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院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学院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坚实专业基础理论和系统专业知识,能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要求学生具有坚实的经济学、技术经济与管理理论基础,熟悉信息技术与经济、金融经济学与金融工程、供应链与产业组织、电子商务等专业基础知识,系统掌握信息经济与管理,金融经济学和产业组织管理的理论与分析方法,了解国内外信息经济与管理、金融经济学、产业组织,及网络金融贸易理论与实务管理的动态及趋势,有较强的调查研究能力、统计与数量分析能力、写作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较高外语水平,能够胜任各类企业技术管理与经济分析的需要,能胜任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企业或其他单位、政府部门的经济分析与管理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

二、研究方向
1)信息经济与管理;2)金融经济学与金融工程;3)知识经济与商会管理;4)网络金融、贸易及管理;5)高技术管理与风险投资;6)管理信息系统;7)决策管理;8)企业运作管理。

三、招生对象
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的规定要求。

四、学习年限
学制5年,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及五年制培养相关条例的规定执行。

五、课程设置
六、培养方式
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的有关规定执行。

七、考试方式
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的有关规定执行。

八、学位论文
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的有关规定执行。

九、答辩和学位授予
按中山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手册》的有关规定执行。

主要参考书目
杂志类:
[1]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Information Economics and Policy
[3]Journal of Finance
[4]Review of Financial Economics
[5]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6]Decision Science
[7]Management Science
[8]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9]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0]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1]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2]Marketing Science
[13]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14]Sloan Management Review
[15]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6]ACM Computing Surveys
[17]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s
[18]《经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19]《管理世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20]《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所
[21]《管理科学学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
[22]《金融研究》,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金融研究所
[23]《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院
[24]《中国管理科学》,中国科学院
著作类:
[1]谢康、乌家培主编《阿克洛夫、斯彭斯和斯蒂格利茨论文精选》,商务印书馆,2002年。

[2]谢康著《世界信息经济与国家知识优势》,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

[3]谢康著《知识优势——企业信息化如何提高企业竞争力》,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

[4]谢康等著《网络银行》,长春出版社,2000年。

[5]谢康等著《网络银行竞争战略》,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

[6]谢康等编著《电子商务经济学》,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年。

[7]陆家骝著《现代金融经济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

[8]陆家骝著《货币分析的结构与变迁》,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

[9]吴能全著《广东三资企业绩效分析》,中山大学出版社,1994年。

[10]泰勒尔著《产业组织理论》,张维迎总译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

[11]保罗·克罗格曼等著《国际经济学》(第四版),海闻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

[12]理查德·蔡斯等著《生产与运作管理:制造与服务》,宋国防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年。

[13]肯尼斯·兰登等著《管理信息系统精要——网络企业中的组织与技术》,葛新权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2年。

[14]杨云红著《金融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

[15]马可·伊恩斯蒂等著《高技术产业管理》,吴雯芳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16]苏米特拉·杜塔等著《过程再造、组织变革与绩效改进》,焦叔斌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年。

[17]詹姆斯·迈天著《大转变——企业构建工程的七项原则》,李东贤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

[18]纳格·汉纳等主编《信息战略与信息技术扩散:欧美及东亚国家和地区的历程》,董小英等译,中国对
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年。

[19]迈诺尔夫·迪尔克斯等主编《组织学习与知识创新》,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20]傅家骥等著《技术经济学前沿问题》,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

[21]Belderbos, Rene A. Japanese Electronics Multinationals and Strategic Trade Polici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22]Boutellier, Roman等主编《未来竞争的优势——全球研发管理案例研究与分析》,曾忠禄等译,广东
经济出版社,2002年。

[23]Eichberger, Jurgen and Jan R. Happer,《金融经济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

[24]Fan, Ming eds., Electronic Commerce and the Revolution in Financial Markets. Thomson Learning, Inc.,
2002.
[25]Kreps, David M. A Course in Microeconomic Theory. New York: Harvester Wheatsheaf, 1990.
[26]Macho-Stadler, Ines and David Perez-Castrillo, An Introduction to the Economics of Informa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27]Pohjola, Matti e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oductivity, and Economic Growth: International Evidence and
Implications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28]Shy, Oz. The Economics of Network Industri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29]Sidak, J. Gregory and Daniel F. Spulber, Deregulatory Takings and the Regulatory Contract: The Competitive
Transformation of Network Industr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30]Varian, Hal R. Intermediate Microeconomics: A Modern Approach. New York: Norton, 1996.
[31]Varian, Hal R. Economic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arch 23, 2003. http://www.sims.
/resources/infoecon/
[32]/
[33]/resources/infoecon/
[34]/Faculty/facSingh.shtml;/~boxjenk/
[35]/Business/E-Commerce/Education/Course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