸难突然降临也不惊慌,无缘无故的对他加以侮辱能够不动怒,这是因为他抱负十分宏大,志向特别高远。 2.夫子房受书于圯上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 翻译:张良在桥上接受一位老人赠送兵书,这件事确实很怪诞,然而怎么能知道不是秦代隐居的君子特地出来考验张良的呢? 3.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 翻译:富贵人家的子弟,不愿死在盗贼手中。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他们懂得生命的可贵,不值得在同盗贼相斗中死去。 4.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 翻译:一个人虽有复仇的大志,却不能屈己尊人,这不过是凡夫俗子的刚强。 5.非有生平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案(苏教版)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教案 进学解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与句子。 2.理解文章“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观点及其对我们修业进德 的现实意义。 3.学习本文反话正说,巧于避忌,机智得体的表达技巧。 4.理解文义,并积累出自文中的成语。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与句子。 2.理解文章“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观点及其对我们修业进德 的现实意义。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反话正说,巧于避忌,机智得体的表达技巧 教学方法:自学与讨论 一、文章简析 本文写于元和八年(813)。《旧唐书·韩愈传》:“(愈)复为国子博士,愈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作《进学解》以自嘲。执政览其文……以其有史才,改比部郎中,史馆修撰。”“进”,即长进、进步。“学”,包括“业”与“行”。“业”指学业、事业,“行”指德行、品第。“解”,辩解,论析。“进学解”,意谓对增进业、行问题的辨析。作者指出增进业、行的方法在于“勤”与“思”,目的是“业精”“行成”。作者假托向学生训话,勉励他们在学业、德行方面取得进步,学生提出质问,他再进行解释,故名“进学解”。作者反复强调学子要埋头进德修业,不必考虑有司的明不明、公不公以及自己今后的遇不遇,从而曲折地抒发自己怀才不遇、仕途坎坷不得意的牢骚,也暗寓着对当时执政者不以才德取人,用人不公不明的讽刺。 二、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一)第一部分(第1段):写先生训示。 1、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语。 行成于思毁于随治具毕张占小善 率以录庸扬有司 2、翻译句子 行成于思毁于随 盖有幸而获选,熟云多而不扬

3、分析课文 作者先提出一个观点:“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对学子提出“业精”“行成”的“进学”标准。这是韩愈对于“学”的问题长期体察、思考所形成的真知灼见,以此勉励弟子进学,希望世人进学。接着称颂政治清明,“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有司选拔任用公正,选取贤能而去不肖,“拔去凶邪,登崇俊良。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对英才的教化得法,“爬罗剔抉,刮垢磨光”。指出人才可以尽展其能的客观条件已经具备,所以.只怕自己不成才,而不怕有司不明、不公,勉励诸生“进学“。但细究一下.作者言“盖有幸而获选.孰云多而不扬”,注意“有幸”二字,有幸获选被任用的人,当在少数,无幸入围者则占多数,作者不谈无幸的一面,而让下段学生所言自己的遭遇证之。从而使得本段的结旬中“患”与“无患”所揭示的尖锐对比,实际上已经暗伏了与字面相反的意思。因此,“幸”字是理解本段真意的一个关键字。 第二部分(第2段):虚拟学生诘难。 1、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语 有年披记事者要玄捐兀兀苴 罅绍 2、翻译句子 焚膏油以继晷 补苴罅漏 3、分析课文。 学生针对先生的训示,进行有力的反驳,分两层完全推倒先生的说法。 第一层从“先生欺余哉”至“先生之于为人,可谓成矣”。 学生赞颂先生业精、行成。注意“可谓”所领的几个总提句,分说四个不同的方面。“先生之业,可谓勤矣”,言勤于所业。 1、是博学,广泛阅读,“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细大不捐”; 2、在博学的基础上,还精益求精,“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抓住重点.掌握关键,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达到学有所专的目的; 3、还持之以恒,“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先生之于儒,可谓有劳矣”,言劳于卫道。“先生之于文,可谓闳其中而肆其外矣”,言文章之著。此前三者论“业精”。“先生之于为人,可谓成矣”,言“行成”。 第二层从“然而公不见信于人”至段末。 指出先生“无幸”被重用,遭遇可悲。公务上得不到别人的信任,私交上得不到朋友的帮助,仕途坎坷,进退无由,甚至落得对家庭都不能保证妻儿无饥无寒的悲惨境地。这种局面是怎么造成的?显然不是因为先生和许多无幸获选者学业不精、德行不成。虽未直斥有司之不明、不公,但已隐含此意。 作业:完成《第二教材》的习题一、二 第二课时

《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翻译

《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译文 1、祭十二郎文 某年、某月、某日,叔父韩愈在听说你去世的消息后的第七天,才得以含着哀痛向你表达诚意,并派建中在远方备办了应时的鲜美食品作为祭品,告慰你十二郎的灵位: 唉,我自幼丧父,长大后,不知道父亲是什么模样,只能依靠兄嫂抚养。哥哥正当中年时就战死在南方,我和你都还小,跟随嫂嫂把灵柩送回河阳老家安葬。不久又和你到江南谋生,孤苦伶丁,也未曾一天分开过。我上面本来有三个哥哥,都不幸早死。继承先父的后代,在孙子辈里只有你,在儿子辈里只有我。韩家子孙两代各剩一人,孤孤单单。嫂子曾经抚摸着你的头用手指着我说:“韩氏两代,就只有你们两个了!”那时你比我更小,当然记不得了;我当时虽然能够记事,但也还不能体会她话中的悲凉啊! 我十九岁时,初次来到京城参加考试。四年以后,才回去看你。又过了四年,我去河阳凭吊祖先的坟墓,碰上你护送嫂嫂的灵柩来安葬。又过了两年,我在汴州辅佐董丞相,你来探望我,留下住了一年,你请求回去接妻子儿女。第二年,董丞相去世,我离开汴州,你没能来成。这一年,我在徐州辅佐军务,派去接你的人刚动身,我就被免职,你又没来成。我念及你跟着我在故土之东的徐州,在东边住也是客居,不能久住;从长远考虑,不如我向西回故乡,等到建宅安家后就接你来。唉!谁能料到你竟突然离开我而死去了呢?当初,我和你都年轻,认为虽然暂时分别,终究会长久在一起的。因此我离开你到外地谋生,来寻求微薄的俸禄。如果知道这件事会像这样,即使让我做万圣之尊的公卿宰相,我也不愿因此离开你一天而去赴任啊! 去年,孟东野到你那里去时,我写给你的信中说:“我年纪还不到四十岁,就视力模糊,头发花白,牙齿松动。想到各位父兄,都在健康强壮的盛年早早去世,像我这样衰弱的人,难道能长久地存活吗?我不能离开(职守),你又不肯来,恐怕我早晚一死,你就会有无穷无尽的忧伤。”谁能料到年轻的却先死了,而年老的却还活着,强壮的夭折了,而衰弱的却得以存活呢? 唉!这真的吗?还是梦呢?还是这传来的消息不可靠呢?(如果)是真的,为什么我的兄长有美好的品德,却使他的继承人夭折了呢?你品德纯正天资聪明却不能蒙受他的恩泽呢?难道年轻强壮的反而要早早死去,年老衰弱的却应活在世上吗?(实在)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啊!(如果)是梦,那传来的噩耗不是真的吗?东野的来信,耿兰的报丧,为什么又在我身边呢?啊!大概是真的了!我哥哥有美好的品德却失去了后代,你纯正聪明,本来是应该继承先人家业的,现在却不能蒙受你父亲的恩泽了。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苍天确实难以揣测,而神意的确难以明白了!也就是所谓天理不可推求,而寿命的长短无法预知啊! 虽然这样,我从今年以来,花白的头发就要变成全白了,松动的牙齿,也要脱落了,身体一天天地衰弱,神志一天天地衰微,用不了多久就要随你死去了。死后如果有知觉,那分离的日子还有多久呢?如果死后没有知觉,悲伤的日子就没有多久了,而不悲痛的日子就没有尽头了。你的儿子才十岁,我的儿子才五岁,年轻强壮的尚不能保全,像这么大的孩子,又怎么能希望他们成家立业呢?啊,悲痛啊,真是悲痛! 你去年来信说:“近来得了软脚病,时常发作得厉害。”我说:“这种病,江南人常常得。”未曾把它当作值得忧虑的事。唉,竟然是因为这个病而丧命了吗?或者是有别的病而让你到了这个地步呢? 你的信是六月十七日写的。东野说你是六月二日死的,耿兰报丧时没有说日期。大概是东野的使者不知道向你的家人问明日期,而耿兰报丧竟不知道应该告诉日期?还是东野给我写信时,才去问使者,使者胡乱说个日期应付呢?是这样呢?还是不是这样呢? 现在我派建中来祭奠你,安慰你的孩子和你的乳母。他们有粮食能够守丧到丧期终了,就等到丧期结束后再把他们接来;如果不能守到丧期终了,我就马上接来。剩下的奴婢,叫他们一起守丧。如果我有能力迁葬,最后一定把你安葬在祖坟旁,这样以后,去与留各随所愿。 唉,你患病我不知道时间,你去世我不知道日子,活着的时候不能住在一起互相照顾,死的

张培基散文佳作108篇

第一部分汉译英 1. 丑石(An Ugly Stone) 2. 匆匆(Rush) 3. 冬夜(Winter Night) 4. 互助(Helping Each Other) 5. 黄昏(Dusk) 6. 盼头(Something to Look Forward to) 7. 媲美(Beauty) 8. 枪口(The Muzzles) 9. 鸲鹆(The Story of a Myna) 10. 铜镜(The Bronze Mirror) 11. 学校(The College) 12. 野草(Wild Grass) 13. 种梨(Planting a Pear Tree) 14. 哀互生(Mourning for Husheng) 15. 落花生(The Peanut) 16. 盲演员(A Blind Actor) 17. “孺子马” (An”Obedient Horse”) 18. 小麻雀(A Little Sparrow) 19. 雄辩症(A Case of Eloquence) 20. 大钱饺子(A Good-luck Dumpling) 21. 荷塘月色(Moonlight over the Lotus Pond) 22. 黄龙奇观(A View of Huangllong) 23. 枯叶蝴蝶(Lappet Butterfies) 24. 泡菜坛子(A pickle Pot) 25. 田水哗啦(The Irrigation Water Came Gurgling) 26. 我若为王(If I Be King) 27. 西式幽默(Western Humour) 28. 项脊轩志(Xiangjixuan) 29. 夜间来客(A Night Visitor——A True Story about a ”Celebrity”Being Interviewed) 30. 珍禽血雉(China…s Native Pheasant)31. 常胜的歌手(A Singer Who Always Wins) 32. 健忘的画眉(The Forgetful Song Thrush) 33. 可爱的南京(Nanjing the Beloved City) 34. 鲁迅先生记(In Memory of Mr.Lu Xun) 35. 苗族龙船节(The Miao Drangon-Boat Festival) 36. 秋天的怀念(Fond Memories of You) 37. 献你一束花(A Bouquet of Flowers for you) 38. 鸭巢围的夜(A Night at Mallard-Nest Village) 39. 玫瑰色的月亮(The Rosy Moon) 40. 内画壶《百子图》(Snuff Bottles with Pictures Inside) 41. 维护团结的人(A Man Upholding Unity) 42. 我有一个志愿(I Have a Dream) 43. 运动员的情操(Sportsmen…s Values) 44. 神话世界九寨沟(Jiuzhaigou,China…s Fairyland)45. 生命的三分之一(One Third of Our Lifetime) 46. 我可能是天津人(I Might Have Come from Tianjin) 47. 五台名刹画沧桑(The famous Monastery Witnesses Vicissitudes) 48. 爱梦想的羞怯女孩(A Shy Dreamer) 49. 永久的憧憬和追求(My Lnging and yearning) 50. 老人和他的三个儿子(The Old Man and his three sons) 51. 乐山龙舟会多姿多彩(dragon-Boat Festival at Leshan) 52. 撷自那片芳洲的清供(An Offering from his Sweet homeland) 53. 三峡多奇景妙笔夺开工(The Scenic Three Gorges Captured ) 54. 初中国旅游可到哪些地方(Tips on Traveling to China the First Time) 第二部分英译汉 1. A Ball to Roll Around(滚球) 2. A Boupquet for Miss Benson(送给卞老师的一束花) 3. A Boy and His Father Become Partners(父子伙伴情) 4. A Gift of Dreams(梦寐以求的礼物) 5. A Hard Day in the Kitchen(厨房里的一场闹刷) 6. A Nation of Hypochondriacs(一个疑病症患者的国度) 7. Are Books an Endangered Species? (书籍是即将灭绝的物种吗?) 8. A Sailor…s Christmas Gift(一个海员的圣诞礼物) 9. A Tale of Two Smut Merchants(两上淫秽照片商的故事) 10. A Visit with the Folks(探访故亲) 11. Canadian Eskimo Lithographs(加拿大爱斯基摩人的石版画) 12. Divorce and Kids(离婚与孩子) 13. Doug Heir(杜格·埃厄) 14. Fame(声誉) 15. Felicia…s Journey(费利西娅的旅行) 16. Genius Sacrificed for failure(为育庸才损英才) 17. Glories of the Storm(辉煌壮丽的暴风雨) 18. Han Suyin…s China(韩素音笔下的中国) 19. Hate(仇恨) 20. How Should One Read a Book? (怎样读书?) 21. In Praie of the Humble Comma(小小逗号赞) 22. Integrity——From A Mother in Mannville(正直) 23. In the Pursuit of a Haunting and Timeless Truth(追寻一段永世难忘的史实) 24. Killer on Wings is Under Threat(飞翔的杀手正受到威胁) 25. Life in a Violin Case(琴匣子中的生趣) 26. Love Is Not like Merchandise(爱情不是商品) 27. Luck(好运气) 28. Mayhew(生活的道路) 29. My Averae Uncle(艾默大叔——一个普通人) 30. My Father…s Music(我父亲的音乐) 31. My Mother…s Gift (母亲的礼物) 32. New Light Buld Offers Energy Efficiency(新型灯泡提高能效) 33. Of Studies(谈读书) 34. On Leadership(论领导) 35. On Cottages in General(农舍概述) 36. Over the Hill(开小差) 37. Promise of Bluebirds(蓝知更鸟的希望) 38. Stories on a Headboard(床头板上故事多) 39. Sunday(星期天) 40. The Blanket(一条毛毯) 41. The Colour of the Sky(天空的色彩) 42. The date Father Didn…t Keep(父亲失约) 43. The Kiss(吻) 44. The Letter(家书) 45. The Little Boat That Sailed through Time(悠悠岁月小船情) 46. The Living Seas(富有生命的海洋) 47. The Roots of My Ambition(我的自强之源) 48. The song of the River(河之歌) 49. They Wanted Him Everywhere——Herbert von Karajan(1908-1989) (哪儿都要他) 50. Three Great Puffy Rolls(三个又大双暄的面包圈) 51. Trust(信任) 52. Why measure Life in Hearbeats? (何必以心跳定生死?) 53. Why the bones Break(骨折缘何而起) 54. Why Women Live Longer than Men(为什么女人经男人活得长)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重点句子翻译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重点句子翻译 《原毁》 1、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译:古时候的君子,他要求自己严格而全面,他对待别人宽容又简约。严格而全面,所以不怠惰;宽容又简约,所以人家都乐意做好事。 2、彼人也,能有是,是足为良人矣;能善是,是足为艺人矣。译:那个人啊,能有这点,这

就够得上是良善的人了;能擅长这个,就算得上是有才能的人了。 3、今之君子则不然,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详,故人难于为善;廉,故自取也少。译:现在的君子却不这样,他要求别人周详,他要求自己很少。(要求别人)周详,所以人家难以做好事;(要求自己)简少,所以自己收获就少。 4、外以欺于人,内以欺于心,

未少有得而止矣,不亦待其身者已廉乎? 译:对外欺骗别人,对内欺骗自己良心,还没有一点收获就停止了,不也是要求自己的太少了吗? 5、夫是之谓不以众人待其身,而以圣人望于人,吾未见其尊己也。 译:这就叫不用常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却用圣人的标准希望别人,我看不出他是尊重自己的啊!

6、虽然,为是者有本有原,怠与忌之谓也。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 译:虽然这样(如此),这样做的人是有他的根源的,就是所谓懈怠和忌妒。懈怠的人不能修养品性,而忌妒的人害怕别人修养品性。 7、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呜呼!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译:因此,事业成功了,诽谤

却产生了;德望高了诬蔑却来了。唉!读书人生活在这个世上,而希望名誉发扬光大,德行推行,难啊! 《留侯论》 1、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译:天下真正勇敢的人,遇到突发的情形毫不惊慌,无故受到侮辱时却不愤怒。这是因为他们抱负很大,志向很远.。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重点句子翻译讲课稿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重点句子翻译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重点句子翻译 《原毁》 1、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 善。 译:古时候的君子,他要求自己严格而全面,他对待别人宽容又简约。严格而全面,所以不怠惰;宽容又简约,所以人家都乐意做好事。 2、彼人也,能有是,是足为良人矣;能善是,是足为艺人矣。 译:那个人啊,能有这点,这就够得上是良善的人了;能擅长这个,就算得上是有才能的人了。 3、今之君子则不然,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详,故人难于为善;廉,故自取也少。 译:现在的君子却不这样,他要求别人周详,他要求自己很少。(要求别人)周详,所以人家难以做好事;(要求自己)简少,所以自己收获就少。 4、外以欺于人,内以欺于心,未少有得而止矣,不亦待其身者已廉乎? 译:对外欺骗别人,对内欺骗自己良心,还没有一点收获就停止了,不也是要求自己的太少了吗? 5、夫是之谓不以众人待其身,而以圣人望于人,吾未见其尊己也。 6、译:这就叫不用常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却用圣人的标准希望别人,我看不出他是尊重自己的啊! 6、虽然,为是者有本有原,怠与忌之谓也。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 译:虽然这样(如此),这样做的人是有他的根源的,就是所谓懈怠和忌妒。懈怠的人不能修养品性,而忌妒的人害怕别人修养品性。 7、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呜呼!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 已! 译:因此,事业成功了,诽谤却产生了;德望高了诬蔑却来了。唉!读书人生活在这个世上,而希望名誉发扬光大,德行推行,难啊! 《桐叶封弟辩》 1、设未得其当,虽十易之不为病;要于其当,不可使易也,而况以其戏乎? 译:如果不恰当,即使改变十次也不算什么缺点;关键是要恰当,不随意更改,更何况是用它来开玩笑呢!

张培基散文翻译 张培基散文翻译108篇

张培基散文翻译张培基散文翻译108篇 转] 张培基散文翻译语言点精要 xx-6-1614:19阅读转载自甲壳虫 · · · · · · 赞赞赞赞评论转载分享复制地址编辑上一篇| 下一篇:此文胜过你上三年、、、 1、It is sometimes beset with …有时候会有…的境遇/会有…相伴 2、 Nothing short of a … can help …唯有…才能/全靠…才能够 3、 Rolling on non-stop for thousands upon thousands of miles、一泻千里 4、 Fare likewise、正如这样 5、 Now … , now …有时…,有时… 6、 Better able to generate in oneself a sensation of …更能让人产生一种…之 感

7、… is now confronted with a … section of its course、…现在正遭遇进程上的 一段… 8、… , however, can only be shared by …而…,只有…样的人才可体会到 9、 The present … crisis can never obstacle the advance of …目前的…危机绝 不会阻碍…的进步 10、 Let us pace up our spirits and march through ...让我们鼓起雄健的精神 (1) 1、The greatest joy of …, is to … during its most difficult days、在最艰难的日 子里…,亦是最大的乐趣 12、 Grow restless 变得焦躁不安 Beg to differ 恕不同意/持反对意见 13、 Dash here and there in search of …跑来跑去的寻找 14、 He is going to … so that he could …他决定…以便… 15、… is not groundless because ……并非空害怕/没依据,因为… 16、 Keep moving around in a hurry 慌慌张张地走/跑

《唐宋八大家之韩愈》讲义

百家讲坛康震《唐宋八大家之韩愈》讲稿 (一)《考试进行时》 画外音: 在唐宋文坛,有这样八位独具特色的文学家,他们用笔墨名传千古,他们的人生跌宕传奇,他们所取得的古文成就对中国文坛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这就是为后世文人高山仰止的“唐宋八大家”。那么,是谁首先把他们组合在一起,合称为“唐宋八大家”的,这八个人入选“唐宋八大家”的理由到底会是什么呢?从今天开始,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康震老师,开唐宋文坛,精彩解读“唐宋八大家”之第一集韩愈之考试进行时,敬请关注。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文坛领袖,但是他在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竟然连续三次名落孙山,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志在必得的他在连遭打击之后,又会做出怎样的惊人之举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教授精彩解读唐宋八大家之韩愈――考试进行时,敬请关注。 康震: 朋友们,以往我们说起学习唐宋诗词,都会想到谁呢?李白、杜甫、苏轼、李清照、辛弃疾。但如果我们说,要学习唐宋散文,我们就会很自然地想到“唐宋八大家”。那么这儿有两个很简单的问题,第一个,就是唐宋八大家都是哪八个人。我们今儿来复习一下功课,是吧,唐代的有韩愈、柳宗元,宋代的呢有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这父子三人,最后啊,再加一个曾巩,这八大家。第二个问题也很简单,就是为什么是这八个人结合到一起,叫他“八大家”,谁给他们最早的时候组合在一起的。为什么是他们八个人,这里头为什么没有李白,没有李商隐,――刚才说的,没有辛弃疾呢?我们说啊,最早,把这八大家结合到一起的,是明代有一个文人叫茅坤,他编了一本书,叫《唐宋八大家文钞》,从他这儿开始,“唐宋八大家”就作为一个固定的词组,进入到了我们的生活当中。可是有一样,这个茅坤当时编唐宋八大家的时候,他的目的是什么。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给当时学习写作古文的人提供个样板,也就是说在他看来,这八个人他们的古文、他们的散文写得是最棒的,是当时的榜样。所以,他选了八大家。

张培基散文翻译语言点精要

张培基散文翻译语言点精要 1. It is sometimes beset with…有时候会有…的境遇/会有…相伴 2. Nothing short of a…can help…唯有...才能/全靠…才能够 3. rolling on non-stop for thousands upon thousands of miles一泻千里 4. Fare likewise.正如这样 5. Now…, now….有时…,有时… 6. Better able to generate in oneself a sensation of…更能让人产生一种…之感 7.…is now confronted with a…section of its course……现在正遭遇进程上的一段… 8.…, however, can only be shared by…而…,只有…样的人才可体会到 9.Thepresent…criscanneverobstacletheadvanceof…目前的…危机绝不会阻碍…的进步。 1 0." Let us brace up our spirit and march through…让我们鼓起雄健的精神… 1 1." The greatest joy of…, is to…during its most difficult days.在最艰难的日子里…,亦是最大的乐趣。 1 2." Grow restless变得焦躁不安Beg to differ恕不同意/持反对意见 1 3." Dash here and there in search o f…跑来跑去的寻找 1

语文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部分篇目语言知识点

语文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部分篇目 语言知识点 第1课《祭十二郎文》语言知识点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衔:乃能衔哀致诚(怀着) 2、怙:不省所怙(依靠;所怙,指所依靠的父亲) 3、止:当来省吾,止一岁(留居,住) 4、孥:请归取其孥(nú)(妻子儿女) 5、果:当不果来(成为事实,结果) 6、克、蒙:而不克蒙其泽矣(克:能,能够。蒙:承受) 7、兆:终葬当于先人之兆(通“垗”,墓地) 8、窆:窆(biǎn)不临其穴(下葬,下棺入穴) 9、尤:其又何尤(怨恨) 二、通假字 1、羞: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通“馐”,美味食物) 2、零丁:零丁孤苦(通“伶仃”,孤苦无靠) 3、世: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通“逝”,死) 4、敛:敛不凭其棺(通“殓”,给死人穿衣入棺) 三、一词多义 1、诚: ①乃能衔哀致诚(诚意,名词) ②诚知其如此(果真,如果,表假设连词)

③所谓天者诚难测(实在,副词) 2、幸: ①皆不幸早世(幸运,形容词) ②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希望,动词) 3、以: ①以为虽暂相别(认为,动词) ②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因为,介词) 4、省: ①不省所怙(依靠,动词) ②汝来省吾(探望,动词) 5、孤: ①吾少孤(幼而丧父,动词) ②零丁孤苦(孤单,形容词) ③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孩子,名词) 6、长: ①吾少孤,及长(长大,动词) ②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年长,形容词) ③长吾女与汝女(使……成长,抚养,动词) 7、终: ①言有尽而情不可终(终止,尽头,动词) ②终葬汝于先人之兆(最终,副词) 8、致:

①乃能衔哀致诚(表达,动词) ②将成家而致汝(使……来,使动) 9、就: ①既又与汝就食江南(赴、到,动词) ②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就职,任职,动词) 10、其: ①亦未知其言之悲也(她的,代嫂嫂,代词) ②诚知其如此(它,代事情,代词) ③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难道,副词) ④其信然邪?其梦邪?(是……还是……,连词, 表选择) ⑤又可冀其成立邪(他们,代词) ⑥其又何尤?(难道,副词) ⑦吾其无意于人世矣?(大概,恐怕,副词) ⑧敛不凭其棺(你的,代词) 四、词类活用 1、西: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名作状,向西) 2、夭: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动词使动,使……夭折) 3、业: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名作动,继承……事业) 4、视:而视茫茫(动作名,视力) 5、致:将成家而致汝(动词使动,使……来)

唐宋八大家翻译Ⅱ

张晓风:重读一封前世的信 做编辑的,催起人来,几乎令人可以想见未来某一日死神来催命的情势。当然,往好处想,我今日既有本事死抵御编辑相催,他日,也许就不怎么怕死神的凌逼了。 我平日因疏懒成性,文债渐积渐多,只是,债多不愁,反正能躲则躲,能赖则赖,实在躲不掉也赖不掉的,就先应付一下。最近的债主是某报,人家要专案介绍我,不向我找资料又跟谁要资料呢?我很想哀告一声,说: “喂,关于张晓风的资料,未必我张晓风就是权威呀!谁规定我该研究我自己?收集我自己?谁说我该提供有关张晓风的资料?我又不是给张晓风管资料的。” 如果要我在这世上找出少数几件我没什么大兴趣的事,“研究张晓风”一定会是其中的一项。想想,世上好玩的事有多么多呀!值得去留意一下的事有千粧万桩哩!譬如说:可以拿来做意大利面的特别小麦叫“杜兰小麦”,只有“杜兰”可以构成那迷人的韧劲。而且,意大利文有句“阿尔甸特”,意思便专指那份韧韧的嚼头。 又譬如说马来人过新年的时候,晚辈跪拜父母,说“敏达玛阿夫”(mintamaaf),意思是“请饶恕我过去一年得罪你的地方”(啊,我多么希望普天下的人过新年的时候都互道这句话,它比“新年快乐”要有意思得多了)。 又譬如台湾有种开在冬天的白色兰花叫“阿妈兰”(即祖母兰),开得天长地久,总也不谢,让人几乎以为它是永恒的。而开在春天的小朵紫色兰花却叫“小男孩”,一副顽皮又闯荡的样

子。 还有初夏时节,紫霞满树,危耸耸开遍洛杉矶和南美洲的那种“美死了人不偿命”的花树有个绕口的名字叫“夹卡润达”(GACARANTA〉,中文有个文邹邹的翻译叫“蓝花楹”……世上“杂学”无限,张晓风去搬弄张晓风的资料,一方面是无趣,一方面也是胜之不武吧? 但人家在催,我也只好去找。“找自己”是件蛮累的事,而且往往并无收获。倒是有一天木匠阿陈来修衣橱,抖出一包信,我正打算拿去丢掉,不料却发现那泛黄的纸页上有一片熟悉的笔迹。凑近一看,几乎昏倒。 天哪!那是朱桥的信啊!朱桥死了有三十年了吧?他曾经是多么优秀的一个编辑啊!而他是自杀死的,“自杀”在当年是个邪恶的不干净的字眼。他所服务的单位(幼狮系统)大概因而非常不以为然,所以他连身后该有的哀荣也没有捞到。丧礼上的亲属只有他的老姨妈,她用江北口音有腔有调地哭数着: “朱家骏呀!你妈把你交给了我带来台湾呀!叫我以后回去怎么向你妈交代呀!” 过一会,想起来,她又补唱几句: “你的志向高呀,平常的女孩子你都不要呀!至今还没成家呀!” 我非常惊讶,因为老姨妈似乎在用哭腔哭调告诉众亲朋好友:

唐宋八大家散文语段阅读(一)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配套语段阅读练习(一) 进学解韩愈 国子先生晨入太学,招诸生立馆下,诲之日:“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 随。方今圣贤相逢 ..,治具毕张,拔去凶邪,登崇俊良。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爬罗剔抉,刮垢磨光。盖有幸而获选,孰云多而不扬。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 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日:“先生欺余哉!弟子事先生,于兹有年矣。先生口不绝吟于 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 ..之编;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先生之业,可谓勤矣。觗排异端,攘斥佛老;补苴罅漏,张皇幽眇;寻坠绪之茫茫,独旁搜而远绍;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先生之于儒,可谓劳矣。沉浸酿郁,含英咀华。作为文章,其书满家。上规姚姒,浑浑无涯,周《诰》殷《盘》,佶屈聱牙,《春秋》谨严,《左氏》浮夸,《易》奇而法,《诗》正而葩;下逮《庄》、《骚》,太史所录,子云、相如,同工异曲。先生之于文,可谓闳其中而肆其外矣。少始知学,勇于敢为;长通于方,左右具宜。先生之于为人,可谓成矣。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跋前踬后,动辄得咎。暂为御史,遂窜南夷。三年博士,冗不见治。命与仇谋,取败几时。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头童齿豁,竟死何裨?不知虑此,反教人为?” 先生曰:“吁!子来前!夫大木为杗,细木为桷,欂櫨侏儒,椳闑扂楔,各得其宜,施以成室者,匠氏之工也。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登明选公,杂进巧拙,纡馀为妍,卓荦为杰,校短量长,惟器是适者,宰相之方也。昔者孟轲好辩,孔道以明,辙环天下,卒老于行;荀卿守正,大论是弘,逃谗于楚,废死兰陵。是二儒者,吐辞为经,举足为法,绝类离伦,优入圣域,其遇于世何 如也?今先生学虽勤而不由其统,言虽多而不要其中 ..,文虽奇而不济于用,行虽修而不显于众。犹且月费俸钱,岁縻廪粟,子不知耕,妇不知织,乘马从徒,安坐而食。踵常途之役役,窥陈编以盗窃,然而圣主不加诛,宰臣不见斥,非其幸欤!动而得谤,名亦随之。投闲置散, 乃分之宜。若夫商财贿之有亡,计班资之崇庳,忘己量之所称,指前人之瑕疵 ..。是所谓诘匠氏之不以代为楹,而訾医师以昌阳引年,欲进其豨苓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名.一艺者无不庸名:拥有、占有 B.贪多务得,细大不捐.捐:花费、消耗 C.昔者孟轲好辩,孔道以明.明:阐明、表明 D.忘己量之所称.称:相当、相称

(完整版)语文选修语文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第三单元第7课《秋声赋》练习.

一、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悚.然(shǒnɡ)淅.沥(xī) 萧飒.(sà) 铮.铮(cōnɡzhēnɡ) B.号.令(hào) 惨.淡(cǎn) 慄.冽(lì) 烟霏.云敛(fěi) C.针砭.(biān) 绿缛.(rù) 黟.然(yī ) 呼号.愤发(háo) D.戕.贼(qiānɡ) 砰湃.(bài ) 渥.然(wò) 佳木葱茏.(lónɡ) 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阳子方.夜读书方:正在 B.有动于中.,必摇其精中:内心 C.但.闻人马之行声但:但是 D.其色惨淡,烟霏.云敛霏:弥漫 3.下列句式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夫秋,刑官也(判断句) B.有动于中,必摇其精(状语后置句) C.草拂之而色变(被动句) D.闻有声自西南来者(宾语前置句) 4.下列各项中的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A.“星月皎洁,明河在天”一句中的“明河”就是指“银河”。 B.“夫秋,刑官也”一句中的“刑官”就是执掌刑狱的官。《周礼》把官职与天、地、春、夏、秋、冬相配,称为六官。秋天肃杀万物,所以司寇为秋官,执掌刑法,称刑官。C.“商声主西方之音”,我国古代乐理将音乐分为宫、商、角、徵、羽五音,五音与四时和方位相配,其中商属秋,为南方。 D.“星星”指“点点白发”,语出左思《白发赋》:“星星白发,生于鬓垂。”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悚然而.听之 吾尝终日而.思矣 B.惟物之.灵 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 C.童子莫.对 以为莫.己若 D.念谁为.之戕贼 谁为.大王为此计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初”“忽”写出声音的变化,后又连设三喻,以风雨声、波涛声、人马声状摹秋声,生动形象。 B.第二段从色、容、气、意四方面写“秋之为状”,既清爽可爱,又冷峭可畏。第三段“夫秋”以下,将自然与人事联系起来,说明盛衰生死虽属常理,但毕竟令人悲伤,流露出哀怨

张培基散文翻译语言点精要

1. It is sometimes beset with … 有时候会有…的境遇/会有…相伴 2. Nothing short of a … can help … 唯有…才能/全靠…才能够 3. Rolling on non-stop for thousands upon thousands of miles. 一泻千里 4. Fare likewise. 正如这样 5. Now … , now … 有时…,有时… 6. Better able to generate in oneself a sensation of … 更能让人产生一种…之感 7. … is now confronted with a … section of its course. …现在正遭遇进程上的一段… 8. … , however, can only be shared by … 而…,只有…样的人才可体会到 9. The present … crisis can never obstacle the advance of … 目前的…危机绝不会阻碍…的进步 10. Let us brace up our spir its and march through … 让我们鼓起雄健的精神… 11. The greatest joy of …, is to … during its most difficult days. 在最艰难的日子里…,亦是最大的乐趣 12. Grow restless 变得焦躁不安 Beg to differ 恕不同意/持反对意见 13. Dash here and there in search of … 跑来跑去的寻找 14. He is going to … so that he could … 他决定…以便… 15. … is not groundless because … …并非空害怕/没依据,因为… 16. Keep moving around in a hurry 慌慌张张地走/跑 17. What’s the rush? 为何这般慌?/怎么这么着急? 18. Behind … lay half a dozen of … near … 注意学习地理方位和位置的表述 19. look like rain, yet, to our great joy … [口语]像是要下雨,然而让我们高兴的是… 20. whic h of you could … 你们谁能……?(别用who 了,太土了!!) 21. they are most beloved in one aspect. 有一点最受人爱/有一点最为可贵 22. Unlike … , which … , … it just … to … 不像…的…一样,它只是…,来… 23. You can never immediately tell whether or not it … until … 你不能立刻判断它是否…,非得等到… 24. One should be useful rather than great or nice-looking. 应该成为有用的人,而不是伟大或体面的人 25. Engraved in my mind. 深深地刻在脑海 26. … is a household name all over the country. ……是家喻户晓/名遍全国的。 27. … is always on the lips because … 把…天天挂在嘴上,因为… 28. What’s the use of being … ……又有什么用/有什么必要呢? 29. Uttered intermittently. 断断续续地说 30. Never calculating or particular about personal gains and losses. 不计较个人得失 31. Honor … with a posthumous reverent … 追授…一个… 的谥号/称号 32. Become more and more … with the passing of time. 随 着时间的流逝变得越来越……/越久越…… 33. Never give up the pursuit of … 不要放弃… / 不要放 弃对…的追求 34. Out of sheer necessity. 仅仅为了需要 / 纯粹因为需要 35. Be free to follow your own bent. 可以依自己的喜好去… / 自由自在地去追求自己的喜好 36. Be in the prime of life. 正当盛年 / 年富力强 37. … will soon be gone never to return. 一去不复返。 38. Be in one’s declining years. 风烛残年 / 精力衰微之时 39. As a means of subsistence. 作为生计 / 为了吃饭 / 作为谋生的手段 40. Remedy the situation by … 用……来补救 41. Come up against the urgent problem of … ……问题 急需解决 42. How can one manage to … while … 人怎么能在…的同 时还…呢? 43. Cut down on food and clothing and do everything possible to … 节衣缩食想尽办法去…… 44. Time is no object. 时间不是问题。 45. … will be quite enough to make … a … …足够让 一个…成为…了 46. The choice lies with you. 选择权在你们手里。 47. Henrik Ibsen says, “it is your supreme duty to cast yourself into a useful implement.” 你最大的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 48. Forsake … , and you will ruin yourself. 抛弃…, 你便毁了你自己。 49. To go into scholarship, to engage in learning. 做 学问 50. the only things of some value under my roof, if any, are …在我屋子里唯一贵重的东西就是… 51. Entertain ambition of making a profound study of … 怀有对……做一番高深研究的野心 52. It seemed that … can better satisfy … than … … 比…更能满足…的需要 53. At one sitting. 一口气地… 54. It is completely subjected to the whims of the moment. 全凭当时的兴趣和念头。 55. Liken myself respectively to … 把我自己比作…… 56. Thread-bound Chinese book. 线装书 57. My obsession of … have been very much on a decline. 我对……的狂热/着迷消除了不少。 58. To eat into one’s whole pocket. 花掉某人所有的 钱。 59. But not all acquaintances are friends. 不是所有认 识的都是朋友。 60. Have more scruples about this and that. 对身边的一切都有更多的顾虑。 61. We each followed a different course of life. 我们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