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问题、对策及路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问题、对策及路径
摘要:当前,我国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存在着数量短缺与质量低下两大主要问题。

为从现实困境中突围,提出“全程、全员、协同、主动和立体”的危机干预机制应对策略,并对其实现路径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构建工作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心理危机干预机制;问题;对策;路径
中图分类号:b8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9-0137-03
自2004年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在扬州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等相继建立以来,它在维护高校和谐稳定与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前,全国许多高校都建立了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但由于危机干预机制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仍处于探索阶段,存在诸多问题,难以满足现实发展需要。

为此,亟须对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展开新的研究与探索。

那么,当前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存在哪些问题?应构建什么样的危机干预机制以及如何实
现危机干预机制就成了理论研究者必须回答的三个重大问题。

一、当前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问题
在查阅文献资料以及实证调研基础上,笔者认为,当前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从量与质两个维度来考察,主要存在数量短缺与质量低下两个主要问题。

(一)危机干预机制数量短缺
危机干预机制数量短缺是指目前有些高校仍未建立危机干预机制,处于缺失状态。

众所周知,我国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起步较晚,时间短暂,尚处于探索阶段,各高校在危机干预工作方面存在不平衡现象。

危机干预机制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也同样存在不平衡状况。

从数量上看,我国多数高校都建立了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但至今仍有少数高校尚未建立,包括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准备构建危机干预机制;二是尚未计划构建危机干预机制。

就这些学校而言,它们在实践操作中往往以校园安全管理来替代危机干预机制。

这些情况虽为少数,但不容忽视。

总体来看,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仍存在数量不足问题。

(二)危机干预机制质量低下
危机干预机制质量低下是指危机干预机制未达到相应水准,处于低水平状态。

笔者认为,评判危机干预机制质量好差的关键性指标主要有两个:一是危机干预机制健全、完善与否;二是危机干预机制实际运作效果。

1.危机干预机制不健全
在当前探索阶段,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尚不健全,主要表现如下:(1)缺乏全程干预机制。

将危机干预直接等同于应急处置,重视危机应急处理机制的建立,而忽略危机预防、预警以及后干预机制的建设。

(2)缺乏全员干预机制。

将少数心理高危学生匡定为危机干预对象,而忽略多数所谓“心理正常”学生。

(3)缺乏协同干预机制。

将学校限定为危机干预单一主体,忽略与校外专业机构以
及家庭合作干预机制的建构。

(4)缺乏当事人主动干预机制。

将危机干预者视为干预主导力量,忽视危机当事人的主体地位与作用。

(5)缺乏立体干预机制。

重视三级(学校——院系——学生)纵向危机干预机制建设,忽略与校内外各部门间的横向危机干预机制构建。

危机干预机制的不健全、不完善,导致其具有封闭性、短视性和被动性等诸多弊病,品质自然无从保证。

2.危机干预机制实效差
当前,危机干预机制在实际运作中出现了无效或低效现象。

反思原因主要如下:
(1)危机干预机制形同虚设。

一些高校虽然建立了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但因危机干预工作者规则意识淡薄、以权代“制”或执行不力等诸多原因,危机干预机制并没能真正运行,致使工作机制形同虚设,毫无实效可言。

它们只是用来“装点门面”,以应付上级或校内相关部门督察、考核及评比的需要。

(2)危机干预联动机制缺乏。

从一些高校内部来看,如学生处、保卫处、心理咨询中心等由于职权不明,界限不清,缺乏快速、灵活的危机干预反应机制。

另外,一些高校与校外专业机构以及家庭合作沟通比较松散,缺乏紧密配合、有效互动。

缺乏有效的联动机制是导致危机干预机制效能低下的根源之一。

二、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应对策略
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如何从现实困境中突围?就尚未建立危
机干预机制的学校而言,当务之急是校领导要转变观念,重视危机
干预机制建设,将其提上学校议事日程,尽快着手建立,从而实现危机干预机制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跨越。

对已建立危机干预机制但质量低下的学校来说,当务之急是要加强理论研究,进一步认识、把握和遵循危机干预工作规律,科学设计危机干预机制,并接受实践检验、纠正,在实践中健全、完善,不断提升危机干预机制品质。

相比之下,这一任务更为艰巨复杂。

针对目前情况,笔者就高校应构建什么样的危机干预机制提出如下策略:
(一)策略一:构建全程的危机干预机制
传统危机干预理论认为,危机干预“是一种短期的帮助过程,目的是随时对那些经历个人危机、处于困境或遭受挫折和将要发生危险的人提供支持和帮助,使之恢复心理平衡。

”[1]它强调短期性和对当下问题的解决,不涉及对患者人格的纠正。

与此相应,早期危机干预机制也就直接等同于危机应急干预机制。

在危机干预中,应急干预机制固然重要,但若将其视为危机干预机制的唯一,在认识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中是有害的。

随着人们对危机干预认识的不断深化,如今危机干预概念内涵不断扩展、丰富,已包含由危机预防预警、应急干预以及善后处理组成的整个过程。

当前,许多高校建立了组织化的危机应急干预机制,而危机预防预警、善后处理机制则较为薄弱甚至缺失。

为此,高校应重视和加快对危机预防预警和善后处理机制的建设,构建起全面覆盖危机预防预警、应急干预与善后处理全程的危机干预机制,以
达到防范、减少危机发生以及巩固危机干预成效的目的。

(二)策略二:构建全员的危机干预机制
实践中,危机干预往往将心理高危学生以及正处于危机状态的学生作为自身干预对象,而排除其他所谓“心理正常”学生,使危机干预范围窄化。

这种做法实质上反映出高校仍受传统危机干预理论的束缚。

虽然危机干预工作针对性较强,但可能后果是危机干预工作处于“失真”、“失控”状态,处境被动、防不胜防。

事实表明,高校心理危机事件并非全都发生在重点关注对象身上,一些危机正是发生在那些所谓“心理正常”学生身上[2]。

毫无疑问,危机干预仍应关注心理高危学生,并继续做好对这部分学生的严密防控、紧急干预和后期跟踪等工作。

与此同时,危机干预还应将其他所谓“心理正常”学生纳入自身干预范围,面向全体学生,立足于全体学生心理发展,构建起全员危机干预机制。

这不仅是为扭转危机干预被动局面,从根本上提高危机干预实效性的需要,而且也是在危机干预中落实“以人为本”的需要。

(三)策略三:构建协同的危机干预机制
学校、家庭和社会是构成危机干预大系统的各个子系统。

若要发挥危机干预系统最大效用,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的有机联系、相互协作和紧密配合必不可少。

由于学校自身特殊性,学校在心理危机干预中的地位和作用不能撼动、不可替代。

在危机干预中,因过于推崇学校的地位与作用,家庭、社会力量受忽视,且各子系统间相互独立、联系松散、缺乏有效联动,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危
机干预整体效能的发挥。

实践表明,把学校作为危机干预单一主体,一方面不能使危机干预效果最大化,另一方面,学校因其力量有限难以承受危机干预之重。

高校亟须充分挖掘并利用家庭、社会所拥有的丰富危机干预资源,如社会支持系统、专科医院、干预中心等专业机构。

必要情况下,学校可要求家长来校配合有关工作。

当危机事件超出学校干预能力范围之时,应及时做好向社会专业机构的转介工作。

笔者认为,应坚持“学校为主、家庭配合、社会参与”[3]的方针,构建起协同的危机干预机制,以实现危机干预效果最大化。

(四)策略四:构建主动的危机干预机制
当前,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多建立在“主客二分”观点上。

该观点认为,危机干预者在危机干预中居主体地位,起主导作用,危机当事人则处于客体地位,对危机干预无能为力。

此观点依据在于危机干预者凭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对危机当事人进行心理救助,帮助当事人恢复心理平衡。

这一观点实质上以危机干预者为中心,忽略了危机当事人的潜在力量。

很显然,就当事人而言,这是一种消极、被动的危机干预机制,它极大地制约着危机干预成效的发挥,已越来越不适应实践发展的需要。

今后,高校应在“双主体”论基础上构建起积极、主动的危机干预机制。

该观点认为,危机干预者、危机当事人都是危机干预的主体,各自在危机干预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外因辩证关系就是该观点的理论依据。

它不仅重视外部力量(干
预者)在危机干预中的重要作用,而且更重视内因(当事人)的根本性作用,即挖掘当事人应对危机的内在潜能,尊重其主体地位,发挥其能动作用,实质上以当事人为中心。

显然,主动危机干预机制内蕴丰富的人文关怀精神,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五)策略五:构建立体的危机干预机制
当前,许多高校都构建了比较完善的三级(学校——院系——学生)纵向危机干预机制。

一方面,它符合我国高校现有的教育教学管理体系特点,有助于明确责任、调动力量,共同做好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另一方面,它垂直到底,贯穿上下,建立了“上传下达”信息畅行通道,有利于对危机干预做出快速反应,为危机干预赢得宝贵时间。

实践表明,三级(学校——院系——学生)纵向干预机制在危机干预中发挥了重大作用,特别是基层学生在预警信息传递上尤其值得肯定。

今后,高校应着力构建横向危机干预机制,即要求学校危机干预中心与校内外相关部门联合组成危机干预共同体。

在校内,要求危机干预中心与学生处、保卫处、教务处、后勤处、校医院等建立联动关系。

各部门要明确职责、相互协调、各尽其职、紧密配合。

在校外,要求危机干预中心与专科医院、干预中心等专业机构以及公安机关等建立合作关系。

必要情况下,可向专业机构转介危机当事人,或争取社会支持。

通过上述努力,目标是要构建起纵横交叉立体的危机干预机制,形成一个由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危机干预网络体系。

综上所述,高校应构建起“全程、全员、协同、主动和立体”的危机干预机制。

在此基础上,笔者就其实现路径做进一步的探讨。

三、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实现路径
(一)加强研究,加快探索:推动危机干预机制发展
笔者认为,理论与实践并举是推动危机干预机制发展、创新的根本之路。

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两者都要抓,两者都要硬。

1.加强理论研究
目前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理论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全面、深入、系统研究,存在成果数量有限、质量不高、内容空泛、单一,学理分析缺乏实证支撑等诸多问题。

今后要重点研究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现状、问题及特点,深入揭示制约危机干预机制影响因素,并提出危机干预机制发展策略等。

值得重视的是,高校应通过设立专项研究经费、组织专门研究人员、出台相关政策等途径,为理论研究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和外部环境。

2.加快实践探索
在实践层面,高校要勇于尝试,敢于创新,加快对心理危机干预新机制的探索,并做好试点工作。

危机干预新机制是否有效、可行,需在实践中检验、修正,使之逐步走向健全、完善。

在试点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并加以推广。

(二)注入科学、融入人文:提升危机干预机制品质
笔者认为,科学与人文是危机干预机制的内在品质与灵魂。

若离开科学与人文,危机干预机制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1.注入科学
心理危机干预是一项科学活动,需要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危机干预机制作为其中一项重要工作,也必然要求具有科学性。

然而,目前我国高校缺乏危机干预专业队伍,危机干预机制多建立在经验而非专业基础上,其科学性受到质疑。

事实上,当前危机干预机制具有的封闭性、被动性和短视性等弊病正是科学性不足的表现。

笔者认为,专业化程度是决定危机干预机制科学化和提升品质的关键因素。

为此,急需高校重视危机干预队伍专业化建设,提高干预队伍专业化水平。

只有实现人的专业化,才能真正实现危机干预机制科学化。

2.融入人文
心理危机干预是一项特殊而有意义的助人工作。

人文关怀是危机干预的本质规定和内在要求。

既然如此,危机干预机制也必然要求融入人文关怀。

然而,当前高校危机干预机制却存在人文关怀失落现象,譬如,现有干预机制只关注少数高危学生而忽略全体学生。

笔者认为,这种全员干预机制的缺失正是人文关怀的最大失落。

危机干预机制只有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心理发展,尊重每个学生需要、尊严和价值,为每个学生提供服务,才能说有人文关怀。

唯有融入人文关怀,危机干预才能真正触及当事人心灵,直至恢复心理平衡。

(三)政策支持,加大投入:保障危机干预机制实施
笔者认为,政策支持和加大投入是保障危机干预机制实施的两大
重要举措。

前者着力于营造良好的支持环境,后者着力于提供必要的硬件和软件条件。

1.政策支持
危机干预机制的建立,涉及人员配备、责任划分、经费投入、场地设备和日常工作的指挥协调等。

对于上述内容,需要高校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如出台危机干预队伍专业提升政策,危机干预专项经费投入及使用管理规定等,使各项工作“有据可查”。

通过政策规定,可以明确专业机构、各部门及人员的责权利,保障专项经费落实到位,提高工作人员积极性,争取社会支持与帮助,促进日常工作良性运转等。

总之,政策支持是保障危机干预机制有效实施的必备条件之一。

2.加大投入
为保障危机干预机制良好运转,人、财、物的投入必不可少。

当前,高校在财、物方面都有一定投入,危机干预中心拥有独立的办公场地(包括预约等候室、心理咨询室、团体辅导室、心理测评与档案室、图书资料室等)、一定的办公设备(如电话、电脑、网络、心理测量工具、统计分析软件等)和专项经费等。

如浙江省高校从2006年开始,按每生每年10元标准,设立专项工作经费并列入学校预算。

这些都从硬件方面保障了危机干预机制的正常运转。

虽然已具备一定的硬件条件,但高校仍需重视,增加投入,以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条件。

相比之下,高校对人力投入更显迫切和重要。

据对全国300余所
高校432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调查发现[4],“学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专业人员的数量和质量存在问题”(占51.4%,选择率第一)。

与此相应,“学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当务之急”是“培养专业队伍”(占44.4%,选择率第一)。

为此,高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培养一支高质量的且有一定规模的危机干预队伍。

从当下来看,就是要对现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进行常规的、系统的知识与技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培训,使之尽快成长为心理危机干预专业人员。

(四)提升素养、加强协作:狠抓危机干预机制落实
再完美的危机干预机制,若不能贯彻执行,最终也只能是纸上谈兵,毫无价值。

从这个角度来看,狠抓落实是危机干预机制的必然要求。

那么,如何落实危机干预机制?笔者认为,主要从人员和部门两个途径来努力。

1.提升人员素养
主要包括夯实危机干预者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发扬专业精神,强化规则意识,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以及提高职业道德修养等,可通过专业学习、专业培训、继续教育等多种渠道和途径来实现。

2.加强部门协作
危机干预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间的相互配合,密切合作,才能顺利完成。

高校一方面可通过制度设计,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要求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协同作战。

另一方面可通过危机干预方案实地演练,在实践中促进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合作。

参考文献:
[1]翟书涛.危机干预与自杀预防[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96.
[2]朱美燕.实然与应然: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人文关怀[j].中国青年研究,2013,(4).
[3]黄洁.“大干预”理论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3).
[4]马建青.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理论与实务[m].杭州:杭州出版社,2011:192.
[5]徐隽.高校心理危机干预的逻辑与盲点[j].高等教育(人大复印资料),2009,(6).
[6]杨新国.构建河南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j].河南教育,2009,(7).
(责任编辑:姚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