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诞派戏剧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荒诞派戏剧 与“荒诞”
在荒诞派戏剧之前,已有许多作家表现
荒诞主题,如卡夫卡、萨特、加缪等, 但这些作家所采用的表现手法却是较为 传统的,即用理性的形式反映荒诞的存 在,这实际上构成了作品形式与内容间 的矛盾。荒诞派戏剧则用荒诞的形式表 现荒诞的内涵,使作品达到了内容与形 式的统一。
荒诞派戏剧的特征
荒诞派戏剧
荒诞派戏剧 与“荒诞”
荒诞派戏剧是存在主义哲学思潮影响下的产物。 它体现的主题是世界的荒诞和人生的痛苦,这 也是存在主义的重要命题之一。荒诞派戏剧着 力表现外部世界对人的压迫感、威胁感,人与 人之间的隔膜感、孤独感,人自身的尴尬感、 幻灭感等。这也是对西方现代社会人的精神危 机的真实写照。与存在主义不同的是,荒诞派 戏剧不表现人的“自由选择”,人面对荒诞的 存在和痛苦的人生,并不采取任何反抗行为。 以这一点上说,荒诞派戏剧是悲观主义的。
荒诞派戏剧的特征,就是“反传统”,“反戏剧”。 ① 反主题、重直喻。提倡“纯粹戏剧性”。(既 然世界是没有意义的,作家也就不可能提供理性的、 富于意义的主题,只能用“直喻”的手法,靠舞台 上呈现出的东西,如舞台形象、场面、道具等来展 示存在的荒诞。) ② 反现实感,采用荒诞、夸张的表现手法。 ③ 反人物,舞台形象支离破碎。( 荒诞派戏剧中 的人物是典型的“反英雄”,他们多是被环境压坏 的可怜虫、渺小猥琐的失败者、生理残缺的废人, 个性被抹杀、性格破碎。)
荒诞派戏剧代表作家
法籍移民作家贝克特(1906—1989)原籍爱 尔兰,196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法籍移民作家尤奈斯库(1912—1994)原籍 罗马尼亚。 英国戏剧家品特(1930—),2005年获诺贝 尔文学奖,代表作《升降机》。 美国剧作家阿尔比等。
尤奈斯库及其《秃头歌女》
“等待”
波卓和幸运儿——“等待”的旁观者 与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季米尔一样, 展现了人类的另一种 困境。波卓说过,“我要是跟人有了约会, 我会等…… ”;“我很想坐一会儿, 可我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才能安然 坐下。”他们是等待的旁观者, 他们没有自己的戈多; 他们永远在行进中, 但没有目标。波卓曾希望爱斯特拉 冈请求自己坐下, 但一旦如此, 他也会像两个流浪汉一 样, 进入永恒的等待,同样无法给等待赋予任何意义。
“等待”
爱斯特拉冈与弗拉季米尔, 两个流浪汉, 从戏一开场, 就做着没有意义的无聊动作:爱斯特拉冈用力脱他那 只靴子;弗拉季米尔不断地摘下帽子, 往里面看看, 摸 一摸, 又重新戴上。在一番前言不搭后语的交谈之后 , 他们发掘出了他们的生活目的———等待戈多。 等待的主体:对于他们来说, 等待就是在无限的、碎裂 的时空中的一种无意义的重复, 等待就是他们的本质。 就这样, 爱斯特拉冈与弗拉季米尔由等待的主体, 与等 待合而为一, 变成了等待符咒的奴隶。他们不得不等待 , 因为等待已经成为他们自身。
《等待戈多》
wk.baidu.com
狄狄和戈戈是现代受难者的典型。他们的流浪汉身 份象征着人在精神上没有归宿,他们的处境痛苦、 难堪,除了等待,生活毫无意义,而且这种无望的 等待还会继续、循环下去。 剧本的中心是“等待”,但等待什么、为什么等待、 等待的结果是什么,人们一无所知,而放弃等待又 不可能,所以“等待”本身就成为极大的荒诞。 戈多是一种象征,是现代西方人的精神寄托,但 “戈多的本性就是他不来”。由此传达出现代人强 烈的幻灭感和悲观的人生态度。 《等待戈多》集中反映了荒诞派戏剧反主题、反现 实、反情节、反人物、反语言的特色。
godot
Estragon 简称Gogo,Vladimir 简称Didi Go-d 多了ot,少了I Go I d I o========go, idiot 走开,白痴 少了两个“I”,没有自我的人。
《等待戈多》
狄狄和戈戈是现代受难者的典型。他们的流浪汉身 份象征着人在精神上没有归宿,他们的处境痛苦、 难堪,除了等待,生活毫无意义,而且这种无望的 等待还会继续、循环下去。 剧本的中心是“等待”,但等待什么、为什么等待、 等待的结果是什么,人们一无所知,而放弃等待又 不可能,所以“等待”本身就成为极大的荒诞。 戈多是一种象征,是现代西方人的精神寄托,但 “戈多的本性就是他不来”。由此传达出现代人强 烈的幻灭感和悲观的人生态度。 《等待戈多》集中反映了荒诞派戏剧反主题、反现 实、反情节、反人物、反语言的特色。
荒诞派戏剧的特征
④ 反情节。( 荒诞派戏剧是“什么也没有发 生”的戏剧。因为世界毫无意义、毫无联系, 所以剧中也没有明确连贯的情节,只有模糊 不清的事件,杂乱无章的片断和荒诞离奇的 场景。) ⑤ 反语言。(人与人之间失去了沟通的必要 和可能,所以剧中的语言颠三倒四、语无伦 次、枯燥无味,甚至有意排斥语言,用静场 来暗喻,进一步考验观众的理解力。)
欧仁· 尤奈斯库(1912—1994)出
生于罗马尼亚,1938年定居法国, 用法语写作,1970年当选为法兰西 学院院士。代表作品:《秃头歌女》 (1950)、《椅子》(1951)、 《犀牛》(1958)等。
尤奈斯库及其《秃头歌女》
《秃头歌女》剧名与内容无关,背景:“一 个英国中产阶级家庭的内室”。主人:史密 斯夫妇。客人:马丁夫妇,“夫妻对面不相 识”。后史密斯夫妇重新上场,莫名其妙的 对话、重复…… 作者运用“荒诞”手法,“直喻”人生的无 意义、个性的丧失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严重 异化。 《犀牛》是反映人性异化的名篇。 《椅子》物质充满空间、人无处藏身。
尤奈斯库及其《秃头歌女》
情节淡化 结构断续 人物形象破碎
尤奈斯库及其《秃头歌女》
世界荒诞、无意义
人与人之间的疏离
贝克特及其《等待戈多》
萨缪尔· 巴克利· 贝克特(1906年——
1989年),原籍爱尔兰,法国著名作 家、评论家和剧作家,诺贝尔文学奖 获得者(1969年)。他兼用法语和英语 写作,他的文学成就主要在于剧本, 特别是《等待戈多》(195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