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职院校外语教师专业化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高职院校外语教师专业化发展

概要:为弥补外语教师专业知识的欠缺,安排外语教师去听专业课是最捷径的方法,能取得相应的专业资格或执业证书则最好,即教师的“双证化”,外语教师的“双证化”可能更可行一点,对学院更有普遍推广价值,或者可先通过专业课程的“双师制”——一门课程既配备专业课的中文教师又配备专业课的外语教师,专业课的中文教师能保证其专业化,而专业课的外语教师也相对固定和稳定,则也可保证其专业化。

作为高职院校内设的外语系来说,在课程上面有3种发展的困境: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主要通过两个方面:1)大学英语的公开课是一方面,这方面的对于外语系学科的影响很大,对外语系自身的发展也是有很大影响作用,常被学校、学生误认为是四、六级英语考试的培训部,用人单位及毕业生对于外语和外语系的普遍认可度也不是很高。2)是通过专项商务英语培养英语应用型人才,但适用于外语类的高职院学校,否则在理工科为主的各种高职院条件和领域都较为局限,如专业单一性、资源局限性、学生性别比例失重等,尽管毕业生对外语和外语系有很高的热情和归属感,但学生就业面窄、专业不对口问题比较突出,学校和家庭为此承担的就业风险很高,还要面临很多其他竞争压力(外语类高职院校等)因此,对于高职院校外语系未来的发展上是有很大局限影响的。3)是通过专业的英语课程训练来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但大多数外语教师是学语言文学的,除了自身的英语语言知识及技能以外,对于本校其他专业的专业术语和实践技术的了解少之又少;并且某些外语水平较高的专业讲师会开设“双语”课,有些教师会直接采用外语“原声”教学,使用英语原版专业教材,这对于大多英语教师来说都是极大冲击。

一、外语的专业化——常规出路

外语本身具有语言文字的特征,也是专业化的来源,其最终目标便是要培养复合型人才。随着社会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背景下,外语人才的需求也逐渐呈现多元化,社会上对于纯语言性的外语人才需求量也日益增大,并且外语和其他学科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更是大受欢迎。二十一世纪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客观要求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因此,《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提出了二十一世纪所要培养的是“语言基本功扎实、知识面宽、思路开

阔,有一定相关专业知识,社会适应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由此看出,新形势下,我国对于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需求量只增不减,即我国高校外语教育者肩负更重要的任务,更复杂的难题亟待解决。

复合型人才是现在市场需求的人才,复合型人才培养有别于传统的教学、也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专业教育模式的课程设置,当前大环境下,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需求很大,外语教学模式也很多,主要有外语+专业(双学位)、外语+副修(主副修制)、外语+专业方向、外语+专业知识等,涉及领域广和应用性强是其共同特性。外语界就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仍存在较大分歧,有些人担心外语专业的人文性会在出现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被逐渐削弱,学科水平在整体上都会受其影响;也有一部分过于偏执的人,一味的强调培养模式的改革会带来的各种不良影响和风险,坚持原有传统的语言文学道路。外语专业培养专门从事外国语言文学研究和教学人员很有必要,而事实上,外语基础知识扎实、兼具新闻、经贸、外交、法律等相关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才是市场大量需求的。

因此在市场的大环境下,我们需要主动去适应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不能总处于被动状态,树立新的观念,人才培养的改革力度加大,积极拓宽人才培养模式。高职外语系需要根据本专业的师资力量、硬件设施、生源等发展情况结合本地区的需求来明确培养的目标,创办出自己的名牌。

二、专业的外语化——走出困境

有鉴于此,高职院校的外语系要做足功课,跳出长期灌输式学习外语的固定模式,要结合一定情境和涉及面,将其作为一种交流方式去感受,而不能故步自封,孤芳自赏,如还固执地认为外语系的语言类专业属性的纯洁度不容玷污,则显得过时而荒唐。独立不是孤立,树立语言为基础、为工具是外语教师需要做的,要与专业、特别是品牌特色专业相融合,创造有生命力的教学理念。现在高职院校均有自身的品牌特色专业,外语系教师通常都有很高的学历,但在其学生的专业课程外语教学上,甚至不如学生专业知识掌握的多,这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正确的方向应该是引导外语教师向本校的专业方向去发展,以强化本校各专业特别是品牌特色专业的国际品质和国际竞争力。一言蔽之,在高职院校,专业需要强化外语,外语必须服务专业。换句话说,在高职院,外语系应确立“专业第一、外语第二”的观念,当然前提是学校坚持“专业靠外语才能出色、外语靠专业才有发展”的清醒认识。

如此一来,在高职院校中,外语系就不是小系了而应该是全校最大的系,而且是系中系(有的高职院就成立了“外语教学中心”),所有的国际化专业外语课程均应按专业理论、实践操作和外语训练各三分之一的比例开课,如现行学制不允许则可从培训走,遵循学生自愿原则,搞强化、走精英模式,在巩固量大面广的普通就业市场的同时,占据高精尖的国际人才市场。为弥补外语教师专业知识的欠缺,安排外语教师去听专业课是最捷径的方法,能取得相应的专业资格或执业证书则最好,即教师的“双证化”,外语教师的“双证化”可能更可行一点,对学院更有普遍推广价值,或者可先通过专业课程的“双师制”——一门课程既配备专业课的中文教师又配备专业课的外语教师,专业课的中文教师能保证其专业化,而专业课的外语教师也相对固定和稳定,则也可保证其专业化。

参考文献:

[1] 魏淼.英语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课程体系及实践模式[J].教育科学,2009(4):59-64.

[2] 张光陆.教师理解与教师实践智慧的生成[J].教师教育研究编辑部,2009(4):22-26.

[3] 束定芳.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