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生-中特考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答: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所谓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党的领导下根据中国的国情实行的社会主义,它既不同于传统的社会主义,又不同于资本主义,它应具有五个基本特征:
1、以民为本;
2、市场经济;
3、共同富裕;
4、中华文化;
5、民主政治。

一、以民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以民为本”,就是以人民为本位,既不同于“以官为本",又不同于“以人为本”。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江泽民同志最近强调指出,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最根本的是要不断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他还号召各级领导干部要“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所以,以人民为本位,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运行基础
传统的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把计划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即通过计划、行政手段来配置资源,否定商品生产和市场的作用。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要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优化资源的配置,发挥市场经济的基础作用。

三、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广大人民的普遍愿望。

共同富裕,第一有个先富后富的问题,不可能大家同步富裕;第二即使大家共同富了,还应是有差别的,不是搞平均主义,不然社会经济的发展就没有动力了。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也不是社会主义。

我们实现共同富裕,要解决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的社会化和私人占有的矛盾。

我们要实行生产社会化和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相结合。

四、中华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文化。

我们中华民族有优秀的文化,应当继承发扬,同时要创新先进的文化,并吸收国外优秀的文化。

五、民主政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障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障。

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什么?是广大人民。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来源于人民,因此必须受人民的监督。

必须转变法治理念,从以法治民、以权治民转向依法治官、以法治权。

孟子说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把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作为依法治国的重要任务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特”和“优”是什么?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在哪里?
答:在经济体制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包括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在分配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资源配置上由市场机制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在政治体制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行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治,包括通过健全民主制度,
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建立公民政治参与体制;通过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建立科学化、民主化决策体制;通过发展基层民主,建立保证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体制。

在文化体制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采取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前提下保证文化多样性发展的体制。

在社会体制上,大力开展社会建设,培育和规范各类社会组织,构建有利于社会和谐的社会管理与运行机制。

在实践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顺应人类社会发展潮流、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的发展格局。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优”在何处?
答:从经济制度来看,我们不仅逐歩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适应了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充分调动了各方面积极性,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而且确立了社会主义巿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把巿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起来,既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又注重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从政治制度来看,我们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建立并不断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一整套政治制度。

它既吸收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精华和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又克服了其中的弊病和不足;既充分尊重和保障个人民主权利,又能形成共同意志、集中力量办大事;既充满活力又富有效率,适应了我国人口和民族众多,经济、社会、文化不发达,区域发展不平衡,传统文化影响深厚等现实状况。

在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各个领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都得到了充分体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活力、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

这五个有利于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3.生态文明建设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地位与意义。

(1)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到如此重要的地位,有着深厚的理论与现实背景。

第一,马克思主义为生态文明的构建提供了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从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出发,把人类能够涉及到的世界,统一在客观的自然物质之中;把人类生活的现实环境即社会,统一在人与自然之间和人与人之间交错运动的辩证关系体系之中。

十八大报告所提出生态文明理念正是吸取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的理论而阐发的。

第二,我国日益加剧的资源环境约束要求构建生态文明。

我国能源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低,且分布不均衡。

我国生态环境非常脆弱,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巨大,环境污染严重,人民面临的生存环境比较恶劣。

因此,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约束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阶段。

(2)地位和意义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至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大建设并列的高度,列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之一,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中国现代化转型正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实质上确立了生态文明在“五位一体”中的基础作用,生态文明就如一条“红线”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
社会建设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第一,生态文明是经济转型的方向之一。

生态文明建设将推动构建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协调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间的矛盾,走出一条可持续的经济发展道路。

第二,生态文明是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

目前,生态环境问题所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日益增多。

一些群体事件由环境污染事件转化为了人民群众对政府政治决策的不满。

政治体制改革可以在生态环境领域进行突破,这是因为在这一领域的相对而言既得利益群体的改革阻力会比较小,而且这又是目前人民群众重点关注的领域。

可以先完善生态环境立法,试行由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到生态环境领域的政治决策中,让人民群众对涉及生态环境的政策及项目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第三,生态文明是先进文化的题中之意。

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就是说要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世界观与价值观,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涵。

生态文明也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了肥沃的土壤:动听的歌声、壮美的画卷、优秀的文化创意及丰富的旅游项目等都来源于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

第四,生态文明是社会民生的重要内容。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康社会建设的深入,群众关心的社会民生问题,不再单纯是“吃饱穿暖”,而是更高层次的物质与精神的需求。

其中,对于良好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比如群众对乱砍滥伐森林的关注就可见一斑。

而且据调查统计,生态环境问题也是很多富裕人员移民海外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建设好生态环境,对于改善社会民生具有重大意义。

4.“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

……同时,必须清醒看到,我们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

主要是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依然薄弱;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深化改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

”(胡锦涛《18大报告》)
“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躲不开、绕不过,必须通过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深化改革加以解决。


请结合实际(或联系具体事例)谈谈你对胡锦涛同志这段话的理解。

答:经过长期发展,中国积累了较为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可以再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上有更大作为。

但是我们国家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不适应等问题更加突出地摆在了面前。

我们要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降低能耗和物耗,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我们要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相协调。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指明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基本要求是:
1.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升制
造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2.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壮大创新人才队伍,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3.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4.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5.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坚定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与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分享发展机遇。

5.近30多年来,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

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位。

但与此同时,我国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请据此谈谈对当代我国基本国情的理解和认识。

一、当代中国的基本特点
基本特点包括基本国情和历史方位两方面
(一)基本国情:
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三个没有变”:
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二)历史方位
1.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2.当代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时期。

3.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二、正确认识当代中国发展面临的阶段性特征
一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

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级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三是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

四是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

五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发展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

六是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七是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

八是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

三、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
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首要的就是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的道路。

(1)、始终坚持科学发展
发展是当代中国和世界的潮流,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要坚持科学发展。

(2)、坚持以人为本这个核心
实现科学发展,就要坚持以人为本这个核心。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3)、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指明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

只有更加自觉地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更好地化解中国发展的各种制约因素,更好地推动实现中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4)、坚持统筹兼顾
实现科学发展,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必须坚持统筹兼顾这个根本方针,正确把握和处理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关系。

6.试从民生改善与创新社会管理角度看待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问题。

答:十七届五中全会所提出的民生问题,是结合我国当前形势所提出的重要政策方针。

重要性:民生问题关乎社会治乱与政权兴亡。

体现了党始终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党始终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解决好民生问题是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

重要意义:1.民生问题,可以反映出政府的行为和能力是否可以被人民所认可。

2.民生问题,与一定时期社会的公平、正义有密切的关系。

3.民生问题,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和政府在一定时期的制度安排有否合理。

1、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坚持科学发展这个主题的核心内容
坚持科学发展,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

解决民生问题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坚持以人为本, 就是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就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要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幸福指数,把发展的目的真正体现到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2、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的客观要求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二五”时期各项工作的主线。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

但是,这一切从根本上说都是为了实现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都是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

因此,党中央指出:“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这就是说,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抓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的必然要求,也只有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个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目的才能真正达到。

3、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衡量党执政能力的根本标准
解决民生问题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抓手。

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问题是解决利益平衡和利益兼顾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而改善民生问题是推动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只有不断地改善民生才能促进社会和谐。

不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社会就不可能和谐。

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目的,是要让广大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是让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人为本,实现人民的愿望,把改善民生,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加大政府财政对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社会事业等有关民生方面的投入,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建立和健全社会福利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切实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3.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是有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大问题,也是改善民生的重大问题。

要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使之成为吸纳就业人口的主导力量4.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加强对经济宏观调控,稳定物价;通过调整税收政策,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积极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它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又植根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它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又对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巨大的促进作用。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2卷第33页)为什么可以说“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答:所谓综合国力,是指一个主权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即资源、经济、军事、政治、科技、教育、外交、国民素质以及民族的意志力、凝聚力等各种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体。

这里所讲的文化,是指社会的精神生产和精神财富方面,就其主要内容而言,它与精神文明是一致的。

文化作为综合国力,是相对于经济力、政治力、军事力而言的。

对于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这一富有时代气息的新命题,可从以下三个层面来理解:
(1)文化构成综合国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作为文化建设基础工程的科技和教育是构成综合国力的两大基本要素。

科技力是文化力的首要因素,也是综合国力最突出的表现。

其次,文化精神和文化传统是构成综合国力的精神性因素。

理想、信念、道德等文化精神具有巨大的教化、激励和导向功能,它在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的凝聚力、意志力和协同力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再次,文化设施和文化网络力量是文化力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