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聆听,凸显音乐魅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心聆听,凸显音乐魅力
音乐离不开声音,没有声音就谈不上音乐。

音乐是听觉艺术。

听,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特征。

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活动都必须依赖于听觉,因此“聆听”是参与音乐教学的关键。

一、聆听的定义
聆听,即集中精力认真地听,指虔诚而认真地听取,带有尊敬的色彩。

一个好的聆听者,需要用心灵与他人对话。

我们可以从一首曲子中感受到作曲家想表达的情绪,是喜是怒是哀是乐,还可以以聆听音乐的方式为他人分担忧愁,分享喜悦,也可以在
聆听中陶冶情操、促进成长。

所以,聆听音乐并不是简单地用耳朵来听,而是心灵的沟通,从中引起情感共鸣,丰富个人内涵。

二、培养学生聆听音乐习惯的重要性
曾有研究表明,人们在各种交往方式中,听占百分之四十五,这一数字明确地告诉我们,对于学生们而言,聆听不仅能够有效地欣赏到音乐,而且对世界的认知有很大的帮助。

若学生没有养成聆听的习惯,那么他们对社会的认知和交流能力就很难提高。

儿童好奇、好模仿、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聆听音乐时容易失去耐性,有可能会影响其他同学,同时也不能很好地感受音乐。

适量的听赏不仅能使音乐课的活动动静交替,而且能开阔学生的
音乐视野,培养他们良好的聆听习惯。

音乐教学的基础首先应放在听觉能力的培养上。

音乐教师在教学中要时时关注“有效聆听”,但对
于什么才是真正的“有效聆听”,还需要进一步理解。

让学生学会聆听音乐,会听音乐,爱听音乐,参与音乐课堂,是所有音乐教师的一项艰巨任务。

《音乐新课程标准》前言指出:“小学音乐要体现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

音乐是听觉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

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中。


三、如何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习惯聆听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这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逐渐形成的长期过程。

1.局部引导顾名思义,就是教师为了让学生集中精力聆听音乐,在教学中,对学生在聆听过程中的眼神、坐姿、表情和体态动作等外部动作做出规范严格的要求。

第一,要求学生在听音乐之前,平静内心,保持舒适的情绪。

第二,鼓励学生用动作表现音乐,要求学生自觉维护安静文明地聆听。

第三,引导学生开阔思路、展开想象、主动理解、情感投入,关注音乐细微变化。

第四,让学生关闭部分感觉器官,显露听觉器官的优势和作用。

例如有的音乐老师针对音乐风格,常常会利用“闭眼聆听法”,让学生关闭视觉器官,静静端坐,充分利用耳朵感受音乐。

如歌曲《游子吟》,初听歌曲时,教师要求学生闭着眼睛感受歌曲。

由于这首古诗学生都十分熟悉,因此在聆听的过程中,可以加深学生对歌曲的印象。

再听歌曲时,教师依旧让
学生闭着眼睛聆听歌曲,让学生分别说说对歌曲的理解。

复听歌曲时,在已学会的前提下,闭着眼睛回想在平时生活中,自己与妈妈间的小故事。

其实学生已经完全通过多次聆听,掌握了该曲子。

“少成则若性也,习惯若自然也”。

时间长了,这些要求就会在他们大脑中留下根深蒂固的印象。

2.情境创设
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要感受的内容是多方面的。

教师通过讲述生动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有方向、有目的地聆听音乐,提出富有思考力的问题,让学生被所倾听的内容吸引,进而对其产生向往的情绪,由“要我听”转化为“我要听”。

例如《两只小山羊》、《彼得与狼》、《鳟鱼》、《音乐家贺绿汀》等,学生被精彩的故事情节吸引,在聆听过程中,结合故事情节,很好地掌握了歌曲。

四年级《摇篮曲》一课,歌曲旋律优美,学生已通过之前的音乐家小故事了解到音乐家舒伯特,因此在学习歌曲时,结合小故事,一下子就被吸引了。

第一遍初听时,教师问学生:“你感受到了什么气氛?”第二遍复听主题旋律,让学生带着“这段音乐旋律有什么特点”的问题仔细聆听;第三遍再听时,让学生轻声跟着旋律哼唱,进一步体验旋律气息悠长、起伏匀称的特点,从而将学生引入美妙的梦境中。

教师只需做必要的提示说明,让学生了解作者的意图。

学生在故事引导下,可以避免盲目、虚无的欣赏,从中受益匪浅,身临其境。

对于那些可以把内容故事化和情景化的音乐,我们加以形体动作来演绎,这样就可以丰富学生的音乐思维,提高创造能力,为学
生的自主发展开辟广阔的天地。

3.营造氛围
音乐教师要善于创造和谐和温馨的氛围,让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这样他们才能完全融入到美妙的音乐世界里。

当然,这种师生约定俗成的和谐课堂氛围,需要平时在课堂上一点一滴的积累和营造。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梦之船》的过程中,教师首先以乐启思,让学生闭着眼睛静静聆听歌曲,感受温馨甜美的旋律。

这正是学生初次接触该曲子。

其次,以不同的演唱形式,让学生感受一次二声部合唱的旋律,引导学生感受合唱这一演唱形式让梦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因为这是一首四三拍的歌曲,教师应再次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聆听曲子,并随乐律动。

第三,感受歌曲强弱规律,听音乐,师生一同随乐轻轻律动,表现四三拍摇曳感与荡漾感。

第四,复听歌曲《梦之船》,说说歌曲中的小女孩做了一个什么梦?并揭示课题。

第五,再听歌曲,听听歌曲中的情绪变化,学唱歌曲。

通过不同的聆听方法,让学生不仅体验了歌曲的节拍特点,还掌握了部分歌曲旋律。

因此,教师在接下去的歌唱教学中,减轻了部分压力。

中国有一句成语“耳濡目染”,它的意思是:听多了,看多了,自然就学会了。

日本音乐教育家铃木阵一认为:聆听的习惯和技能的发展是所有音乐教育的一致目标。

只要在音乐教学中重
视学生聆听习惯的培养,就一定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对丰富学生内心世界和健全人格起到积极作用。

只要教师在
音乐教学中,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相信孩子们一定会喜欢、会听音
乐,就能拥有音乐的耳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