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飞机材料

隐形飞机材料
隐形飞机材料

隐形飞机材料

所谓飞机隐形,并不是像中国古代神话中描绘的隐形草一样,只要拿在手中,别人就看不见了。它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尽量降低飞机被敌方雷达、红外辐射等探测系统发现和跟踪的可能性。其中吸波涂料在飞机隐形功能上起到的作用仅次于飞机的外形结构,按其功能又可分为雷达吸波涂料、红外吸波涂料、可见光吸波涂料、激光吸波涂料、声纳吸波涂料和多功能吸波涂料。目前的隐身飞机都是对雷达和红外探测具有一定的隐身性。至于光学方面,无非是通过机身尺寸,体积以及颜色的一些设计来进行,最多只是让你发现距离稍微近一点罢了。

隐形对于一般人来说都不陌生,虽然这些说法大多数来自小说和神话,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也不乏隐形的例子。比如说变色龙就能够通过改变自己的颜色来进行隐形。人们通过研究仿生学,并且应用了最新的技术和材料,终于在庞大的飞机上也实现了隐形。从原理上来说,隐形飞机的隐形并不是让我们的肉眼都看不到,它的目的是让雷达无法侦察到飞机的存在。隐形飞机在现阶段能够尽量减少或者消除雷达接收到的有用信号,虽然是最为秘密的军事机密之一,隐形技术已经受到了全世界的极大关注。让我们看看隐形飞机在设计上遵循的规律。隐形飞机最重要的两种技术是形状和材料。首先,隐形飞机的外形上避免使用大而垂直的垂直面,最好采用凹面,这样可以使散射的信号偏离力图接收它的雷达。例如,SR-71“黑鸟”飞机和B-1隐形轰炸机采用的弯曲机身;贝尔AH-1s“眼镜蛇”直升机最先采用的扁平座舱盖;在海湾战争中发挥重要的F-117A“大趋势”隐形战斗机采用的多面体技术;美国波音F-111实验机上的任务自适应机翼等。这些飞机的造型之所以较一般飞机古怪,就是因为特种的形状能够完成不同的反射功能。其次,隐形飞机采用非金属材料或者雷达吸波材料,吸收掉而不是反射掉来自雷达的能量。雷达吸波材料分两大类,一类是谐振型,一类是宽频带型。其中谐振型雷达吸波材料是为了某一频率而设计的、以磁性材料为基础、能把相消干涉和衰减结合起来的吸波材料。宽频带雷达吸波材料通常通过把碳-耗能塑料材料加到聚氨酯泡沫之类的基体中制成,它在一个相当宽的频率范围内保持有效性。把雷达吸波材料与雷达能量可以透过的刚性物质相结合,形成雷达吸波结构材料,这种材料还属于保密的吸波材料之一。运用最新的材料,隐形飞机在雷达上反射的能量几乎能够做到和一只麻雀的反射能量相同,仅仅通过雷达就想分辨出隐形飞机是非常困难的。另外,应尽量减少机身的强反射点或者说是“亮点”、发动机的噪声以及机体本身的热辐射等,因为这些方面的存在也容易“出卖”飞机的存在。例如,SR-71黑鸟飞机就采用闭合回路冷却系统,把机身的热传给燃油,或把热在大气不能充分传导的频率下散发掉。隐形飞机在现代战争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美军派出了42架F-117A隐形战斗机,出动1300余架次,投弹约2000吨,在仅占2%架次的战斗中去攻击了40%的重要战略目标,自身没有受到任何损失。随着材料技术和更新的技术的出现,隐形飞机的隐形能力会越来越强,在未来战争中的作用会越来越突出。有隐形就有反隐形,随着对隐形技术的不断了解,各个国家同时也在不断寻求反隐形的技术。虽然隐形飞机的材料和形状十分巧妙,但是还是不可避免地在雷达上会留下一点痕迹。而且,隐形飞机为了隐形,牺牲了另外的一些技术性能,比如F-117A

这种先进的战机的速度就远远低于普通的战机,而且飞行高度甚至在肉眼观察范围之内,这样地面发现成为了这种隐形战机的敌人,而且已经有通过地面火炮成功击落F-117A的战例。目前,隐形飞机从最早的美国20世纪60 年代的TR-1型飞机,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的F-117“夜鹰”隐形战斗机、F-22型先进战术战斗机和A-12“复仇者”海军舰载隐形攻击机等,隐形和反隐形的不断较量将使未来飞机的结构设计和性能进一步优化。

隐形技术是一种综合的高技术,它包括飞机和导弹的外形、动力装置、材料、涂层和燃料等方面都具有隐形特性,以达到不被敌方的雷达和红外探测器发现和捕获的目的。本文仅介绍涂层技术之一—能防止被雷达探侧导电表面的吸波涂层技术。 1.涂层结构概述为了防止在反射体(如导电表面)入射高的无线电微波技术之一,是在被防护表面增加一层高损耗介电材料,这种能吸收入射无线电微波辐射涂层的截面结构如下图所示。导电表面1复上一复合层2,该层由分散在不导电的粘结体3的导电纤维4(以前用导电薄片)所组成.这种导电纤维最好是铝,亦可以采用其他导体,如铜、铁、钢、钦、坡莫合金或石墨。纤维应切成入/2长,即探测雷达工作时,雷达频率波长的一半。该雷达波长可按下式计算; 入f一C式中f 为雷达频率;C为光速。典型的雷达波长为5厘米.每根纤维的典型直径t为10微米。预先将纤维4切成所要求的长度,并沿着纤维长表面薄薄浸涂一层高介电、低损耗材料,如未加填料的纯环氧树脂或清漆5。然后,将纤维4不规则分散在含有陶瓷、白土或石墨填料的树脂材料牢固基体3中。材料3具有高损耗正切并能够吸收大量的电磁能。

自从歼-20首次试飞被曝光以来,中国的新一代战机便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人们首先发现,不仅歼-20炫酷的外形让人眼前一亮,而且其机身一改以往颜色,变成了灰黑色。这几乎可以确定,中国新一代战机为隐形飞机。国内外分析家普遍认为,这说明中国歼-20成为继美国的F-22、俄罗斯的T-50之后的又一个隐形战机家族成员,说明中国已跻身第四代隐形飞机行列

雷达吸波涂料是目前吸波涂料的主要应用种类。雷达吸波涂料就是对雷达波具有低反射的涂料。其作用方式有两种:一是涂料吸收雷达波,转换为热能;二是当涂层厚度等于雷达波长的1/4时,通过谐振作用减少雷达波的反射。

目前,应用于飞机的雷达吸波涂料比较多,如铁氧体吸波涂料,其价格低廉,吸波能力强,应用广泛;羰基铁吸波涂料吸收能力强,应用方便,但面密度大;陶瓷吸波涂料密度低,吸波性能好;放射性同位素吸波涂料,涂层薄且轻,具有吸收频带宽、耐用性好、能承受高速空气动力等优点;导电高分子吸波涂料涂层薄且易维护,吸收频带宽。近年来,纳米吸波涂料成为吸波涂料新的亮点,其机械性能好,面密度低,是高效的宽频带吸波涂料,可以覆盖电磁波、微波和红外,并能增强腐蚀防护能力,耐候性好,涂装性能优异。另外手征吸波涂料是近几年来吸波涂料领域研究的热点,与一般吸波涂料相比,具有吸波频率高、吸收频带宽的优点,并可以通过调节旋波参量来改善吸波特性,在提高吸波性能、扩展吸波带方面具有很大潜能。

红外吸波涂料是指用于减弱武器系统红外特征的信号以达到隐形技术要求

的特殊功能涂料。红外吸波涂料的主体树脂是单组分橡胶树脂,其与过氯乙烯涂料、环氧铁红底漆、聚氨酯涂料具有良好的配套性。

可见光吸波涂料又称视频隐形技术,可以弥补雷达隐形和红外隐形的不足。它针对人的目视、照相、摄像等观测手段,通过降低飞机目标与背景之间的亮度、色度和运动的对比特征,达到降低目标被发现的概率。

据坊间猜测,中国的歼-20可能部分采用了等离子吸波涂料。等离子体吸波涂料是将放射性物质涂覆在目标上,使目标表面附近的局部空间电离,形成等离子体来吸收电磁波的能量。早在20世纪60年代,前苏联就开始了等离子体吸收电磁波性能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了等离子体的实验,重点研究等离子体在高空超声速飞行器上的潜在应用。此技术最大的特点就是不用改变装备的结构,只需利用等离子体发生器就可以实现隐身目的,且隐身效果非常好。

有意思的是,以上内容基本上是CCIN记者通过各种资料“恶补”来的。虽然吸波涂料也是涂料的一种,但当CCIN记者就此按常规采访国内涂料企业时,大部分被访者对此一无所知。显然,吸波涂料是涂料家庭中最神秘的成员,它本身就隐形了。

大国竞相开发且硕果累累

正是这个涂料家庭中的神秘成员,代表了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的实力。美、英、俄、法等军事强国无一不投入巨资加大吸波涂料的开发力度,其中美国始终居于前列。

从20世纪50年代起,美国开展了较为系统的飞机隐形技术的研究,经过20多年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隐形飞机,80年代装备部队并投入使用。美国研制的最早一款真正意义上的隐形战斗机F-117,机身表面包覆了红外与微波隐形材料,其对不同波段的电磁波有强烈的吸收能力,可以逃避雷达的监视。其后的B2轰炸机,据说机身覆盖了一层极其复杂的机身蒙皮,由300多种环氧树脂和填充材料组成。现在正在服役的F-22和F-35战斗机的隐形材料则主要来自吸波涂料。据欧洲复合材料机构消息,美国已经研究出新型耐高温吸波涂料。

近年来,纳米材料作为新一代隐形材料成为各国新宠。据报道,法国也已经研制出一种宽频隐形涂层,是由黏合剂和纳米级微填充材料构成。

据业内人士介绍,其实,国外吸波涂料的发展起初并不是用在飞机上,而是用在舰艇和陆地武器装备上。比如美国早期研制过一种防辐射涂料布,是用橡胶和塑料填充导电的鳞片状铝粉、铜粉或铁磁材料制成。这些早期材料主要通过增加厚度来提高吸波性能,一般较重,所以用于舰船和陆地武器装备。美国花费

巨资研制的纳米雷达波吸波涂料技术,可使坦克获得涂层薄、吸收率高、吸收波带宽的隐形涂层。它采用金属、铁氧体等纳米微粒与聚合物形成的复合涂层,能吸收和衰减电磁波和声波,达到电磁隐形和声隐形,有很高的军事价值。

北航隐身原理作业

作业 1.我国两种已在媒体公布的隐身战斗机是:。 2.填写下列波段代号表示的频率范围 HF: VHF: UHF: L: S: C: X: Ku: K: Ka: 3.史上成本最高的军用飞机是。 4.常规飞行器头向三大强散射源是。 5.最需要考虑声隐身的飞行器是。 6.由基本雷达距离方程,下列表示探测距离与目标RCS的公式哪个是正确的?。 (A) 1 4 11 22 R R σ σ ???? = ? ? ???? (B) 1 4 11 22 R R σ σ ???? = ? ? ???? (C) 1 2 11 22 R R σ σ ???? = ? ? ???? (D)11 22 R R σ σ ???? = ? ? ???? 7.雷达发射功率为P t,增益为G t,到目标距离为R,目标RCS为σ,雷达接收功率为P r, 推导雷达方程。 8.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积RCS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 (A)雷达与目标距离(B)接收机极化(C)目标姿态角(D)目标材料特性 9.高频区飞行器目标的头向雷达散射截面积RCS等于。 (A)目标在照射方向上的投影面积(B)目标等效理想球体的截面积 (C)目标在地面投影面积(D)飞行器进气道截面积 10.下面哪种隐身技术不用在进气道的隐身上?。 (A)吸波导流板和吸波导流环(B)口面设计成斜切形状(C)内型设计成S弯形(D)镀制导电膜 11.飞行器RCS的几何均值与算术均值相对比,下列说法哪个正确? (A)几何均值通常大于算术均值(B)算术均值通常大于几何均值(C)算术均值与几何均值基本相当(D)不确定 12.某飞行器金属模型尺寸为1米,在微波暗室用10GHz频率进行RCS测试,测试结果头向 RCS为-15dBsm。根据测试结果,下列推断哪个是正确的?。 (A)与模型外形相同的飞行器尺寸为100m时,0.1GHz下头向RCS为-5dBsm (B)与模型外形相同的飞行器尺寸为100m时,0.1GHz下头向RCS为25dBsm (C)与模型外形相同的飞行器尺寸为10m时,10GHz下头向RCS为-5dBsm (D)与模型外形相同的飞行器尺寸为10m时,10GHz下头向RCS为25dBsm 13.对于歼击机的隐身改装,应优先考虑何种信号的减缩?。 (A)声(B)红外(C)电磁(D)磁 14.依散射机理而言,下述飞行器表面散射源哪种不属于腔体散射源?。(A)进气道(B)座舱(C)尾喷管(D)机身

美国B-2隐形飞机

隐形飞机的技术原理是什么(图) B-2隐形轰炸机 F-117战斗轰炸机 第一次听到隐形飞机的人一定会认为,隐形飞机就是让我们看不见的飞机,其实不然,隐形飞机只是不能让雷达发现。如何不被雷达发现?这得从其技术原理说起。雷达的测量方法是先发出高频电磁波,当有物体存在时,物体会把这个电磁波反射回去。雷达设有接收装置,再根据物体的回波就可以发现物体。在飞机研制过程中设法降低雷达的可探测性,使之不易被敌方的雷达等防空探测器早期发现,从而实施拦截、跟踪和攻击。当前,关于

隐形飞机的研究重点是雷达隐身技术和外形隐身技术,主要通过降低飞机的电磁回波、红外光波和声波这些可探测特征使其隐身。 雷达是利用无线电波发现目标,并测定其位置的设备。由于无线电波具有恒速、定向传播的规律,因此,当雷达波碰到飞行目标如飞机、导弹等时,一部分雷达波便会反射回来,根据反射雷达波的时间和方位便可以计算出飞行目标的位置。由此可见,飞机要想不被雷达发现,除了超低空飞行避开雷达波的探测范围外,就得想办法降低对雷达波的反射,使反射雷达波弱到敌人无法辨别的地步。有一个衡量飞行器雷达回波强弱的物理量:雷达散射截面积(缩写为RCS),是指飞机对雷达波的有效反射面积,雷达隐身的方法便是采用各种手段来减小飞机的RCS。例如美国的B-52轰炸机的RCS大于100平方米,很容易被雷达发现,而与其同类的采用了隐身技术的轰炸机B-2的RCS约为0.01 平方米,一般雷达很难探测到它。 目前,用来减少飞机RCS的主要途径有两种:一是改变飞机的外形和结构,二是采用吸收雷达波的涂敷材料和结构材料。 为了使飞机达到低可探测性,隐形飞机在外形设计上采用了非常规布局,消除小于或等于90°的外形夹角,发动机进气口置于机身背部或机翼上面,采用矩形设计并朝上翻。两个垂直尾翼均向外斜置,机身与机翼融为一体,使飞机对所有雷达波形成球

中国天眼-FAST资料

观天巨眼--FAST 一、什么是FAST FAST口径50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英文全称为(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简称FAST,位于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大窝凼的喀斯特洼坑中。 ①它是我国自主知识产权 ②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望远镜 ③比德国波恩100米望远镜灵敏度高10倍 ④比美国阿雷西博350米望远镜综合性高10倍 ⑤它将在未来至少20年领先世界 被誉为“中国天眼”,由我国天文学家南仁东于1994年提出构想,历时22年建成,于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是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主导建设,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 为什么选址在大窝凼(dang) 影响射电望远镜的因素由几个 一是口径大小。射电望远镜,跟接收卫星信号的天线锅类似,通过锅的反射聚焦,把几平方米到几千平方米的信号聚拢到一点上。“用过‘锅盖天线’的人知道,锅盖口径越大,电视画面也越清晰。对于射电望远镜来说,口径越大看得越远。全世界的射电天文学家都追求建造更大口径的‘锅盖’,以提高

射电望远镜灵敏度。”王枫说,简而言之,就是“锅”越大,“阅读”到宇宙深处的信息就越多。 二是地形及施工影响。大家可能会觉得,为什么我们要做深山里做‘天眼’,是不是在其他地方挖一个坑也可以。但如果是人工挖的坑,一下雨就变成水库了”,而利用天然的喀斯特地貌非常有利于排水,另外如果不选择天然的直接开挖的话抛开建造时间不说,挖掘类似大小的至少耗资60亿。 三是电磁环境。因为射电望远镜是“被动地”接受从宇宙深处来的电磁波,没有辐射,没有污染,没有噪声。因此他要求周围的电磁环境要求非常高。周边严禁设置、使用无线电台(站);严禁建设(使用)产生辐射电磁波的设施,其中就包括手机、电视机、微波炉、电磁炉等。“禁止携带相机、手机、手表、充电器等电子产品进入景区。”)(所以想去天眼旅游发朋友圈的朋友要失望了) 为此早在2013年,省人民政府就以省长令的形式发布了《省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电磁波宁静区保护办法》,规定以射电望远镜台址为圆心、半径5公里的区域为核心区,5至30公里的环带为协调区,其中5至10公里的环带为中间区,10至30公里的环带为边远区。2016年9月颁布实施的《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

红外隐身原理及其应用技术

课程(论文)题目:红外隐身原理及其应用技术 内容: 1 背景 光电隐身技术可分为可见光隐身、红外隐身和激光隐身三大类。光电隐身起源于可见光隐身,成熟于红外隐身,发展于激光隐身。而现代红外隐身技术经历了探索时期(2 0世纪60年代以前)、技术全面发展时期(20世纪60~70 年代)和应用时期(20世纪80年代至今)。红外隐身技术于20世纪70年代末基本完成了基础研究和先期开发工作,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已由基础理论研究阶段进入实用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外陆海空三军研制的新式武器已经广泛采用了红外隐身技术。 红外隐身技术通过降低或改变目标的红外辐射特征,实现对目标的低可探测性。这可通过改进结构设计和应用红外物理原理来衰减、吸收目标的红外辐射能量,使红外探测设备难以探测到目标。 2 红外隐身原理 概述 从红外物理学可知, 物体红外辐射能量由斯蒂芬-玻耳兹曼定律决定: 式中W——物体的总辐射出射度; σ——玻耳兹曼常数; ε——物体的发射率; T——物体的绝对温度。 温度相同的物体,由于发射率的不同,在红外探测器上会显示出不同的红外图像。鉴于一般军事目标的辐射都强于背景,所以采用低发射率的涂料可显著降低目标的红外辐射能量。另一方面,为降低目标表面的温度,红外伪装涂料在可见光和近红外还具有较低的太阳能吸收率和一定的隔热能力,以使目标表面的温度尽可能接近背景的温度,从而降低目标和背景的辐射对比度,减小目标的被探测概率。 红外侦察系统能探测目标的最大距离R为: 式中J——目标的辐射强度; ——大气透过率; N A——光学系统的数值孔径; ——探测器的探测率; ω——瞬时视场; ——系统带宽; ——信号电平; ——噪声电平。 红外隐身的主要目的是减少公式中第一项的各项取值,也就是说,目标的红外隐身应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改变目标的红外辐射特性,即改变目标表面的发射率;二是降低目标的红外辐射强度,即通常所说的热抑制技术;三是调节红外辐射的传播途径(包括光谱转换技术)。 改变目标红外辐射特性采用的技术 (1) 改变红外辐射波段改变红外辐射波段,一是使目标的红外辐射波段处于红外探测器的响

航空航天概论作业

《航空航天概论》作业 第一章:航空航天发展史 1、航天飞机是属于航空器还是航天器? 2、美国航空航天总署(NASA)用中国人名命名的月环山叫_________。 3、中国古代的孔明灯是________航空器的鼻祖。 4、第一个坐气球离开地面升入空中的人是哪个国家的? 5、巨型飞艇一次灾难性事故,它名叫_______。 6、重于空气的飞行器成功升空,得益于蒸汽机的出现。对吗? 7、第一次成功飞越英吉利海峡的人是________。 8、中国航空史上第一人叫_______。 9、二战后期,螺旋桨飞机最快速度达到了_______千米/小时。 10、涡轮喷气发动机是那个国家的工程师发明的? 11、第一种实用的喷气式战斗机是______。 12、第一次突破音障的人名叫________,他驾驶的飞机叫_______. 13、遇到“热障”的飞机叫________ 14、第三代战斗机的主要代表是_________ 15、隐形飞机的主要代表是________ 16、第四代战斗机的“4S”特性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柏林大空运的有名的运输机是_______。 18、驼峰航线要翻越的山脉是________。 19、第一种涡轮喷气发动机的客机是________。 20、“协和号”客机能够以几倍音速飞行? 21、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客机是_______。 22、“中国空军美国航空志愿队”又名________。 23、新中国第一架飞机诞生在哪个城市? 24、中国第一种超音速战斗机是______。 25、洪都生产的“强五”飞机的总设计师是_______。 26、我国最强悍的武装直升机是______, 在哪个城市生产的? 27、历史上第一种弹道导弹是德国的______。 28、第一个宇航员是____年升空的,名叫_______。 29、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年份是_____。宇航员是_______。 30、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_______年升空的。 31、中国的“嫦娥之父”探月首席科学家是________。 32、中国第一位宇航员是_______。 33、中的月球车叫______。 34、美国航空航天总署的英文缩写是______。 35、第一架升空的航天飞机的名叫_______。 第二章飞行原理 36、在对流层层里,平均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______度。 37、平流层也称为同温层,平均温度恒定在零下______度。 38、海平面的音速是_______米/秒。

图文详解:对比中美四款隐身战机

图文详解:对比中美四款隐身战机 隐身战机百科 隐形战斗机是通过机身涂上一层高效吸收电波的物质,造成雷达无法追踪的效果,而还有一种要比涂上一层高效吸收电波的物质还要好的隐形办法,等离子(还在研制),但是只靠涂吸收电波的物质也是达不到很好的效果的,还要在飞机的气动布局上做修改,要使飞机的平面反射面积尽量的小,同时还要对发动机的红外辐射做简化处理,隐形飞机要从很多方面下手才能达到隐形的效果。 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网友收集了中美四款隐身战机同比例模型,放在一起比较能明显看出个头差距。 歼20是四款战机里个头最大的,这可能与鸭翼布局和中国国土防空需求相关,此外发动机的长短和布局对战机尺寸也有较大影响。 歼-20(英文:Chengdu J-20,英文绰号:Fire Fang,译文:火獠牙/火牙/焰齿)是中航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研制的一款第四代双发重型隐形战斗机,用于接替歼-10、歼-11等第三代空中优势战机,首架工程验证机于2011年1月11日在成都实现首飞。 该机未来将担负中国对空、对海的主权维护任务。目前该机已经进入量产交付和试用磨合阶段,预计将于2017年正式服役,并在2020年左右逐步形成强大战斗力。 歼-20采用了单座、双发、全动双垂尾、DSI鼓包式进气道、上反鸭翼带尖拱边条的鸭式气动布局。机头、机身呈菱形,垂直尾翼向外倾斜,起落架舱门为锯齿边设计,机身以高亮银灰色涂装(原型机为深墨色)。侧弹舱采用创新结构,可将导弹发射挂架预先封闭于外侧,同时配备中国国内最先进的新型空空导弹。 2016年11月1日,歼-20身披割裂迷彩涂装参加珠海航展并首次对外进行双飞展示。 美军F-22作为空优战机设计,属于标杆型战机,但也面临用途单一的瓶颈问题,目前正

隐形飞机的材料

所谓材料技术,就是采用吸波材料,使飞机不反射或少反射雷达波,降低其RCS,“迷盲”对方雷达,从而提高飞机的生存能力和突防能力。这里所说的吸波材料是靠雷达波在材料中感生的传导电流,产生磁损耗或电损耗,以衰减雷达波,进而减少目标的RCs。这些材料包括铅铁金属粉、不锈钢纤维、石墨粉、铝箔、炭黑、陶瓷电解质和铁氧体等,它们可以以添加剂的形式引入飞机的表面涂层中,也可以直接加入到橡胶、树脂等高分子粘合剂中,制成具有隐身性能的复合材料板材或飞机结构。据报道,美国F-117A飞机的表皮涂层中就使用了至少6种以上的吸波材料;而B-2隐形轰炸机的机身和机翼则都直接采用了吸波材料结构。所谓阻抗加载技术,就是根据电磁波干涉原理,产生以附加波来抵消入射波,以实现隐身的一种技术。最常见的一种方法是在机身上适当地“开口子”或“拉槽”,人为地产生一些“谐振腔”,这些谐振腔会在入射波的激励下自动产生以抵消入射波的附加波:另一种做法是通过飞机内部的专门装置来产生附加波,该附加波的空间分布与飞机周围散射(反射)电磁波的分布相同,幅值相等,但相位相反,因而附加波和散射电磁波可以相互抵消。等离子体是由电子、正负离子、中性气体分子和原子等粒子混合而成的物质。是继固体、液体、气体三种形态之后的第四态物质。等离子可以通过专门的等离子体发生器来产生,也可以通过物体表面涂敷放射性同位素来产生。不管何种产生方式,只要飞机表面形成一层具有足够电离密度和厚度的等离子体,雷达辐射的电磁辐射就会有一部分被等离子体吸收,另一部分则在等离子体层中发生绕射,或改变传输方向,而不产生有效反射。这就是所谓的等离子体隐身技术。近年来,等离子体隐身技术在俄、美等国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了对付性能越来越高的雷达侦察系统,除了上述几种技术以外,最近两年,一种被称作“电子隐身”的反雷达探测技术也应运而生。该技术通过减少飞机上的无线电设备、减小电缆的电磁辐射、对机载电子设备进行屏蔽等办法,来抑制飞机本身的电磁辐射,降低被雷达侦察到的概率。采用这种技术的有美国的第四代战机F-22等。红外隐身技术,降低飞机热辐射发动机尾喷管、尾气和飞机表面气动加热是现代作战飞机的三大热辐射源。这些热辐射源产生的热(红外)辐射常常使得飞机很容易被红外探测系统发现,或者被红外制导导弹“盯梢”,从而给飞机招来灭顶之灾。红外隐身技术的实质就是想方设法降低飞机的热辐射,减小飞机与背景之间的温差,使红外探测系统看不见或看不清。现代飞机喷气发动机尾喷管排气的温度大约在1000℃左右,是飞机上最强的热辐射源。降低尾喷管热辐射的根本措施是降低发动机的排气温度。为此,飞机可以采用一种所谓的矩形二元尾喷管,加大尾喷管和冷空气的接触面,以利于尾喷管散热以及燃气射流与冷空气的混合,.降低红外幅射。这种技术已经应用在美国的F—117A、F-22战斗机和B-2隐形轰炸机上。除了使用矩形二元尾喷管外,有效控制发动机加力(飞机在使用涡轮喷气发动机或涡轮风扇发动机后面的加力燃烧室所获得的附加推力,加力能提高飞机航速)也可降低飞机尾喷口的热辐射。飞行员在使用飞机发动机加力时,高温燃气中普遍缺氧,加力燃料室中喷出的油料不能充分燃烧,常常随燃气射流排到大气中去。剩余燃料遇到充足的氧气后会继续燃烧,形成高温尾焰,其红外特征异常明显。因此,可以考虑使用不带加力燃烧室的涡扇发动机,如,美国的F-117A、B-2隐形等离子体隐身技术在俄、美等国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了对付性能越来越高的雷达侦察系统,除了上述几种技术以外,最近两年,一种被称作“电子隐身”的反雷达探测技术也应运而生。该技术通过减少飞机上的无线电设备、减小电缆的电磁辐射、对机载电子设备进行屏蔽等办法,来抑制飞机本身的电磁辐射,降低被雷达侦察到的概率。采用这种技术的有美国的第四代战机F-22等。红外隐身技术,降低飞机热辐射发动机尾喷管、尾气和飞机表面气动加热是现代作战飞机的三大热辐射源。这些热辐射源产生的热(红外)辐射常常使得飞机很容易被红外探测系统发现,或者被红外制导导弹“盯梢”,从而给飞机招来灭顶之灾。红外隐身技术的实质就是想方设法降低飞机的热辐射,减小飞机与背景之间的温差,使红外探测系统看不见或看不清。现代飞机喷气发动机尾喷管排气的温度大约在1000℃左右,是飞机上最强的热辐射源。降低尾喷

未来的家乡作文

未来的家乡作文 我的家乡在荆门,这是一座美丽的山城。 未来家乡的山被茂密的森林覆盖,到处郁郁葱葱,密密层层,看不见一丁点裸露的土地,绿色绕城,城在绿中。茂密的森林不仅给我们挡住了风沙,还为我们输送了大量的氧气,让我们生活在空气清新的环境里。 未来家乡的污水经过处理排放出来,竹皮河的水更加清澈,整条河象玉带穿城而过,两岸是人们休闲。散步。健身的好地方。 未来家乡城区高楼林立,街道宽阔整洁,绿树成阴;花坛里种着各种各样的花争奇斗艳;各种电动汽车。太阳能汽车来来往往,川流不息。各种各样的人行天桥像彩虹一样横跨在街道上,使城市更加美丽壮观。 街道上的人们更加文明,没有吸烟,也没有大声喧哗;买东西的人们不再用塑料袋,而是用环保纸袋和布袋;人们不再乱扔垃圾,而是分类扔入垃圾箱。 未来的家乡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人们更加文明幸福地生活工作在这座美丽的城市里。 人们常说诸葛亮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有未卜先知的本领,但2021年的世界将会怎样,他能猜测吗?未来的世界变化多端。在2021年的时候,也许人们已经可以上天入地来去自如,那我们一起去看看2021年我的家乡吧。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在短短的13年里,我的家乡已焕然一新,成了个物产丰富的小“香港”。在这个繁华的都市里有奇怪的楼房,丰富的水果,奇异的交通工具,美丽的服装…… 看,这些左右倾斜的楼房,让人看得胆战心惊,有一种排山倒海的气势,其中有一座闻名世界的楼房——亚得斯邻,这座楼高达3000米,斜着插入云霄,在楼顶上开展了娱乐活动,既惊险又刺激。 家乡的水果更是别具风味让人流涎三尺:经过农业专家的刻苦研究,炼出了许多奇异的种子,结出来的果子更是色彩缤纷味道香甜,有紫色的兰苹,黑色的香梨,白色的凤桔……它们不但不含任何化学物质,还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让人既饱口福又补身子。 在我的家乡不见一辆车马,只有来回穿梭的影,那是这里的交通工具——光速机。它可以在水上行走,在天上飞行,在地上驾驶,我们不必担心会出现什么交通事故,因为这种光速机可自动辨别方向,不会撞上任何东西,这使人们出行更方便了。 2021年,家乡的变化不可言喻。未来的世界如此美好,何不趁青春年少努力学习,将来一展身手让梦想变为现实?

我国探测隐形飞机新雷达研制成功

真假?中国新研制雷达将使隐形战机走下神坛!2010-09-07 15:37:29.0 空间物理学主要研究地球 20-30 公里高度直到太阳大气这一广阔的日 地空间环境中的基本物理过程。武汉大学是我国最早开展电离层及电波传播研究和教学的单位。1981年,武汉大学空间物理学被批准为我国首批博士学位授权点之一,1988年被确定为国家级重点学科,1997年,经论证进入“211 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总投入强度达1335万元。主要研究方向:电离层与磁层研究、中高层大气环境及其电磁波诊断方法、日地系统扰动传播及空间天气预测等。 空间物理监测学是们很复杂的学问,它的研究监测范围则按其监测对象大致可以分为中层大气、高层大气、电离层、磁层、日球、宇宙线监测等。在这里笔者不想多说,为了简单明了的让军事迷们明白,我就简单说明下高速战机在空间物理场中引发的一系列物理变化。飞机在空中飞行时高速的,在飞行中会引起空气涡流、空气压力变化、空气带电离子变化、水蒸气变化、红外辐射等一系列的空间场景变化,这种变化是很剧烈的,能监测到这种变化的物理现象,就能监测到任何飞机的行踪,当然,这也是很困难的。最早的空间物理场监测手段,就是红外监测,红外雷达可以归纳到这一类,但红外监测飞机具有局限性,就是监测距离一般都比较短,大多在50公里以内。现在第四代战机又加装了红外抑制技术,并采取了多种红外诱导手段,使监测能力大打折扣。广大军事迷们都会在歼11的图片上看到驾驶舱前面有一个圆形的突出物体,它就是歼11的红外线探测雷达,它能够探测到40公里以外的空中100W的红外能量体,拿军方的话来说,就是在40公里的位置上发现第三代战机(如F16)喷气热能量,由于F22等四代战机采用了红外抑制技术,发现距离最远大概是20公里。 如果想让隐形战机现身,空气水蒸气电离子监测是最有效的手段。喷气战机在空中飞行,机身会和大气剧烈摩擦,从而使周边空气分子和水蒸气分子带电,在空中形成一个彗星型的电离子带,如水面舰艇行驶留下的尾流现象。能监测到这个空间电离子带,任何战斗飞机也无法躲避被追踪的命运。我国最早于2002年开始研制空间电离子监测雷达,当时的用途是用来进行天气监测,监测空气中带电的云团,来给未来战场提供准确的天气情报。云团是怎样带电的,这个大家都很清楚,我这里也不需要进行介绍。空间电离子监测是项复杂的技术,工作原理就是发射一定频率的电磁脉冲波,电磁脉冲波与空间电离子相撞,产生新的放电现象,再用高精度接收器接收放电现象产生的电波。2004年我国第一台实验性空间电离子监测天气预报雷达研究成功,在计算机等新技术的支持下,我国又于2008年设计出两坐标空间电离子监测天气预报雷达。2008年9月,新的两坐标空间电离子监测天气预报雷达在东南沿海测试过程中,无意发现了几个扫帚型电离子带,电离子带的快速移动引起在场科技人员的极大兴趣,后经望眼镜观测,是我国海军航空兵的某战机中队在实验区域做飞行训练。消息传到军委后引起极大的震动,在10月份就下达了军用空间三坐标电离子监测雷达的命令,要求在2012年以前研制成功并装备部队。 然而,空间电离子监测雷达的研制却影响到了我国第四代战机的进度,因为以前的隐身设计理念面临全面落伍的危险,沈阳飞机研究所于2009年对我国F-XX第四代机设计方案进行重新修整,可以确定的是,新的第四代战机外形绝对不是美国F22那样的,也不要用F22 战机所具有的技术特征来衡量我国的F-XX第四代机。 我国在空间物理场监测方面研究目前是走在世界最前沿的,并世界首次破解了“音障空气蒸气锥”现象,这得益于我国科学家的辛勤努力。“音障空气蒸气锥”现象,比较专业的军迷都

飞机隐身技术

飞机隐身技术 隐身飞机自诞生以来,就一直受到各国的广泛关注,各个国家也开始启动了自己的隐身飞机的研发项目,其中包括,德国的“萤火虫”隐身飞机计划,俄罗斯的S-37等,以及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美国开发的第一,第二,第三代隐身飞机。第一代以F-117和夭折的A-12为代表,F- 117A首次用于实战是在1989年12月了美国对巴拿马的军事行动,遂行轰炸任务,取得巨大成功。这让隐身飞机被各国所重视。 飞机隐身技术包括雷达隐身技术、红外隐身技术、电子隐身技术、可见光隐身技术、声波隐身技术、电磁隐身技术等,由于现代防空体系中最为重要、使用最广、发展最快的探测器是雷达,因此,雷达隐身技术成为最主要的隐身技术。雷达隐身技术的核心就是降低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积(RCS)。目前可采取的RCS减缩手段主要包括外形隐身技术、材料隐身技术及对消技术和等离子体隐身技术。 1 外形隐身技术 外形隐身技术就是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设计军用目标各部件和整机的外形,使它的RCS 最小,主要理论依据来自目标各部件的电磁散射机理[4],目前采用的主要措施有:①采用翼身融合体,全埋式座舱和半埋式发动机,使机翼与机身、座舱与机身平滑过渡,融为一体; ②机翼采用飞翼、带圆钝前缘的V型大三角翼、低置三角翼、平底翼融合体以及活动翼结构等;③努力减少飞机表面能造成散射的突起物、取消一切外挂武器和吊舱,将外挂设备全部置于机内;④借助机身遮挡强的散射源,将发动机进气口设在机身背部,进气道采用锯齿形; ⑤座舱盖镀上金属镀膜,使雷达波不能透射入座舱内部;⑥采用倾斜双垂尾或V型尾翼;⑦采用尖形鼻锥;⑧改进天线罩,采用可收放天线等等。 2 材料隐身技术 材料隐身技术就是采用能吸收或透过雷达波的涂料或复合材料,使雷达波有来无回、多来少回。目前主要使用的是雷达吸波材料,此类材料可将雷达波能量转化为其他形式运动的能量,并通过该运动的耗散作用转化为热能。美国的B- 2A、F- 117A和F- 22等隐身飞机均在金属蒙皮、机翼前后缘、垂尾和进气道等强回波部位大量使用吸波材料来减小RCS。 雷达吸波材料多种多样,其中包括非共振磁性雷达吸波材料和共振雷达吸波材料。由非共振磁性雷达吸波材料制造的涂料含铁酸盐粒子可将轰炸机表面“吸收”的雷达波作为热量散发掉,这种材料可降低雷达的“可见度”,并可在一个宽广的雷达波频率范围内使用。共振雷达吸波材料则只在一个很窄的频率范围内有效,不过只要雷达波频率在该材料的设计范围内,它的效率就非常高。经计算,这种材料的厚度与雷达波的波长一致时,就能像被“调谐”了一样可吸收特定频率范围的信号。 隐身材料除以上两种还包括手性材料;纳米隐身材料;导电高聚物材料;多晶铁纤维吸收剂;智能型隐身材料。 而在复合材料中,通常有一相为连续相,称为基体;另一相为分散相,称为增强材料。纳米功能复合材料是指由2种或2种以上的物理或化学性质不同的物质组合而成的一种多相固体材料,其中至少有一种在一维方向是处于纳米级的微粒、晶粒、薄膜或纤维。这种纳米级的微粒、晶粒、薄膜或纤维必须具有与普通大尺寸物质所不同的奇特性质,而由这些物质组成的复合材料通常称之为纳米复合材料。这种复合材料由于具有某些奇特功能,因此又称之为纳米功能复合材料。纳米吸波复合材料是指能吸收投射到它表面的电磁波能量,并通过材料的介质损耗使电磁波能量转变成热能或其他形式能量的一类纳米功能复合材料。其特性是纳米复合材料的界面组元所占比例大,颗粒表面原子比例高,不饱和键和悬挂键增多。大量悬挂键的存在使界面极化,吸收频带展宽。高的比表面积造成多重散射。纳米材料的量子尺寸效应使电子的能级分裂,而分裂的能级间距正处于微波的能量范围,为纳米材料创造了

隐身技术的物理原理及其应用

隐身技术的物理原理及其应用 段改丽 李爱玲 李 军 (西安陆军学院 陕西 710108) 隐身技术又称隐形技术,是物理学中流体动力学、材料科学、电子学、光学、声学等学科技术的交叉应用技术,是传统伪装技术走向高技术化的发展和延伸。利用隐身技术可以大大降低武器等目标的信号特征,使其难以被发现、识别、跟踪和攻击。在现代军事侦察中,往往是多种技术侦察手段并用,因此在反侦察的隐身技术中也要针锋相对地同时采用多种隐身方法。 一、隐身技术的分类 隐身技术按其物理学基础可分为无源隐身技术和有源隐身技术两类。 所谓无源隐身技术,从物理学的观点来看,就是根据波的反射和吸收规律,在目标上采用吸波材料和透波材料,以吸收或减弱对方侦察系统的回波能量;根据波的反射规律,改变武器装备的外形与结构,使目标的反射波偏离对方探测系统的作用范围,从而使对方的各种探测系统不能发现或发现概率降低。 有源隐身技术就是设置新的波源,发射各种波束(如电磁波、声波等)来迷惑、干扰或抵消对方探测系统的工作波束,以达到隐蔽己方的目标。例如施放光弹或电子干扰波使对方的光电探测系统迷盲,施放电子诱饵使对方的探测系统跟踪假目标等。这类技术靠加强而不是减弱目标的可探测信息特征来达到目标隐身的目标。 二、隐身技术的物理原理 由于波的共同特点,有时采用一种技术措施,可对几种侦察波同时起到隐身效果。然而,由于各种波有其自身的物理特性,因此也要根据具体情况相应采取一些不同的隐身技术措施。常用的隐身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雷达波隐身技术的物理原理 “雷达”这个术语大家都很熟悉,它是由“无线电探测和测距”这一短语派生出来的。雷达波实际上是天线发射的波长在微波波段的电磁波。发动机将雷达波束朝某个方向定向发射,目标就会把雷达波反射到雷达接收器上。由于目标的性质不同,所以会产生强弱不同的反射信号,雷达就是靠接收被目标反射的电磁波信号发现目标的。波的反射定律指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若入射角等于零,则反射角也等于零。因此,只有当雷达电磁波的方向垂直于目标表面时,被反射的电磁波才能按原方向返回,这时雷达才能接收到较强的回波;而以其他角度射向目标表面的雷达电磁波都会被反射到别处,即发生散射效应。如果目标的表面能使雷达发射来的电磁波被散射或被吸收,就可大大减小被对方雷达发现的概率,从而达到“隐身”的目的。雷达隐身技术就是依照这而发展起来的。一般飞机的整体布局为圆形机身、平面机翼和垂直机翼,三者之间有明显的分界。根据电磁波所遵循的传播规律,当电磁波入射到物体的直角表面处,容易形成多次反射,而产生角反射器效应,反射雷达波很强。而隐身飞机在总体外形上采用多面、多锥体和飞翼式布置及燕尾形尾翼的设计,把机身与机翼融为一体,从而达到了隐身的目的。例如,美国的F2117A隐身战斗机外表光滑且无外挂装置,武器都装在弹舱内。 (二)可见光隐身技术的物理原理 根据物理学原理可知,在可见光范围内,探测系统的探测效果决定于目标与背景之间的亮度、色度、运动这三个视觉信息参数的对比特征,其中目标与背景之间的亮度比是最重要的。如果目标的结构体和表面的反射光,发动机喷口的喷焰和烟迹,灯光及照明光等,与背景亮度的对比度较大,容易被发现。因此,可见光隐身技术就是通过改变目标与背景之间的亮度、色度等的对比特征,来降低对方可见光探测系统的探测概率,从而达到隐身的目的。比如将飞机曲面外形的座舱罩改变为平板或近似平板外形的座舱罩,以减小太阳光反射的角度范围和光学探测器瞄准、跟踪的时间;在目标表面涂敷与周围色彩类同的颜色或加伪装网,以使目标与背景的亮度和色度相当。比如战士的“迷彩装”,炮车外面的“伪装网”等,都是可见光隐身技术中的一种。 (三)红外隐身技术的物理原理 随着红外侦察、探测、制导和热成像处理技术的 · 7 3 · 16卷1期(总91期)

改变世界物理学论文

物理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隐形飞机 【摘要】物理的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基石,可以说社会的每一次巨大的进步都是在物 理学发展的基础上完成的,它涉及到人类发展的各个领域,没有物理学的发展就没有人类社 会和文明的巨大进步。人们通过研究仿生学,并且应用了最新的技术和材料,终于在庞大的 飞机上也实现了隐形。它的目的是让雷达无法侦察到飞机的存在。隐形飞机在现阶段能够尽 量减少或者消除雷达接收到的有用,虽然是最为秘密的军事机密之一,隐形技术已经受到 了全世界的极大关注。 【关键词】物理学;人类社会;雷达;隐形技术;隐形飞机 一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一是部改造自然的历史,每一次大的技术变革乃至社会变革都有其物理方面的成因,物理在其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物理学在整个科学体系中占有先导和表征的地位,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力量。物理学的发展,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物理学更成为高新技术的基础。 物理学的发展引发了一次又一次的产业革命,推动着社会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可以说社会的每一次大的进步都与物理学的发展紧密相连。18世纪中叶,瓦特在热学发展的基础上发明并改进了蒸汽机。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促成了手工业向机械化的大生产的转变,并使陆上和海上的大规模的长途运输成为可能,大大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古人云:一日千里。火车、飞机的使用使每一个地球人实现了“一日千里”甚至日行万里的梦想。蒸汽机的使用是第一次产业革命。1840年,法拉弟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逐渐形成了完整的电磁场理论。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电力工业,使人类进入电气化的时代,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家想想现在使用的电灯、电话、电视、微机等一切的电力设施就能体会了。这是第二次产业革命。20世纪70年代,微观物理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开创了微电子工业,使世界开始进入了以电子计算机应用为特征的信息时代。这是第三次产业革命。以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创立为标志的物理学革命,不仅导致了人类宇宙观的重大转变,诱发或促进了整个自然科学的变革,而且带来了人类社会空前的技术进步,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物理学一方面把人类的视野扩展到150亿光年的遥远的宇宙空间,用“宇宙大爆炸”的学说,解释了大尺度的宇宙现象。另一方面又把人类的视线一步又一步地引进

飞机的隐身措施

飞机的隐身研究及措施 隐形对于一般人来说都不陌生,虽然这些说法大多数来自小说和神话,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也不乏隐形的例子。比如说变色龙就能够通过改变自己的颜色来进行隐形。人们通过研究仿生学,并且应用了最新的技术和材料,终于在庞大的飞机上也实现了隐形。从原理上来说,隐形飞机的隐形并不是让我们的肉眼都看不到,它的目的是让雷达无法侦察到飞机的存在。隐形飞机在现阶段能够尽量减少或者消除雷达接收到的有用信号,虽然是最为秘密的军事机密之一,隐形技术已经受到了全世界的极大关注。 一.飞机的隐身研究 隐身技术定义是:在飞机研制过程中设法降低其可探测性,使之不易被敌方发现、跟踪和攻击的专门技术,当前的研究重点是雷达隐身技术和外形隐身技术。简言之,隐身就是使敌方的各种探测系统(如雷达等)发现不了己方的飞机,无法实施拦截和攻击。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便开始使用隐身技术来减少飞机被敌方雷达发现的可能。雷达隐身技术避开雷达是实现隐身的关键。雷达隐身技术是怎样实现的呢?首先我们得分析雷达的工作方式,雷达是利用无线电波发现目标,并测定其位置的设备。由于无线电波具有恒速、定向传播的规律,因此,当雷达波碰到飞行目标飞机、导弹等时,一部分雷达波便会反射回来,根据反射雷达波的时间和方位便可以计算出飞行目标的位置。由此可见,飞机要想不被雷达发现,除了超低空飞行避开雷达波的探测范围外,就得想办法降低对雷达波的反射,使反射雷达波弱到敌人无法辨别的地步。衡量飞行器雷达回波强弱的物理量为雷达散射截面积(英文名称RadarCross-Section,缩写为RCS),是指飞机对雷达波的有效反射面积,雷达隐身的方法便是采用各种手段来减小飞机的RCS。例如美国的B-52轰炸机的RCS大于100平方米,很容易被雷达发现,而与其同类的采用了隐身技术的轰炸机B-2的RCS约为0.01平方米,一般雷达很难探测到它。 二.飞机的隐身措施 1.可见光隐身(运用隐蔽色降低肉眼可视度。) 最早的隐身----迷彩是一种光学隐身。在飞机的表面涂抹各种保护迷彩和

新型浮空器浮空原理(图文)23-1

新型浮空器浮空原理 ——飞碟原理 程翔宇1张燕2 (1.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38研究所合肥 230031; 2.安徽水利水电技术学院合肥) (版权申明:本文原创,如若转载,请保证文章和作者信息的完整性) 摘要:文章通过飞碟的外在表现,推理出飞碟的工作机制和飞行原理。从大部分目击者所反映的关于飞碟的外在表现来看,有关飞碟的飞行特征,基本上可以通过这样一种飞碟原理解释得通。单从目前情况看,本文所阐述的飞碟原理,近乎完美。但是,如果让这个飞碟原理投入真实应用,仍然存在一个重要的问题需要解决,那就是强磁场的产生问题。幸好理论上已经有了解决的方案。 关键词:UFO 飞碟原理电场磁场电磁场 New-Style Levitron Levitation Theory ——Flying Saucer Principle Cheng Xiang-Yu1 Zhang Yan2 (1.CETC38, Hefei, China, 230031; 2.Anhui Technical Colleg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electric Power, Hefei, China, 230031) Abstract:The working mechanism and flight principle of Flying Saucer are inferred from external manifestations of UFO. By the external manifestations of the flying saucer from witnesses and the fligh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lying saucer, its flight principle can be explained basically through this kind of flying saucer principle. This principle of flying saucer in this paper is almost perfect. But, if this principle of flying saucer is applied to actual life, there is still an important problem to be resolved. The problem is how to produce the super strong magnetic field. Fortunately, there has been a solution in theory. Keywords: UFO, Flying saucer principles, Electric field, Magnetic field, Electromagnetic field 1 引言 根据大量的UFO资料,人们猜测飞碟是一种电和磁相结合的产物。在诸多的UFO事件中,当事人能感知作用到身体上的无形强大作用力,飞碟产生的电磁场扰乱飞碟周围通讯器材和电器,使其失灵。UFO(本文所指,均为狭义UFO)周围有极高的电场所激发的等离子状态的空气,走近飞碟能感觉到强大的场力,闻到刺鼻的臭氧气味。 飞碟的飞行原理是什么,它是怎样做到可以在空间环境下自由飞行的,是我们想要搞清楚的问题。根据飞碟在地球大气层中的飞行特征,在研究飞碟原理之前,不妨推理,当飞碟在悬浮工作时,周围是基本真空的。在远离飞碟本体一点距离处,也就是在周围真空层的外面,包围有一层等离子体,这层等离子体是一层被强大电压加载而受电离的空气。由于这层等离子体的包裹,飞碟能够逃避某些频段雷达的视野。等离子体技术也正是俄罗斯正在研制的等离子隐形飞机的隐身原理。

小升初六年级 说明文阅读理解 真题练习-隐形飞机

小升初六年级说明文阅读理解真题练习 ①我是一架隐形飞机。“隐形”的意思不是 不被看见,而是很难被发现,这种能力在现代 军事中很重要。举个例子,我与另一架飞机对 着飞,哪怕我的隐形能力只比它强一点点,如 果它要在距我300千米时才能发现我,但我早 在350千米之外就看到了它,我就能首先向它 发射导弹。所以,你们说“隐形”重要不? ②要想发现飞机,靠眼睛是很难的,最好的方式就是利用雷达。雷达本质上也是一双超级灵敏的“眼睛”。你们之所以能看见东西,是因为光从物体上反射到了你们的眼睛里。而雷达就是向空中发射电磁波,电磁波遇到飞机后,发生反射,反射到了雷达里,雷达就能发现飞机了。表面上,人的眼睛是靠光的反射才能看见东西,而雷达是靠电磁波的反射才能发现目标,但是它们的本质是一样的,因为光属于电磁波的一种。 ③所以,飞机要想隐形,一个很重要的方法是:减少对雷达波的反射。怎么减少呢?经过大量实验,人们发现,对于一些常见的物体形状,雷达波反射强度从高到低依次为:腔体 >三面垂直角体 > 两面直角体 > 矩形平面 > 圆柱体 > 球体。 ④你瞧我的外形,既没有发动机的进气道,也没有互相垂直的地方,大多数地方要么是圆柱状,要么是球状。也就是说,从外形上,我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雷达波的反射,这就是我能被称为隐形飞机的原因。 (1)第①自然段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说明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自然段写“雷达本质上也是一双超级灵敏的‘眼睛’”,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自然段中加点词“大多数地方”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隐形飞机能“隐形”的原因是()。

四代机之隐身原理

四代机之隐身 作为一款四代重歼,具备高隐形,高机动,超音速巡航等这些是必备的基本能力。在与美帝F22对抗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处于相似的水平,这样才能具备对抗的能力。在四代机中,隐身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那飞机如何做到隐身呢? 现代战场漫天飞舞电磁波,面对复杂电磁环境下,不明真相的群众路过,雷达为了避免复杂电磁环境的干扰,在三个代表的先进思想指导下,采用各种先进的信号处理手段,把那些杂乱的电波和谐掉,只有构建出和谐的电磁天空,才能找到某位外部特征明显的打酱油路过的同志。但那位外部特征明显手里拎着酱油瓶的同志,岂会束手就擒??于是那位同志经过一番乔装打扮,做了顿面部整容手术后,把手里准备砸人的酱油瓶藏在内衣内裤里。这样在复杂电磁环境下,就能蒙混过关了,或者推迟被发现的时间,给自己争取到足够的时间丢酱油瓶,这样的话,隐身的目地也就达到了。

在这里,这位同志来友情客串。 雷达波发射出去了是一回事,回波就又是另外一回事了。事实上,雷达回波的强度跟被照射物体的形状有很大的关系。我们假设一块一平方公尺的方板,但他正面垂直对着雷达时,得到的雷达发射截面大约是一千平方公尺 正面垂直面对雷达 如果我们把方板弯个角度,数据就会骤减为0.1平方公尺

事实上,还可以做的更厉害点,把方板斜45度,从正面看像个菱形。 事实上,还是那块方板,面积根本不变,但如果我们把这菱形也弯成一个后倾的角度。那么数据就会降的更厉害,直接成0.001平方公尺

可以看到,同是一块方板,我们把它用不同的角度对准雷达,反射的截面积从1000平方公尺变成0.001平方公尺。变化相差了整整100万倍!!!!!所以,如果把一架飞机的外形,做成像菱形那样。那他的雷达信号会变的极其小,隐身的效果就处来了。因而自然有人想到了这个外形布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