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孟英学术思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温热经纬》简介
一.王孟英生平与主要著作
1.王孟英生平
王士雄,字孟英,自号半痴山人,随息 子等,晚号梦隐(影),又号潜斋。浙江 海宁人,出生于1808年,逝于1890 年。王孟英曾祖父王学权为当时名 医,王孟英继承祖业,刻苦钻研医 学,勤于临床实践,终成我国清代 四大著名温病学家之一。
王孟英学术思想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张朝曦
提纲
一.王孟英生平与主要著作
1.王孟英生平 2.王孟英主要著作
二.王孟英学术思想的历史背景 三.王孟英学术思想的中心内容
(一)重视“舒展气机” (二) 重视“祛痰” (三)重视调治肺胃 (四) 辨证是第一要义 (五)用药要轻灵 (六)提倡饮食疗法
1.病因病机
⑴素有痰症宿疾:“邪火上炎,固能郁遏肺 气而为膈满,第平素有停痰伏饮者。”
⑵热邪灼液成痰。古人云:痰即有形之 火,火即无形之痰。“盖痰本作淡,会 意,二火搏水成痰也,”说明痰的产生 与火邪有密切关系。王孟英又说: “温 暑湿热之证,每有痰涎滞气凝结上焦”。
2.辨证
王孟英对温病痰证的辨证有独到的经验, 他着重从口渴是否欲饮以及舌脉等作为 辨温病痰证的关键。温病“虽渴而不能 饮,是为湿痰。……渴欲饮水,可知是 为热痰”。温病挟湿痰见口渴而不能饮, 是因“津液为痰所阻,故口燥烦,而痰 饮乃水之凝结,故虽渴而不能饮也。”
三.王孟英学术思想的中心 内容
(一) 重视“舒展气机”
对六气进行了一定深度的研究。人体外 的风、热、湿、火、燥、寒是自然界的 六种气候,也是自然界致病的六种பைடு நூலகம்气 (外邪); 人体内的风、热、湿、火、燥、 寒是体内气机运化失调的病理产物,反 过来又是人体的致病因素(内邪)。对 于 “气”与人体生理病理疾病辨证治疗 等关系,王孟英的认识主要有:
1.气是人体物质
气是构成人体的物质基础,是形体的组 成部分:“夫人,气以成形耳”(《霍乱论》)。 对人体而言,广义的气包括人体的气、 血、精、津、液、脉六种基本物质。
2.气是人体动力
气是维持人体生理活动的动力,人体五 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和气、血、精、津、 液、脉的相互化生极其正常功能,也有 赖于“气化”的推动作用。“夫化生之 道,以气为本,天地万物,莫不由之” (《潜斋医话引类经注》)。
后世汇编:《潜斋医学丛书》。
二. 王孟英学术思想的历史背景
(一)
王孟英所处的历史时期,中国经过第一次鸦片战 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国家沦为半封建半殖民 地。战争的破坏,官僚地主的剥削,连年自然 灾害,瘟疫流行,百姓体质日益下降。尤其是 江浙一带,江南水乡,“且吾吴湿邪害人最广” 气候偏湿偏热,又商贸繁忙,人气繁杂,浊秽 戾毒偏盛,因此疾病瘟疫的发生和流行也更严重。 “乱世出英雄”,在此“天灾人祸”之时,王 孟英学成应诊,能较多地面对社会各阶层人士 和接触各种疾病,为他能够用医学理论指导临 床实践,在临床实践中验证医学理论,
3.病在气机
《内经》曰:“百病皆生于气也”。气 机在人体内升降出入的运行分秒不息, 保持着人体脏腑经络气血阴阳的动态平 衡。一旦气机的运行失常,人体脏腑、 经络、气血、阴阳失去平衡,必然导致 疾病的发生和变化。
4.调理气机
是重要的治疗原则。强调治疗疾病要重 视调理气机,使人体各种器官组织的生 理功能恢复平衡,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 效果。
二. 王孟英学术思想的历史背景
为了铭记先父的临终教诲,为了感谢舅父的鼎 力资助和勉励,为了自勉自励,王孟英将自己 的别号及其居处命名为“潜斋”。从此,王 孟英发奋学习,潜心钻研,“闭门苦读者十 年,手不释卷者永夜”,博览群书,广取众 长,通过长期刻苦磨练,不断总结经验,终 于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特别在温热病学方面 有极其高深的造诣,在祖国的医学宝库中增添 了极其珍贵的精品,与叶天士、薛生白、吴鞠 通一起被后世合称为温热学派四大家。
(三)
另方面,江浙乃鱼米之乡,文化之乡,人 杰地灵,人才辈出。仅明清时期医药学方 面的名家就多得举不胜举,例如明代的虞 传、薛立斋、赵献可、王肯堂、缪希雍、 李中梓、张景岳、吴又可、张志聪;清代 的柯韵柏、叶天士、薛生白、徐灵胎、尤 在泾、吴鞠通、林佩琴等。当地这众多名 医对我国医药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 用,也对王孟英学术思想的形成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
二. 王孟英学术思想的历史背景
(四)
第三方面,是家庭背景---医学世家的影 响。曾祖父王学权,著有《重庆堂医学 随笔》。祖父王国祥,父王升都擅长医 术,三代皆以医名于世。王孟英十四岁 时,父亲病重,临终拉着王孟英的手吩 咐:“人生天地之间,必期有用于世,汝识 斯言,吾无憾矣! ”一家七口,靠母亲辛 劳持家度日,舅父俞桂庭也给与扶持照 顾,并勉励王孟英继承先人遗志,潜心 研读歧黄之术。
二. 王孟英学术思想的历史背景 (二)
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诊疗技能,提供了 优越的条件和机会。例如,道光十七年 (1837)江浙一带霍乱流行,王孟英在 诊疗的同时认真验证和总结,写成了他 的第一部医学专著《霍乱论》,于霍乱 流行的次年即出版发行。这是王孟英形 成其学术思想的背景之一。
二. 王孟英学术思想的历史背景
(二)重视“祛痰”
痰”与“气”是相互相成的,痰壅则气 滞,气滞则痰聚。所以王孟英在重视 “舒展气机”的同时也非常重视“祛 痰”。祛痰有利于舒展气机,所以是舒 展气机的具体方法之一。对于温病痰证, 王孟英有全面的认识,包括温病痰证的 病因病机、辨证和治疗等。仅在《温热 经纬》一书中,他关于温病痰证的论述 就达30多处。
2.王孟英主要著作
现存: 《随息居重订霍乱论》、《温热经 纬》、《王氏医案》(即《回春录》、 《仁术志》合编)、《归砚录》、《潜斋 四科简效方》、《潜斋医话》、《随息 居饮食谱》、《古今医案按选》、《鸡 鸣录》、《舌辨》。
佚失: 《蓬窗录验方》、《急救喉诊要 法》、《圣济方选》。
评注:《重庆堂医学笔记》、《言医选 评》、《徐氏医砭》、《顾体医话》、 《柳州医话》、《沈氏女科辑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