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集设计基本流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大炮检距(原始资料分析)
3、基本流程
地震采集设计基本流程
搜集资料以及野外踏勘 勘探目标标定 采集参数论证、模型分析、资料分析 观测系统设计 观测系统优化(面元、编辑、工作量) 线束编排、工作量统计 最终设计方案
地震采集设计基本流程
搜集资料
一、布署:地质任务、勘探部署图、测线位置图和边界坐标,当三维工区与其它工区相接时 ,需借相邻工区的边界坐标。
地震采集设计基本流程
覆盖次数
---根据以往本区及邻区资料的信噪比确定,三维较好二维
资料的1/2~2/3,走向倾向考虑
最大非纵距
---保证三维资料同一面元内不同非纵距及方位角在整
个道集内能同相叠加
Ym a x
v sin
2t0 t
V指平均速度,t指T/4即有效波视周期的1/4。
接收线距
---一般不大于垂直入射时的菲涅尔带半径
地震采集设计基本流程
以往剖面分析(空间假频)
t1 nx1
t1 nx1
地震剖面某一层同相轴
t1 Tmin / 4 1 nx1 x 4xfmax
单炮记录相邻两道
x nx1 4 fmaxt1
地震采集设计基本流程
面元/道距大小论证
二维地震勘探,炮距一般为道距的整数倍。而对于不同的目的层, 炮点距一定时,所能达到的最高有效覆盖次数一定。(N=n*x/2d)
地震采集设计基本流程
采集参数论证
1、运用偏移剖面、构造T0图求取地球物理参数
(在勘探目标标定的基础上,在对整个工区做到心中有数的基础上,选取工 区有代表性的控制点,求取地球物理参数,主要包括t0、h、vint、vrms、 a、fp)
2、运用相关资料验证地球物理参数的可靠性
(运用代表性地质剖面、钻井、测井资料、综合录井资料、目的层平面构造 等值线图 、重新分析处理资料验证求取参数的可靠程度)
地震采集设计基本流程
BJ_Reland石油技术有限公司
地震采集设计基本流程
基本概念 重要参数论证 三维设计流程
1、基本概念
地震采集设计基本流程
炮点距、检波点距、最大炮检距、偏移距 炮排距、线距 最大非纵距、纵向最大炮检距 纵横比(最大非纵距比纵向最大炮检距) 最大的最小炮检距、最小的最大炮检距 模板、排列片、关系片 线束、奇偶、砖墙、斜交、锯齿、细分面元
R
v
2t0
4 f p
v 4f
p
2
1/
2
V指叠加速度
地震采集设计基本流程
最大炮检距 点模型、线模型和实际资料
炮检距与动校拉伸系数、速度分析精度、反 射系数、初至切除、压制多次波的关系。
动校正拉伸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X max
t0v k
1 k2
k 为 fn/f 的 比 值 , f 为 动 校 前 反 射 波频率,fn动校后反射波频率,v 为均方根速度。
地震采集设计基本流程
2、重要参数论证
面元/道距大小论证(纵向、横向,空间采
样、横向分辨率、最高无混叠频率)
覆盖次数 最大的最小炮检距 最大炮检距 最大非纵距 接收线距
地震采集设计基本流程
面元/道距大小论证(纵向、横向,空间采样
、横向分辨率、最高无混叠频率)
1、最高无混叠频率
b=Vint/(4*Fmax*Sin)
地震采集设计基本流程
以往资料分析
满足速度鉴别精度的要求
xmax
t0
f p
1v
v
2
1 v
2
fp为反射波主频,t0为反射时间, v为均方根速度,v为v的6%。
最大炮检距
反射系数稳定
地震采集设计基本流程
初至切除
最大炮检距(线模型)
地震采集设计基本流程
T2-1 2580m
T5 2580m
T2-1
T5 3140m
3200m
地震采集设计基本流程
炮点距(m) 30 40 50 最大炮检距 5000 5000 5000 最高覆盖次数166.7 125.0 100.0
60 5000 83.3
70 5000 71.4
80 5000 62.5
90 5000 55.6
100 5000 50.0
二维地震勘探,由于对覆盖次数的要求较高,道距的大小基本都 能满足空间、时间采样的要求,确定时应首先考虑确定炮点距。
五、原始数据:典型测线的最新原始资料、近期施工邻区的原始资料,包括磁带、班报、 SPS数据(测量、表层数据、静校正)
地震采集设计基本流程
野外踏勘
1、踏勘的目的
(了解工区地表条件、地形地物特征;主要是环境噪音发育、激发、 接收条件---埋置与耦合、障碍物情况)
2、踏勘设备、工具
(GPS、罗盘、地形图、相机、尺子、笔、计算器、铁锹等)
b---面元边长 Vint---上一层层速度 Fmax---最高无混叠频率 ---纵向、横向地层视倾角
2、横向分辨率
b=Vint/(2*Fdom)
b---面元边长 Vint---上一层层速度 Fdom---反射层视主频
注:这里不用平均速度,而用上一层的层速度是避免对面元的过分限制。
面元/道距大小论证
二、表层资料:地形图(必须)、以往施工的表层调查资料(微测井、小折射等)、激发岩 性分区图及表层结构相关图件、干扰波调查
三、深层资料:测线位置图、各目的层的构造图T0图(必须)、资料品质图、典型的水平和 偏移剖面(必须)及地质剖面、井资料(综合录井资料、测井报告、VSP资料、声波测 井资料)
四、以往可参考的报告资料:施工设计及施工总结、试验设计和试验总结、综合研究报告、 处理报告(包括附图集)
3、采集参数论证
(进行激发、接收以及纵横向分辨率、面元/道距、覆盖次数、最大炮检距 、最大非纵距 、接收线距)
地震采集设计基本流程
模型分析
1、模型建立
(建立构造走向、倾向典型的地质模型)
2、模型分析
(进行偏移孔径、纵横向分辨率、面元大小分析以及特定的模 拟分析如观测方向和炮检距分析、波场和射线路径分析、多 次波分析等)
3、踏勘路线的选择
(以最短的路径,勘测区内各种典型的地形地物等地表条件)
地震采集设计基本流程
勘探目标标定
1、标定勘探位置
(卫片、地形图、激发岩性分区图、表层结构相关图件、资料 品质图、代表性水平偏移剖面、各目的层的构造及T0等值线 图、代表性地质剖面、原始单炮位置)
2、标定勘探层位
(代表性水平偏移剖面、代表性地质剖面、钻井、测井资料、 综合录井资料、资料品质图针对哪一层、目的层平面构造等 值线图 、重新分析处理资料、单炮资料、速度谱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