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职高专院校教学管理改革对策研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图分类号 :G 6 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0 0 9 ・ 4 0 6 7 ( 2 0 1 3 ) 1 3 ・ 1 8 2 — 0 1
高职高专教育的教学管理改革涉及到整个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 , 是
一
五 、教学质 量监控 系统的建设
评价 的本质 目的不是甄别教师 ,而是沟通师生、改进教学 ,从而优 化教学过程 ,达到提高教学质量 的目的。在评价指标 的制定上 ,既要考 虑教学内容 的科学性和前沿性、教学方法 和手段的先进性 , 也要考虑教 师的教学态度和受教育者的感受 : 在评价办法上, 要逐步形成学生评价 、 同行评价、领导评价、专家评价 的评价过程相互独立,但评价的结果又
六、加强学 生社 团活动和校 园文化建设
学生社团是具有较强影响力和广泛群众基础的组织 。各种社 团为大
化学生的观念 ,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 实现学习观、成才观的转
变 ,使学生走 出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形成的被动而非能动、竹筒式而非探 索性创兴性学习的心理定式 。
学生提供 了挖掘多方面潜能、施展才华 的天地。学校应该加强学生社 团 活动 , 组织学生积极参加丰富多彩的社 团活动 ,以锻炼 自身能力 、提高
深化 自己的认识 ,并进行 自我设计 、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 ,通过社会实
和教学费用 ,用于教室 、实验室 、图书馆 、现代教育技术设施的建设 ; 现代教学管理系统的研制和引进 ; 选课 中心 、 教材供应中心 、实践教学 基地的建设等 ,以满足学生学 习的需要和教师教学、科研的需要。 总之 ,只有从实际 出发 , 认真切实地落实以上措施 ,才能更大限度
教学管理改革的实施是一项 系统工程,要求有灵活 的教育管理体制
培养计划 的科学灵活与否 ,很大程度上映在课程体系上 ,课程体
系的设计与更新是学校改革 的永恒课题 。高职类学校 的课程体 系应该注 意课程结构的开放性 、课程内容的现代化 、课程形式 的多样化、课程 目
为之提供政策或制度上 的保证 , 要求学校具有相应的办学 自主权 。所 以
应淡化政府和教育主管部 门对学校的行政干预 ,给予学校更大的办学 自
主权 ,允许学校在 自主招生 、自主设置专业、 自主进行教学管理、 自主
标的社会化等 ,既能保证学生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 的提高 ,又能保证学
科专业知识结构 的完整与系统 。
聘任教师等方面有更大的 自 主空间。 另外 , 教学管理改革 的实施对学校的硬件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我国高职高专院校教学管理改革对策研究
王 立 国
吉林省工商技师学院
吉林
长春
1 3 0 0 6 2
【 摘 要 】高职 高专教育的发展 离不开教 学管理改革与创新 ,在我国 日 益深化 的教 学管理改革 中必须 坚持整体配套、重点推进 ,必须坚持从宏观到 微观 ,逐 步深化。要 大力推动培养模式、管理体制 、课程体 系、教 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与创新 ,成为我 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 关键词 】高职 高专 教 学管理 改革
作用。
系统性和科学性是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 ,既灵活又系统科学 的培养计划
是教学工作成功实施的基础 。当今科技发展十分迅速 ,社会竞争亦很激 烈, 高职高专类学校培养出来 的学生应该具有扎实 的专业基础 、良好的 素质 、较强的实践能力等 , 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
七 、改善教学管理改革 的外部环境
各项教学基本设施的需求量加大 ,规格多样化 ,因此必须增加设备经费
三、鼓励创新和社会实践
通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 园创新活动、校园创业 活动 、校园科研活 动等 , 可以以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探索能力 。因为学生在社会实践中, 要充当不同的社会角色 ,与社会各种类型的单位或个人进行广泛的接触 并开展活动 , 会遇到各种各样 的困 难, 从而他们可 以不断地修改 、 补充 、
相互结合 的体系。
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教学过程是学校培养人才 的主要任务 ,教学过程 能够按照计划得 以顺利实施 ,最终实现教学 目的,教学管理是其基本保 障。在 当今大力提倡创新教育的背景下 ,教学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
学质量的好坏 ,对创新型AT J - 培养的质量有着深远 的影响。 传统的教学管理是指对学校教学事务进行安排和控制的一种活动 ; 现代教学管理模式包括教学过程管理 、教学资源管理 、教学管理体制等 诸方面 ,且每一所学校学生有着不同的发展需求,这就需要 由新的教学 管理模式来实现这一 目标。因此 ,我国高职高专教育需要改革教学管理 内容和运行机制 ,以崭新的教学管理模式开创教育管理的局面 。
自身的修养。
二、科学制定培养计划 .优化课程体系
培养计划是全面反映学校教育观和人才观 的教学规划,其灵活性 、
校 园文化是大学文化生活 的一扇窗口,它具有鲜 明的时代特色。营
造具有浓厚艺术人文气息的校园氛围 , 是对大学生进行人文教育 的有效 途径 , 对培养大学生高 尚的道德情操、坚强的生活意志起着潜移默化的
一
以素质教育为本,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 ,加快考试改革 , 使考 试制度规范化、考试内容多元化 、 考试形式和题型多样化 、成绩构成多 样化 、成绩评定科学化 。形成一种淘汰机制,调动学生积极性 ,而不在 于淘汰几个人,被淘汰者可 以继续学习 ,仍给予机会参 与第二轮竞争 。 国外学校实行淘 汰制已有多年的历史,基本特点是 :宽进严 出,采用较 高的淘汰率。如法 国、 德 国在大学一 、二年级要淘汰一半 以上 ,美国接 近一半 , 可见淘汰制是世界性的学校管理制度 ,结合我国国情 , 采用淘
汰制势在必行。
、
转变教育观念
推行教学改革,从学校领导到教师都必须转变教学观念 ,确立统一
的指导思想和工作 目标 ,提高全校师生的积极性。各级领导和全体教师
应树立 “ 育人为本” 、“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 、树立 “ 知识 、 能力 、 素质协调发展”的质量观以及 “ 人才多样化 、人人能成才”的人才观 , 引导学生 自 尊 、自 信、自 强 、自 立 ,实现学生全面素质 的提高。及时强
高职高专教育的教学管理改革涉及到整个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 , 是
一
五 、教学质 量监控 系统的建设
评价 的本质 目的不是甄别教师 ,而是沟通师生、改进教学 ,从而优 化教学过程 ,达到提高教学质量 的目的。在评价指标 的制定上 ,既要考 虑教学内容 的科学性和前沿性、教学方法 和手段的先进性 , 也要考虑教 师的教学态度和受教育者的感受 : 在评价办法上, 要逐步形成学生评价 、 同行评价、领导评价、专家评价 的评价过程相互独立,但评价的结果又
六、加强学 生社 团活动和校 园文化建设
学生社团是具有较强影响力和广泛群众基础的组织 。各种社 团为大
化学生的观念 ,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 实现学习观、成才观的转
变 ,使学生走 出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形成的被动而非能动、竹筒式而非探 索性创兴性学习的心理定式 。
学生提供 了挖掘多方面潜能、施展才华 的天地。学校应该加强学生社 团 活动 , 组织学生积极参加丰富多彩的社 团活动 ,以锻炼 自身能力 、提高
深化 自己的认识 ,并进行 自我设计 、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 ,通过社会实
和教学费用 ,用于教室 、实验室 、图书馆 、现代教育技术设施的建设 ; 现代教学管理系统的研制和引进 ; 选课 中心 、 教材供应中心 、实践教学 基地的建设等 ,以满足学生学 习的需要和教师教学、科研的需要。 总之 ,只有从实际 出发 , 认真切实地落实以上措施 ,才能更大限度
教学管理改革的实施是一项 系统工程,要求有灵活 的教育管理体制
培养计划 的科学灵活与否 ,很大程度上映在课程体系上 ,课程体
系的设计与更新是学校改革 的永恒课题 。高职类学校 的课程体 系应该注 意课程结构的开放性 、课程内容的现代化 、课程形式 的多样化、课程 目
为之提供政策或制度上 的保证 , 要求学校具有相应的办学 自主权 。所 以
应淡化政府和教育主管部 门对学校的行政干预 ,给予学校更大的办学 自
主权 ,允许学校在 自主招生 、自主设置专业、 自主进行教学管理、 自主
标的社会化等 ,既能保证学生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 的提高 ,又能保证学
科专业知识结构 的完整与系统 。
聘任教师等方面有更大的 自 主空间。 另外 , 教学管理改革 的实施对学校的硬件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我国高职高专院校教学管理改革对策研究
王 立 国
吉林省工商技师学院
吉林
长春
1 3 0 0 6 2
【 摘 要 】高职 高专教育的发展 离不开教 学管理改革与创新 ,在我国 日 益深化 的教 学管理改革 中必须 坚持整体配套、重点推进 ,必须坚持从宏观到 微观 ,逐 步深化。要 大力推动培养模式、管理体制 、课程体 系、教 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与创新 ,成为我 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 关键词 】高职 高专 教 学管理 改革
作用。
系统性和科学性是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 ,既灵活又系统科学 的培养计划
是教学工作成功实施的基础 。当今科技发展十分迅速 ,社会竞争亦很激 烈, 高职高专类学校培养出来 的学生应该具有扎实 的专业基础 、良好的 素质 、较强的实践能力等 , 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
七 、改善教学管理改革 的外部环境
各项教学基本设施的需求量加大 ,规格多样化 ,因此必须增加设备经费
三、鼓励创新和社会实践
通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 园创新活动、校园创业 活动 、校园科研活 动等 , 可以以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探索能力 。因为学生在社会实践中, 要充当不同的社会角色 ,与社会各种类型的单位或个人进行广泛的接触 并开展活动 , 会遇到各种各样 的困 难, 从而他们可 以不断地修改 、 补充 、
相互结合 的体系。
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教学过程是学校培养人才 的主要任务 ,教学过程 能够按照计划得 以顺利实施 ,最终实现教学 目的,教学管理是其基本保 障。在 当今大力提倡创新教育的背景下 ,教学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
学质量的好坏 ,对创新型AT J - 培养的质量有着深远 的影响。 传统的教学管理是指对学校教学事务进行安排和控制的一种活动 ; 现代教学管理模式包括教学过程管理 、教学资源管理 、教学管理体制等 诸方面 ,且每一所学校学生有着不同的发展需求,这就需要 由新的教学 管理模式来实现这一 目标。因此 ,我国高职高专教育需要改革教学管理 内容和运行机制 ,以崭新的教学管理模式开创教育管理的局面 。
自身的修养。
二、科学制定培养计划 .优化课程体系
培养计划是全面反映学校教育观和人才观 的教学规划,其灵活性 、
校 园文化是大学文化生活 的一扇窗口,它具有鲜 明的时代特色。营
造具有浓厚艺术人文气息的校园氛围 , 是对大学生进行人文教育 的有效 途径 , 对培养大学生高 尚的道德情操、坚强的生活意志起着潜移默化的
一
以素质教育为本,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 ,加快考试改革 , 使考 试制度规范化、考试内容多元化 、 考试形式和题型多样化 、成绩构成多 样化 、成绩评定科学化 。形成一种淘汰机制,调动学生积极性 ,而不在 于淘汰几个人,被淘汰者可 以继续学习 ,仍给予机会参 与第二轮竞争 。 国外学校实行淘 汰制已有多年的历史,基本特点是 :宽进严 出,采用较 高的淘汰率。如法 国、 德 国在大学一 、二年级要淘汰一半 以上 ,美国接 近一半 , 可见淘汰制是世界性的学校管理制度 ,结合我国国情 , 采用淘
汰制势在必行。
、
转变教育观念
推行教学改革,从学校领导到教师都必须转变教学观念 ,确立统一
的指导思想和工作 目标 ,提高全校师生的积极性。各级领导和全体教师
应树立 “ 育人为本” 、“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 、树立 “ 知识 、 能力 、 素质协调发展”的质量观以及 “ 人才多样化 、人人能成才”的人才观 , 引导学生 自 尊 、自 信、自 强 、自 立 ,实现学生全面素质 的提高。及时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