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刈麦》赏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刈麦》
创作背景
• 《观刈麦》这首诗大约作于公元805年(唐 宪宗元和元年)至806年(元和二年)间, 是白居易任陕西盩厔(今陕西省周至县) 县尉时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 困所写的一首诗。是作者早期一首著名讽 谕诗。县尉在县里主管缉捕盗贼、征收捐 税等事。正因为白居易主管此事,所以他 对劳动人民在这方面所受的灾难也知道得 最清楚。
4.描写母子给在田间劳作的亲人送饭送水的 句子是: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5.“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一句从正面 描写收麦时天气的炎热,“力尽不知热,但 惜夏日长”从侧面描写天气的酷热和劳作的 艰辛。 6.描写贫妇人“拾遗穗”场景的句子是:右 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7.哪些诗句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的同情和关心? 答: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念此私 自愧,尽日不能忘
理解性默写
1、《观刈麦》中从正面表现天气十分炎热的 句子是: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2、《观刈麦》中刻画劳动人民在特定情况下 近乎变态的心理的句子是:力尽不知热,但 惜夏日长。 3、《观刈麦》中有一句与白居易的另外一篇 文章《卖炭翁》中的一句"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都表达了百姓矛盾痛苦的 心理,这一句是: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白话译文
• 农家很少有空闲的月份,五月到来人们更加 繁忙。夜里刮起了南风,覆盖田垄的小麦已 成熟发黄。妇女们担着竹篮盛的饭食,儿童 手提壶装的水,相互跟随着到田间送饭,收 割小麦的男子都在南冈。他们双脚受地面的 热气熏蒸,脊梁上烤晒着炎热的阳光。精疲 力竭仿佛不知道天气炎热,只是珍惜夏日天 长。
• 又见一位贫苦妇女,抱着孩儿站在割麦者 身旁,右手拾着遗落的麦穗,左臂上悬挂 着一个破筐。听她望着别人说话,听到的 人都为她感到悲伤。因为缴租纳税,家里 的田地都已卖光,只好拾些麦穗充填饥肠。 现在我有什么功劳德行,却不用从事农耕 蚕桑。一年领取薪俸三百石米,到了年底 还有余粮。想到这些内心感到惭愧,整天 也不能淡忘。
诗歌主旨
• 诗人通过炎炎赤日下,丁壮妇孺辛勤 劳作,因为租税繁重而家田输尽的贫 妇捡拾别人丢下的麦穗的画面,揭示 了赋税的繁重,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 民的深切同情。
赏析诗歌
• 1、本诗描绘了哪三幅画面? 妇姑童稚送饭图,丁壮南冈割麦图, 贫妇抱子拾麦图
• 2、主要写了那两个场景?分别揭 示了什么内容? 农人挥汗如雨割麦揭示农民辛苦; 贫妇抱子挎篮拾麦揭示赋税的繁重。
• 4、“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中的其 指的是什么? • 其指代的是割麦的农民和拾穗的妇人。 • 5、这首诗歌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作用是 什么? • 诗人不仅把劳动人民的贫困与地主阶级的 奢侈作了对比,而且还把自己的舒适与劳 动人民的穷苦作了对比。深刻揭示了在繁 重赋税的压迫下的农民们生活的艰难,表 现了作者对日长”。 • 赏析方法(一):“惜”字用的好,是用 一种违背人之常情的写法来突出人们此时 此地的情感态度,也表明了劳动人民对即 将到手的麦子的珍惜。 • 赏析方法(二)写了劳动者不顾烈日烘烤, 不顾自己筋疲力尽,争分夺秒,拼命干活 的场景。“但惜夏日长”写出了劳动人民 的矛盾心理,耐人寻味,令人心酸。
作者简介
•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 山居士。生于河南新郑,其先太原(今属山西) 人,后迁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贞元进士, 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袷遗及左赞善大 夫。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 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 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在文学 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其诗语言通俗,人有 “诗魔”和“诗王”之称。和元稹并称“元白”, 和刘禹锡并称“刘白”。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6、全诗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诗人通过描写盛夏五月繁忙的情境, 表现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愧疚 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