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关怀 报告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临终关怀的基本原则
1、适合社会经济发展原则
以照护为主 ,适合我
国国情
2、全方位照护原则 患者及家属 居丧照护 3、人道主义原则
对临终患者实施临终服务,同时
向临终患者及家属提供精神心理和社会支持
4、适度治疗原则 姑息治疗为主
(五)临终关怀的组织形式
第一种形式是设临终关怀院
像英国伦敦的圣克里斯多弗临终关怀院、加拿大多
荷兰于93年通过安乐死法令。其要点是: (1)病人确实患绝症 (2)安乐死决定出自病人的完全自愿 (3)在实施安乐死之前,医生必需将病情详 细告诉病人 (4)病人提出安乐死请求后,医生至少征求 一个同事的意见 (5)医生要向法院写一份报告
(五)安乐死的立法
1989年,卫生部在研究七届人大代表建议安乐死
行工作的。如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中开设的 「内科五组 病房」, 后改名为「中西结合病房」,天津市第一中心医 院的「疗养院病房」,北京东方医院的「顾养院病房」。又 如北京的朝阳医院的临终关怀病区,北京作为护理院性质的 松堂医院的临终关怀病房,上海南匯老年护理院中的临终关 怀病房等。
◀
(一、)安乐死的概念 安乐死出自希腊语euthanasia 为好死之意,包含两 层意思:一是无痛苦死亡,安然去世;二是指患不治 之症,非常痛苦,帮助其实现愿望的一种临终处置。 狭义的安乐死局限于患不治之症,死亡已经开始的病 人。 广义的安乐死包括一切因为“健康”原因给予致死、 任其死亡和自杀。 安乐死是一种死亡过程中的良好状态和达到此状态的 方法,不能理解为死亡原因。
4、注重临终病人家属的心理支持。去者能善终,留者能善留,病人安静地、有尊
严地死去,是临终关怀的结果,但不是终点,所以我们也不能忽略对病人家属 的抚慰。 5、我们顽固地用高科技的呼吸机、起搏器等强拉硬拽着的生命是否值得尊重呢?
完整的尊敬生命应包括尊敬死亡。尊敬死亡是我们迈出的第一步,它属 于死亡教育的一部分。
患者在临终期间 促进患者舒适 生理需要得到基 增进食欲,加强营养 本满足;患者在 改善血液循环 临终期间症状控 改善呼吸功能 制、病痛减轻、 减轻感、知觉改变的影 享有安详、平和、 响 舒适的生活 减轻疼痛 否认期护理 愤怒期护理 协议期护理 忧郁期护理 接受期护理
焦虑、恐惧、精神困扰、临终患者能识别 无能为力、绝望、调节 不同的心理反应 障碍 阶段;临终患者 能调节、适应各 阶段的心理反应
2来自百度文库
愤 怒 为什么是 我?!
协议 不错,是 我,但是 …… 逐渐 了解 真实 后果
4
3
5
接 受 我已经准 备好了。
健康 疾病稳定 诊断出 绝症
1
更加自立成长 临 终 病 人 的 心 理 历 程
寂寞,内 在罪恶感
否认
不可能是我 !你们弄错 了!
忧 郁
是的,就是 我。
病人感到震惊,否认自己患 不治之症
安乐死案例
1986年6月23日,王明成的
母亲夏素文因肝硬化晚期腹 胀伴严重腹水,被送往汉中 市传染病医院。 看到母亲痛不欲生的惨状, 王明成和妹妹要求主治医生 2003年1月,王明成因胃 蒲连升对其母亲实行安乐死, 癌复发住进西安交通大学 并在处方上签名。 这是中国第一例安乐死案件 附属二院。癌细胞在腹腔 内转移扩散,导致肝功能 安乐死开始走近我们的生活, 衰竭,肝腹水严重。6月9 并引起极大的社会关注。 日,王明成向医生递交了 一封请求安乐死的信
(4)临终关怀的展望
需迈过 三道坎
经济困境坎
服务质量坎
传统伦理 道德坎
三、临终关怀的宗旨,理念,服务措施
(一、)临终关怀的服务宗旨
1.以照护为主 2.尊重病人的权利与尊严 3.重视病人的生命质量 4. 保护和增强临终患者家属的身心健康
(二)临终关怀的研究内容
1、临终病人的需要 2、临终病人的全面照护 3、临终病人家属的需求 4、死亡的教育问题 5、临终关怀的基本原则与特点 6、临终关怀的组织管理与实施 7、临终关怀服务人员的组成与培训 8、临终关怀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并几度提议立法,但未获通过。 1974年澳大利亚和南非成立安乐死协会。 1976年以后,丹麦、瑞典、意大利、法国等国相继成立 安乐死协会。
1936年英国成立有许多社会名流参加的自愿安乐死协会,
美国对是否允许安乐死讨论的赞成人数 年份 1947 1973 1983 1997 赞成数 37% 51% 63% 74%
可能给病人增添痛苦的、或无意义的治疗,但要 求医务人员以熟练的业务和良好的服务来控制病 人的症状。
(一) 临终的定义
是临近死亡的阶段,无论何种原因所造成的人体重要器官的 生理功能趋于衰竭,生命活动将要走向终点的状态,即为临 终。
(二)时限
中国:当病人处于疾病末期,死亡在2-3个月内不可避免。 美国:病人已无治疗意义,预计寿命在六个月以内的人。 日本:预期寿命在2-6个月内的人。
其它国家:病人的生命垂危,需要住院直到死亡,平均天数 为17.5天为标准。
(三)濒死
濒死是临终的一种状态,虽意识清醒,但病情迅速 恶化,各种现象显示生命即将终结的状态。
斯腾巴姆(Kastenbaum):病人已经确认将要死亡 的事实,此信息已传达给病人,并为病人所接受, 已无其它方法可以维持或延续病人的生命。
2014101869
吕新
一、临终关怀的概念
二、临终关怀的发展及国内外发展概况
三、临终关怀的实施和发展面临的问题 四、临终关怀与安乐死 五、临终病人的生理心理变化 和护理
一、临终和临终关怀的定义
临终关怀主要是运用医学、护理学、
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理论与实践 知识为临终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的全面 照护,其目的是使临终患者能够舒适、 安详、有尊严、无痛苦地走完人生的 最后旅程,同时使临终患者家属的身 心得到保护和慰藉。临终关怀不追求猛烈的、
(3)国内临终关怀状况
1988年7月 ,黄天中博士、崔以泰教授, 天津医学院成立了我国第一个临终关怀 研究中心, 1990 年建立了临终关怀病 房 ; 1998年由李嘉诚先生捐助汕头大 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建立了全国第一 家宁养院,从而开始了国内临终关怀服 务的推展工作 。至今有200多家,较规 范的有100多家。中国的临终关怀正在迈 入全面发展时期。
1.被动安乐死 在病人弥留之际,医生停止治疗,让病人安然死 去。也叫消极安乐死。 2.主动安乐死 指病人或家属鉴于病情已无指望,采用药物或其 他手段主动结束生命的处置。也叫积极安乐死。 又可分三种: (1)自愿的,自己执行 (2)自愿的,他人执行 (3)非自愿的,他人执行
(四)安乐死的种类
◀
(三)临终关怀的理念
1、以治愈为主的治疗转变为以对症为主的照料,护理的重点也从生理上转移到心理、社会、 精神等方面。 2、以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转变为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 这是生命伦理学在医疗实践中的一 项具体应用。“注重生命质量”的提出,无疑反映了护理模式的转变。 3、尊重临终病人的尊严和权利, 协助病人安静地、有尊严地死去。
(二)临终病人家属心理反应
震惊 (Shock) 不知所措 (Disorganization) 情绪反复无常 (Unlatile emotion) 内疚罪恶感 (Guilt) 失落与孤独 (Loss and Lineliness) 解脱 (Relief) 重组生活 (Reorganization)
伦多的爱滋病患者的临终关怀院、香港的白普理疗 养中心等。 第二种形式为居家服务
即家庭病床,美国加拿大主要是这种形式,在临终
关怀中心的医生、 护士、 心理咨询人员、 志愿者 (义工),有 组织地每人 负责若干 居家 的临终患 者,定期巡诊送药。
第三种 形式是在医院或护理院中设病区
在我国临终关怀事业发展以来的前十年,都是以这种形式进
塔”,标志着现代临终关怀运动的开始。继英国之
后,美国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相继发展临终关怀服
务。近年来,临终关怀运动在全世界又有了长足发 展,成為社会医疗卫生保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口老龄化
(千人)
2000000 1800000 1600000 1400000 1200000 1000000 800000 600000 400000 200000 0
四、临终关怀与安乐死
临终关怀
安乐死
?
??
临终关怀与安乐死和谐的统一
(二)安乐死的目的 避免死亡时的痛苦折磨,代之以相对舒适和幸福 的感受,即改善死者临死时的自我感觉状态,维 护死亡时的尊严。
3.安乐死的对象
(1)不可逆的昏迷
(2)患绝症,倍受折磨的痛苦,本人强烈希望死 去,家属也同意的。
(三)安乐死的伦理争论
25 20 15
19
10 5
2002年 2050年
0
2002年
2050年
2002年
2050年
2002-2050年老年人口
占总人口比重
80+占60+人口比 重
“空巢”期盼何时鸟归来?
(二)国外临终关怀状况
较著名的临终关怀机构有:英国圣克里斯多 佛临终关怀院 (1967 年 ) ;美国新港临终关 怀院 (1974 年 ) ;加拿大皇家维多利亚安息 护理病区 (1975 年 ) ;日本淀川基督教医院 附设临终关怀机构 (1984 年) 等。
多疑、愤怒、怨恨、嫉妒 为什么是我?!
◁
病人仍报有希望,配合治疗与护理
病人产生悲伤、退缩、情绪低落、 沉默、哭泣等反应
病人接受即将面临死亡 的事实,情感平静
(一)护理措施
否认期:真诚地对待病人,但不要揭穿病人的防卫
机制,经常陪伴病人,愿意与病人讨论死亡的话题 愤怒期:倾听病人的心理感受,允许病人发怒、抱 怨、不合作等发泄行为,做好家属的工作,给予病 人宽容、关爱和理解 协议期:予以指导和帮助,使病人更好地配合治疗, 控制症状 忧郁期:给予病人精神支持,陪伴病人,预防自杀, 尽量满足病人的合理要求 接受期:尊重病人,减少外界干扰,不强迫与病人 交谈,加强生活护理
五、临终病人的生理心理变化 和护理
评估 常见问题
排便失禁、尿失禁、活 动无耐力、皮肤完整性 受损、营养失调、体液 不足、清除呼吸道无效 、自理能力缺陷、感知 改变、疼痛、有误吸的 危险
护理目标
护理措施
生 理 变 化
心 理 变 化
出现希氏面容、肌 肉张力丧失、胃肠 道蠕动逐渐减弱、 循环功能减退、呼 吸功能减退、感知 觉、意识改变、疼 痛、临近死亡的体 征 否认期 denial 愤怒期 anger 协议期 bargaining 忧郁期depression 接受期 acceptance
4.反对安乐死立法的声音
2003年广东有政协委员在省政协九届一次会议提出:
应对无可救治的晚期癌症患者实行“安乐死”。 但省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在会办该提案时 指出,立法实行“安乐死”有违《宪法》。 该委认为,对任何未经法律处死的生命,人为地加 以结束,不管实行“安乐死”是自愿与否,实际上 是对生存权的剥夺,而生存权是《宪法》直接保护 的权利。“‘安乐死’的立法权属于专属立法权, 地方不能就此立项”。
国外临终关怀状况
在圣克里斯多佛临终关怀院的影响下,临 终关怀在英国首先得到发展。随后美国、 加拿大、日本、法国等 60 多个国家和地区 也相继开展了临终关怀服务和研究。 20 世 纪 70 年代后,临终关怀机构如雨后春笋在 欧洲各国出现,至今有 4000 多家;现在英 国有300多家,德国有110多家。
3.我国安乐死立法现状
立法的提案后答复:“安乐死”是一种具有特殊 意义的死亡类型,它既是一个复杂的医学、法学 问题,又是一个极为敏感的社会、伦理问题,因 此制定“安乐死”法规目前条件尚不成熟。 1994年八届人大二次会议和1995年八届人大三次 会议上都有代表联名提案,建议就“安乐死”立 法。 1996年,上海市人代会上24名代表提出“建议制 定上海市实施‘安乐死’法规”的议案。
二、临终关怀的兴起和发展
临终关怀的兴起
在人口与文化的变迁
中产生
人口老龄化
(一)临终关怀的兴起和发展
现代意义的临终关怀运动则始于 1967 年 , 由英国的
女医生桑德斯博士(Dr. Cicile Saunders)在伦敦 创办世界第一个现代临终关怀机构:圣· 克里斯多佛
临终关怀医院 , 被誉为 “点燃了临终关怀运动的灯