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案例 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要素投入的增加,其中资本投入的增加是最主要动力,劳动投入的影响比较弱。1980—2004年,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59.2%,拉动经济增长5.8个百分点;劳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只有5.1%,仅拉动经济增长0.5个百分点。资本增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高于劳动力增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主要是因为:其一,资本产出弹性(0.654)远大于劳动产出弹性(0.196);其二,1980—2004年资本存量年均增长8.9%,劳动力由于受到“三个人的活五个人干”这种隐性失业问题逐步显性化的影响,年均仅增长2.5%。其三,分析方程,将人力资本,即劳动力的素质要素从劳动力中分列出来,也影响了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人力资本的贡献达到8.2%。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劳动力相对过剩,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边际贡献率较低;而资本是中国相对比较稀缺的生产要素,每新增一个单位的资本投入,都会产生较高的边际报酬,资本投入对中国经济有较高的边际贡献率,所以说,经济增长最主要的源泉来自储蓄与投资增加所不断形成的资本积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资本积累明显加速。据估算,1980—2004年按可比价格计算的资本存量年均增长8.9%,比1953—1978年年均增长率6.9%高2个百分点,这对经济增长无疑发挥了强有力的带动作用。资本积累之所以加速,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国内较高的储蓄率和投资率。 1978年以来,中国投资率一直维持在32%以上的高水平,其中,按照经济普查调整后数据,2004年的资本形成率为43.2%,比世界平均水平(20%左右)高了一倍。维持中国投资率长期在高水平的重要原因是中国国内的高储蓄率。1992—2002年中国国内储蓄率平均为40.3%。根据东亚一些国家和地区高速增长时期的经验看,储蓄率一般保持在30%或高于30%,但超过40%的情况并不多见,可见中国储蓄率是相当高的。
问题:1、请回答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概念,并进行比较。
2、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有哪些?
3、未来我国的经济增长能否持续?增长模式是否需要转型?
答:1、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是两个既紧密相联又不完全相同的概念。经济增长是一个明确的可度量标准,被定义为本时期的国民总产出相对于上一时期国民总产出所增加的百分比,最简单定义是指一国一定时期内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长,通常我们以年度为计量单位。
如果说经济增长是一个单纯的“量”的概念,那么经济发展就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质”
的概念,它不仅包括经济增长的速度、增长的平稳程度和结果,而且还特别包括国民的平均生活质量,如教育水平、健康卫生标准等,以及整个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等等方面的总体改善与进步。从经济学所强调的观点来看,经济发展是经济持续增长的结果。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结构、社会形态等方面的改进也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经济增长。因而保证持续增长可能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走上现代化之路的最重要条件。
经济发展是用来比较一个国家总体发展水平的综合分析概念,它把世界上的国家大致分为以下几类: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不发达国家等。由于各国经济发展的经济基础、历史背景、社会结构和政治体制都大不相同,经济发展的时期和结果也有很大差异,因此在经济学里有一门专门研究经济发展的学科,叫做“发展经济学”,其中对各国经济发展成败得失的具体原因有集中分析。在宏观经济学中,我们则重点分析经济增长的一般规律。如果说经济发展是讨论一个国家的经济怎样发生“质变”,那么在这里我们要讨论的则是引起这种质变的最重要因素:“量变”,即经济增长。
2、经济增长的因素可以归纳为两大类:第一类是生产要素投入总量(即劳动和资本)的增加。第二类是单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产出量(即全要素的生产率)的增加。
提高经济增长率的措施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可使增长率在短时期内见效的措施,例如促使资源更合理,更畅通地流动,提高国民收入中储蓄和投资的比重等;另一类则可以促使增长率保持长时期上升的措施,如提高教育质量,使劳动力素质尽快提高等。
3、未来20—30年,我国的经济增长可望能够继续保持较快的速度,但是经济增长的模式肯定需要转型。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增长主要依赖于量的投入,是粗放式的“低成本竞争”模式,未来将主要应该依靠质的提升,通过技术进步提高要素的配置效率,实现集约型经济增长。换一个角度来看,原来的经济增长更多依赖于投资带动,未来更多地需要向“消费拉动”型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