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国现代平面设计的现状与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念的变化而延伸,平面设计也逐步从二维向三维到四维空间延展,设计中的时空化与科技化为我们展现出丰富的空间符号。重点内容的突出方式也发生了改变。设计者使他们可以以任何一种自认为恰当的新样式来设计一行行的文字,通过这样的设计,文字图形便形象生动的跳跃在页面上,屏幕上,包装盒面上,瓶子标签上或更多地方,这种动态感觉是印刷品和交互式制图作品的典型特征代表,是新时代设计的需求。

4、地域本土化设计需求,所指的实际是设计师在本土所处环境

对于具有中国地域特色旧有造型元素其形态上的改造,则使元素不仅传递了现代设计观念,更使旧有元素能够真正传递载体的现代信息,符合现代设计的功用,从而摆脱元素在使用上的局限与语意上的偏差。对本土设计师来说,守一方水土研究自成体系的平面设计就显得非常的重要。

5、人性化设计需求与绿色设计

人性化设计与绿色设计思想是21世纪设计的主题,设计承载了对人类精神和心灵慰籍的重

任。它强调在保护自然,生态,充分利用资源,以人为本,与环境为善。在中国,人们也已逐渐意识到以人为本的绿色设计的重要性,以人为本的绿色设计将会是中国平面设计发展历程的长期需求。在经历了分解与重构后的现代平面设计艺术,未来的设计将着眼于与平面设计相关环境的设计上,其关系是相连的,内在的,互动的,广义的。

如图3

三、教育的现状

1、从经济大环境来看,平面设计专业发展较为艰难。虽然中国经济总量在2010年8月14日超越了日本而跃居世界第二位,但是我们不应该忘记:中国的人口是日本的10倍,人均GDP仍然很低。另外,虽然中国现在堪称制造业大国,但是我们依然处于工业链条的底端,所以经济形势不容乐观。

在市场本身并不需要很多有创造力的平面设计岗位的大前提下,导致了平面设计专业人员严重“过剩”。当然,这种“过剩”并不是实际过剩,而是相对过剩。

也就是说,社会上需要的岗位依然很多,足以让每年的平面设计专业毕业生“一个萝卜一个坑儿”地分配到各自的岗位上去,当然这些岗位大部分都是无需创意而且工资极少的。但是,大学生们对于工作岗位的心理预期普遍偏高,所以导致了很多找不到满意工作的大学生待业、失业、改行。所以这样的相对过剩实际上是一种伪过剩。

从一般情况来看,只有一少部分毕业生能进入到能够真正发挥自身能力的平面设计岗位上去,还有一部分毕业生出于无奈而进入到小设计公司乃至于制作招牌的打字复印社,还有很多同学选择的是抛弃专业而进入到其它工作领域。但是我们应该知道,我国平面设计专业乃至整个艺术专业的学生具有一个普遍问题就是文化课成绩不高,尤其是数学和英语。所以这部分同学改行以后往往不能适应工作,限制了其日后的发展。

还有一部分同学因就业压力过大而选择了考研,但是考研形势和研究生就业形势依然不容乐观,所以依然是“毕业就失业”。值得一提的是,针对以上的情况,很多高校选择的并不是改变自身的教育结构,适应社会需要,培养学生创造力,而是单纯的制造假就业,于是一个可笑的新名词“被就业”就产生了。

2、从业界环境上来看,很多平面设计公司处在一种维持生存的状态,他们资金短缺,因此普遍不重视设计而注重不当的恶性市场竞争。同时,由于中国的艺术教育普及较差,所以社会上绝大部分人,包括公司必须要面对的客户,对美学或设计学没有概念,或者是不懂什么是美的,或者干脆认为平面设计就是骗人的。以上这些状态导致了平面设计的毕业生在社会普遍不受重视,对于其创意和设计内容也不能理解,对于新的设计思路和设计都不予支持,这些都限制了平面设计和平面设计人员的发展。

3、从我们学生自身来看,都是80年代末90年代

初生人,其思想的开放程度和复杂程度难以想象。十几年前,考入艺术院校学习艺术或设计的同学基本是出于兴趣爱好,但最近一些年,入学的学生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文化课成绩低下,为了走上大学的捷径才学习艺术类专业,本身对艺术与设计的兴趣就不高。再加上高校课程体系老化,跟不上时代,所以入学以后的目的就各有千秋。

笔者曾通过聊天的形式调查过某校的平面设计专业学生,发现真正喜欢本专业的人少之又少,还有的认为上大学就是上研究生的跳板,还有一些漫无目的的,甚至有很多同学就是单纯地为了混一个大学毕业文凭。

4、最后从我们的平面设计教育体系本身来看,套用的依然是近100年前德国包豪斯的设计教育体系,不光思想陈旧,而且东西方文化本身也有着巨大的差别,但就是没有人想到,用西方的东西全盘应用于东方是否合适。由此而导致了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总体看来无个性,个体之间无差别的状态,也就是说你学习平面设计,在黑龙江

还是在海南学的都是一样的东西,在清华大学还是在不知名的大学学的还是一样的东西,如果非要说差别,就在好的大学可以提供更多的机会而已。

这些情况有很多学校也注意到了,也有的学校力图改变,虽然有一定的探索,但都没有放弃包豪斯体系。比如以往的三大构成,有的学校就美其名曰形态认知等等,但是内容照以往却没有太多变化,学的依然是老一套,这样的改革不改也罢。

四、平面设计教育展望

下面来谈一下笔者对于改变平面设计教育现状的一些看法。在说这个问题之前,我来分析一下平面设计专业的特点。平面设计包含内容虽然相当广泛,但其灵魂就是传播,因此从个案调查、策划,到制作、印刷、发布,可以说每一个环节都与社会有着异常紧密的联系。因此对于社会情况乃至于客户、消费者心理的把握就显得尤为重要。针对平面设计的这个特点和学生的学习状

态,笔者作如下分析:

1、必须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如前所述,艺术类专业学生的文化课水平普遍较差,更有一些同学以无知为荣,不思进取,另外,学校也未给学生提供有效的基础知识教育,所以在适应社会的能力上我们反不如一些理工科出身的同学。因此,作为高等教育实施者的大学本身应该认识到这一点,针对平面设计专业学生的状态和日后就业的需求,灵活地安排一些计划外的社会教育课程,比如历史、中国文化、异国文化、心理学、礼仪、经济学、法律常识等等,甚至灾难自救、美容、服装搭配也是需要的。基础知识丰富了,学生对于社会生活也就会得心应手,同时也更能勇于面对社会压力,发挥出最大的创造力。

2、由设计基础知识教育转向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上。以往的平面设计教育课程无非就是三大构成、图形设计、标志设计、版式设计、CI等等,课程体系明确,主旨就在于使学生掌握平面设计的原理,成为合格的平面设计师。虽然思路非常正确,但是这样的教学观念却忽视了现在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