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毒品犯罪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少年毒品犯罪原因
——以云南省为例
青少年毒品犯罪原因
——以云南省为例
清朝禁烟以来,我国的烟毒一度得到了很好的预防。但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由于“金三角①”地区的毒品销往港澳、欧美的海上通道和空中走廊受阻,再加上我国正值改革开放、国门大开之时,一些国际贩毒集团和毒品犯罪分子趁机向我国西部地区渗透,开辟所谓的“中国通道”,将毒品从金三角运至云南,从而使毒品流入我国国内。云南作为我国i的西南边陲,毗邻“金三角”地区,成为了首当其冲受到毒品影响最严重的省份之一。而在各类毒品犯罪中的犯罪人群中,我们不难看到逐年大幅上升的青少年毒品犯罪人数。根据云南省青少年毒品犯罪的统计情况来看,大多数进行毒品犯罪的青少年都生活在相对隔绝、贫穷和落后的地区。所以,从长远来看,未来我国毒品犯罪,尤其是青少年毒品犯罪问题将会更加严峻。
因此,本文针对我国毒品犯罪的上述现状,结合云南省青少年毒品犯罪的特点,重点研究青少年毒品犯罪的原因,以其找到更好的对策加以改善。
一、云南省毒品犯罪严重的地理原因
我国的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同时也是一部中华儿女不断奋起反抗列强的奋斗史。资本主义列强用鸦片和坚船利炮大开了中国的大门,使中国遭受了近百年的烟毒之害。毒品泛滥,给我国造成了严重的打击,严重的地区,甚至在敌人大举入侵时,没有一个人可以拿起武器来抵御外敌。手拿烟枪、背靠躺椅,置身于烟气弥漫的屋子里的烟民,可以说是那个时期最真实的写照。
但是,封建旧社会时期的烟毒主要还是盛行于东部沿海地区。而现代的毒品犯罪,由于毒源、运输方式等的不同,在我国的西南边陲尤为突出。 2002 年,尽管金三角地区的罂粟种植面积从 140 万亩降至 120 万亩,鸦片产量从 1000 吨减少至 800 吨,但是,金三角地区贩毒组织在南下贩毒通道受阻的情况下将大量毒品调往缅北,通过各种方式向我国大肆倾销毒品。2002 年,云南省查获的 6.38 吨海洛因中相当一部分来自该地区。②而1999 年,金三角地区已经从生产鸦片、海洛因发展成为生产海洛因、冰毒并存的双重毒源地。这一地区加工制造毒品的能力有明显提高,向中国贩毒的势头不减。1999 年,中国共破获万克以上的海洛因大案 60 起,缴获的 3.5 吨海洛因全部来自金三角地区。③加之云贵高原特殊的地理特征,山高林密、地形复杂、地广人稀等,更给毒品犯罪提供了便利条件。
由此可见,云南作为我国西南边陲的大门,深受毒品犯罪之害是有其不可回避的地理因素。
二、个人因素
青少年时期是人的一生中最为多姿多彩的阶段,处于这一时期的人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容易接受新鲜的事物,有积极充沛的活力,内心充满了对世界探知
①“金三角”:泰国、缅甸和老挝三国边境地区的三角形地带。
②中国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2002 年中国禁毒报告》2003 年 3 月版,第 4 页。
③中国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1999 年中国禁毒报告》2000 年6 月版,第3 页。
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期待。但与此同时,青少年在这一时期的心智还不够成熟,容易受到外界的诱惑,自控能力差,对是非的判断也不够明确,遇事易冲动。因为青少年自身的特点,很容易在浮华的世界中因为种种原因成为毒品犯罪的实施者和被害者。近年来,毒品案涉案人的年龄结构主要是中青年,低龄化现象越来越突出。25岁以下的几乎占同期涉毒案犯总数的30%,这种势头呈逐年上升趋势。
1.好奇心理驱使,以贩养毒
青少年处于渴望认知世界的特殊时期,他们怀抱着对世界各种事物极强的好奇心,但与此同时,他们由于没有很明确的是非观,容易受到外界的不良影响。现在的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云南省也在信息化潮流中不断向前。但是,由于地理条件和经济水平的限制,在信息大量涌入的同时也存在片面化的特点。即身处较偏僻地区的青少年,由于对世界的好奇心总是渴望获知更多的关于外界的信息,但由于信息渠道的单一,获得的信息往往过于片面,常常不代表正确的是非观。而且这些信息往往来自于交口相传,所以带有很强烈的个人主观色彩。加之这些地区的青少年很少与外界直接接触,其思想更加单纯简单、不够成熟,难以抵制诱惑。在他们获取的少之又少的信息中,可能认为明星吸毒是一种时尚,也可能认为吸毒可以减肥,在这种种别有用心的信息中,他们很容易迷失自我。加之靠近毒源地的“便利”条件,很容易接触到毒品,从而轻易尝试毒品。但是在吸毒成瘾后,又难以凭借自己的经济实力负担,于是就开始用以贩养毒的方式走上毒品犯罪的道路。
据统计,在青少年毒品犯罪中,有吸毒史的占80%,由吸毒引发的毒品犯罪占整个青少年毒品犯罪案件的30%到40%。贩毒是为吸毒筹措毒资,以贩养毒方式非常普遍。
2.交友不慎,陷入毒品漩涡
由于云南的教育水平相对落后,教学资源相对短缺,很多青少年在适龄的时期很难得到很好的学校教育。而本该用于学校学习的大好时光,常常虚度浪费。加之以村寨为单位的聚居模式,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比较紧密,几个无事可做的年轻人很容易结成自己的小团体。而根据萨瑟兰④的不同交往理论⑤,如果小群体中出现了一些害群之马,那其他人就很容易受到影响而偏离正确的轨道。交上坏朋友之后他们在交往中相互传播教唆,互相感染, 很容易同流合污, 在哥们义气支配下结成团伙。在熟识的人进行毒品犯罪并宣扬毒品犯罪的收益后,“团体”中的其他人就很容易参与毒品犯罪行为。
④埃德温•萨瑟兰,美国现代最著名的犯罪学家,1939年,在他出版第三版《犯罪学原理》时,首次提出了解释犯罪的“不同交往理论”。
⑤不同交往理论的九个方面:犯罪行为是学习得到的;犯罪行为是在与其他人交流的互动过程中学会的;学习犯罪行为主要发生在亲密的人群中;犯罪的学习过程包括技能的学习和特定的动机、驱动力、合理化的方式和态度的学习;这种特定动机和驱动力,是从对法律规范的赞同和不赞同的不同方式中得到的;一个人之所以犯罪是因为他所处的环境中赞同违法的观念压倒了赞同守法的观念;不同交往也会随着交往的频率、交往的持续时间、优先级和强度的不同而不同;通过交往得到的学习违法犯罪或者守法的榜样的过程,与其他任何学习过程涉及的机制是相同的;虽然犯罪是一种通常意义上的需求和价值的表达,但是我们不能通过这种表达来解释犯罪,因为合法行为也表达了这种通常的需求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