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微生物的代谢机制_PPT幻灯片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微生物的代谢调控与发酵生产
微生物有着一整套可塑性极强和极精确的代 谢调节系统,以保证上千种酶能正确无误、 有条不紊地进行极其复杂的新陈代谢反应。
新陈代谢(metabolism)
是指发生在活细胞中的各种分解代谢 (catabolism)和合成代谢(anabolism) 的总和 即:新陈代谢=分解代谢+合成代谢
酶的诱导合成类型
同时诱导:即当诱导物加入后,微生物能同时 或几乎同时诱导几种酶的合成,它主要存在于
短的代谢途径中。例如,将乳糖加入到E.coli
培养基中后,即可同时诱导出β-半乳糖苷透性 酶、β-半乳糖苷酶和半乳糖苷转乙酰酶合成; 顺序诱导:即先合成能分解底物的酶,再依次 合成分解各中间代谢物的酶,以达到对较复杂 代谢途径的分段调节。
(2)协同反馈抑制: 指分支代谢途径中的几个末端 产物同时过量时才能抑制共同途径中的第一个酶的一 种反馈调节方式。
(3)累加反馈抑制
(4)顺序反馈抑制:当E过多时,可抑制C→D, 这时由于C的浓度过大而促使反应向F、G方向进 行,结果又造成了另一末端产物G浓度的增高。 由于G过多就抑制了C→F,结果造成C的浓度进一 步增高。C过多又对A→B间的酶发生抑制,从而 达到了反馈抑制的效果。
共价调节
这种调节是通过酶促共价修饰使其在 活性形式与非活性形式之间转变。例如,
与磷酸根的结合。
竞争性抑制
有的酶在遇到一些化学结构与底物相 似的分子时,这些分子与底物竞争 结合酶的活性中心,会表现出酶活 性的降低(抑制)。这种情况称为 酶的竞争性抑制。
反馈抑制的类型
1.直线式代谢途径中的反馈抑制
(二)应用抗反馈调节的突变株解除反馈调节
抗反馈调节突变菌株,就是指一种对反馈抑 制不敏感或对阻遏有抗性的菌株,或兼而有 之的菌株。
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的含义及其间的关 系可简单地表示为:
代谢工程: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定向地对 细胞代谢途径进行修饰、改造,以改变微 生物的代谢特性,并与微生物基因调控、 代谢调控及生化工程相结合,构建新的代 谢途径,产生新的代谢产物。
一、酶活性的调节
酶活性的调节是指在酶分子水平上的一种代谢调 节,它通过改变酶分子活性来调节新陈代谢的速 率,包括酶活性的激活和抑制两个方面。
葡萄糖效应
碳分解产物的阻遏作用。当大肠杆菌培养 于含有葡萄糖和乳糖的培养基中,菌体出 现两次生长旺盛期,这是菌首先利用葡萄 糖进行生长繁殖,在葡萄糖耗尽后,过一 段时间菌体才开始利用乳糖。在上述培养 基中即使加入乳糖酶诱导物,葡萄糖没耗 尽,利用乳糖的酶系也不能合成。
培养基中不同糖对大肠杆菌生长速度的影响
(1)末端产物阻遏
指由某代谢途径末端产物过量累积而引起的阻遏。
对直线式反应途径来说,末端产物阻遏的情况较 为简单,即产物作用于代谢途径中的各种酶,使 之合成受阻遏。
对分支代谢途径来说,情况就较复杂。每种末端 产物仅专一地阻遏合成它的那条分支途径的酶。
(2)分解代谢物阻遏
当细胞内同时存在两种可利用底物(碳源或氮源) 时,利用快的底物会阻遏与利用慢的底物有关 的酶合成。这种阻遏不是由于快速利用底物直 接作用结果,而是由底物分解过程中产生的中 间代谢物引起的,所以称为分解代谢物阻遏。
在正常代谢途径中,酶活性调节和酶合成调 节两者是同时存在且密切配合、协调进行。
(一)酶合成调节的类型
1.诱导 酶分成组成酶和诱导酶。 诱导酶是细胞为适应外来底物或其结构
类似物而临时合成的一类酶。 能促进诱导酶产生的物质称为诱导物,
它可以是该酶的底物,也可以是底物结 构类似物或底物的前体物质。
2.阻遏 在微生物的代谢过程中,当代谢途径中某末端
产物过量时,除可用前述的反馈抑制的方式来 抑制该途径中关键酶的活性以减少末端产物的 生成外,还可通过阻遏作用来阻碍代谢途径中 包括关键酶在内的一系列酶的生物合成,从而 更彻底地控制代谢和减少末端产物的合成。 阻遏作用有利于生物体节省养料和能量。
二、酶合成的调节
酶合成的调节是一种通过调节酶的合成量 进而调节代谢速率的调节机制,这是一种 在基因水平上(在原核生物中主要在转录 水平上)的代谢调节。
凡能促进酶生物合成的现象,称为诱导。 能阻碍酶生物合成的现象,则称为阻遏。
与上述调节酶活性的反馈抑制等相比,调节 酶的合成(即产酶量)而实现代谢调节的方 式是一类较间接而缓慢的调节方式。
2.分支代谢途径中的反馈抑制。 分支代谢途径中,反馈抑制情况较复杂。
(1)同功酶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节
同功酶是指能催化相同的生化反应,但酶蛋白 分子结构有差异的一类酶,它们虽同存于一个 个体或同一组织中,但在生理、免疫和理化特 性上却存在着差别。
同功酶的主要功能在于其代谢调节。在一个分 支代谢途径中,如果在分支点以前的一个较早 的反应是由几个同功酶所催化时,则分支代谢 的几个最终产物往往分别对这几个同功酶发生 抑制作用。
激活
酶活性的激活指在分解代谢途径中,后面的反应 可被较前面的中间产物所促进;也可是后加入的低 分子量的物质导致酶活性的提高。
抑制
一条代谢途径的终产物,有时可与该代谢 途径的第一步反应的酶相结合,结合的结果使 这个酶活性下降,从而使整条代谢途径的反应 速度慢起来。这种情况称为“反馈抑制 ”。
酶活性的抑制主要是反馈抑制,它主要表 现在某代谢途径的末端产物(即终产物) 过量时,这个产物可反过来直接抑制该途 径中第一个酶的活性,促使整个反应过程 减慢或停止,从而避免了末端产物的过多 累积;也可以是低分子量的物质加入后引起 的酶活性的降低。
1.单独加入葡萄糖时,菌体生长几乎没有延滞期; 单独加入乳糖时,菌体生长有明显的延滞期;
2. 同时加入葡萄糖和乳糖时,菌体呈二次生长
三、代谢调控在发酵工业中的应用
(一)应用营养缺陷型菌株以解除正常的反 馈调节
为了解除正常的代谢调节以获得赖氨酸的高产菌株,工业 上选育了谷氨酸棒杆菌的高丝氨酸缺陷型来生产赖氨酸。 其不能合成高丝氨酸脱氢酶,故不能产生高丝氨酸。通过 补加高丝氨酸,即可产生大量赖氨酸。
微生物有着一整套可塑性极强和极精确的代 谢调节系统,以保证上千种酶能正确无误、 有条不紊地进行极其复杂的新陈代谢反应。
新陈代谢(metabolism)
是指发生在活细胞中的各种分解代谢 (catabolism)和合成代谢(anabolism) 的总和 即:新陈代谢=分解代谢+合成代谢
酶的诱导合成类型
同时诱导:即当诱导物加入后,微生物能同时 或几乎同时诱导几种酶的合成,它主要存在于
短的代谢途径中。例如,将乳糖加入到E.coli
培养基中后,即可同时诱导出β-半乳糖苷透性 酶、β-半乳糖苷酶和半乳糖苷转乙酰酶合成; 顺序诱导:即先合成能分解底物的酶,再依次 合成分解各中间代谢物的酶,以达到对较复杂 代谢途径的分段调节。
(2)协同反馈抑制: 指分支代谢途径中的几个末端 产物同时过量时才能抑制共同途径中的第一个酶的一 种反馈调节方式。
(3)累加反馈抑制
(4)顺序反馈抑制:当E过多时,可抑制C→D, 这时由于C的浓度过大而促使反应向F、G方向进 行,结果又造成了另一末端产物G浓度的增高。 由于G过多就抑制了C→F,结果造成C的浓度进一 步增高。C过多又对A→B间的酶发生抑制,从而 达到了反馈抑制的效果。
共价调节
这种调节是通过酶促共价修饰使其在 活性形式与非活性形式之间转变。例如,
与磷酸根的结合。
竞争性抑制
有的酶在遇到一些化学结构与底物相 似的分子时,这些分子与底物竞争 结合酶的活性中心,会表现出酶活 性的降低(抑制)。这种情况称为 酶的竞争性抑制。
反馈抑制的类型
1.直线式代谢途径中的反馈抑制
(二)应用抗反馈调节的突变株解除反馈调节
抗反馈调节突变菌株,就是指一种对反馈抑 制不敏感或对阻遏有抗性的菌株,或兼而有 之的菌株。
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的含义及其间的关 系可简单地表示为:
代谢工程: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定向地对 细胞代谢途径进行修饰、改造,以改变微 生物的代谢特性,并与微生物基因调控、 代谢调控及生化工程相结合,构建新的代 谢途径,产生新的代谢产物。
一、酶活性的调节
酶活性的调节是指在酶分子水平上的一种代谢调 节,它通过改变酶分子活性来调节新陈代谢的速 率,包括酶活性的激活和抑制两个方面。
葡萄糖效应
碳分解产物的阻遏作用。当大肠杆菌培养 于含有葡萄糖和乳糖的培养基中,菌体出 现两次生长旺盛期,这是菌首先利用葡萄 糖进行生长繁殖,在葡萄糖耗尽后,过一 段时间菌体才开始利用乳糖。在上述培养 基中即使加入乳糖酶诱导物,葡萄糖没耗 尽,利用乳糖的酶系也不能合成。
培养基中不同糖对大肠杆菌生长速度的影响
(1)末端产物阻遏
指由某代谢途径末端产物过量累积而引起的阻遏。
对直线式反应途径来说,末端产物阻遏的情况较 为简单,即产物作用于代谢途径中的各种酶,使 之合成受阻遏。
对分支代谢途径来说,情况就较复杂。每种末端 产物仅专一地阻遏合成它的那条分支途径的酶。
(2)分解代谢物阻遏
当细胞内同时存在两种可利用底物(碳源或氮源) 时,利用快的底物会阻遏与利用慢的底物有关 的酶合成。这种阻遏不是由于快速利用底物直 接作用结果,而是由底物分解过程中产生的中 间代谢物引起的,所以称为分解代谢物阻遏。
在正常代谢途径中,酶活性调节和酶合成调 节两者是同时存在且密切配合、协调进行。
(一)酶合成调节的类型
1.诱导 酶分成组成酶和诱导酶。 诱导酶是细胞为适应外来底物或其结构
类似物而临时合成的一类酶。 能促进诱导酶产生的物质称为诱导物,
它可以是该酶的底物,也可以是底物结 构类似物或底物的前体物质。
2.阻遏 在微生物的代谢过程中,当代谢途径中某末端
产物过量时,除可用前述的反馈抑制的方式来 抑制该途径中关键酶的活性以减少末端产物的 生成外,还可通过阻遏作用来阻碍代谢途径中 包括关键酶在内的一系列酶的生物合成,从而 更彻底地控制代谢和减少末端产物的合成。 阻遏作用有利于生物体节省养料和能量。
二、酶合成的调节
酶合成的调节是一种通过调节酶的合成量 进而调节代谢速率的调节机制,这是一种 在基因水平上(在原核生物中主要在转录 水平上)的代谢调节。
凡能促进酶生物合成的现象,称为诱导。 能阻碍酶生物合成的现象,则称为阻遏。
与上述调节酶活性的反馈抑制等相比,调节 酶的合成(即产酶量)而实现代谢调节的方 式是一类较间接而缓慢的调节方式。
2.分支代谢途径中的反馈抑制。 分支代谢途径中,反馈抑制情况较复杂。
(1)同功酶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节
同功酶是指能催化相同的生化反应,但酶蛋白 分子结构有差异的一类酶,它们虽同存于一个 个体或同一组织中,但在生理、免疫和理化特 性上却存在着差别。
同功酶的主要功能在于其代谢调节。在一个分 支代谢途径中,如果在分支点以前的一个较早 的反应是由几个同功酶所催化时,则分支代谢 的几个最终产物往往分别对这几个同功酶发生 抑制作用。
激活
酶活性的激活指在分解代谢途径中,后面的反应 可被较前面的中间产物所促进;也可是后加入的低 分子量的物质导致酶活性的提高。
抑制
一条代谢途径的终产物,有时可与该代谢 途径的第一步反应的酶相结合,结合的结果使 这个酶活性下降,从而使整条代谢途径的反应 速度慢起来。这种情况称为“反馈抑制 ”。
酶活性的抑制主要是反馈抑制,它主要表 现在某代谢途径的末端产物(即终产物) 过量时,这个产物可反过来直接抑制该途 径中第一个酶的活性,促使整个反应过程 减慢或停止,从而避免了末端产物的过多 累积;也可以是低分子量的物质加入后引起 的酶活性的降低。
1.单独加入葡萄糖时,菌体生长几乎没有延滞期; 单独加入乳糖时,菌体生长有明显的延滞期;
2. 同时加入葡萄糖和乳糖时,菌体呈二次生长
三、代谢调控在发酵工业中的应用
(一)应用营养缺陷型菌株以解除正常的反 馈调节
为了解除正常的代谢调节以获得赖氨酸的高产菌株,工业 上选育了谷氨酸棒杆菌的高丝氨酸缺陷型来生产赖氨酸。 其不能合成高丝氨酸脱氢酶,故不能产生高丝氨酸。通过 补加高丝氨酸,即可产生大量赖氨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