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日本歌舞伎文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日本歌舞伎文化
前言
歌舞伎是日本典型的民族表演艺术,既有有没的舞蹈表演,又有悦耳的念、唱和音乐伴奏。

歌舞伎本有“狂欢乱舞”之意,因最早的歌舞伎表演并无舞台,只是在大庭广众面前纵情乱舞。

后屡经艺术改良,才逐渐发展成为综合性的舞台表演剧中。

歌舞伎起源于17世纪江户初期,近400年来与能乐、狂言一起保留至今。

歌舞伎文化在古日本是怎样形成与传承?
本论文拟通过分析歌舞伎文化的起源、初步发展,歌舞伎的历史发展期以及歌舞伎的分类来浅述歌舞伎在古日本的形成与传承。

1.歌舞伎文化的渊源与初步发展
歌舞伎文化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人类进步与社会发展的产物。

在探讨歌舞伎文化之前,我们有必要先正确了解它的渊源和初步发展。

1.1歌舞伎文化的渊源
歌舞伎三字是借用汉字,正名以前原来的意思是“倾斜”,因为表演时有一种奇异的动作。

后来结它起了雅号“歌舞伎”:歌,代表音乐;舞,表示舞蹈;伎,则是表演的技巧的意思。

歌舞伎演出实景剧目《鸣神(なるかみ)》阿国创建了歌舞伎后,在京都、大阪一带的“游女”受其影响组织了许多“游女歌舞伎”,她们除了演剧之外还从事卖淫活动。

当时的日本德川幕府对“游女歌舞伎”的淫乱行为采取了取缔措施,于1629年公布禁止女人演戏的法律,结束了“游女歌舞伎”的时代。

女人演戏被禁止,并没有中断歌舞伎的发展,剧团变更办法,以年轻貌美的男子扮演女人的角色,产生了歌舞伎中的“女形”,这种歌舞伎被称为“若众歌舞伎”。

1.2歌舞伎文化的初步发展
“若众歌舞伎”中的青年男子演员因为年轻貌美,深受武士的喜爱,演员生活作风糜烂,经常和观众发生同性恋情,时有殉情、私奔等引起社会轰动的事件发生。

幕府虽然采取多种措施加以改善,但难见效果,于是在1652年明令禁止“若众歌舞伎”演出活动。

歌舞伎然而,歌舞伎毕竟成为当时日本民众最主要的娱乐活动,幕府禁止无法断绝民众的喜好,剧团方面便想出了对付禁令的方
法,把青年男子演出的歌舞伎改为成年男性演出,于是出现了“野郎歌舞伎”,也就是现在日本歌舞伎的原型。

歌舞伎从此改变了侧重以美媚之貌蛊惑观众的做法,转而追求演技,逐渐发展成专门由男演员演出的纯粹演艺。

到现在,只能男人演歌舞伎,歌舞伎演员都是男人。

以上主要对歌舞伎文化的渊源与初步发展进行了探讨。

通过探讨我们得知歌舞伎文化在古日本曲折的发展道路中逐渐形成。

2.歌舞伎的发展期
以上主要对歌舞伎文化的渊源与初步发展进行了探讨。

本章将从歌舞伎的发展背景和三个发展期来进行探讨。

2.1歌舞伎的发展背景
自女歌舞伎时代至若众歌舞伎时代,演出内容以舞踊为主,演员以女主角为中心,至野郎歌舞伎时代已改以台词对白为主,剧情则以男人对女人,好人对坏人的配剧为中心,及至元禄时代(1688~1704 )歌舞伎则转以写实性为中心。

此时,在都市商人阶层经济成长及财富累积的背景下,各式庶民文化蓬勃发展。

在江户,市川团十郎所创始的荒事,和以武士阶层为中心所形成的新兴都市粗野风气相符合,而广受欢迎。

在京都,以板田藤十郎为代表,确立了和事的演技模式;此外,团十郎自编自演的狂言剧本,描绘当时的社会百态,以殉情、犯罪等作为题材的作品,都是此时期所产生的。

此外,日本戏曲的开花期可说是在近松门左卫门的时代。

在他的作品中,歌舞伎的脚本约有30 编,所以歌舞伎可说是因为近松门左卫门而更加戏曲化。

.
2.2歌舞伎的三个发展期
2.2.1 与“净琉璃”的交流
渡过元禄盛时後,从享保至宝历年间(1716~1764 )是歌舞伎的沉滞期。

受到幕府打压只是原因之一,而近松门左卫门致力於净琉璃的创作後,歌舞伎界没有再出现名作者,以及元禄时期活跃的名优去世後後继无人,也都是歌舞伎进入沉滞期的原因。

另一方面,以大阪为中心的人形净琉璃到达了黄金时代,歌舞伎在人形净琉璃的阴影下更形失色。

人形净琉璃在宝历末年逐渐衰微。

歌舞伎在剧曲构成及演技演出上都受到人形净琉璃的影响,而再度活跃起来。

特别是这个时期的舞台结构更加发达,升降及旋转舞台等设备使演出更富变化。

2.2.2从“上方”到“江户”时代
文化文政时期,在原本文化水准较高的的上方一带,歌舞伎相当兴盛,而到了江户後期,江户的文化也发达了起来,很多歌舞伎剧团便由上方移往江户。

代表文化文政期的鹤屋南北(著有「东海道四谷怪谈」),他不描写在封建道德和武士社会伦理束缚下生活的人们的悲哀与空虚,而充分描写出因本能欲望而自由奔放地活著的人类的韧性与坚强。

幕府末期江户歌舞伎的集大成者是川竹默阿弥,在他的作品中常以英雄化的市井恶棍为主角,而他也自许为「白浪作者」。

2.2.3“明治年间”以后
新政府采取文明开化、欧化改良的政策,江户歌舞伎也不得不为了迎合新时代而改革,这就是歌舞伎的近代化。

当时,以俳优而言,演技和演出的集大成者有市川团十郎和尾上菊五郎。

他们采用高尚趣味及写实合理的表演技术,创造出适合新时代的演剧,此即所谓的「演剧改良运动」。

明治20 年代起,对市川团十郎的戏剧,抱持批判态度的坪内逍遥,除介绍莎士比亚的戏剧外,还编写历史剧与舞蹈剧剧本,给予歌舞伎剧刺激;森欧外发表的新作,一方面尊重并利用传统歌舞伎的演出样式,一方面排斥荒唐无稽的内容,为明治歌舞伎注入近代精神,从此可称为新歌舞伎的戏剧时代。

结语
本论文主要从两个方面对日本歌舞伎文化的形成进行了一个剖析,其结果表明歌舞伎以深厚的传统为基础,和能、文乐相同,在日本古典剧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但是因篇幅关系无法对歌舞伎的分类问题进行探讨。

于此问题,今后将另撰文详细考察。

参考文献
[1]李颖.中国传统文化与日本歌舞伎艺变. [J].ETHNIC ARTS,1996.
[2]日本歌舞伎文化简介.[OL].2010-07-13,
/viewnews-93.html。

[3] 日本歌舞伎的艺术变迁.[J]. 佳禾外语,2009-05-10.
[4]真田幸村吧.日本文化之【日本歌舞伎】. [OL].2005-09-08,
/f?kz=39213734。

[5]江丽珠.简谈日本歌舞伎与中国文化. [J]. 日本研究,20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